北洛河水體汙染事件 23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被處分

2020-11-30 騰訊網

3月26日上午,陝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環境應急處處長楊震、副處長武鵬介紹了陝西省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安全工作情況。

》》總體情況

陝西突發環境汙染事件「四連降」

2020年陝西共發生1起突發環境事件

2019年來,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強化生態環境預測預警,加強重要河流風險防範,完善應急體制機制,夯實企業主體責任,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狠抓生態環境安全,提前做好應對和防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環境風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通過努力,確保了冬春交替季期間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2019年,陝西省共發生26起突發環境汙染事件,連續4年保持下降趨勢。按汙染類型分,水汙染事件10起,大氣汙染事件7起,土壤汙染事件9起。按事件原因分,安全生產事故引發7起,交通事故引發14起,企業人為偷倒引發3起,自然災害與其它原因各1起。按發生地域分,西安3起、寶雞2起、鹹陽2起、渭南1起、延安5起、榆林6起、漢中3起、安康1起、商洛3起。按事件級別分,較大事件1起,一般事件25起,各起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 其中,「4 18」北洛河水環境汙染事件應急處置受到省政府的通報表揚。

2020年,截至3月15日,陝西省共發生1起突發環境事件,屬安全生產引發的一般大氣環境汙染事件。

》》2019年重點

2019年共排查出油氣環境問題42個

發生原油管道洩漏事件2起

在2019年開展的重點工作中,持續開展油氣管道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共發現油氣環境問題42個,2019年,陝西省發生原油管道洩漏事件2起,原油管道洩漏事件數量和危害明顯下降。同時,陝西省原油管道洩漏整治工作,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全國工作會議上得到部領導高度肯定。

同時,嚴格責任追究,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針對北洛河「4 18」、「5 27」兩起違法排汙引發的水體汙染事件,陝西省共對23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分別予以免職、降職、記過處分、誡勉談話、罰款、撤職等處分。 其中,「4 18」事件,處罰170萬元,16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分別予以免職、降職、記過處分、誡勉談話、罰款;「5 27」 事件,處罰138萬元,中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的7名人員分別予以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等處分。

「5 27」北洛河汙染環境損害賠償案入選全國「十大典型案例」

推進嘉陵江、丹江、漢江等「一河一案一策」建設

同時,開展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以延安市「4 18」「5 27」北洛河汙染事件為試點,組織省環科院開展環境損害評估,分別由肇事企業承擔300.89萬元和462.73萬元的應急處置、損害賠償等費用,對造成環境損害後果的依法進行了從嚴懲處。延安市「5 27」北洛河汙染環境損害賠償案入選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

2019年開展的重點工作還包括,推進「一河一案一策」工作。按照區域流域風險劃分,編制完成了嘉陵江、丹江、漢江、無定河、窟野河「一河一案一策」建設,完成了應急預案、處置方案、可利用地形、可利用設施地理示圖等採集編制工作,摸清了流域風險底數,明確了防範應對措施,制定了縣域應急響應體系。

》》抗疫措施

疫情期間安全處置4385.68噸醫療廢物

對13大類33小類項目實行環評豁免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醫療廢物、醫療汙水處置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狠抓危廢管理,確保疫情期間環境安全。強化危險廢物產生、轉運、處置全過程環境監管,有效保障疫情期間危險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的無害化處置。

安全處置危險廢物,每日匯總醫療廢物收集、處置情況,並向生態環境部和省政府辦公廳報告,密切跟蹤掌握全省疫情醫療廢物的產生、收集、處置總體情況。截至3月24日24時,疫情期間產生的4385.68噸醫療廢物(含511.25噸疫情廢物)全部得到安全處置。總體處置能力達到149噸/日,完全滿足全省醫療廢物的應急處置需求。1月20日起,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大對大氣、飲用水源、醫療廢水、醫廢處置等環境質量的督導力度,累計出動7110餘人次進行現場檢查,全力保障了陝西省生態環境安全。

實行環評豁免管理。對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等13大類33小類項目,可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對原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畜牧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22大類54小類行業項目,納入環評告知承諾試點。進一步明確了環評豁免管理試點範圍和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範圍,清單實行時間原則上截至2020年9月底,根據形勢需要可適當延長。

