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語文一輪複習攻略:高中語文作文構思建構模式

2021-01-10 騰訊網

向學霸進軍特意整理出2021高考語文一輪複習攻略之高中語文作文構思建構模式,希望能夠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提供幫助。

作文構思「建模」八式

借用名著中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我們也可以說,好的作文各有各的好法,差的作文卻都一樣,整個一鍋糊塗粥。

中學生寫作文,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思路混亂,要麼寫之前肚中無物難以下筆,要麼寫起來張飛嶽飛鬍子眉毛一團糟,要麼寫出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怎一個痛苦了得!究其根本,還在於思維凌亂,或者說,欠缺理清思路的思維方法。本文意在針對這一問題,以下面文題為例,給同學們介紹八種簡易的思維方式,為作文構思「建模」。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兩個大學生和一個年輕農婦到一家文化旅遊公司應聘。招聘者問:「你們有什麼專長?」兩個大學生都回答說:「我是大學生。」農婦說:「我沒有文憑。」說完拿起一把剪刀,一張紙,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紙藝術作品。公司拒絕了兩位大學生,招聘了年輕農婦。

第一式:現象列舉

現象列舉是指構思時藉助聯想,將所給材料引出的問題聯繫到生活中去,材料只是「點」,順「點」聯想,打開思維,將問題的「點」延伸到生活的「面」,引出一系列類似的現象、人物或事件,再加以篩選、梳理和歸類,來反映某個主題。以上面的文題為例,由所給材料可以聯想到大學生的幾種狀態:有文憑無實力(有名無實);有理論無實踐(紙上談兵);有理想無行動(眼高手低);由他們的一系列學習、心理、就業困境、生活常態等具體描述,揭示教育的普遍問題,引發人們的反思。聯想還可以順著一系列人物或者事件延伸,如賈伯斯,蓋茨,馬雲,莫言等等。但這樣的聯想更需要進一步篩選和開掘,尋找角度不同、內涵有別的現象來陳述,使觀點得來水到渠成。如陳寅恪,對當時留洋人群汲汲以求的「博士」「碩士」學位淡然處之,連大學文憑也沒拿過,但憑著真才實學贏得「教授中的教授」這一美譽,成為「清華四大國學大師」。這一實例側重的是人對文憑的態度和文憑對人意義的有限。另一個實例可以側重強調自我的堅持與實踐,如鄭淵潔,只小學畢業,但喜歡閱讀,酷愛寫作,嘗試當時不被看好的童話創作,終成「童話大王」。再如莫言,成就他的不是文憑,也不是所謂「知識」,而是深情鄉土裡的泥巴味和苦日子,是取之不竭的五味生活,側重的又是閱歷與實踐。要注意的是,現象列舉不等於論據羅列,最好的現象列舉文字往往不是詳細敘述某幾個事例,而是陳述普遍存在的一系列生活狀態,以現象來呈現問題。

現象列舉式的建模要點是由點到面的聯想;對聯想到的生活現象加以篩選歸類;對現象進行內涵挖掘,使其呈現不同角度。

第二式:內容解說

內容解說就是揭示材料關鍵詞的內涵,由對內涵的辨析,來反映現實,揭示問題,認識世界。比如上述材料,可以揭示「文憑」是什麼,「專長」又是什麼,由此聯繫現實中的相關現象,文憑僅能證明一個人的一段學習經歷,只能代表人受教育的「有限的」認知範圍,不能夠代表人的實踐能力,不能證明人的發展潛力,文憑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專長」則是獨到的學識、技藝或專業本領,一個人擁有自己特別擅長的專門技藝,不僅找工作的時候受歡迎,也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很多人就是通過一技之長立足社會,走向成功的,由此得出結論:學歷不等於學力,文憑不等於專長,知識不等於技能。

