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重磅:一架客機在黑龍江失控落地》的文章。文中是一段某電視臺的新聞視頻,視頻上的標題為:「昨夜今晨,一架客機在黑龍江伊春失事,42人遇難。」視頻中記錄了客機失事現場的救援工作。
網傳推送文章截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視頻中的事故其實是2010年的「8·24黑龍江伊春墜機事故」,並非近期發生。這段視頻片段來自黑龍江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有人故意模糊了事件發生的時間,重新配以標題發布到了網上。
據報導,2010年8月24日22時10分左右,一架從哈爾濱飛往伊春的客機在伊春機場降落,在接近跑道時斷成兩截後墜毀,部分乘客被甩出機艙。當時機上有乘客91人,其中兒童5人。事故造成44人遇難,52人受傷。
記者查證還發現,近年來該視頻曾被反覆重新發布到網上,並冠以「一架客機在黑龍江失控落地」「昨晚哈爾濱飛往伊春的飛機失事」等標題。今年8月22日,「@哈爾濱網警巡查執法」官方微博以「請尊重逝者,2010年的事故不要再傳了」為題,對網傳視頻進行闢謠。網警表示:「空難開不得玩笑,更不能以此散布謠言,請廣大網民在看到此類信息時,一定要先核實信息的真偽以及發生的時間,切勿盲目轉發,切勿將舊新聞更改時間再度傳播。」哈爾濱網警表示,此前散布過「昨晚哈爾濱飛往伊春的飛機失事」謠言的網民,已被警方依法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那麼,這條9年前的舊聞為何又在近幾年反覆重新流傳呢?記者搜索發現,轉發此文的多為一些個人營銷號,它們多以「**秘聞」「**追蹤」為名稱,其中一些營銷號會反覆炒作一些空難、車禍視頻,還故意模糊了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這類文章多為博取眼球或吸引流量,並在推送文章中夾雜大量廣告信息,誘導網友關注和轉發。下次再遇到此類文章,網友們一定要多長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