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瑜伽、芳療、讀書,這些似乎是現在愛美獨立女性的標配。其中,芳療作為近年崛起的新秀,被商家吹捧的神乎其神,效果真有那麼好?
本著免被收智商稅的想法,找些相關書籍一看,發現「芳香療法和香草並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一種療法,是漫長歷史中人類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
其中,《精油與香草的教科書》這本書用樸素、平實的語言介紹了芳香療法,得以讓我們一窺究竟。
1.作者簡介
該書的作者佐佐木燻女士,是日本芳香環境協會認證的芳香療法專業人士,參與草藥和芳香療法的研究,負責草藥產品、商店和藥草園的規劃和開發。她還擔任文化學校講師,舉辦研討會與芳香療法和草藥講座。
2.內容簡介
書中對芳香療法,芳療的歷史、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常見的精油與香草圖譜及使用方法,按症狀來使用的方法等做出詳細介紹。
芳療常見於日常生活中,如被人們親切的稱為「祖母的智慧」的寒夜裡喝生薑水取暖這些方法都屬於芳療範圍。學習精油和香草的知識不只有助於工作,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也大有裨益。
2.1何為芳香療法
「aroma意味芳香,therapy意味療法。合起來aromatherapy即芳香療法。芳香療法是利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種自然療法。」——《精油與香草的教科書》
芳香療法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芳香療法是利用植物中提取的精華來進行治療的方法。而廣義的芳香療法不僅包括使用精油,還有品飲香茶、用香薰花裝飾房間等。
芳療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豔后使用玫瑰花沐浴便是很好的例子。公元前1000年的阿育吠陀醫學記載了約1000種藥用植物。而在公元前400年前後,被稱為「醫學鼻祖」的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編著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包含了400中香草的處方,其中涉及香薰療法的效果介紹。
「芳香療法」一詞雖源自歐洲, 但中醫芳香療法歷史更為悠久, 在歷代中醫文獻中均有記載, 並在民間廣泛流傳。早在殷商甲骨文中便有燻燎、艾蒸和釀製香酒的記載, 至周代就有佩帶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
真正有文獻記載的便是先秦時代《山海經》中薰草「佩之可以已癘。」由此說明了當時已形成使用芳香藥物防治疾病、闢穢消毒、清潔環境的風俗習慣。
「芳香療法」在現代於19世紀初首次提出,之後不斷發展。結合其他資料來看,芳療逐步分為「中醫芳香療法」、「西醫芳香療法」。
「 中醫芳香療法是指利用中藥材的芳香性氣味或其提取出的芳香精油,以各種形式作用於人體,達到調節臟腑氣機,調和臟腑陰陽的作用。 西醫芳香療法指芳香治療師利用從植物材料(香草、花和其他芳香植物)中萃取的精油作為物質基礎,以按摩、薰香、沐浴等方式,在舒適的氛圍內幫助人體恢復健康的自然療法。」(摘自百度百科)
2.2芳香療法是如何作用於人體的呢?
書中作者提到三種方式。
1)鼻——腦
通過享受香薰、喝花草茶的時候,香氣會通過鼻子傳到大腦,而大腦皮層是控制食慾、性慾等本能活動等部位,也是記憶的中樞系統,而芳香分子在到達大腦皮層後會繼續傳向下丘腦,下丘腦是調節自主神經以及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部位。這樣的路徑是我們在嗅入香氣之後往往覺得心情變好。
香水便是很好的例子,有人愛花香,有人愛果香,而我喜歡最果香型香水,每次聞到覺得神清氣爽,當然,還會有開胃的感覺。如果是自然香的話不得不提桂花香,很多人覺得桂花香濃鬱,而我每次聞到桂花香就像喝到了酸梅湯(酸梅湯中加有桂花),非常享受,也許這便是通感吧。
2)鼻——肺
吸入香氣或者泡芳香浴時,蒸汽中的成分從鼻子進入體內,再從肺部傳到全身,精油分子也到達全身各處。相信每個女生都喜歡泡花瓣浴,溫暖的水裡氤氳著玫瑰花的香氣,對於忙碌一天的職場佳人們來說再舒適不過。
3)肌膚——血管
精油按摩肌膚,可以使非常小的精油分子進入肌膚,滲透到血管和淋巴管中,輸送到身體各種。
結合其他資料來看,目前普遍認為芳香療法的作用機理主要有兩種主要的假說:藥理學假說和心理學假說。藥理學假說很容易明白,植物本身具備藥用價值,使用得當會對人體產生益處。「心理學假說提出芳香氣味通過情緒學習、自覺認知、信仰/期望來對人體產生作用,其中主要的觀點是人們對芳香氣味的回應是通過我們的情緒經驗產生的,這些情緒經驗影響著我們對相應香氣做出情緒、認知、行為和生理方面的反應。」