內容解說式的建模要點是抓準所給材料的核心概念,在解說中辨析,將理解推向深入。

第三式:原因剖析

所謂原因剖析,是指構思時不停留在現象列舉的層面,而是對現象進行深一步思考,剖析現象所反映的問題,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剖析時需從不同角度深入,周全思考問題。高考作文評分中的發展等級,其中一項是「深刻」。深刻就是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面對現象,能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發掘出隱於事物中的本質來,揭示問題產生的根源。比如上述材料,可以從幾個方面去探究導致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學校教育問題(應試追逐,分數至上,評價機制);家庭教育問題(只重名次,越俎代庖,個性約束);個人學習問題(看重分數,喪失興趣,沒有特長)。還可以只從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分條剖析原因: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社會;重分數,輕能力;重文憑,輕專長。或者總體上探究大學生落聘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所學與所需的距離;學校與社會的距離;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剖析事例的時候,再進一步延伸擴展,就能使文章即條理清楚,又深入周全。

原因剖析式的建模要點是多角度尋根溯源,探究導致問題的根本,揭出病因,「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第四式:解決問題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展等級」中的「深刻」,還特別指善於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銳的目光,藉助事物發展變化的脈絡,探尋問題發生的原因,探尋問題發生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寫好作文,尤其是議論文,一個前提是明白文字是用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每一個材料,背後都暗藏著某個或某類問題,寫作中,要動腦筋去真實地思考,表現出年輕人獨有的認識能力,為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比如上述材料,經分析,可順勢提出問題:「天之驕子」緣何沒落?再分析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學無專長。由此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反思教育理念中的弊病並改進;個人成長中保留彌足珍貴的興趣與個性;重視大學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的接壤;青年人成長過程中要積極了解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的才能。解決問題式的優勢是可以充分發揮自我意識,顯示出青年人(非兒童、少年)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容易寫出深度。

問題解決式的建模要點是抓準問題,並從不同層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式:引議聯結

「引議聯結」是早年材料作文中常用的構思行文方式,一度時期過度使用變成僵化學生思維的套路而逐漸被擯棄。但是,對於近年的命意作文來說,它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構思方式。「引」指引述、轉述、概述所給材料,抓住要害,提煉觀點,突出立意。「議」是指對材料進行深入細緻地剖析,以論證自己的觀點。「聯」即聯繫相關歷史,聯繫現實熱點,聯繫自我實際,進一步論證觀點。「結」是總括全文,回到材料上來,首尾呼應,強化觀點。這一方式對於有些較難下筆的文題,或者對於寫作較為艱難、構思吃力的學生來說,很是簡便實用。以前面的材料為例,開頭可直接轉述大學生和剪紙農婦的不同應聘結果,得出觀點:「一技之長勝過一紙文憑」。接著剖析材料,進一步探討議論雙方應聘時的表現,由表及裡,分析其差別所在,分析導致最終結果的因素。「聯」的部分則由這一例延伸到普遍的高分低能現象,以及實踐能力差所帶來的就業難問題,也可以聯繫一些雖無高學歷卻卓有成就的事例來加以議論,還可以因此聯繫自我的學習實際,反思一些問題,引起警醒。最後回到應聘事件上來,強化觀點。

引議聯結式的建模要點是所引、所議、所聯、所結的內容要保持一致,做到文意貫通。

第六式:時事評論

時事評論是指從旁觀者、評判者、評論者、評價者的角度,對所給材料進行細緻剖析,如報刊及電視媒體中常見的熱點評論一般,對材料中的人、事、情、理,做是非褒貶的評價,表達或褒讚頌揚、或批評貶抑的態度。這種構思方式的優勢是文中有「我」,能拉動自我對事件、問題的考量,寫出真思考的文字。這種構思方式最適合近年時事性強的題目,也最適合審題難度很大的題目,因為這樣的寫法可以保證絕對不偏題。評論式文字的優勢還在於讀起來貼近時代,少有或沒有八股氣息,甚至便於選擇一般立意難以做到的角度,以出其不意取勝。比如關於大學生落聘,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招聘方的原因。大學生有很多剪紙農婦所不及的能力,只是在此刻的表現中不佔優勢而已,以此提出自己對事件的辯證看法。歷年高考作文中,凡時事性強的材料(如2011年全國卷的代買彩票),凡命題意圖較為隱蔽的材料(如2008年全國卷的老鷹與小海龜),都有考生以評論式寫作贏得滿分。評論式寫法寬鬆,還是以前面的材料為例,可以就整個事件發表評論,對應聘事件的看法,對成功一方的評判,對失敗一方的評價,由此得出啟示。也可以就事件中的某個問題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時事評論式的建模要點是強化「我」的存在,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分析材料,評判是非,表達意見。

