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遼寧有30餘家鏢局 高手雲集不乏武術大師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1931年遼寧成立國術館傳授功夫

  武術乃中華文化之瑰寶,在它的發展演化進程中,始終充滿著國人的智慧。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將武術稱為「國術」,並將武術列為中小學必修課,使武術從民間傳習轉入政府公開推廣與普及。

  1928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並舉行了首屆武術國家考試,同時飭令各省籌設分館。遼寧地區武術有著深厚的根基,順應時勢於1931年5月成立了遼寧省國術館。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隊佔領瀋陽,東北淪陷。遼寧省國術館名存實亡,僅存在了5個月。

  清末遼寧有30餘家鏢局

  古代東北地區擅長騎射的肅慎人,曾以「矢石」進貢周朝天子。一千多年前,遼金朝廷的君臣將帥多能騎善射,勇武過人。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王重賢在遼陽創建習武院。清朝把騎射列為科舉制度的重要內容,規定文科考試先考騎射,不合格者不準參加年試。清末弓馬及長兵器等武技衰落,各種貼身短打的武術開始由關內傳入遼寧。

  當時在遼寧地區傳播的武術流派及傳授人有:山東平度縣李之箭在瀋陽傳授螳螂拳;河北人段洛緒、段洛永、徐兆熊等人傳授戳腳、翻子拳;河北滄州人郭金鏞在大連傳授燕青拳;山東棲霞人李樹峰、孫日勝等在大連傳授彌祖拳、秘宗拳……此外被譽為「霸州李」的北霸州長拳名家李茂春也曾到大連傳授南山拳。除上述拳種外,流傳較廣的還有八卦等30多個拳種,器械近40種及對練近20種習法。

  這些習武之人分布於各行各業,有的只將武術作為強身健體的業餘愛好;有的以武攬客,撂攤賣藝,只求餬口;還有的利用一技之長,創建鏢行、鏢局和拳房,養家立業。清末時,遼寧地區有30多個鏢局,如瀋陽的震遠、錦州的三盛、營口的永發和得勝等,而教授武術的拳房僅大連、丹東就有20餘家。獨特的自然環境不僅賦予了遼寧人強健的體魄,武林高手也是薈萃雲集,其中不乏武術大師,如北鎮武當劍傳人宋惟一、朝陽鶴拳創編人許誠靈、復縣翻子戳腳大師於伯謙等。而此時遼寧武術的發展與傳播還處於一種無序分散的狀態,武術門派林立繁雜、派系相互排斥。

  1931年遼寧成立國術館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武術由民間自發傳習開始轉入政府行政推廣。 1918年經北京體育研究社呈請教育部,將武術列入中小學必修課。1928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8月發布《國術考試條例》,隨後10月15日至20日在中央國術館的籌備下首屆武術國家級考試在南京公共體育場舉行。

  為推動各地武術發展,1929年中央國術館下令各省籌建分館。同年2月,中央國術館向遼寧省政府函寄 《省、縣、國術館組織大綱》、《國術館考試條例》及學員招收《簡章》,並敦促遼寧組建國術館。其中不僅規定了辦館宗旨、機構設置、職能、管理範圍、辦學內容等。還對國術館學員招收考試做出詳細的說明與建議,即參賽者逐級推薦逐級考試的方式參加預試與正試,考試科目分為國術和國學兩部分,國術包括著拳腳、摔跤、器械(指定槍棍刀劍),國學包括國術學、生理大要、衛生要義等。考試以比試拳腳為主(穿手、溜腿、少林十二式等),對各級考試優勝者賦予不同的稱號,國考甲等前三名分別授予「捍衛」、「輔衛」、「翊衛」,乙等授以「校衛」,丙等授以「勇士」:省級為「武士」、縣(市)級為「壯士」。

  時任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張學良一貫重視體育,主張「強身強國」,提倡「強國強種」。加之請立遼寧省國術館的呼聲越來越高,1931年4月18日,由張學良捐助的遼寧中小學教育基金董事王樹翰、遼寧省教育會會長王化一等49人發起,聯名上書請求建遼寧省國術館。 5月21曰,遼寧省國術館召開第一次董事會議,選舉遼寧省國術館董事會董事9人,推舉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為館長,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金毓紱為副館長,館內設教務、事務兩課,館址設在遼寧省政府教育會院內 (今瀋陽市瀋河區懷遠門裡瀋陽故宮西側),遼寧省國術館正式成立。

