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碳九洩漏,帶給我們哪些深刻教訓?

2020-12-05 央視網新聞

本文圖片均來自「俠客島」微信公號

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泉港區發生了一起碳九物質洩漏事件。據泉港區環保局4日的通報,共有6.97噸碳九物質從裝卸碼頭和油船之間的連接軟管處洩露。同一天,泉港區環保局再次發布通告,稱由於及時展開應急處置工作,當天下午就已經基本完成海面油汙基本清理,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指標也達到安全狀態。

但接下來的幾天,輿情反應並沒有如當地環保局通告那麼輕鬆。很多當地居民和自媒體爆出空氣難聞,令人不舒服,居民的切身感受直接"打臉"當地環保局的樂觀態度。

相比於地方環保局通報的「惜墨如金」,9日上午,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發了個更詳細的通報:「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附近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而之前泉港區環保局4日就宣稱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也變成了「截至8日15時,受影響海域漂浮的油汙已基本完成清理,吸附殘留油汙工作仍在繼續」。

說來也巧,島妹聽聞這個消息時,正在我國某家石油化工公司總部參加一個關於公眾輿論的座談會。這幾年,社會輿論中頗有點「妖魔化」石化行業的跡象,其實並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這家石化巨頭能夠主動邀請專家學者、專業機構、媒體代表來共商企業-社會關係的長效機制建設,可算是令人欣喜的突破。但泉港區的碳九洩漏事件應對,讓島妹真心覺得「知易行難」。

碳九

這事件,得先從「元兇」碳九說起。

碳九是在石油提煉時獲得的一系列含碳數量在9左右的碳氫化合物。它的密度較小,沸點略高於汽油,氣味與汽油相似,揮發性較強,可以分為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兩類。

裂解碳九對人體毒性較小,但會造成生態環境汙染。綜合此前媒體報導,此類碳九對人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會導致耳鼻喉不適、頭暈頭疼,長期反覆接觸可致皮膚脫脂。若食用被碳九汙染過的動植物海產品,有中毒、致癌的風險。此外,處理碳九造成的汙染,經濟成本也非常高。相比裂解碳九,重整碳九的危害更大。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原子,與重整碳九發生化學反應後,形成毒性更高的氯代芳烴的可能性很大。

幸運的是,此次事故為「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

而近7噸的洩漏量來說,顯然不能與2010年墨西哥灣BP石油洩漏的幾十萬噸原油相比,也少於2011年渤海灣康菲石油百噸級的原油溢出量。泉港區相關部門採用600袋油氈對海面浮油進行吸附回收,可以說是完成了應急處置的基本動作。下一步的危害來自於殘存於海水中的那些汙染物,據泉州新聞辦通報,這項工作仍在繼續。

問題

但從專業角度看,依然有不少問題值得追問。

比如,碳九物質總體上還是比較輕,容易像普通油類一樣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在經過吸附和圍擋之後,事發地肖厝港附近海面上還存在多大面積的油膜區域?碳九對有機物有較強的溶解作用,油膜殘存對漁民的魚排或其他設施會造成多大影響?這些烴類可能會在海浪運動下加速與海水混合併少量乳化,那麼事發海域的海水水質受到多大影響?對海域內的海洋生物影響又有幾何?如果泉港區環保局沒有權限,或者沒有能力對海洋環境質量進行監測,那麼當地的海洋環境監測部門為什麼不能及時發布有效信息?

直到11月9日,在福建省環保廳的通報中,才提到海洋水質「可關注海洋部門發布的信息」,但卻依然沒有轉引具體數據。海陸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藩籬可見一斑,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驗證了國家新一輪機構調整中將海陸生態環境監測統一於一個部門的正確性。

這次事件,從事漁業養殖的漁民損失嚴重,雖然實際影響範圍和經濟損失確實需要時間去統計,但同樣直到11月8日,由泉港區宣傳部主辦的泉港新聞網上才出現關於油汙清理工作後續的報導,包括已經展開海洋水質和水產品質量檢測和損失統計等程序的內容。

在這起事故中,企業顯然是主責,漁民如果遭受經濟損失,可以啟動民事賠償司法程序。據稱,涉事企業已積極承諾賠償漁民損失。可是,如果事發海域存在生態損害,能否向企業追責?

對企業來說,同樣需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碳九由輸油軟管連接處溢出,是因為工人操作不當還是因為軟管老化?關於操作程序和設備安全性的日常監管,又該由誰負責?