第七式:抒發感想

抒發感想式類似寫讀後感。即把所給材料視為讀物,想一想材料引發自己的感想、感受、感觸、感動,並由此延伸至自我的生活實際,表達某一主題。這一式其實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從小學就開始練寫的,所以用起來很容易上手。這一式的優勢是有利於把自我融入事件之中,從自身感觸說起,有話可說,讀來真切,打動人心,在眾多假大空的文字中容易得到閱卷者的青睞。優勢還在於感想可以是發散式的,也就是說,想到幾個點就闡述幾個點,文章較為開放,中間過渡也較為便捷,簡化了學生作文中邏輯上前後承接過渡的難度。像2012年全國卷油漆工補船的材料,2013年同學關係的材料,這種方式都比較適用。以前面的材料為例,可以這樣寫招聘結果引發自己的幾點感慨,感慨一,對文憑價值的質疑;感慨二,從文憑「貶值」悟出的種種道理;感慨三,作為學生,自我獲得的一些啟示。這樣寫出來的文字,不空泛,不說教,不生硬,不虛假,讀來親切。

抒發感想式的建模要點是「我」字當頭,開放地表達自己多方面的真實感觸。

第八式:正反對比

正反對比式其實就是正反對比論證的運用,只不過不是局部運用,而是作為思路來謀篇布局。有些材料,比較適合從正面列舉現象,展開論述,支撐觀點;再從反面列舉事例,剖析後果,揭示問題。正反對比,文章觀點會更加鮮明,說理更顯周全,文字較為深刻。對於一些構思吃力的文題,或者構思能力不強的考生,這一式使用起來便捷簡單,讀來遠遠優於沒有層次感的一鍋粥文章。還是以前面的材料為例,正面顯然是農婦一方,心靈手巧,有一技之長,自然具備了很強的生存能力。反面的一方是自恃有學歷的大學生,他們的落聘暴露出多方面的問題。正反對比,得出結論,反思教育,呼籲實踐能力的培養。

正反對比式的建模要點是找準對比點,選擇恰當的正反實例佐證觀點。

結語

有了這些構思的模式,看到作文題的時候,可以一一套用一下,看用哪一種更合適,更便於展開,更有亮色。有的文題用其中一式即可,有的可幾種兼用。為構思「建模」並靈活、熟練地使用這些方式,既能夠改變沒有頭緒、無從下筆的狀況,又可以在多種構思中選擇最為得手的角度入題,寫起來還能從不同角度對材料條分縷析,行文就輕鬆多了,寫出來的文字也會更清楚明晰。當然,這些方法同學們可以嘗試,卻不可拘泥,不要生搬硬套。如果能從思維上得到啟示,再加上平時的積澱與視野,就一定能寫出精彩的文章。

