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本VCO的電-光轉換發射電路的設計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介紹了基於電壓控制振蕩器(VCO)的電-光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設計了一種基於VCO的光-光轉換發射電路,並給出了其響應特性。實驗結果表明這種電-光轉換發射電路具有良好的實用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5763.htm

關鍵詞:電壓控制振蕩器(VCO) 電-光轉換 發射電路

隨著測量技術的發展,對測量系統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高電壓、強電場的測量中,信號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電位懸殊較大,因此通常使用電-光轉換的方法使信號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實現電絕緣[1]。電-光轉換組成的測量系統具有絕緣性高、抗幹擾能力強、線性度高等諸多優點[2],因此可以消除輸入迴路中的幹擾信號和雜感信號對輸出迴路信號的幹擾,實現輸入信號-輸出信號之間的無失真傳輸。

本文介紹一種基本電壓控制振蕩器(VCO)的電-光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及其發射電路。

1 基本VCO的電-光轉換的基本原理

1.1 電-光轉換

光電系統首先將欲傳輸的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合適的光導傳輸系統後,再將光信號復原成電信號。完成這些轉換和傳輸功能的關鍵元件是光發射器、光傳輸器光接收器等。

1.2 發射電路

對輸入信號要進行處理,即要進行阻抗變換、放大、調製或數位化後才能送到光端機。由於頻率調製的方式經其它調製方式有較多的優點,如抗幹擾性強、頻率響應好、線路相對比較簡單等,因而它在測量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因此本文設計的發射電路採用頻率調製的原理。圖1是其原理性框圖。

2 發射電路設計

本文設計的發射電路主要用於測量高壓直流輸電用晶閘管的電位分布,根據實際的測量需要制定了發射電路的主要技術指標,具體如下:

輸入範圍:100V、10V、1V、0V

輸入阻抗:10MΩ、40pF

中心頻率:5MHz

線性工作頻率範圍:4~6MHz

輸出噪聲:小於4mV

2.1 衰減器

如前所述,發射電路共分為三部分。輸入信號首先接到一個衰減器上,衰減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輸入電壓的範圍和增大輸入阻抗。其具體電路採用電阻和電容串聯的形式,本文設計的衰減器如圖2所示。

2.2 阻抗變換和放大電路

經過衰減的信號輸入到一個阻抗變換器進行阻抗變換,然後送入放大電路進行放大。阻抗變換和放大均採用低漂移高速高輸入阻抗運放LF356,其優點為補償電壓的漂移小,輸出壓擺率高,其值約為雙極性運放的10倍。其最大的特點是輸入電流小,約為pA數量級。因此用該類放大器可非常容易地設計高速運算和積分電路。而且,採用這種運放,在噪聲和幹擾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仍然能獲得比較好的帶寬增益和信噪比。

第一級採用LF356實現阻抗變換,變換後的信號輸入到由另一個LF356組成的負反饋放大電路。圖3為阻抗變換和放大電路的原理圖。

2.3 電壓控制振蕩器(VCO)和驅動電路

在進入驅動電路之前,需要把電壓信號轉換成控制驅動電路的控制信號。這裡採用Texas公司生產的壓控振蕩器54LS628。它是一個14管腳的集成塊,其電源電壓為5V,輸入電壓和輸入參考電壓均為0~5V,高電平輸入電流為-1.2mA,低電平輸出電流為12mA,最大線性輸出頻率為20MHz,使用溫度為-55℃~125℃[4]。這種壓控振蕩器在一定的輸入電壓下具有較好的線性工作特性,而且通過改變其外接電容和參考電壓,還要以改變其在一定輸入電壓下的輸出頻率範圍。根據測量的需要,本設計中壓控振蕩器的外接電容為15pF,參考電壓為4V,參考電壓可以通過在其12管腳(RNG管腳)接一個穩壓管來實現,本言語採用LM336.圖4為54LS628工作的理想輸入/輸出特性曲線。由圖中可以看出其工作的最大頻率為11MHz,中心頻率為5MHz,系統在這種工作狀態下具有良好的線性度,符合系統的設計要求。

電壓信號經過VCO後,輸出為一定的脈衝信號。驅動電路就是通過這個脈衝信號驅動光電器件發光,從而實現光電轉換。這裡採用的驅動電路是由高速開關三極體2N2369、開關二極體1N4148和電容組成的驅動電路。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VCO輸出的脈衝控制1N4148和電容並聯構成的充放電迴路,利用這個迴路控制2N2369的基極電流,從而控制發光器件的光頻率。圖5為VCO和驅動電路的原理圖。

