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2020-12-05 澎湃新聞

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鍾自煒/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8-11-09 07:29

泉州市政府新聞辦通報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

現就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通報如下:

一、事發經過

2018年11月3日16時左右,「天桐1」油輪靠泊泉州市泉港區東港石化公司碼頭;11月3日19時20分,開始從東港石化碼頭輸油管道進行工業用裂解碳九的裝船作業;11月4日凌晨0時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凌晨1時13分,東港石化碼頭作業人員發現裝船過程中發生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採取停泵關閥措施,並委託有資質的單位迅速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凌晨1時23分油品停止洩漏;凌晨2時許,處置單位趕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凌晨4時30分,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二、處置情況

事件發生後,泉州市主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並趕赴現場指導應急處置工作,指派分管市領導一線調度指揮,要求泉港區馬上成立現場處置、群眾工作、海洋影響和評估處置、事件調查等工作小組,分頭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汙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

(2)做好大氣、水質、水產品的動態監測,以及對群眾健康影響的醫學觀測,及時真實發布信息,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

(3)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4)著手查明事件原因,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5)進一步健全防範檢查、應急處置等長效機制,組織石化企業大排查,做到舉一反三,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目前,事件處置各項工作積極有序。

截至8日15時,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汙吸附,受影響海域漂浮的油汙已基本完成清理;繼續出動船舶和人員對岸邊、漁排等隨潮水起落的殘留油汙進行吸附,此項工作仍在繼續。

截至8日17時,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九洩漏的群眾。此類患者的主訴為「接觸刺激性氣體後身體不適」,其主要症狀為頭暈、噁心、嘔吐、咽部不適。其中門診就診42名,留院觀察10名。目前,9名患者症狀較入院前有明顯好轉;另1名患者在事發水域溺水,出現吸入性肺炎,已從ICU(重症監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病情穩定。

三、環境監測情況

省、市環保、海洋漁業、安監等部門從4日當天即啟動對受影響區域的大氣、海洋環境、水產品監測監視。大氣方面,11月4日12時,VOCs監測結果分別為上西村(洩漏點最近村莊)14.9mg/m3,峰前村0.4934mg/m3,肖厝村0.9756mg/m3。11月4日下午3時上西村VOCs監測結果下降為4.929mg/m3,下午4時上西村監測結果下降為0.429mg/m3。11月5日上午10時VOCs監測結果為上西村0.0574mg/m3,峰前村為0.5200mg/m3,肖厝村為0.7740mg/m3。6日至7日保持在0.018 mg/m3至0.239 mg/m3間,8日當天截止11時保持在0.102mg/m3至0.422mg/m3間。經同步分析VOCs組分,11月4日12時空氣中的有機物萘、苯乙烯的濃度分別為12.07mg/m3、1.77 mg/m3,分別佔空氣中VOCs的81%、11.88%,其濃度均低於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限值(即8小時平均容許濃度限值),其中:萘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限值為50mg/m3,苯乙烯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限值為50mg/m3。此後的大氣環境監測數據也均小於《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限值化學有害因素》限值(上述限值是指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覆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目前,福建省泉州環境監測中心站仍在持續開展大氣環境質量跟蹤監測。水質方面,經泉州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檢測,6日10時左右,肖厝網箱養殖區海域監測點石油類含量154.6ug/L,化學需氧量含量0.86mg/L,石油類符合第三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東港石化碼頭區海域監測點石油類含量363.5ug/L,化學需氧量含量0.79mg/L,石油類符合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至7日,9個監測點化學需氧量均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石油類達到第一至第三類水質標準。8日,11個監測點化學需氧量均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石油類除肖厝碼頭監測點處於第三類海水水質範圍外,其他10個監測點均達到第一(二)類水質標準。水產品方面,省海洋與漁業監測中心於4日9時在養殖區抽取3個樣品進行初檢,根據檢測規程需連續兩周檢測無裂解碳九殘留物,方可解除管制。為確保食品安全,泉港區已於4日暫緩受影響海域網箱養殖水產品起捕、銷售、食用。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裡,養殖受損集中在肖厝網箱養殖區約300畝,涉及養殖戶152戶、養殖面積99單元,其中20單元為空箱,在養的79單元中有20單元下沉較嚴重,其餘均存在不同程度受損,6日開始著手修復,7日開始進入養殖戶開展受損情況調查評估,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準備。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做好大氣、海洋環境、水產品監測監視、損失評估和理賠、事件調查與責任認定等工作;密切關注相關患者的病情變化,全力積極做好後續治療;並繼續組織人員開展入戶走訪工作,確保事件依法依規穩妥處置。後續情況將陸續發布。