本文由公眾號《向學霸進軍》整理編輯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高三語文、物理、思想政治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樣建議
    重慶市高三年級4月20日開始返校複課,高三年級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4月10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語文、物理、思想政治學科的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語文:加強對閱讀、作文題新題型的研究和訓練高中語文教研員錢金濤考試要求變化解讀2020年高考語文,考試要求與2019年保持相對穩定,沿用2019年《考試大綱》。
  • 高中語文如何學習?語文老師:高一打好基礎,高三才會輕鬆一些
    文/愛粉教育對於很多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很多科目都會發現一些變化,尤其是像數學、物理等科目。這些科目會比初中學習的更加深奧一些,很多學生難免會有措手不及的感覺。但是,對於語文這個科目來說,很多高中生卻不是那麼的在意,一部分因為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大家的預感都相對來說比較好。
  • 石景山高考生物二輪全程班
    石景山高考生物二輪全程班,==============================================輔導科目1、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奧數作文 科學編程;2、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作文 編程;3、高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作文;4.自主招生和各學科競賽5.考研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6、日語
  • 語文期末考試3大題型,避免複習做無用功,了解出題模式最重要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對於很多一年級家長來說,第一次大型考試,必是和學生一起認真對待。老師總結的各類複習知識點,考試的題型和內容,家長都會輔導學生認真複習。想要語文在小學階段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就需要把握好基礎,只有對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類歸納,才能認知不足,提高學習的效率。
  • 高考理、文科生語文必看,理解透了,考試不用愁
    #加油吧考生##加油吧考生#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篇一複習要點:①落實近義詞的區別,積累常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篇三複習要點:①落實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誦和默寫。②收集常見名句,適度擴大積累範圍。
  • 特級教師王大績評高考語文:突出生活強調感悟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高考的第一門是語文。今天下午到現在,各地的高考的語文題目已經出來了。在第一時間我們請到了天利考試信息網專家、北京市特級教師王大績老師跟我們聊一聊今年的高考語文題目的變化以及整個以後的命題趨勢。王老師您好。  王大績:你好。今年的試題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在11:30之前,沒有任何人知道題目。
  • 江西高考狀元語文成績143分,看過他的作文後,網友表示實至名歸
    2020年高考中江西省的理科第一名是來自南昌二中尹天驥同學。其高考成績是705分,各科的成績分別是語文143分、數學143分、英語143分、理綜276分。尹天驥的 各科成績中最突出就是語文的成績,差7分就達到了滿分。今年高考中語文成績超過140分只有兩個,尹天驥就是其中一位。
  • 2018高考各科一輪複習高效策略大匯總!
    致2018屆高三生:高三第一輪複習會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初,複習時間最長,複習工作量最大,又是第二輪複習與第三輪複習的基礎及先行者,所以一輪複習顯得尤為重要。學習哥為新高三的同學們提供各科一輪複習策略,敬請收藏!
  • 2020年海南高考語文複習:架構知識體系 緊跟時代脈搏
    編者按:2020年是海南高考改革第一年,且學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遲開學,無形中增加了考試壓力。那麼,接下來的3個月,考生該如何複習?複習什麼?備考過程中又有哪些問題要注意?近日,人民網記者採訪了海南華僑中學教師,分別就各學科為考生複習備考支招。
  • 新高三生:2021高考一輪複習這麼準備,等於一隻腳邁過985!
    溫馨提示:點擊這裡免費訂閱自主招生信息 一輪複習可以說至關重要,能否把握好一輪複習影響到你的接下來二、三輪複習情況。所以2021屆考生一輪複習一定要把握好,那麼各科應該如何進行一輪複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一輪複習寶典吧!
  • 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出關鍵詞
    明天就要高考了,第一門就是語文,而作文自然是語文考試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幾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今年考生應該關注哪些熱點?考場作文應該如何審題?想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記者採訪了三位資深的語文老師,他們在教學一線打拼多年,對高考作文有很深研究,人文和思辨,是他們口中最常被提及的詞語。
