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總局:致44人死亡伊春空難系責任事故

2020-11-21 騰訊網

2010年8月25日凌晨,黑龍江伊春,救援人員在失事飛機殘骸邊開展救援工作。圖/CFP

2010年,黑龍江伊春「8·24」特別重大飛機墜毀事故造成44人死亡,52人受傷。昨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對墜毀事故調查報告。經調查認定,該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建議對河南航空有限公司處以500萬元罰款,並對19名責任人進行處理。

■事故認定

調查近兩年發布報告

2010年8月24日21時38分左右,一架河南航空有限公司E190機型B3130號飛機,執行哈爾濱至伊春VD8387定期客運航班任務時,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林都機場進近著陸過程中失事,造成機上44人死亡、52人受傷。

事故發生後,成立了國務院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黑龍江伊春「8·24」特別重大飛機墜毀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事故調查組查明了事故發生的經過、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有關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形成調查報告。

近日,這份調查報告已經國務院批覆,正式向公眾發布,經調查,該起事故系一起責任事故。

■直接原因

機場霧濃能見度不足

伊春林都機場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東北部。

事發當晚,機場近地面相對溼度接近90%,17時至21時氣溫快速下降,形成輻射冷卻降溫,有利於水汽快速凝結,特別是近地面霧氣較濃,對低空飛行會產生不利影響。

在事故發生的前半小時,伊春機場管制員向飛行機組通報的能見度為2800米,並在事發前十分鐘再次提醒飛行機組。

未看見跑道實施著陸

根據河南航空有關規定,機組在低於公司最低運行標準(根據河南航空有關規定,機長首次執行伊春機場飛行任務時能見度最低標準為3600米,事發前伊春機場管制員向飛行機組通報的能見度為2800米)的情況下,仍然實施進近。

同時,飛行機組違反民航局有關規定,在飛機進入輻射霧中飛行時始終未看見機場跑道、沒有建立著陸所必需的目視參考的情況下,仍然穿越最低下降高度實施著陸。

此外,飛行機組在飛機撞地前出現無線電高度語音提示,且未看見機場跑道的情況下,仍未採取復飛措施,繼續盲目實施著陸,導致飛機撞地。

■間接原因

河南航空管理薄弱

調查報告顯示,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是河南航空安全管理薄弱。在該航空公司,飛行技術管理問題突出,部分飛行員存在飛行中隨意性大、執行公司運行手冊不嚴格等突出問題。根據河南航空飛行技術管理記錄,機長齊全軍飛行超限事件數量大、種類多、時間跨度大,特別是與進近著陸相關的進近坡度大、偏離或低於下滑道、下降率大、著陸目測偏差較大等超限事件頻繁出現。河南航空對機長齊全軍長期存在的操縱技術粗糙、進近著陸不穩定等問題失察。

飛行機組調配不合理

此外,飛行機組調配不合理,成員之間協調配合不好,交流不暢,沒有起到相互提醒驗證、減少人為差錯的作用。同時,該航空公司對乘務員的應急培訓不符合民航局的相關規定和河南航空訓練大綱的要求,部分乘務員沒有進行開啟艙門的實際操作訓練。

航空公司投入不足、管理不力,有關民航管理機構監管不到位等因素,也是造成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細節披露

飛機撞地滑行

部分機體分解

經調查查明,飛機在距離伊春機場30號跑道入口外跑道延長線1110米處首次與地面樹梢產生剮擦,在1080米處飛機主輪與地面接觸並繼續滑行,持續與地面猛烈撞擊,在870米處兩臺發動機觸地,部分機體分解,主機身最後停止於690米處。

洩漏燃油起火

乘客裂口逃生

調查報告顯示,在與地面的撞擊過程中,飛機機翼油箱破裂導致燃油洩漏,洩漏的燃油沿地勢向飛機機頭、機身方向流淌並起火,飛機客艙內迅速充滿濃煙,飛機機身除尾部外嚴重燒毀。倖存人員分別通過飛機左後艙門、駕駛艙左側滑動窗和機身壁板的兩處裂口逃生,其餘艙門及應急出口因嚴重撞擊變形或濃煙阻隔無法打開。

沒有組織撤離

機長擅自離機

飛機失事時間為2010年8月24日21時38分08秒,失事地點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林都機場30號跑道入口外跑道延長線上690米處。

