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省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接報群眾報警3235.56萬起,同比下降1.03%,其中刑事治安警情142.32萬起,同比下降14.32%,「盜竊」警情47.06萬起,同比下降23.78%,「兩搶」警情3355起,同比下降49.72%,發生在街面的侵財類警情大幅下降,全省「兩搶」「盜竊」警情連續多年大幅下降,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向好。
1月5日,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聯合舉辦「風雨徵程三十五載,昂首闊步新徵程」主題宣傳活動紀念
110報警服務臺成立35周年 。35年來,從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代指揮中心到現在的第三代指揮中心,我省公安機關一次次引領110報警服務改革發展向前邁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上世紀80年代廣州110臺成立之初的接警員
1986年1月10日,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在全國率先正式開通,配備了轉接、錄音以及無線電臺等設備。1996年,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確認,載入「中華之最」榮譽大典。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接警員
1998年,廣州率先建立以110為龍頭的社會服務聯動機制。2003年,廣州市110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在廣州市公安局開通。2005年起,廣州110先後整合了番禺、南沙、花都、從化、增城等周邊轄區的110報警服務臺。至2012年,實現對全市各行政區域110報警求助電話的統一受理。
歷經多年不懈努力,廣州110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廣州110從未停止探索突破的腳步。2010年,以舉辦廣州亞運會為契機,廣州110指揮調度系統全面整合,直接指揮全市一線作戰單元。2014年,廣州市公安局建立並推行以110指揮中心為中樞的「情報、指揮、巡邏、視頻、卡口、網絡」六位一體社會治安巡邏防控機制,構建起多種方式互補、聯勤聯動的立體化治安防控格局。
近年來,廣州公安又創新「公安網+盤查」勤務模式,提升重點部位治安管控和突發案件快速處置能力;打造市、區兩級城市快速反應處突尖刀隊伍「羊城突擊隊」;進一步提升合成指揮、快速反應和多警種聯動能力。 2015年,「廣州110」再度領先全國,設立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創新反詐騙工作模式,構建公安、銀行、通信的反電信詐騙「鐵三角」合作機制。對涉嫌詐騙的電話、帳戶、網站進行多方位攔截管控。設立反電信詐騙專線,24小時受理有關電信詐騙的報警和求助。 為高質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廣州110」響應群眾需求,先後與12345政府熱線、12348廣東法網語音平臺等建立長效聯動機制,創新設立自助移車、公益尋人等工作項目。
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廣州110」專門制定涉疫警情處警規範,專門設置外語接處警崗位,與在線外語翻譯服務平臺建立小語種翻譯聯動機制,提升涉疫涉外警情處置效能。
▲上世紀90年代的「110」臺使用計算機聯網系統接警處警
2020年廣州110摘機量505.17萬宗,日接警量達1.5萬宗。平均每小時有575個電話進入110臺,平均每分鐘有10個電話打進110臺。 1986年至2020年,廣州110共受理報警求助10469.58萬宗,指揮基層公安機關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8.2萬名,截獲、查獲涉案機動車2.05萬輛,救助危難群眾41.4萬人。如果將每宗警情都列印在一張普通A4紙上,疊放的厚度將超過554米,鋪開的面積可覆蓋47個標準足球場。 每100宗110報警,有19宗是無效報警,包括無聲、打錯電話、小朋友玩電話等。
電話報警(93%)
親臨報警(2%)
其他報警(1.8%)
自助報警(1%)
網語報警(1%)
110接報的治安警情中,最多的3類分別是:
盜竊、詐騙和噪音 110接報的非警務求助中,最多的4類分別是:
勞資糾紛、家庭糾紛、城市管理(主要包括工地施工噪音、亂擺賣等)和消費糾紛 每天110警情尖峰時段是18時,警情量是低峰時段的6倍;尖峰時段的警情主要是交通警情,包括交通事故、亂停放和交通堵塞,其次是糾紛類和諮詢類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