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碼頭連接海域軟管處發生洩漏,6.97噸碳九洩漏。當天,泉港區環保局發布通告,稱由於及時展開應急處置工作,當天下午已經基本完成海面油汙基本清理,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指標也達到安全狀態。這件汙染事件被試圖壓了下來。

但是真實情況並沒有如官方通告一樣樂觀,當地不少居民反映空氣又刺鼻氣味,甚至有不少人因為吸入被汙染的空氣產生身體不適被送進了醫院;分汙油向附近肖厝海域移動;汙染海域附近的魚排被腐蝕沉入海底。
為什麼會洩露近達7噸的碳九?碳九是什麼物質?環保局試圖隱瞞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碳九是什麼
碳九是一種聚合混合物,是在石油提煉時獲得的一系列含碳數量在9左右的碳氫化合物。碳九和石油的沸點相似,難以進一步分離,所以往往混在一起使用。雖然和它和石油的成分比較相似,是介於汽油和柴油之間的一種這個油類。可直接用於制石油樹脂,一般也作燃料利用。也可以分離出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用於制偏苯三酸酐和均苯四甲酸二酐等,用於塗料,合成樹脂等。
碳九主要包含異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等,有一定的毒性,但不算劇毒。一般不會存在由於吸入空氣而中毒的情況,但是如果是在汙染嚴重的區域內,吸入高濃度的被汙染空氣,還是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影響的。主要還是通過汙染食物中毒。
碳九洩漏事件過程
11月3日19時20分,開始從東港石化碼頭輸油管道進行工業用裂解碳九的裝船作業;11月4日凌晨0時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凌晨1時13分,東港石化碼頭作業人員發現裝船過程中發生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

當地環保局發布通報,事故發生是由於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作業的船舶與碼頭之間的連接軟管的法蘭墊片老化破損,因而造成 在裝船過程中6.97 噸「碳九」洩漏。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也就是說,這場事故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由於相關部門的疏忽,日常管理不完善,導致連接軟管老化才發生的這場洩漏事件。
在洩漏事件發生之後,也沒有及時響起空氣品質警報,組織當地漁民進行汙染自救,反而只是在網絡上發布汙染已經清理的虛假通告。後來在多方壓力下,環保局之前發布的「4日碳九洩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改成了「截至8日15時,受影響海域漂浮的油汙已基本完成清理,吸附殘留油汙工作仍在繼續」。
碳九對當地的影響
碳九洩漏對當地的空氣品質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汙染,居民反應空氣中具有刺鼻氣味,並且擔心吸入汙染空氣會影響身體健康。截至8日17時,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九洩漏的群眾。此類患者的主訴為「接觸刺激性氣體後身體不適」,其主要症狀為頭暈、噁心、嘔吐、咽部不適。

當地的水產業深受其害,碳九洩漏水域附近有很多個人養殖戶承包的漁場。首先,事故發生後,密度較小的碳九迅速鋪滿水面,容易給所在區域的水生物造成脫氧死亡。即使水產品沒有脫氧死亡,也會由於水汙染,導致水產品受到汙染,從而影響水產品無法售賣出去。
其次,碳九是一種良溶劑(有良好的溶解或溶脹能力的溶劑),而漁民日常所使用的工具,比如浮子、漁網、泡沫等都是由有機物構成的,遇見碳九之後容易發生一定程度的腐蝕。目前已經出現不少漁排網箱被腐蝕,部分漁排沉入海底的情況,造成漁民們不菲的經濟損失。
最後,雖然目前已經儘量回收碳九了,但是仍然有一些碳九殘存於海水中無法清理,是否會對當地的海域造成生態汙染,對當地產業造成持續性的影響暫時還沒有一個定論。
雖然這只是一次企業安全事故,但是向公眾暴露了化工業所潛藏的日常危險有多麼恐怖,然而相關企業竟然忽視日常傳輸管道的的管理和檢修。而當地政府在發生事故後,首先的態度是試圖掩蓋汙染情況,不及時向公眾公布相關信息的態度也令公眾十分失望。
東西漏了可以撿回來,信任漏了就難找回了。
文/任安靜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儘快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