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控振蕩器(VCO)的設計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壓控振蕩器(以下簡稱VCO)已經成為當今無線收發器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模塊, 它是鎖相環中最重要的block, 他的噪聲性能直接決定了PLL輸出相位噪聲的噪聲性能. 有關PLL整體的分析和設計, 我們將在後期重點討論. 這裡先重點討論一下VCO的理論, 設計以及對於廣大初學者最為關心的設計注意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7099.htm

根據參考書的理論, 振蕩器其實就是帶有」設計缺陷」的放大器, 分析振蕩器原理主要有兩個方法, 第一. 負反饋理論

ABS(H(jw))>1, 並且deg(H(jw)) =180度, 注意, 這裡180度指的是反饋迴路是與輸入信號相減再輸入到放大器A中的, 而放大器A的增益絕對值實際上要至少要為1dB, 而不是理論上的0dB.

第二, 負阻抗分析法, 這種方法原理簡單, 形象明了, 不僅用于振蕩器分析, 也經常用於帶有反饋結構電路的振蕩與否的分析.

振蕩器常用的類型有環形振蕩器, LC振蕩器, 前者主要應用於低頻模擬設計中, 今天我們主要談一下LC振蕩器的設計, 現在IC晶片設計中, 比較流行的LC差分結構, 核心差分管可以是MOS, 也可以是bipolar, biploar結構一般頻率設計的可以較高, 相同電流下易起振(gm較大) , 而MOS管還可以分為NMOS型和PMOS型, 在CMOS工藝下, 比如在64QAM以上的調製的系統中, 對相位噪聲的性能要求較高, 則一般設計成PMOS結構.

圖2. NMOS型VCO

一般判斷NMOS型VCO是否起振的條件為Rp-2/gm>0, Rp為平行諧振迴路的總阻抗(Rl//Rc//Rother), gm為單個NMOS管子開環時的gm,

圖3 bipolar LC VCO

判斷bipolar型VCO是否起振的條件為Rp-1/gm>0, 注意與上式的區別, gm只要大於1/Rp即可起振, 而NMOS型, gm要大於2/Rp才能起振, 也就是說相同的振蕩頻率, 振蕩範圍, bipolar型VCO所需要的功率消耗是mos的一半, 這也是為什麼在高頻振蕩電路中, 現在還往往選用bipolar型VCO結構.

現在最流行的設計結構即圖3所示, 筆者在VCO設計中, 有一定的經驗和專利, 如果詳細談VCO的設計的話, 可能篇幅會很長, 這裡主要談一下其設計要點.

1) 關於inductor的設計

一般受process工藝的限制, ind的選用也有諸多限制, 比如沒有全差分型的ind, 或者ind的寄生電阻值較大, 導致Rp變大, 增加設計難度. 如果有條件設計ind的話, 我們會碰到如何對ind參數抽出及仿真的問題, 這裡我會另設一篇文章專門談談ind的設計, 等效電路建立, 參數提取,以及如何通過S參數測試實際的電感值和Q值, R值.

總的來說, 在設計VCO的時候, 最好對ind先進行AC仿真, 了解你所使用的ind的Q曲線, freq曲線等特性.

2) 圖3中基極電容的作用

基極電容可是使vco振蕩信號幅度加大, 使其在非放大區也能工作. 電容要取適當, 太大相當於增加寄生電容, 頻率下降, 太小隔離作用減小, 輸出信號幅度減少.

3) 關於varactor

Varactor一般也分MOS型和PN型, MOS型一般可變範圍在-0.5-+0.5V, 變化率較陡, 範圍較窄, 而PN型一般在0-Vdd之間都變法, 範圍較寬, 但是PN型由於要反向加偏壓的緣故, 需要與其串接一個電容(直流隔離), 這個電容的大小又反過來影響了varactor的可變範圍. PN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溫度特性要比MOS來的大, 也就是用它來設計的VCO的溫度特性需要特別注意, 如果過大, 則需要採取一些溫度補償措施來防止溫度變化中PLL的失鎖問題的出現.