》》2020年重點

加大資金、人員配備投入力度

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接下來,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將採取以下措施應對生態環境安全形勢,加強危化品道路運輸監督,加強環境風險預警預測,加強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建設。

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面,陝西省今年將加大資金、人員配備投入力度。將從嚴追究事件責任,形成高壓態勢,對環境汙染事件的企業依法進行高限處罰,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法追究責任,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充分運用在線監控設施。對重點企業、重點監控斷面、重點監測飲用水源地、汙水處理廠、重點居民聚集區環境質量實施實時監控,適時掌握全省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發生問題第一時間開展調查、應對處置,充分借鑑環境部專家的力度科學處置。

建立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全面推動跨省、市流域上下遊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建設,構建全過程環境風險聯合防範體系,採取交叉檢查、聯合檢查等方式,及時消除環境隱患。

年內完成對榆溪河、北洛河流域環境風險評估

制定跨界汙染實施辦法

2020年既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2020年將推出多項措施,緊緊圍繞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推動陝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其中包括,流域生態治理和風險防範相結合,繼續開展流域環境風險評估。結合《陝西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年內完成對榆溪河、北洛河流域的環境風險評估工作,編制專項應急預案,推進「一河一案一策」工作,提高流域環境汙染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同時。制定跨界汙染實施辦法,出臺陝西省《關於建立跨省、市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實施意見)》,從建立協作機制、建立聯合防控預警機制、應對機制和後期處置機制等四大方面,進一步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消除環境隱患,確保陝西省環境安全。

