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的電影行業發展愈發迅速,市場也是愈發成熟,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不斷壯大,歐美電影商開始越來越關注極具潛力的東方市場。
為了能夠更大限度地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狠狠的撈上一筆,外國電影商人也是用盡心思。
除了用強大的特效一次次的砸向內地觀眾之外,為了迎合中國觀眾的興趣愛好和口味,他們更是不惜請來內地明星客串一把,甚至經常在電影中融入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元素來討好國內觀眾。
還別說,這些套路玩法雖說簡單、直白了點,但是效果還算不錯。
就最近的幾年,這樣的外國片還不少,館長印象頗深的有《變形金剛4》,該片不僅請來了內地知名演員李冰冰的加盟,還將最後的決戰地點設在了香港,雖說影片的口碑是差了點,但卻拿下了該系列在內地的最高票房紀錄19.7億,
其實李冰冰在好萊塢大片中的表現都還算不錯,戲份也還可以,尤其是其主演的《生化危機5》讓館長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在《變形金剛4》中除了有李冰冰外,還有兩位醬油大神韓庚和鄒市明,對於這兩位好感度則非常的低。
當然,說到客串外加中國元素的外國片,自然少不了《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和《金剛2:骷髏島》了,兩部片中除了都有中國影星景甜得加盟之外,在《環太平洋2》片中更是加入了不少東方元素,而香港也成為了影片中的重要戰場,最終該片也是在內地拿到了6.3億票房。
還有《獨立日:捲土重來》也是邀請了中國女性楊穎客串了一把,不說遠的,就說上個月才剛下應的進口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也是直接邀請了章子怡的加盟,雖然口碑依舊不怎麼樣,但票房也是拿到了93439萬。
細數了上面幾部影片,其實口碑都不怎麼樣,但是因為有中國影星的加盟和宣傳,票房方面都不至於太差,這也足以證明「投其所好」的方法確實很管用,為此這類型的影片這些年自然就沒有間斷過。
除了剛剛下映的《哥斯拉2》,最近還有兩部影片迎合內地觀眾的外國片,他們的風聲吹得的挺緊的,分別是漫威的首部亞裔超級英雄《上氣》和迪士尼的《花木蘭》,可以看出外國電影人是多麼想討好內地觀眾,影片的重心和主演從原先的北美以及北美演員漸漸地轉移到了亞洲乃至內地演員來當人主演。
漫威的《上氣》我們暫且不說,今日就說說迪士尼的即將推出的這部電影《花木蘭》。
說起花木蘭想必也不用館長多做介紹了,在中國其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傳奇人物。
作為中國古代極具傳奇色彩的巾幗女英雄,其替父從軍的故事也被精彩被返程影市作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袁詠儀、趙文卓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版《花木蘭》和2009年趙薇、陳坤主演的電影版《花木蘭》,兩版的花木蘭館長都覺得挺不錯的。
不過對於最近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館長卻怎麼也期待不起來,首先不說這是一部為了討好內地觀眾的作品,雖說迪士尼很早之前就將花木蘭加入到了自己的動漫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不乏幫我們宣傳文化,但是對於外國翻拍中國的歷史經典人物這一事,館長其實一直不感冒,其實就是有些反感。
不知到家客服記得2008年,由李連杰出演的《木乃伊3:龍帝之墓》,該片講述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古墓的故事,說真的讓一群外國人做主演還讓他們滅了秦始皇我真的接受不了。
比起李連杰的這部《木乃伊3:龍帝之墓》,最近的這部《花木蘭》其實館長也是很難接受的,從該片最新發布的預告片來看,我也是一臉懵,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造型我就不多說什麼沒了,就說湖邊練舞的設計,我怎麼看都像是武俠片而並非是一部歷史戰爭片。
再說說影片開畫,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騎著馬在「福建鼓樓」前奔馳時,我的期待值一下子就跌倒冰點,不僅感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福建人」。
然而這還不是最讓我意外的,最讓我意外的是,影片中讓一群中國古人一本正經說著一口拗口的英語,實在違和,說實在就是接受不了。
說英文也就算了了,竟然連個字幕都沒有,講著中國歷史人物的故事,主演也全都中國演員(劉亦菲、李連杰、甄子丹、鞏俐等)和亞裔演員(楊紫瓊),結果要讓我麼聽英文看字幕嗎?
據悉《花木蘭》的編劇還全都是外國編劇,沒有一個內地編劇參與進來,這也讓我很是好奇究竟會拍出個什麼東東出來。
讓好萊塢宣傳中國元素固然是好事,不過總得讓人看著舒服,尤其像一些中國的古代經典作品和歷史人物傳記之類的我覺得還是慎重點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