2018年11月8日

(原題為《泉州通報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碳九洩露,環境汙染

相關推薦

評論(266)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洩露的碳九危害有多大?7名相關責任人已被批捕!
    11月4日凌晨1時許,福建泉州市泉港區發生碳九(C9)洩漏事件。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天桐1號」船舶與碼頭連接海域軟管處發生洩漏。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
  • 泉州碳九洩漏事件通報來了!真相如何?影響會持續多久?
    11月4日1時許,福建泉州市泉港區發生碳九(C9)洩漏事件。11月8日晚,泉州市政府新聞辦就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發布通報,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 泉港碳九洩漏事件:這一周發生了什麼?
    碳九,廣義上指分子式中含碳原子數為9的碳氫化合物。據《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大多數含碳氫化物都可以以碳原子數命名。根據加工方式不同,碳九可分為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屬於化學意義上的低毒類物質,未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和《劇毒化學品名錄》。果殼網在2018年11月8日發布的一篇科普文章廣為流傳,文章解釋,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兩類物質的成分有很大區別。
  • 泉港碳九洩漏事件全回顧 影響如何教訓在哪兒
    泉港區人民政府網站11月8日對該事件進行了通報,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目前多部門的通報顯示,碳九洩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空氣指標等已恢復正常。同時,泉州市啟動了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著手查明事件原因,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 泉港碳九洩漏瞞報:洩69.1噸報6.97噸
    泉州市政府昨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泉港裂解碳九洩漏事件處置和事故調查最新情況。昨晚,新京報記者從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獲取一份情況通報,通報中稱,涉事企業實際洩漏裂解碳九為69.1噸,企業存在瞞報行為,7名直接責任人已被批捕,屬地多領導被處理。
  • 泉港碳九洩漏,帶給我們哪些深刻教訓?
    本文圖片均來自「俠客島」微信公號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泉港區發生了一起碳九物質洩漏事件。據泉港區環保局4日的通報,共有6.97噸碳九物質從裝卸碼頭和油船之間的連接軟管處洩露。同一天,泉港區環保局再次發布通告,稱由於及時展開應急處置工作,當天下午就已經基本完成海面油汙基本清理,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指標也達到安全狀態。
  • 福建泉州7噸碳九洩漏,真相何時洩露?
    11月4日,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碼頭連接海域軟管處發生洩漏,6.97噸碳九洩漏。當天,泉港區環保局發布通告,稱由於及時展開應急處置工作,當天下午已經基本完成海面油汙基本清理,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指標也達到安全狀態。這件汙染事件被試圖壓了下來。
  • 碳九(石油化工副產物)的危害有多大
    福建泉州市泉港區11月4日凌晨01:14發生碳九(一種石油煉製副產品)洩漏事故,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事故起源於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寧波一一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
  • 福建泉港海域4日發生碳九洩露,專家釋疑「碳九是什麼」
    中新網 圖科技日報福州11月7日消息, 福建泉港海域11月4日發生碳九洩露,雖然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當地漁民們仍談「碳九」色變。該事件的「元兇」碳九究竟是什麼?對人體及生物健康有何影響?「有一定毒性,但也不是劇毒。」
  • 碳九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專家組回應熱點疑問
    一問: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幾何?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天桐1號」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化學品洩漏。截至9日,已有52名疑似接觸碳九的患者到泉港區醫院就診,主訴為「接觸刺激性氣體後身體不適」。
  • 福建泉港4日洩露6.97噸碳九,4天後新聞發布,網友熱議,你怎麼看
    福建泉港一公司4日在進行裝卸作業時,洩漏6.97噸碳九11月4日凌晨1時14分,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石油煉製副產品中含有九個碳原子芳烴的聚合物)裝船的寧波一一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
  • 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有多大?影響何時消除?專家組回應
    一問: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幾何? 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天桐1號」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化學品洩漏。截至9日,已有52名疑似接觸碳九的患者到泉港區醫院就診,主訴為「接觸刺激性氣體後身體不適」。其中一名患者在事發水域落水,出現吸入性肺炎,一度住進重症監護病房,現已轉入普通病房。
  • 泉州一石化船舶洩漏6.97噸碳九 目前洩漏物已基本清理完畢
    11月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一艘執行碳九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截至4日晚,碳九洩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屬於安全值,當地環保部門將委託專業機構對水質、海產品進行取樣檢測。對於此次洩漏事件可能對附近養殖戶造成的損失,涉事化工企業也承諾將配合調查,按調查結果承擔賠償義務。
  • 中央委:規範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工作
    規定強調,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及時主動向黨中央請示報告,重大事項報請黨中央審批決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失責必問,違紀違法必究;堅持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堅持實事求是,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
  • 重慶安監通報兩起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七人被追究刑責
    安全生產無小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任何無視安全、漠視生命的行為,無不以慘痛的代價結尾。9月12日,重慶市安監局通報了兩起在近期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在處理過程中,七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以上違法違規行為重拳整治、嚴肅追責、從重處罰,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
  • 揭秘:碳九的危害你清楚嗎?
    近年來由於化學物質洩露造成水體汙染的事件屢見不鮮,公眾對於化學的未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走近科學去看看最近發生的一些情況,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吧!其實,這次新聞中提到的碳九是一種在石油化工中得到的一類關於碳氫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數目在九左右的化合物,由於它們的沸點相差無幾,在分離提純方面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實際使用中,就並稱為「碳九」的一組混合物。
  • 山東兩起礦難60人被追責 16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山東省政府近日對今年發生的「7·6」棗莊防備煤礦火災和「7·10」濰坊鐵礦透水兩起重大事故進行嚴肅處理,其中,「7·6」火災事故的10名涉嫌犯罪的責任人、「7·10」透水事故的6名涉嫌犯罪的責任人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 安監總局:致44人死亡伊春空難系責任事故
    昨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對墜毀事故調查報告。經調查認定,該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建議對河南航空有限公司處以500萬元罰款,並對19名責任人進行處理。事故調查組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有關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形成調查報告。近日,這份調查報告已經國務院批覆,正式向公眾發布,經調查,該起事故系一起責任事故。
  • 陝西吳起周灣鎮:把安全生產記在心上、扛在肩上
    今年以來,周灣鎮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強化責任擔當,健全監管機制,創新工作思路,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樹牢一條紅線。二是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把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把著力點放在日常管理、安全培訓、應急救援等方面,有效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推行「三書」監管。針對安全生產領域的突出特點,提出「三書」監管措施。
  • 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
    · 科研政策 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 後續,教育部門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依法依規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澎湃新聞) 學位論文作假納入信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