事故發生後,機長沒有組織指揮乘客撤離,沒有救助受傷人員,而是擅自撤離飛機。

20時51分,飛機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起飛。

21時10分,飛行機組首次與伊春機場管制員建立聯繫,管制員向飛行機組通報能見度為2800米。

21時16分,機場管制員提醒飛行機組:「本場剛起的霧,五邊上霧有點濃……主要是五邊。」

21時28分19秒,機場管制員再次提醒飛行機組:「現在垂直好,但是水平能見度太差了。」

21時28分38秒,飛機飛越機場上空,機場管制員看到了飛機。

21時29分51秒,機長對副駕駛說:「山裡起霧,這個季節溫度一低,地形的特點就出來了。」

21時33分50秒,飛行機組完成程序轉彎,報告跑道能見,機場管制員發布著陸許可,並提醒飛行機組最低下降高度440米。

21時36分34秒,副駕駛報告:「就要穿這個霧了。」經事後調查,此後飛機進入輻射霧中。

21時37分31秒,飛機穿越最低下降高度440米。經事後調查,此時飛機依然在輻射霧中,機長未能看見機場跑道。

21時38分05秒至08秒,飛機無線電高度自動語音連續提示,隨後飛機撞地。經事後調查,飛機自進入輻射霧中直至撞地,飛行機組始終未能看見機場跑道,未採取復飛措施。

21時38分42秒,機場管制員電話告知機場值班經理飛機失去聯繫,並且在飛機著陸方向看到火光。

■處理建議

機長吊銷執照開除公職黨籍

據調查報告,事故當班機長齊全軍未履行機長法定職責的有關規定,對事故的發生負有直接責任;飛機撞地後,沒有組織指揮乘客撤離,沒有救助受傷人員,而是擅自撤離飛機。建議依法吊銷其飛行駕駛員執照,給予開除公職、開除黨籍的處分,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副駕駛已喪生不再追究責任

事故航班副駕駛朱建州對事故的發生負有直接責任。鑑於其已在事故中死亡,建議不再進行責任追究。

報告還建議對其他負有領導責任的17人進行責任追究。其中包括時任河南航空運行控制中心經理譚明,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降級、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時任河南航空飛行技術管理部經理李徵,對事故的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降級處分。河南航空飛行部經理周勇,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建議給予記大過處分。

河南航空公司處500萬罰款

依據《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建議對河南航空有限公司處以500萬元罰款。

事故發生後,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已對河南航空作出暫扣其運行合格證的行政處罰,河南航空重組完成後,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通過民航監管機構運行合格審定方可恢復運行。