這裡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從Vctrl端看VCO, 往往存在較大的寄生電容, 所以在設計PLL的環形濾波器時, 需要把其考慮進去

相關焦點

  • 壓控振蕩器(VCO)的定義 控振蕩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什麼叫壓控振蕩器?使振蕩器的工作狀態或振蕩迴路的元件參數受輸入控制電壓的控制,就可構成一個壓控振蕩器。在通信或測量儀器中,輸入控制電壓是欲傳輸或欲測量的信號(調製信號)。人們通常把壓控振蕩器稱為調頻器,用以產生調頻信號。在自動頻率控制環路和鎖相環環路中,輸入控制電壓是誤差信號電壓,壓控振蕩器是環路中的一個受控部件。
  • 使用VCO實現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圖)
    摘 要:介紹了一種使用vco實現調頻的鎖相環電路並給出了關鍵技術,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和鎖相,環路濾波器的設計及實驗結果。為了消除這些導致中心頻率不穩定的因素,除了注意電路和結構的設計外,還應當採用自動相位控制電路使中心頻率穩定在規定範圍以內。---圖3是典型的鎖相穩頻電路的結構框圖。共包括四個部分:壓控振蕩器、鑑相器、基準晶體振蕩器和分頻器。放大的調製信號加入壓控振蕩器,對其進行頻率調製,經過調製的高頻信號一路送至後面的放大電路,另一部分送入分頻器進行分頻。
  • 大神教你:壓控振蕩器VCO的非線性特性如何解
    大神教你:壓控振蕩器VCO的非線性特性如何解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4 09:41:00 壓控振蕩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 使用VCO實現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
    為了消除這些導致中心頻率不穩定的因素,除了注意電路和結構的設計外,還應當採用自動相位控制電路使中心頻率穩定在規定範圍以內。 圖3是典型的鎖相穩頻電路的結構框圖。共包括四個部分:壓控振蕩器、鑑相器、基準晶體振蕩器和分頻器。放大的調製信號加入壓控振蕩器,對其進行頻率調製,經過調製的高頻信號一路送至後面的放大電路,另一部分送入分頻器進行分頻。
  • 基於壓控振蕩器(VCO)的高性能鎖相環(PLL)設
    然而,PLL的關鍵元件——「壓控振蕩器」(VCO)的實用技術要求並未隨之大幅降低。許多高性能VCO設計仍然採用分立電路來實施,可能要求高達30 V的電源電壓。這就給當今的PLL或RF系統設計師提出了挑戰:低壓PLL IC如何與高壓VCO實現接口。電平轉換接口通常利用有源濾波電路來實施,這將在下文討論。
  • 分不清溫補-壓控溫補嗎?8種晶體振蕩器類型解讀
    01 普通晶振普通晶體振蕩器(SPXO)是最簡單的晶體振蕩器,它是由晶體元件與振蕩電路按設計要求,集成裝配在PCB電路板上並用金屬外殼封裝而成的頻率器件,通常用作微處理器的時鐘器件。04壓控晶振壓控晶體振蕩器(VCXO)是一種可通過調整外加電壓使晶振輸出頻率隨之改變的晶體振蕩器,主要用於鎖相環路或頻率微調。壓控晶振的頻率控制範圍及線性度主要取決於電路所用變容二極體及晶體參數兩者的組合,通常用於鎖相環路。
  • L波段寬帶低相噪VCO的設計與製作
    基於薄膜工藝的LC集成壓控振蕩器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實現不了高Q值的片上電感,因此這種VCO的相位噪聲較差。基於PCB工藝的表貼VCO有更好的相位噪聲性能,但由於寬帶電路匹配困難,電路工作狀態不太穩定,國內尚沒有成熟的能夠覆蓋L波段的VCO產品面世。國外各大射頻器件廠商已經開發出了多款L波段寬帶的VCO,其相位噪聲在偏離載頻10 kHz時為一100 dBc/Hz左右。
  • 一種基本VCO的電-光轉換發射電路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基於電壓控制振蕩器(VCO)的電-光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設計了一種基於VCO的光-光轉換發射電路,並給出了其響應特性。