  • 沒有老師指導的寒假裡高三考生怎樣搞好二輪複習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郭鵬  語文:可用零散時間做複習  指導老師:石家莊市教科所高中語文教研員 李慎  「現在,隨著高三語文備考,一輪複習漸近尾聲。與其他科比較,平時大家用於語文複習的時間並不充裕,因此在這個假期有計劃地安排語文學科的複習是必要的。」
  • 2020高考語文作文萬能素材整理:議論文+哲理故事+時事評論集錦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44天!】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所佔試卷分數的比例較大,60分的分值讓其地位不容撼動。如果一場考試,作文分數不夠高的話,那麼同學你的語文總分成績是很難提上去的,如果光是作文就扣了二三十分,那這些分要從其他地方補回來真的是太難了。而作文能夠拿到高分的同學,在其他地方得分的壓力就會變小了,所以,在作文上,我們還是要拿到高一點的成績才好。但是很多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覺得無話可寫,東拼一句西湊一句,最後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看不下去。
  • 高中語文:新高一的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初、高中語文,考查的重點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語言運用和作文這五個方面。與初中語文相比,高中語文學習的難度明顯在增加了。其具體變化情況簡要歸類如下:①語法修辭進考查要求。初中對語法、修辭、文言文詞法、句法等知識,側重於了解,教學中淡化且不作為考查內容;而在高中則重在運用,對語言知識的要求較高,教學中強化且作為重要的考查內容。
  • 快人一步丨高中數學一輪複習專項訓練:函數的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
    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數學一輪複習的專項訓練,也是必考的題型之一。對高頻考點做了整理,也預測了2021的重點,之後是知識點總結與真題演練!是一份數學一輪複習很寶貴的材料啦,快列印下來學習吧!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數學14」即可領取完整版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數學14」即可領取完整版除了以上分享的資料之外,學長還有很多一舉成為考場高手的「武林秘籍」等你來領取哦,例如「語文備考八式
  • 武大高分學霸分享高考複習、備考經驗:語文136數學148英語148!
    在家複習效率低?擔心延期高考影響發揮?複習進入衝刺期卻遇到瓶頸?別怕,珞珞珈珈特地為你找到了高考各科成績優異的whuers取經,還貼心地整理好了他們壓箱底的獨家秘笈!今天為大家帶來語文、數學、英語方面的分享,後期還會逐步推出文綜三科、理綜三科、心態調整的經驗專題,一定要密切關注珞珞珈珈哦!
  • 高考語文:這些小眾的成語,用在作文中是亮點!
    關注大學新看點,了解最新高考信息高考語文作文,考查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在議論文中,需要用到大量「成語」和「名人名言」作為論據。因此,如果作文中適當使用一些小眾成語,那麼考生的作文一定會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今天,我們為同學們總結整理的是語文小眾成語,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記熟,恰當地運用在寫作當中。此語文小眾成語由大學新看點專業名師原創總結,抄襲必究!
  • 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材料,在議論文寫作中如何引用?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有同學希望能專門講一講。下面,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就結合這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為大家簡略說一說。高考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許多已經訓練出寫作自覺的同學,這好像並不是一個問題,卻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面對作文題目的時候總是放心不下,無論平時的模擬考試還是期中期末考試,總是覺得沒有底兒。材料是不是必須硬性引用?有些材料的確如此。比如2018年的全國2卷」戰機防護「,2017年山東高考試卷的「24小時書店」這樣時評類的材料作文,或說有時所給材料比較多地涉及到事情的經過結果,則必須引用,或者至少簡略提到。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可以看出,2018年高考一定會有「微調」,小題數量、分數分配、試題題幹都可能發生變化,而事實上這種「微調」往往會給考生帶來陌生感、不適感。所以,2018年高考備考還應在「新」字上下點功夫,搜索5年以來的高考所有題型,研究試卷、大綱上的一些「冷點」也是必要的。此外,高考會更加關心學生的真實語文素養,那種「答題模式化」的備考是得不償失的。
  • 北京新高考評卷:數學入手易出口難 語文現滿分作文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語文:堅持綜合考查 已出現滿分作文  位於北京大學的語文評卷點負責人介紹,語文試卷已出現滿分作文,但還需要覆核才能確定篇數。  今年的語文評卷員共計306人,其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4所高校的有91人,來自各區的中學教師有2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