  6月4日,遼寧省政府批准,每年由省財政撥款6000元作為遼寧省國術館開館經費,不足由遼寧省國術館辦學自籌。遼寧省國術館的辦學採取普及與提高並重,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分為民眾練習班、普通研究班、特別研究班三種。民眾練習班,凡年滿16歲以上國民,由武術館檢查合格者不分性別均可入班學習;普通研究班,面對具有相當學識的機關、團體、學校等服務人員,有志研究國術者不分性別可入班練習;特別研究班,為政界、商界、學界人士而設,工作繁忙而缺乏運動者均可利用公餘時間入館練習國術。

  針對三班學員的不同特點開設不同的課程。民眾班開設國術理論、生理衛生、拳術基本(穿手、溜腿、少林十二式等)、彈腿、六合拳、少林拳、形意、刀術、棍術、摔跤等科。普通研究班不設理論課,只設置徒手、器械二科,徒手科教授基本拳術、彈腿、嶽氏連拳、短拳、六合拳等。器械科教授刀、棍、劍、鐧、鉤、戟、鏜術、器械對手等。特別研究班學員可任意選學館設課程中的一種或二種。日常每天開設二班,每班學習二小時,一年期滿經館考查合格者發給證書。

  1929年舉辦首屆比武大會

  遼寧省國術館成立後,為向中央國術館選拔推薦武術人才,1929年9月在奉天小河沿公園體育場舉行首屆「省考」比武大會。比武考試分為預試和正試兩次進行,9月5日至7日為預試,8日至10日為正試。張學良還親自擔任了此次考試的名譽委員長,委員長為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此外還聘請了行政官員、社會名流如榮臻、張煥相等34人出任委員,足見其陣容強大。為防止比武傷人,將比武指定器械中的刀、槍、劍等用具一律換作木製,並在槍桿前綁紮棉花,蘸上白灰,比武中以中點數少者為勝。隨著考試日期的臨近,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小河沿公園體育場搭棚築臺,瀋陽各門懸掛宣傳廣告,大事宣傳鼓動。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共有100餘人報名參賽。

  此次比武是東北地區首次由官方組織、策劃的武術比賽,也是東北各地高手雲集,爭奪最為激烈的一次比武擂臺賽。比賽期間,張學良等政府要員多次親臨現場觀看比賽,為比賽增添了氣氛。近一周的比武考試,各路高手盡展武術才藝,過關斬將,最終辛健侯、尹廷瑞、呂青貴、劉寶瑞、張定一等人榮登榜首。

  對於此次武術界的 「省考」,《盛京時報》給予強烈關注與報導,「為鼓勵體育,發揚國粹之國術運動會,已定於9月5日——10日在萬泉河開會,準許有國術之技能者,任便報名。連日報名與會者頗為踴躍,其中新舊派之女性為數不少。」通過這些報導讓我們了解到此次「省考」的盛況,還看出此次比武更有女性的加入,這也說明社會在進步。

  「九一八」後國術館名存實亡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隊佔領了瀋陽,東北淪陷。遼寧大中學校的武術課等被取消,本已興起的打擂比武活動也被迫停止。而遼寧國術館董事會成員,有的退職還鄉過起隱居生活,也有的成為日偽政府官員,有的跟隨張學良將軍入關走上了抗日道路,如精於翻子、戳腳術的夏鶴一,遼寧復州的于吉慶、於長慶兄弟都先後加入了東北軍,最終實現了以武報國的理想。

  而剛剛成立5個月的遼寧省國術館則名存實亡,逐漸衰敗。遼寧省國術館成立時間雖短,但其意義重大。它不僅標誌著歷史上首次將遼寧省無序雜亂的武術文化統歸於政府管理和引導之下,以期發揚光大。同時遼寧省國術館圍繞建館形成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為後人研究遼寧武術文化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寶貴資料。 □本報特約記者/喻鵬秋