福建省是國務院確立的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2018年9月30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該條例自2018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沿海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開展汙染海域綜合治理和海岸帶生態修復,加強臨港區域環境保護,建立流域汙染治理與河口及海岸帶汙染防治的海陸聯動機制。這起事故發生以後,地方政府的監管和環境保護責任如何得以體現?至少,不應該是遲到四天才來的信息通報。

與汙染物的洩漏相比,真假難辨的「真相洩露」對社會的影響可能更大,直接導致地方政府的維穩壓力增加。一場企業安全責任事故,因為政府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全面,導致百姓怨尤集中在政府頭上,損害政府公信力,真是得不償失。

長效

輿論對化學品洩漏問題的關注,經常指向石油化工企業的長期監管。事實上,每一次石化企業的爆炸、火災、洩漏等事故,都是對行業整體聲譽的損害。長此以往,試圖以石化工業作為經濟發展重點的地方政府,也將面臨同樣的信任危機:石油化工項目通常體量巨大,工藝複雜,政府是否有能力做好監管?石油化工行業往往是利稅大戶,政府是否會為了財政收入而放鬆監管?刻意的包庇固然無所遁形,而監管處置能力缺失也將成為苛刻輿論的批評對象。

市場化經濟體制下,如果用政府的信譽給作為獨立經濟主體的企業做背書,得不償失。更穩定而長遠的辦法,是明確各方責任,各行其道。

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各地方政府「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承擔起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根據《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態環境汙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定期對大氣環境、水環境、海洋環境、土壤環境、森林資源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固體廢物、聲環境等進行監測,並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如果有人破壞自然資源和汙染生態環境,相關責任部門可以進行行政處罰,地方政府也可以作為獨立主體依法提起環境訴訟,獲得應有的賠償。

作為企業,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汙染防護,規範管理流程。對於石油化工這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概率,一旦發生事故又通常比較嚴重的行業來說,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加入環境汙染責任保險,實現行業自律和互助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就福建省來說,就已經提出了2017年1月1日起,在環境高風險領域推行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當然,對於泉港這樣的石油化工集聚區來說,設立區域性的帶有互助色彩的環境汙染賠償基金也是可以考慮的措施之一。

從事高環境風險行業的企業拿出一部分錢來,放到一個共同的盤子裡,委託第三方進行管理。如果其中一家企業發生了事故,可以由保險或基金承擔部分責任,不至於因為經濟責任過大而影響生存。政府可以減輕壓力,只承擔社會民生的託底責任。老百姓看到保險或基金的存在,可以減少恐慌,更加理性有序地進入可能發生的行政或司法程序。

中國的治理大而複雜,突發事故不可能完全杜絕,但建立包括環境監測、生產安全、信息披露等全鏈條的長效機制防患於未然,這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我們常害怕「塔西佗陷阱」,擔憂民眾和政府、企業之間的不信任感加劇,那麼,不妨把每一次公共事件的解決當作是爭取民眾信任的機會。不要害怕民眾質疑,所有的質疑無非要的就是一個真相而已。

(原題為:《泉港碳九洩漏,帶給我們哪些深刻教訓?》)

