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上線了!然而與之前看到的節目片段不同,《花木蘭》槽點滿滿,不論是一些中國元素的布置還是傳達的意義,都被大眾批了個遍。豆瓣評分才4.9。
其中《花木蘭》的妝容更是驚呆眾人,怎麼可以這麼得一言難盡……更有人質疑這是日本藝伎的妝容,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花木蘭
《木蘭辭》中有這樣一句,是木蘭替父當兵勝利歸來後做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而《花木蘭》中劉亦菲的扮相也是帶有額黃的,可見應該是中國的妝容。
那麼中國古代的額黃妝到底怎麼樣的呢?原來額黃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或者更早。它也稱「鵝黃」、「鴉黃」、「約黃」、「貼黃」,「花黃」 。
鵝黃妝
它的起源也非常有趣,是婦女們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也將自己的額頭塗成黃色,後來也就有了帖花黃的習慣啦。
古代還流傳著不少的詩是關於花黃的。南朝梁簡文帝《戲贈麗人》詩:「同安鬟裡拔,異作額間黃。」唐李商隱《蝶》詩:「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而花黃到了宋代時仍然很流行,詩人彭汝勵歌曰:「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落鬢面塗黃。」可見花黃的魅力所在。
花木蘭
而日本藝伎的妝容是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頸項,採用紅色的眼影和唇色。兩者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劉亦菲在《花木蘭》的妝容應該就是中國古代的額黃妝。
花木蘭
看了本文,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者你對《花木蘭》這部真人版電影有什麼感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己的感受。感謝您的閱讀。
該篇文章是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寫文不易,感謝配合。
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