芳香療法為何如此收到追捧,原因也在於現代醫學已發展到一定程度,在瓶頸期無法更上一層樓。而我們的人體具有治療自身疾病的能力,即自然治癒力。忙碌的生活中,雖然我們還沒達到生病住院的程度,但身體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這個時候人體的免疫力自然會降低,而通過芳香療法從藥理與心理上雙重保證,可以有效提高人的自然治癒力,恢復人體的自身免疫力。
2.3芳香療法的作用
書中作者對芳香療法的作用主要從心、體、肌來分類。如下圖:
讀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達到的目的來選擇相應的精油或者花草茶以及使用方式。
而結果其他資料來看,芳香療法的作用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治療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緩解術後噁心嘔吐症狀、治療婦科疾病、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皮膚病等。
此外,部分研究表明芳香療法對伴有鼻塞、流涕、喘悶等鼻炎症狀的哮喘、肺炎以及慢性前列腺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這些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仍需大量的臨床實驗證實。 因此芳香療法目前是作為醫學的補充手段來進行。在《醫生的修煉》一書中,作為醫生的作者講到癌症化療患者備受困擾的嘔吐症狀,但是對於醫生來說這只是治療癌症時的正常反應,並未看作病人的痛苦來解決。若芳療能夠在此時哪怕提供一絲幫助對於病患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在研究此類問題。
2.4芳香療法的活用法
書中作者介紹了香薰法、芳香浴、敷布法、精油按摩法、面部桑拿法、居家保潔法等多種功能方法。我們可以採用任意一種或多種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最簡單的艾草泡腳,冬日裡的暖心必備。第一滴喜歡的精油在香薰燈裡放鬆精神,聽歌。感冒後喝蔥姜水驅寒,雖說感冒是人體自限性疾病,但是能夠喝一杯暖暖的薑茶讓自己全身放鬆,相信沒有人會拒絕,而不是簡單的來一句「多喝熱水」更能體現溫情。
2.5治癒身心——按照症狀與目的的精心配方
作者在書中針對日常容易出現的健康失調、心靈煩惱、肌膚或頭髮的困擾等28種症狀或目的,將精油和香草等具體使用方法介紹給讀者。
如心靈功效——緩解身體、緩解緊張心情,作者提到4種方法。
1)香草茶
薄荷草搭配檸檬茶、香蜂草能緩解緊張。若沒有新鮮的香草,換做乾草也很不錯,必經更容易保存作為經常泡飲之物。
2)精油按摩
常見的薰衣草精油、荷荷巴油可以作為必備之物購買。即使是按摩手部也能夠起到放鬆的效果。
3)手浴
手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溫熱手部可以使全身的血液更流暢,使身心得到放鬆。不僅能夠放鬆身心,也可使皮膚獲得滋潤。
4)芳香浴
蜂蜜與甜橙精油都是易得之物,若無精油也可用柑橘皮來代替,都是簡單易得之物,即便泡澡不易也可用來泡手或泡腳。
3.結語
芳香療法其實並不神秘,感冒初期喝生薑水,喉嚨痛媽媽敷大蔥,小傷口用艾草,痛經喝玫瑰花紅糖水,其實它一直存在,只是名字給人以神秘之感。
書中作者也對如何養護花草(如被眾人喜愛的薄荷草),如何製作香草茶、如何做香草食譜、如何自製精油、如何利用精油與香草給家庭保潔,這些都是生活之道。
其實很多事情未必如聽起來高深,他們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現代快節奏生活讓很多人不堪重負,覺得放鬆身心必須花錢才能享受,要去芳療館,去美容院,去外地旅遊。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品茗、賞花,寫字,或者靜靜地看一本書,亦或泡個澡,都能讓人重獲新生。而芳香療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學習芳香療法的本質是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狀態,從中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服務。用心發現生活的美,享受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