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華龍一號」的「四川造」①|「巨龍」體內的剛強「龍骨」

2020-12-04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

核反應堆,是整個核動力工程的核心技術之一,其功能性、安全性和先進性直接決定整個核動力工程的性能。「華龍一號」作為中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品牌,是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技術揚帆出海的兩大名片之一,凝聚著幾代工程科研人員的共同心血。

華龍一號核電站效果圖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騰飛」在即,而這條核動力「巨龍」的各個關鍵部位,都離不開四川人打造的科技之美。

2018年3月15日,我國國產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堆內構件驗收暨交付大會在東海之濱舉行。車間大門緩緩打開,有「龍骨」美譽之稱的堆內構件在聚光燈前掀去神秘面紗,正式邁出了它在國產核電和關鍵設備研製舞臺上亮相的最美一步。

堆內構件流致振動試驗

而它的出生地,卻在四川。「華龍一號」福清5號機組堆內構件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負責研發設計,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關鍵設備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它滿足國內和國際最先進的核電法規標準,具備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

別看它的名字平淡無奇,但在在核反應堆的所有設備裡,堆內構件屬於關鍵中的關鍵。它為堆芯提供支承和定位,就好比「巨龍」軀體中的「骨骼」。

堆內構件位於反應堆一迴路主設備壓力容器之中。10多米的高度和近200噸的重量,讓這副「龍骨」無比剛強堅實。整個核電運行的核心和動力源泉——核燃料組件,就安裝在堆內構件裡。堆內構件小心翼翼地盛託起這個「心」」,並為「心臟」上延伸出來的各條「血管」提供精準地連接和定位。

體積雖大,它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精密設備」。

堆內構件中,有兩塊直徑近4米的圓形板,板上有許多孔洞,177組燃料組件就要從這些孔洞中穿過,被牢牢地固定在堆內構件中。「每組燃料組件的尺寸為214*214毫米,每組的間隙僅為1毫米,按技術要求,其間的公差不能超過零點零幾毫米。」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動力設計研究所副所長曹銳說。

要在如此巨大的設備上保證頭髮絲般細緻的精度,如何做到?曹銳說,在構件的加工上,除了各個環節對尺寸近乎嚴苛的把控之外,車間的溫度還必須恆定在20多攝氏度,「因為哪怕是冬天夏天不同的氣溫,都會讓構件熱脹冷縮,產生幾毫米的誤差。」

不僅如此,設備安裝時,上下兩塊板之間相隔4米多的距離,要求孔與孔之間必須對齊。在4米多的距離上,兩個孔的對齊誤差不能超過0.25毫米,「上下的孔對齊,才能保證控制棒能夠順利插下來」,曹銳說。這樣才能讓核裂變反應「可控」,一旦控制棒不能順利插下來,將造成嚴重的核事故。