相關焦點

  • 泉港碳九洩漏事件全回顧 影響如何教訓在哪兒
    11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特約記者前往事發地福建泉港,實探事件後續處理情況。11月9日,福建泉港,殘留油汙清理工作仍在繼續 圖片來源:特約記者 檀越 攝洩漏事件與環境影響這起事故中的「元兇」碳九究竟是什麼?
  • 泉港碳九洩漏事件:這一周發生了什麼?
    碳九遠處水天交接處已恢復平靜,救援民兵周松平說:「現在已經好很多了,事發當天那一片都是藍色的霧氣。這場漁業災難發生在2018年11月4日凌晨1點。當日16點18分,泉港區環保局發布官方通告:「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寧波——天桐1#船舶與碼頭之間的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
  • 泉港碳九洩漏瞞報:洩69.1噸報6.97噸
    泉州市政府昨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泉港裂解碳九洩漏事件處置和事故調查最新情況。昨晚,新京報記者從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獲取一份情況通報,通報中稱,涉事企業實際洩漏裂解碳九為69.1噸,企業存在瞞報行為,7名直接責任人已被批捕,屬地多領導被處理。
  • 泉港碳九洩漏海域特徵有機汙染物含量呈明顯下降趨勢
    原標題:泉港碳九洩漏海域特徵有機汙染物含量呈明顯下降趨勢東方網11月16日消息: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15日公布了泉州市泉港區碳九洩漏海域部分監測點的最新監測情況,結果顯示事發海域特徵有機汙染物的影響仍在持續,但水、養殖水產品中檢出的特徵有機汙染物含量均呈明顯下降趨勢
  • 泉港碳九洩漏後,化學品管理法規體系亟待完整
    近一周來,泉港碳九的消息可能已經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每一個細節都牽動人心。11月4日凌晨1時左右,福建泉州泉港區東港石化公司碼頭進行裂解碳九裝船作業過程中,輸油管發生跳管現象,泉港區環保局通報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經過緊急清理,短期環境影響正在消除,但長期影響尚待評估。
  • 泉港碳九洩漏特寫:魚之死
    幾天前,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消息:11月4日凌晨1時13分,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碼頭連接海域軟管處發生洩漏。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裡,約300畝網箱養殖區受損。 肖美如是其中一家養殖戶。那天剛好是漲潮,海水退去後, 殘留物沾在漁網上,洗不掉,拿不掉。
  • 福建泉港海域4日發生碳九洩露,專家釋疑「碳九是什麼」
    福建泉港海域4日發生碳九洩露,專家釋疑「碳九是什麼」 柯懷鴻 謝開飛/科技日報 2018-11-08 07:14
  • 福建泉港4日洩露6.97噸碳九,4天後新聞發布,網友熱議,你怎麼看
    福建泉港一公司4日在進行裝卸作業時,洩漏6.97噸碳九11月4日凌晨1時14分,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石油煉製副產品中含有九個碳原子芳烴的聚合物)裝船的寧波一一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
  • 碳九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專家組回應熱點疑問
    11月9日,福建泉港,殘留油汙清理工作仍在繼續 (圖片來源:特約記者 檀越 攝)11月4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發生碳九洩漏事故。截至9日,已有52名群眾就醫,海面清理工作仍在進行。相關部門雖多次通報,但網絡輿情仍不斷發酵,一時間百姓談碳九色變。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有多大?對生態環境影響何時能消除?
  • 泉州碳九洩漏事件通報來了!真相如何?影響會持續多久?
    11月4日1時許,福建泉州市泉港區發生碳九(C9)洩漏事件。11月8日晚,泉州市政府新聞辦就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發布通報,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 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有多大?影響何時消除?專家組回應
    一問:碳九對人體危害到底幾何? 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天桐1號」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共造成6.97噸碳九化學品洩漏。截至9日,已有52名疑似接觸碳九的患者到泉港區醫院就診,主訴為「接觸刺激性氣體後身體不適」。其中一名患者在事發水域落水,出現吸入性肺炎,一度住進重症監護病房,現已轉入普通病房。
  • 泉州一石化船舶洩漏6.97噸碳九 目前洩漏物已基本清理完畢
    11月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一艘執行碳九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截至4日晚,碳九洩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屬於安全值,當地環保部門將委託專業機構對水質、海產品進行取樣檢測。對於此次洩漏事件可能對附近養殖戶造成的損失,涉事化工企業也承諾將配合調查,按調查結果承擔賠償義務。
  • 碳九(石油化工副產物)的危害有多大
    福建泉州市泉港區11月4日凌晨01:14發生碳九(一種石油煉製副產品)洩漏事故,共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事故起源於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寧波一一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洩漏。
  • 福建泉州洩露的碳九危害有多大?7名相關責任人已被批捕!
    11月4日凌晨1時許,福建泉州市泉港區發生碳九(C9)洩漏事件。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天桐1號」船舶與碼頭連接海域軟管處發生洩漏。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
  • 揭秘:碳九的危害你清楚嗎?
    2018年11月4日的凌晨,福建泉州市泉港企的碼頭,發生了一起碳九的洩漏事故,這次洩露的量達6.97噸,造成了水體的汙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要求這一區域的漁民暫緩捕撈作業,同時提醒公眾對銷售、食用該海域的的水產品。
  • 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鍾自煒/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8-11-09 07:29
  • 追問泉港汙染事件:為何四天後才公布是裂解碳九?
    肖清事後才知道,這天凌晨,泉港區發生了一起碳九洩漏事件,自己的漁排遭受損壞,正是由於被碳九腐蝕。4日凌晨,睡夢中醒來的肖厝村村民蹚進碳九瀰漫的海水裡,打撈沉下的漁排。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報導,為了救漁排,部分漁民出現身體不適住進醫院治療。一名陳姓女子稱,她丈夫上漁排去查看鮑魚死了多少,結果被碳九的氣味嗆暈,掉到了海裡。救上來後,他感到胸悶,一直嘔吐,之後被送往泉港區醫院,CT報告顯示「考慮雙肺感染」。
  • 福建東港石化作業時洩漏碳九6.97噸,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福建東港石化作業時洩漏碳九6.97噸,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洪亞男/石獅日報 2018-11-04 22:18
  • 餘歡水的離婚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教訓
    上期我們一起討論了呂夫蒙為什麼會借錢不還,這一期我們來一起討論下甘虹和餘歡水離婚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教訓。
  • 最高檢:"冤假錯案"的發生教訓深刻且慘痛
    發布會上,有記者就「針對這幾年發生的冤假錯案情況,檢察機關有哪些改進措施?」進行提問。對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表示,近幾年陸續披露和發現的冤假錯案確實在整個社會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些冤假錯案對於公平正義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對案件當事人的損害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司法機關,包括檢察機關,我們都在認真研究和總結這其中的教訓,在不斷採取很多改革措施來完善我們的司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