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奮鬥在一線,守護健康,他們會常常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他們總是與患者一起去勇敢面對會奪走生命的疾患,全力以赴地用個人知識和技能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誓言。醫者仁心,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崗位上綻放著光彩、獨一無二的閃光者!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獨醫無二』——東營名醫譜」系列報導,將鏡頭聚焦一線醫生,讀取「白大褂」的無疆大愛與大醫情懷,致敬生命。
翟傑的父親長年患十二指腸潰瘍病,大把大把吃藥,每次發病都反覆嘔吐,臉色蠟黃。從小目睹父親情況的翟傑在高考後選擇學醫,至少能為家人提供服務,這也是翟傑最簡單的願望。
1988年,因家庭原因,翟傑從濟寧調到勝利醫院精神衛生康復科工作。本來在骨外科工作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當時勝利醫院尚未設立骨科,再加上精神科人手不足,機緣巧合之下,我就轉入了精神科。」這一幹,就是30多年。
翟傑現任北方精神醫學論壇常委兼兒童精神病學專委會副主委、山東省精神衛生康復分會副主委,山東省心身醫學分會副主委,山東省心理康復學會副主委,山東省青少年心理衛生專委會副主委,山東省醫師協會抑鬱焦慮聯盟學組副組長,精神醫學雜誌編委。東營市精神醫學與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這些專業頭銜凝結著翟傑30多年對精神醫學的執著追求和傾注其中的辛勤汗水。憑著「要做就做一個人民信賴的好醫生」的堅強信念,他把個人精力和熱情無私地奉獻給了患者和患者家屬。
精神科大夫需要「有溫度的看病」
精神科面對的病人是一種特殊的群體。他們精神上遭受疾病困擾,他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病人往往病程長、治療困難、有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的風險,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儘早治療也有好轉的可能。因此精神科大夫需要有耐心、有愛心,多去理解患者,要有溫度的看病。另外還需要較高的人文素養,豐富的社會知識與個人經歷、社會經驗,能回答各種「奇葩」的問題。「這是一項公益性的工作,國家制定政策為了保護精神科患者,所以很多項目收費低廉。」
面對患者,翟傑會將治療方案中服藥時間、劑量、複診時間等信息詳細記錄在一個表格上,定期讓患者反饋,監督患者用藥。還會建議患者寫用藥日記,或填寫調查問卷,來評估患者是否堅持服藥。「對於每一位患者,我會讓他們用微信給我反饋,也會仔細核實患者的用藥過程,這樣才能確保治療方案的真正落實。」
除了平日的門診和查房,翟傑還經常外出開會、會診。但他每次外出回來總是先去病房,並且堅持出專家門診,日門診量達50人。「在我們科住院的都是精神病人,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自傷、毀物、傷人等意外,早一步診治就會救人一命,甚至拯救一個家庭。」翟傑用自身健康、友善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患者,用緩和、懇切的語氣與病人促膝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病人體會到醫者的真誠和愛心,消除顧慮,建立信任。
剛開始在精神科工作的時候,翟傑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也不知道什麼是害怕。1991年,一個患者在家裡發病了,說只有看到翟傑以後才願意吃藥。翟傑急忙趕到患者家中,發現患者手裡拿著一瓶硫酸,不讓任何人靠近。「你怎麼了?需要我幫你解決嗎?」隔著防盜門,翟傑耐心地跟患者溝通,並詢問自己是否可以進屋。當時周圍人都勸說翟傑不要進去,不過翟傑沒有膽怯,表示自己為患者看了兩年多的病,患者很信任自己,不會傷害自己。等翟傑順利進門跟患者聊天的時候才得知他只是不想住院。翟傑跟他保證不住院只吃藥,給他講如何服藥,並耐心地開導他遇到問題不能衝動激化矛盾。服藥三四天以後,患者主動來到門診找翟傑要求住院,後來病情得到有效緩解,現在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幸福。
醫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可比擬
2005年,翟傑在醫院開設了兒童心理門診。隨著接觸的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翟傑發現很多患者都是在兒童期起病,並且兒童患者普遍存在服藥困難的現象,便開始了兒童精神病學相關研究。「腦電生物反饋能夠改善兒童吃藥難的問題,可以通過訓練增強患者記憶,改善注意力。當時國內做這方面研究的還比較少。」憑藉自己的不斷努力和鑽研,翟傑主編了《腦電生物反饋在精神科的應用》等著作,推進了腦電生物反饋在國內的推廣。近年來,翟傑又致力於重複經顱磁刺激相關科研工作,希望能改善難治性抑鬱障礙患者的治療現狀。
翟傑目前所在的勝利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已經有47年的歷史,為東營市首屆精神醫學A級重點學科,濰坊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實習基地,國家級精神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目前在山東省綜合醫院精神科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技術項目最齊全。在精神障礙的心身醫學、物理檢查與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心理精神康複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據了解,東營市精神衛生中心已掛牌勝利醫院,設計500張床位的中心病房大樓已在新址建設中,預計2021年底投產使用,屆時將會造福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
做了這麼多年的精神科醫生,翟傑也有不少感悟,增加了社會閱歷,明白了很多事。「我經常出去開會和其他心理學家交流,看看別人是如何放鬆心情調整自己,緩解焦慮的,也是一種學習。」精神科醫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大,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翟傑說,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看到患者恢復健康露出開心的笑容,自己也會快樂,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是無可比擬的。(記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