此外,堆芯的布置、材料的性能、製造的難度、與其他設備的接口、熱工水力的影響……這些都是堆內構件在研發過程中需要攻克的一道道難關。

「龍骨」的製造需要用到多種牌號、不同類別的金屬材料。為了給這些龐大的材料數據定「規則」、立「規矩」,每一份材料的力學要求、化學成分、金相檢驗等都必須有章可循;作為第三代核電技術,所有的堆芯測量裝置都從堆內構件的上方引入,密密麻麻的導管要在堆內構件上部不大的空間內布置得井然有序、互不幹涉,其難度堪比一臺複雜的外科手術。(本文圖片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提供)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視頻丨今天0點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
    目前,中核集團海內外共有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建,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處於良好受控狀態。「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自2015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先後按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節點,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打破了「首堆必拖」的「魔咒」。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標誌我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2019年國慶閱兵畫面 「華龍一號」的今日成效, 和四川有著長達數十年的不解情緣 從核心的堆芯設計到產業鏈配套等各方面 「華龍一號」都不乏四川元素 今天,川觀新聞就來為你揭秘
  • 「華龍一號」核能發電機在德陽研製成功
    11月6日上午,「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在東電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這是繼CAP1400核能汽輪發電機在東方電機成功研製後,我國三代核電設備完全自主設計製造能力的再次跨越。該發電機的成功研製,為打造「中國核電」品牌、鑄就國之重器邁出了堅實的又一步。同時,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少數具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 「華龍一號」5號機組完成核蒸汽衝轉
    11月20日,「華龍一號」福清核電5號機組傳出喜訊,「德陽造」5號汽輪機組完成核蒸汽衝轉,各項運行參數正常、系統運行平穩,關鍵指標均優於設計值,實現建成投產的又一重要裡程碑,為後續併網商運奠定良好基礎。
  • ...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科技話題:土壤微生物、「雲南暴魚」、「華龍一號」、寄生蟲化石、肝臟祖細胞、鐵定甲蟲 2020-10-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邢繼:「華龍一號」是安全標準最高的核電站
    正是這三道實體屏障與其他安全系統的共同作用,構成了「華龍一號」的「縱深防禦」體系。「華龍一號」的運行經濟性也頗為出色。相比國內在運核電機組,「華龍一號」177組的堆芯設計,可將發電功率提高5%~10%,並可將換料周期從原來的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大大降低了機組的運行成本。「華龍一號」整個核電機組的壽命,也從過去二代核電站的40年提高到了60年。
  • 中國核能兩個有標誌性意義的「第一度電」 都與四川有著不解之緣
    「華龍一號」裡的「四川造」——蒸汽發生器「大白」。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供圖「華龍一號」裡的「四川造」——控制棒驅動機構。「華龍一號」與四川有何淵源?核動力院相關專家表示:「『華龍一號』一直在四川!」不僅僅是「華龍一號」,50年來,中國核能兩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第一度電」,都與四川有著不解之緣。
  • 開發中國第三代核電用鋼,漢產矽鋼鑄就「華龍一號」鋼心鐵膽
    近日,舉世矚目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據了解,「華龍一號」福清5號機組的核心裝備,發電機組定子鐵芯來自「武漢造」。武鋼有限為「華龍一號」量身定製的矽鋼片下線發運。通訊員朱一知 攝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此次,由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生產的矽鋼片,成功應用於「華龍一號」發電機組定子鐵芯,開創了武鋼取向矽鋼用於製造核電發電機組定子的先河,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
  • 華龍一號研發管理獲中國管理科學獎
    9月27日,「2020中國管理科學大會暨第七屆管理科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核集團首獲中國管理界最高榮譽,核動力院申報的《協同創新模式下「華龍一號」反應堆研發管理》獲評本屆管理科學獎。中國管理科學獎被譽為中國管理界規格最高、權威性最強的獎項,是報經國家獎勵辦公室批准設立的全國性科學技術獎,在管理科學領域唯一保留的國家級獎項。
  • 科技話題: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華龍一號」、量子通信、月亮...
    科技話題: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華龍一號」、量子通信、月亮、蛋白質、瀝青 2020-09-0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基斯坦:華龍一號熱測試完成
    中國設計的華龍一號反應堆計劃於明年投入商業運行。完成熱測試後,喀拉蚩2號控制室的工人(圖片:CNNC) 完成熱測試後,喀拉蚩2號控制室的工人(圖片:CNNC)喀拉蚩2號和3號是中國華龍One設計的第一批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被推廣為HPR1000。高溫測試包括提高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的溫度並進行全面測試,以確保冷卻劑迴路和安全系統正常運行。
  • 「華龍一號」首臺核能發電機研製成功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6日對外宣布,由東方電機為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研製的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了「型式試驗」,全部指標達到和優於設計要求。
  • 走進中核集團福清核電廠 了解「華龍一號」建設過程
    2015年5月7日,具有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品牌——「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落地福清。12月9日,筆者走進中核集團福清核電廠,參觀了福清核電廠「華龍一號」示範項目,了解了「華龍一號」的建設過程。
  • 華龍一號通過歐洲用戶要求認證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 通訊員蔡鵬飛)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獲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於日前通過歐洲用戶要求(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符合性評估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達到臨界狀態
    原標題:「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達到臨界狀態   10月21日15時09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達到臨界狀態,標誌著機組正式進入帶功率運行狀態,向建成投產邁出了重要一步。
  • ...動態」中核集團:黨建聯建組織推動 「華龍一號」「快堆一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日訊 據國資委網站消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核集團「華龍一號」、霞浦示範快堆黨建工作聯合委員會(簡稱「聯建委員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集團黨組要求,切實強化黨建聯建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 從「華龍一號」開工看核電三巨頭「走出去」大招
    作為國內核電企業的巨頭,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正在描畫這樣一個宏偉的藍圖:「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途經南亞、波斯灣(埃及),最終落地海上絲綢之路終點英國。中核認為這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路徑和實踐。「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5號核電機組於5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
  • 今日科技話題: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華龍一號」、量子通信、月亮、蛋白質、瀝青
    ——新華網2「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始裝料生態環境部9月4日在京向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頒發福清核電5號機組運行許可證,當天下午「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爐燃料裝載正式開始,隨著第1組燃料組件順利入堆
  • 東方電氣自主研製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套汽輪發電機組完成核蒸汽...
    全球首堆"華龍一號"  11月20日,福清核電5號汽輪發電機組按試驗要求在額定轉速1500rpm(轉每分鐘)連續運行5小時,汽輪發電機組各項運行參數正常、系統運行平穩,軸振、瓦振、油溫等關鍵指標均優於設計值,汽輪發電機組順利完成核蒸汽衝轉運行,這是「華龍一號」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記者張華迎、高敬)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