相關焦點

  • ...王五才是真正的清末第一大俠 津門大俠霍元甲冒死為他收頭顱
    百斤大刀,名號「青龍偃月」,今天咱們要講的不是那個關聖人,而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清末十大武林高手之一,大刀王五王子斌。    王子斌是河北滄州人,大家現在都知道滄州是武術之鄉,其實歷史上一直是。但是王五並不是出身於武術世家,十二歲的時候,剛到燒餅鋪當學徒,其實已經錯過了武術開蒙的最佳年齡,但是滄州既然是武術之鄉,自然有很多武館和鏢局。十二歲的燒餅學徒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當個鏢師,走南闖北,在鏢車前面喊「威武」。
  • 從雷雷到馬保國,為何武術大師總被按在地上摩擦?
    武術,又被賦予了社會性功能。中國人向來推崇俠客英雄。司馬遷甚至為那些有名氣的刺客們專門著寫了一篇列傳。拋開史書記載的真人真事,各種武俠經典小說裡的眼花繚亂的武功流派,神龍不見尾的武林高手,更是在中國的文學書籍上佔有一席之地。如大家熟悉的金庸先生,筆下就有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張三丰的四兩撥千斤的太極等。
  • 「大師」閆芳,又一傳統武術「小丑」
    閆芳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把她稱之為「最強太極推手」,她的掌風可以隔空擊倒數人,她曾經帶著她的弟子們獲獎無數,她出現在人們視線中,大都是一身白衣飄飄,頗有幾分大師的感覺。不久之後,閆芳吸引了一位當時在當地頗有財富的老闆,老闆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果然不久之後她就離開了那家紡織工廠,銷聲匿跡,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不過紡織廠人來人往,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去關心她的未來。
  • 明代武術專著《耕餘剩技》:「唯一存世的武功秘籍」
    武俠小說裡,行俠仗義的武林高手如果能得到一本「武功秘籍」,那絕對是制敵法寶。但《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等秘籍不過是傳說,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武功秘籍」?真有!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收藏中,藏有這麼一本「武功秘籍」——《耕餘剩技》。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如今,這本「武功秘籍」已成為普通讀者可以親眼一睹的經典。近日,更有網友將之稱為唯一存世的「武功秘籍」。
  • 歷史上真實的5大功夫高手,霍元甲黃飛鴻上榜,第一聞名世界
    ——雅各布 中國武術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一,歷史發展悠久,擁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近年來,以武術為題材創作的武俠小說也暢銷國內外,現實中的武術沒有武俠小說裡描述的那麼玄幻,但中國武術實力不容忽視。近代以來,就曾經出現過5大功夫高手。
  • 海陸豐民間「虎獅」以及武術文化
    民眾自古就有習武防身健體的風俗。明清以降,流入海陸豐的拳種有少林、峨嵋兩大門派和「戳腳」技法。民間武術與民間獅舞、麒麟舞等緊密結合集中體現在春節舞「虎獅」、「盤五彩」之中,是汕尾民間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習武、傳授民間武術的實踐經驗,初步考證了汕尾市民間武術傳承至今的主要拳種的風格和特點,介紹了汕尾武術界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的兩種拳種:黃氏子母韌拳和莫家拳。
  • 武術「大師」為何收徒上百上千甚至上萬
    自古武林從來不缺大師,也不缺名師,更不缺明師。雖然今天很多人說今天是一個出不了大師的年代,因為市場經濟之下,人心浮躁,醉心學術終生者越來越少,這樣最多就是大師的標準降低了,但是不能說沒有,肯定有,我自己從小在武術圈子裡混,自己見過的作古的、健在的大師就不在少數,只是「武無第二」,武林誰也不服誰而已。
  • 此人號稱日本的第一高手,奉命來挑戰中國的武術,卻被一位花甲老人...