3 測試結果和結論

在整個發射電路輸入端加上不同幅值的輸入信號,在驅動電路的1N4148輸出可測得頻率信號,這個輸出頻率信號就是發光器件的實際發光頻率。所得的測量結果如圖6所示。

這種發射電路還可以用在工作頻率在一定範圍的其它光電轉換測量電路中,而且通過改變54LS628外接電容和參考電壓的值,還可以改變其測量的頻率範圍,以達到測量的需要。


相關焦點

  • DWDM系統光發射機溫度控制電路的優化設計
    而且,DWDM系統一般採用40×10G、 80×10G甚至更高的信道復用形式,系統中每個子架用到的光發射機越來越多,電路集成度以及散熱問題也成為了雷射器設計的關鍵。因此,在DWDM系統雷射發射機溫度控制電路中提高控制精度、降低功耗、增加集成度成為設計的核心。
  • 可控矽光控開關電路設計方案分享
    在今天的電路設計分享中,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可控矽光控開關電路設計方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883.htm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可控矽光控開關電路的具體含義。
  • 一種光纖傳感器光源驅動電路的設計
    本文所涉及的光纖傳感器採用的是半導體雷射器光源,半導體雷射器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好、體積小、光功率利用率高等優點,但是,光功率輸出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本文針對半導體雷射光源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設計了一種簡單可行的自動功率控制(APC)驅動電路,通過背向監測光電流形成反饋,實現恆功率控制。
  • 使用VCO實現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圖)
    摘 要:介紹了一種使用vco實現調頻的鎖相環電路並給出了關鍵技術,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和鎖相,環路濾波器的設計及實驗結果。---許多中小功率的調頻發射機都採用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技術,即在工作於發射載頻的lc振蕩迴路上直接調頻,採用晶體振蕩器和鎖相環路來穩定中心頻率。較之中頻調製和倍頻方法,這種方法的電路簡單、性能良好、副波少、維修方便,是一種較先進的頻率調製方案。
  • 光耦合器的電路設計與光耦隔離繼電器的保護電路設計
    光耦合器以光為媒介傳輸電信號。它對輸入、輸出電信號有良好的隔離作用,所以,它在各種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它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
  • 詳解遙控電路設計分析—電路圖天天讀(270)
    單通道、單用戶遙控電路是遙控電路中最簡單的一種, 電路通常用於光、聲控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990.htm  一、光控電路  圖1是採用555時基電路構成光控電路。由於它無需專用的發射器,故屬於遙測電路。
  • 紅外開關電路設計匯總(六款設計電路原理詳解)
    紅外開關電路設計(一) 紅外發射電路採用NE555接成振蕩電路,如圖3所示。 基本原理是:光敏二極體接收到光信號並轉換為電信號,運算放大器將微弱的電信號加以放大,與發射頻率相對應的通道進入工作狀態。
  • 工程師:一種微弱光信號前置放大電路的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208.htm光電檢測電路的基本構成光電探測器所接收到的信號一般都非常微弱,而且光探測器輸出的信號往往被深埋在噪聲之中,因此,要對這樣的微弱信號進行處理,一般都要先進行預處理,以將大部分噪聲濾除掉,並將微弱信號放大到後續處理器所要求的電壓幅度。
  • 壓控振蕩器(VCO)的設計
    第二, 負阻抗分析法, 這種方法原理簡單, 形象明了, 不僅用于振蕩器分析, 也經常用於帶有反饋結構電路的振蕩與否的分析.圖3 bipolar LC VCO判斷bipolar型VCO是否起振的條件為Rp-1/gm>0, 注意與上式的區別, gm只要大於1/Rp即可起振, 而NMOS型, gm要大於2/Rp才能起振, 也就是說相同的振蕩頻率, 振蕩範圍, bipolar型VCO所需要的功率消耗是mos的一半, 這也是為什麼在高頻振蕩電路中
  • 精密的單電源光檢測電路設計方案
    許多精密應用領域需要檢測光亮度並將之轉換為有用的數位訊號。光檢測電路可用於CT掃描儀、血液分析儀、煙霧檢測器、位置傳感器、紅外高溫計和色譜分析儀等系統中。在這些電路中,光電二極體產生一個與照明度成比例的微弱電流。而前置放大器將光電二極體傳感器的電流輸出信號轉換為一個可用的電壓信號。
  • 光電隔離應用設計電路圖
    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  這就完成了電—光—電的轉換,從而起到輸入、輸出、隔離的作用。由於光耦合器輸入輸出間互相隔離,電信號傳輸具有單向性等特點,因而具有良好的電絕緣能力和抗幹擾能力。又由於光耦合器的輸入端屬於電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強的共模抑制能力。