昨日記者從河南航空了解到,河南航空組織對報告展開研究。目前河南航空整改依然在進行,此前傳言今年7月復飛已無可能。

相關焦點

  • 20多處違規釀成特別重大航空事故,44人遇難的伊春空難十年祭
    此次伊春「8·24」特別重大飛機墜毀事故造成44人死亡,5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為人民幣3.09億元。,最終發布空難調查報告,認定空難為責任事故。安監總局的報告指出,大霧是造成伊春空難的直接原因,而飛行員的違規操作,導致了悲劇發生。
  • 94年的西安空難是新中國」第一空難」,失事原因竟然是責任事故
    1994年,一架從西安飛往廣州的航班在飛行途中發生了慘不忍睹的一幕,那就是飛機突然直接在空中解體,導致機上160人全部罹難,失事現場遍地都是屍體,簡直是慘不忍睹,後被稱為新中國「第一空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揭秘94西安空難事件真相,一起來看看吧。
  • 浦東某店一氧化碳外洩致2死,3人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公訴
    2019年,上海浦東某男裝店鋪一氧化碳洩漏致2人死亡1人重傷。日前,三名被告人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2019年1月7日中午,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DF男裝」店鋪發生事故,數人被抬出店內,送上救護車送醫搶救。
  • 安監總局通報中化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中毒事故情況
    安監總局通報中化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中毒事故情況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監督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安監總局通報中化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1·24」中毒事故情況。
  • 黑龍江伊春一載有96人客機失事 44人遇難
    黑龍江伊春一載有96人客機失事 44人遇難 2014-12-19 13:01
  • 東航11-21包頭空難原因公布 12名責任人受處分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劉錚、陳玉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監察部21日通報了中國東方航空雲南公司「11·21」包頭空難事故調查處理結果,認定是一起責任事故,12名責任人受黨紀、政紀處分。  安監總局、監察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事故原因:飛機起飛過程中,由於機翼汙染使機翼失速臨界迎角減小。
  • 安監總局:違規使用氯酸鉀生產煙花爆竹問題嚴重
    安監總局:違規使用氯酸鉀生產煙花爆竹問題嚴重   中新網3與15日電 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報2011年煙花爆竹藥物安全抽檢工作情況。
  • 海洋局發布調查結論:康菲溢油認定系責任事故
    新華社發  本報訊 (記者馬力)昨天,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公布了事故原因調查結論: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顯出現事故徵兆後,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由此導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汙染的責任事故。
  • D59次列車事故致18人死亡 鐵道部成立調查組
    安監總局網站消息,1月23日20時48分,山東濰坊市坊子區動車組D59次(北京至青島四方)運行至膠濟線安丘昌邑下行線K129+861M處時,撞倒中鐵十六局正在該處進行移動軌道施工的作業人員,造成18人死亡,9人受傷。
  • 家具生產涉數十種化學毒物 安監總局:不達標就停產
    這些高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進入體內,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造血系統等造成嚴重損害,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一些鄉鎮農民工集體苯中毒事件,造成25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對此,國家安監總局要求各地要認真做好木質家具製造企業高毒物質危害治理工作,切實維護從業人員生命健康權益。
  • 網警:空難開不得玩笑
    文中是一段某電視臺的新聞視頻,視頻上的標題為:「昨夜今晨,一架客機在黑龍江伊春失事,42人遇難。」視頻中記錄了客機失事現場的救援工作。網傳推送文章截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視頻中的事故其實是2010年的「8·24黑龍江伊春墜機事故
  • 哈爾濱警方通報致20死火災處理情況:6人被刑拘
    新京報快訊 2018年8月25日,哈爾濱市松北區北龍溫泉酒店發生一起重大消防責任事故案,致20人死亡23人受傷。哈爾濱警方剛剛通報,公安機關於8月26日凌晨,確定李豔濱(女, 52歲,系北龍溫泉酒店出資人、實際控制人,案後潛逃)為主要犯罪嫌疑人。新京報此前報導,8月25日凌晨,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景區北龍溫泉休閒酒店發生火災,致20人死亡23人受傷。昨日(8月30)日,警方發布懸賞通告30萬懸賞,緝捕該事故主要犯罪嫌疑人李豔濱。
  • (講述)11·21包頭空難16年祭
    現場應急救援事故發生後,包頭機場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機場消防、公安和包頭市中心醫院、120急救中心、消防支隊等單位參加應急救援,並將事故情況報告民航總局、民航華北管理局、包頭市政府、民航內蒙古監管辦、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東航、呼和浩特區域管制室等單位。包頭市公安消防部門8點24分接到求救電話。
  • 兩起空難,346人死亡,波音罪證坐實
    美國國會眾議院9月16日發布了有關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調查報告,認定此前737MAX系列飛機的兩起致命空難是由于波音公司及美國聯邦航空局「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錯誤」共同導致的。報告還指出,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監管體系「存在嚴重問題」,亟須進行徹底改革。
  • 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空難,僅存活4人,另外520人死得太冤
    一天後,當救援隊伍抵達時,全航班共524人,僅有4名女性存活。這一次空難成為了航空歷史上單架飛機死亡人數最大的空難事件。在這期間,由於機長沒能及時採取緊急方式迫降,並且拒絕美國空軍的救援,也是導致空難死亡人數巨大的原因之一。
  • 8月這些空難事故,每起都觸目驚心
    這也是民航史上造成單機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嚴重空難。事故後不久日航維修官員Hiroo Tominaga自殺,他留下了一條遺言:我要用我的死亡來贖罪。1989年8月15日,東航5510號班機(安-24機型)在虹橋機場起飛時,因右發動機突然停車導致飛機未能繼續爬升,飛機接地後衝出跑道,墜毀於距機場約240米的周家浜河中,事故導致34人遇難,僅6人生還。
  • 延安煤礦瓦斯爆炸致5死事故案件9人被訴
    造成5名礦工死亡的延安市貫屯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在2018年12月事發後,涉案人員被警方刑拘。目前,9人已經被陝西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均涉嫌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2020年10月30日,中國檢察網公布了這起責任事故案件的起訴書。此案由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偵查終結,2020年1月移送審查起訴。9月,延安市寶塔區檢察院向寶塔區法院提起公訴。
  • 響水爆炸事故已致78人遇難 安監部門有無不作為?
    距離「3·21」響水爆炸事故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但其影響之惡劣、傷亡人數之多、社會反響之強烈,至今讓人心有餘悸。根據相關報告,2018年全年我國發生化工爆炸事故共28起、死亡82人。而2019年不到4個月時間裡,由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嘉宜公司)引發的「3·21」響水爆炸事故,截至3月25日統計的78人遇難人數已接近去年的總數。按照國家安全事故標準,死亡人數超過30人以上,就算特別重大事故。「3·21」響水爆炸事故發生後,安監部門成了輿論的主要討伐對象。
  • 重慶安監通報兩起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七人被追究刑責
    在處理過程中,七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以上違法違規行為重拳整治、嚴肅追責、從重處罰,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勞務企業違規出藉資質2018年2月27日,重慶石黔高速公路項目龍潭特大橋發生模板坍塌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最近,該事故已經調查完畢。
  • 泰州一公司僱傭無資質人員作業致其死亡……
    為省錢僱傭無資質人員清理油罐,瀝青拌合站內工人窒息死亡未通風、未檢測,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情況下,江蘇泰州一公司法定代表人邱某某僱傭無資質的自然人貿然進入氧氣濃度低於正常值的儲油罐內作業,造成1人窒息死亡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