華商報記者 任婷

相關焦點

  • 延安北洛河水體汙染事件,23名責任人及責任領導被處分
    按事件級別分,較大事件1起,一般事件25起,各起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 其中,「418」北洛河水環境汙染事件應急處置受到省政府的通報表揚。2020年,截至3月15日,陝西省共發生1起突發環境事件,屬安全生產引發的一般大氣環境汙染事件。
  • 東航11-21包頭空難原因公布 12名責任人受處分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劉錚、陳玉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監察部21日通報了中國東方航空雲南公司「11·21」包頭空難事故調查處理結果,認定是一起責任事故,12名責任人受黨紀、政紀處分。  安監總局、監察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事故原因:飛機起飛過程中,由於機翼汙染使機翼失速臨界迎角減小。
  • 採砂問題突出,責任領導將被約談
    和2017年4月版本相比,文件進一步明確各級各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責,同時也在責任追究方面進行了細化。    文件明確提出,對河道採砂整治工作組織領導不力、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的地區,將依紀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員責任。    沉澱在河床上的優質砂石,被砂船從水中打撈出來,作為不可再生的建築材料資源,它們身價飛漲。
  • 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案,責任人被嚴肅處理!
    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處理結果公布:對6名中管幹部作出予以免職、責令辭職、要求引咎辭職等處理,42名非中管幹部進行了嚴肅處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截圖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獲悉,吉林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務院派出專門調查組對事件進行了全面調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了監管責任調查和審查調查工作,對6名中管幹部作出予以免職、責令辭職、要求引咎辭職等處理,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湞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 2017年突發環境事件下降 僅發生一起重大事件
    來源:法制日報原標題:2017年突發環境事件下降 僅發生一起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今天(23日)通報,2017年全國突發環境事件及重大環境事件均有所下降;唯一的一起重大事件中,除了相關政府部門責任人被處分外,涉事企業總經理等10人已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2015年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簡要情況   一、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城區地下水汙染事件   2015年3月26日,新河縣城區西北部的供水管網末端受到汙染,導致附近企業81名職工因飲用受汙染的自來水出現身體不適赴醫院診治,其中9人住院治療(28日全部康復出院)。
  • 蘭州:PM10濃度超標 兩負責人被處分
    PM10濃度超標兩負責人被處分  未嚴格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履行職責,城關區分管副區長及皋蘭縣分管副縣長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首席記者丁煒娜)昨日,記者從蘭州市政府獲悉,由於未嚴格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履行職責,監管不到位導致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監測點位PM10濃度超標,城關區分管副區長胡泉、皋蘭縣分管副縣長白本弟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 「7·23」甬溫線特大動車事故54名責任人名單出爐
    浙江在線12月29日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故障處置不力搶險處置不當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事件發生後,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湖南省政府報告及時,就汙染防控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原國家環保總局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實施汙染防控。  此次汙染事件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在原國家環保總局的協調、指導下,吉林省和吉林市政府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將汙染控制、消除在松花江支流牤牛河內,未對松花江造成汙染。  事故發生後,吉林市政府立即責令長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停產,吉林市公安部門立即將企業法人、肇事司機等有關責任人刑事拘留,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國務院嚴處阜新礦難責任人 遼寧副省長被記大過
    網友論壇:礦難 又見礦難  中新網5月11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嚴肅處理遼寧阜新礦業集團孫家灣煤礦2·14特大瓦斯事故相關責任人,決定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遼寧省副省長劉國強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責成遼寧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作出書面檢查。
  • 媒體梳理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事件發生後,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湖南省政府報告及時,就汙染防控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原國家環保總局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實施汙染防控。  此次汙染事件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在原國家環保總局的協調、指導下,吉林省和吉林市政府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將汙染控制、消除在松花江支流牤牛河內,未對松花江造成汙染。  事故發生後,吉林市政府立即責令長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停產,吉林市公安部門立即將企業法人、肇事司機等有關責任人刑事拘留,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凌晨1時23分油品停止洩漏;凌晨2時許,處置單位趕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凌晨4時30分,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 村出納7年挪用公款500多萬安然無恙,7名責任人被問責
    村出納7年挪用公款500多萬安然無恙,7名責任人被問責 浙江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2018-12-10 15:09
  • 安徽多名縣級幹部因環保問題被處分,有人被責令辭職
    同時,對懷寧縣月山鎮、石鏡鄉環境汙染問題,責令時任懷寧縣政府副縣長、現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汪平辭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市紀委、監察局依照有關規定程序,對相關責任人實施問責,現將情況通報如下:  一、懷寧縣月山鎮、石鏡鄉境內長期以來當地居民依託本地礦產資源,就地生產石灰、石子、石粉加工,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工藝落後、能耗高、汙染重等問題。
  • 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
    督察中一些領導同志談到,部分地區對待督察整改態度消極,很少主動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常常等到發生環境汙染事件或媒體曝光、群眾上訪才會關注、解決。  整改情況:已經完成,持續推進。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各保護區新制定、完善巡護制度4個,新增管護巡護人員59名,增加保護監控設施23部、巡護車輛5部、完善界碑界樁警示牌740處,基本形成了各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站—保護點的管理體系。(3)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各保護區整改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整改工作以來,因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對12名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 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輿情分析
    6日下午,廣東肇慶市封開縣政府向賀江、西江沿線下遊群眾和自來水廠發出緊急通知,停止飲用賀江受汙染水源、不要食用賀江魚類等水產品。6日晚間,廣東環保廳負責人表示,在廣西賀江上遊發現的水體汙染已經得到控制,對廣東影響並不大,此次事件基本不會對下遊西江造成影響。
  • 違法開墾林地、違反工作紀律……這幾人受處分被點名通報
    2020年12月2日,何福受到黨內警告處分。6、宜川縣丹州街道北窯一組村民小組長賀來幫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自律問題。2014年8月4日,經賀來幫審批,將這460元在北窯行政村一組組集體帳務中報銷。2020年11月23日,賀來幫受到黨內警告處分。7、集義鎮集義行政村村支書高勝殿違反工作紀律問題。
  • 甬溫線動車事故54人被處分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會議同意事故調查組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其中,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另案一併處理;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騁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鑑於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責任。
  • 天津港爆炸49名責任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建議對74名責任人員(省部級5人、廳局級22人、縣處級22人、科級及以下2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撤職處分21人、降級處分23人、記大過及以下處分30人)。對其他48名責任人員,建議由天津市紀委及相關部門予以誡勉談話或批評教育。1名責任人員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病故,建議不再給予其處分。  另外,事故調查組建議對瑞海公司及4家中介和技術服務機構給予吊銷證照、撤銷資質或罰款等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