  • 使用VCO實現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
    許多中小功率的調頻發射機都採用變容二極體直接調頻技術,即在工作於發射載頻的lc振蕩迴路上直接調頻,採用晶體振蕩器和鎖相環路來穩定中心頻率。較之中頻調製和倍頻方法,這種方法的電路簡單、性能良好、副波少、維修方便,是一種較先進的頻率調製方案。
  • 用於乙太網的40G CFP光模塊設計
    它主要由發射單元、接收單元和控制單元3大部分組成。重點介紹了各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具體設計方案,按照IEEE 802.3.ba標準對樣機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該模塊滿足40Gbit/s乙太網的應用要求。本文從40Gbit/s光收發模塊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分析整個模塊的硬體電路和軟體控制的實現方式。通過對模塊的光性能測試驗證了40Gbit/s光模塊應用於40Gbit/s光傳輸網絡的可行性。
  • A/D轉換電路圖大全(五款A/D轉換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A/D轉換電路圖設計(一) ICL7109的接口電路較強,輸出為12位二進位數。(二) 通常A/D轉換都需使用A/D轉換晶片來實現,MC9S12XS128MAL是飛思卡爾公司HCS12系列16位單片機中的一種,它有8kB的RAM、128kB的片內快閃記憶體(FlashEEPROM)、2kB的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及多種功能的接口,MC9S12XS128內置的A/D模塊是16通道、12位精度、多路輸入復用、逐次逼近型的模數轉換器,故可省去使用
  • 基於AT89S52單片機的超聲波信號發射與接收電路設計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在20KHz 以上的機械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20°C時)。超聲波可由超聲波傳感器產生,常用的超聲波傳感器兩大類:一類是採用電氣方式產生超聲波,一類是用機械方式產生超聲波,目前較為常用的是壓電式超聲波傳感器。由於超聲波具有易於定向發射,方向性好,強度好控制,對色彩、光照度不敏感,反射率高等特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無損探傷,距離測量、距離開關、汽車倒車防撞、智慧機器人等領域。
  • 一種新型超聲都卜勒流量計探頭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新型的適於安裝在管道上的外夾式超聲波都卜勒流量計探頭。詳細介紹了超聲都卜勒流量計傳感器的原理、結構,各主要組成部件的材料、外形、功能及重要參數等,並闡述了探頭的發射電路基本結構、原理圖及仿真結果。
  • PCB設計基本概念及高頻電路布局小技巧
    高頻電路布線的引線最好採用全直線,需要轉折,可用45°折線或圓弧轉折,滿足這一要求可以減少高頻信號對外的發射和相互間的耦合。  (3)高頻電路器件管腳間的引線越短越好。  (4)高頻電路器件管腳間的引線層間交替越少越好。所謂「引線的層間交替越少越好」是指元件連接過程中所用的過孔(Via)越少越好,據測,一個過孔可帶來約0.5 pF的分布電容,減少過孔數能顯著提高速度。
  • 火災探測器的硬體電路設計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煙霧對光的散射作用(光源通常選擇近紅外器件,技術成熟,價格便宜),通過接收某一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強弱來探測是否有煙霧顆粒進入,在接收端經過光電轉換、濾波、放大、模數轉換等處理,從而將煙霧濃度的模擬變化轉換成數字量,交由單片機進行處理。當煙霧濃度增大到設定值時,探測器報警。
  • 一種高可靠的紅外光循跡小車電路設計
    本文針對小車採用傳統光循跡電路的兩點不足,提出了一種高可靠小車紅外光循跡電路的設計。該設計用低佔空比強紅外光調製發射能克服環境光線的幹擾;再對光接收信號進行交流放大後解調能進一步克服環境幹擾;採用逐個循環發射、接收能克服光衍射對相鄰光敏管的幹擾,最後給出設計的電路結構框圖及部分電路圖。經分析該設計避免了傳統設計繁瑣的調試工作量,可以滿足各種環境光線的應用!
  • 一種高增益低噪聲的圖像探測器讀出電路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522.htm讀出電路是微光CMOS圖像傳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將探測器微弱的電流、電壓或電阻變化轉換成後續信號處理電路可以處理的電信號,它的噪聲水平限制著CMOS圖像傳感器在微光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