  • 用於GPS設備的帶壓控的小尺寸2520溫補晶振:TG-5006CG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用於GPS設備的帶壓控的小尺寸2520溫補晶振:TG-5006CG。同時,TG-5006CG作為一款壓控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可通過溫度補償電路降低由於環境溫度變化導致晶體振蕩器輸出頻率的變化,進一步提高晶體振蕩器輸出頻率的穩定度,TG-5006CG的頻率控制範圍可達±8.0~±15.0ppm。
  • 多諧振蕩器電路圖大全(溫控報警/555/自激振蕩電路/壓控TTL對稱多...
    多諧振蕩器:利用深度正反饋,通過阻容耦合使兩個電子器件交替導通與截止,從而自激產生方波輸出的振蕩器。常用作方波發生器。 多諧振蕩器是一種能產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蕩器,也稱矩形波發生器。「多諧」指矩形波中除了基波成分外,還含有豐富的高次諧波成分。多諧振蕩器沒有穩態,只有兩個暫穩態。
  • 每周經典電路分析:LC振蕩器與VCO(1)
    LC振蕩器與VCO是常見的重要電路,在各種通信發射機、接收機中是必不可少的部件,VCO還是頻率合成、鎖相環的基礎,我們將陸續系列推文來介紹相關知識和電路仿真設計
  • 石英晶體振蕩器仿真電路設計
    打開APP 石英晶體振蕩器仿真電路設計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7 17:09:06 石英晶體振蕩器有並聯型晶體振蕩器和串聯型晶體振蕩器兩類。
  • 淺析pMEMS振蕩器用於工業頻率控制的設計
    壓電MEMS(pMEMS)諧振器和振蕩器是新一代基於晶片的頻率控制器件中的兩種器件,這類基於矽技術的新一代器件有很多優勢,例如具備半導體級的抗衝擊和抗震動性能。此外,半導體的特徵尺寸允許在單個晶片上同時製造大量器件,從而可實現規模經濟。此外,這類器件還可以採用低成本塑料封裝,利用半導體級的集成度實現佔板面積更小的封裝,為節省電路板空間和不斷微型化提供了機會。
  • 一個雜亂無序的掃頻VCO電路板布局
    我們的項目是設計一個具有1MHz~40MHz RF掃頻輸出的信號發生器。由於無法製作一個可覆蓋40到1MHz頻率範圍的可掃描單一信號源,因此我採用以下方案來設計。
  • PLL-VCO設計及製作
    在此說明以晶體振蕩器做為基準振蕩器,將其與VCO以及PLL電路組合成為信號產生器的情形也被稱為頻率合成器。此一PLL-VCO電路的設計規格如表l所示。振蕩頻率範圍為40M~60MHz內的10MHz寬。每一頻率階段(step)寬幅為10kHz。頻率的穩定度目標與晶體振蕩電路相近。
  • 製作電壓控制LC振蕩器原理及實現
    200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中的A題,要求設計並製作一個電壓控制LC振蕩器。本文對幾種採用比較多的方案進行簡潔的評析。   設計製作題意的領會      電壓控制LC振蕩器應將基本部分和發揮部分綜合考慮。明確要求設計製作兩個可相互獨立的部分:一是製作15~35MHz的頻率間隔100kHz步進調整和指定頻率設置的LC振蕩器;二是工作於30MHz點頻的高效高頻功率放大器。
  • 打破調諧範圍記錄的串聯LC儲能VCO
    工程師們都認為現有水平的VCO(壓控振蕩器)能夠覆蓋一個倍頻程。這種結構可實現4:1的輸出頻率。與標準振蕩器不同的是,此電路在頻率極限處也能良好地工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753.htm  乍看去,振蕩器的中心結構像是構成鎖存SCR(矽控整流管)結構的兩隻
  • 驅動高壓鎖相環頻率合成器電路的 VCO
    鎖相環(PLL)電路是由壓控振蕩器(VCO)和鑑相器組成的反饋系統,振蕩器信號跟蹤施加的頻率或相位調製信號是否具有正確的頻率和相位。需要從固定低頻率信號生成穩定的高輸出頻率時,或者需要頻率快速變化時,都可以使用PLL。典型應用包括採用高頻率、電信和測量技術實現濾波、調製和解調,以及實現頻率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