    舉報   在抗日戰爭時期,湧現了很多的愛國英雄,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紛紛走上抗日前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武術世家出身的武林高手
  • ICA魔方考級,遼寧鞍山10歲考生獲魔方大師段位認證
    來自北京、山東、遼寧的6位精英魔方愛好者,報名參加「A段魔方大師」 挑戰。最終,來自遼寧鞍山的魏玉銘楊和唐慵博,獲得「魔方大師」段位。年僅10歲135天的魏玉銘楊,更是以507.16秒的總成績獲A3段位,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小的A3段魔方大師。
  • 都說高手在民間,為什麼民間科學家難成大師,真的被壟斷了嗎?
    高手在民間,在大千世界中,我們都無法能夠想像每個人的力量。在這個社會中有多少天才被埋沒消失在人海之中,又有多少小丑在殿堂轟轟烈烈呢?、各種我們所說的專業技能,但是我們卻很少聽聞一些民間科學家成為大師級別的人物,難道說科學真的被壟斷了嗎?
  • 中國史上六大真實存在的武術高手,一人死後,全世界為其默哀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個朝代都有一些武功蓋世、萬夫不當的習武者,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真是存在的六大武術家。第六名:黃飛鴻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濟世為懷的風範,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
  • 盤點7種動物「魔鬼」:"武術大師"魔花螳螂
    盤點7種動物「魔鬼」:"武術大師"魔花螳螂發稿時間:2013-09-08 15:09:19來源:新浪這種動物的大小和一條狗相仿,這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有袋目食肉動物,它們幾乎會吃掉它們能抓住的任何動物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管獵物是死是活它都無所謂,只要能找到的全部吃掉。
  • 《龍門鏢局》集數為數學公式 寧財神:後面有微積分
    寧財神七年發一「鏢」的古裝爆笑喜劇《龍門鏢局》前晚在東方、安徽、天津、湖北四大衛視以及優酷土豆同時開播,有觀眾找出了前三集的150多個笑點,也有觀眾曬出了每家衛視的播出時長,最長的刪減掉10分鐘,最短的也剪掉4分鐘,且其精心製作的片頭也不保,要麼只播5秒,要麼被篡改。
  • 民國武術大師多不勝數,為何沒殺幾個進犯的鬼子?金庸揭開過真相
    相信每個男孩小時候都有過一段「武俠夢」,幻想著仗劍走天涯,掃清天下不平事,特別是後來讀了金庸、古龍等人的武俠小說,誰不想輕輕鬆鬆飛簷走壁,解決對手於無形之中呢?
  • 中國武術短武兵運動90年(一):中華冷兵的堅守者
    拳王阿里與武術大師馬賢達先生90年的風雨武術短兵歷程,傾注了幾代人的心血。斯人已逝,仍有更多的為之奮鬥者。2018年五一勞動節時,希望以此系列文章(共三篇),向致力於為中國短兵運動發展付出心血的前輩們表達敬意!
  • 武術'二分法'
    按照邏輯學對概念一次劃分的原則和通常的理解,與傳統武術相對應也應該是現代武術。如此,武術應該分為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如果要把武術這種文化活動,以有無競技屬性來劃分為競技與非競技,劃分的主要標尺則是運動的目的和功能。如此,武術應該分為競技武術、娛樂武術、健身武術等。  2.2武術「二分法」犯了「劃分不全」的邏輯錯誤  有分類就會有歸類。
  • 「武術兵器」渾天無影傘
    南宋年間,奸相秦檜設計陷害抗金名將嶽飛,又派人追殺嶽飛、高寵的後人,幸得武林高手拼死相救,嶽霆、高風才免遭毒手。幾經輾轉,嶽霆跟隨武當鼻祖張三丰、鐵傘怪俠古來稀、師爺古風春、呼延三絕習武練功,高風也被劍聖瘋僧收下為徒。十幾年以後,嶽霆習得一身蓋世武功,以鐵傘怪俠第四代傳人的身份闖蕩江湖,尋機為父洗冤,清除奸相。
  • DC動畫《蝙蝠俠:龍之魂》新片段 武術大師介紹名刀
    武術大師O-Sensei向他的學生介紹了一把名為破魂者(Soulbreaker)的刀,這把刀威力無窮,能撕裂時空。#蝙蝠俠#《蝙蝠俠:龍之魂》將於1月12日發行,故事設定在早年,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大衛·君圖力配音)與青銅虎、西瓦女士(胡凱莉配音)和理察龍等人,在武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