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二分法'

2021-01-14 華武功夫

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1),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2)。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3)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4)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5)而有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枰(6)凖(7),活似車輪,偏沈(8)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舍已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

   分類是認識事物和把握事物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從理論上來講,對武術進行科學分類,對於武術學術研究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現今武術界存在一種「約定俗成」的把武術分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做法。這種分類表面上看反映了武術發展的一些時代特徵,其內涵卻存在著重大的邏輯缺陷。
  
  1傳統與競技武術:約定俗成的「二分法」
  
  1.1武術的「二分法」
  作為認識對象,武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了更深入的把握武術本質和內涵、揭示武術發展規律,在武術學科建設的初期,我們就開始運用分類的方法對武術進行橫向解剖。出於不同研究目的需要,我們會依照不同的標準對武術進行分類和細化。通常我們按照運動形式把武術分為套路運動和博鬥運動[1-3]。又按照運動功能把武術分為競技武術、健身武術、學校武術、實用武術等[4]。隨著武術運動自身的發展和人們對武術文化的研究不斷向縱深推進,武術文化的內容和內涵都在發生變化,對武術的定義和分類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為了區別表達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武術在流傳過程中的不同文化特點,並進行優化項目管理,目前武術界流行一種把武術劃分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分類方法。也就是本文所指的武術「二分法」。
  武術「二分法」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這種分類方法既沒有正式編入到目前學校武術教材對武術分類的相關章節中,也鮮有人把它當做學術規範明確提出。①回顧近20年來武術文化的研究發現,這種分類方法大量出現在武術的學術研究著作和論文中,得到了武術研究者們的廣泛認同。在武術發展的相關研究中,通常的模式是先把武術分為傳統和競技兩大類,並在此基礎上爭論應該發展哪種武術,探討如何對這兩大塊進行規劃、設置目標和組織實施。
  「二分法」不僅僅作為認知基礎和理論依據影響人們對武術的認識。這種觀念分割也影響到對武術文化的實物分割,繼而影響到武術政策的制定和發展。李蕾[5]曾指出:目前武術項目管理部門把武術劃分為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從「2001-2010年武術發展規劃」等武術發展的規劃、文件來看,可以說,「二分法」也成為了目前武術項目管理部門制定武術發展目標和政策的決策參考。②筆者之前認為這應該是研究者用「競技武術」概念混淆了「現代競技武術」和「現代武術」概念,視之為用詞「不嚴謹、不規範」就足以解釋。但進一步深入探究相關概念後,我認為應該把「二分法」作為一種隱性的分類方法加以解釋和重視。
  1.2質疑、妥協、探索和爭論
  對於武術「二分法」,也有一些學者發現其存在問題。如楊建營[6]指出:單從字面上講,競技即比賽,競技武術即比賽的武術。「將二者分別稱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似乎不太合適」,因為「傳統」和「競技」不是二者的主要區別,傳統武術也可以進行競技,競技武術中也含有傳統武術的內容。2005年,其又重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矛盾論的方法,武術按其主要價值功能應該分成攻防技擊武術、藝術表現武術、健身養生武術三大類[7]。
  更多的文章試圖通過重新界定概念,來搞清武術「傳統」和「競技」之間的理論不清和現實衝突。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面。一是選擇什麼標準來分類?第1類趨向以時間作為區分標準,如「傳統武術主要是指舊中國以前的我國武術」[8]。第2類強調以其性質功能和表現特點不同為標準,認為兩類武術的主要區別不在於時間上,而在於性質、功能上[6]。第3類則認為應該綜合時間和文化特點兩方面(甚至更多方面)來判定,如有學者就認為,「現代」一詞不僅是個歷史分期,它同時又包含著文化社會學意蘊。在其對傳統武術的界定中就既強調「歷史時空背景」,又強調「文化主體精神」[9]。還有學者闡述競技武術「是一個包括技術體系、競賽體系和訓練體制的完整系統,僅從內容、群體、功能、年代或文化的角度對其進行界定,尚欠不足」[10]。
  二是對歷史分期的選擇。在時間段的選擇上面,有人認為,應該以新中國成立為界;有的認為民國時期的國術國考的武術也稱為競技武術;還有的認為古代擂臺賽上的武術也應該稱為競技武術;在文化特徵分水嶺的選擇上面,有的強調「農耕文明的背景」和「傳統精神的體現」[9];有的強調「以技擊為主要內容」、「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內涵」和「為達到完美的技擊水平」[6];還有的認為,除了產生的時期不同,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差異還體現在「產生的文化背景、表現方式、評價方式與衡量標準,修鍊形式與目的不同」等多方面,這也是區分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幾個層面[11]。
2有悖於邏輯的武術「二分法」
  
  2.1武術「二分法」犯了「劃分標準不同一」的邏輯錯誤
  分類是人類主觀思維世界把握客觀物質世界的一種方法,必須具備3個要素,一是劃分的母項、二是劃分的子項、三是劃分的標準。在武術「二分法」中,劃分的母項是武術,兩個子項分別是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但是劃分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如上所述,學界對此並無統一。從分類的類別維度選擇來看,把文化分為傳統與非傳統,主要標尺應該是時間和文化特點。與「傳統」一詞相對立的概念不應該是「競技」,而是「現代」。按照邏輯學對概念一次劃分的原則和通常的理解,與傳統武術相對應也應該是現代武術。如此,武術應該分為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如果要把武術這種文化活動,以有無競技屬性來劃分為競技與非競技,劃分的主要標尺則是運動的目的和功能。如此,武術應該分為競技武術、娛樂武術、健身武術等。
  2.2武術「二分法」犯了「劃分不全」的邏輯錯誤
  有分類就會有歸類。對武術二分後的必然結果就是把形式多樣的武術分別歸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由此產生的問題是「民國時期的國術國考」應該歸為那一類?在2000年天津召開了全國傳統武術工作座談會上,學者對此就產生了分歧。按照相關概念的界定,「民國時期的國術國考」似乎既不屬於競技武術所包含的內容,又不屬於傳統武術的範疇。此外,形成於現代的木蘭系列、現代養生也存在類似的尷尬。這種注重養生和休閒的現代武術形式絕不是「最大地發揮個人或集體的運動技術能力,以爭取優勝成績而進行的訓練與競賽活動」。它們自然不能歸屬於競技武術。但要把它們劃歸到傳統武術,在時間上是行不通的,從性質功能及表現特點上講也是很牽強的。作為武術的重要子項,這些內容並不能被「窮盡」在目前的「武術二分」歸類中。
  目前,對傳統武術概念界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傳統武術是指競技武術以外的具有「流傳有序,體用兼備,理、法、勢齊全」的武術拳種。依照此,競技武術以外的,又不能充分具備「流傳有序,體用兼備,理、法、勢齊全」條件的武術拳種就既不是傳統武術,也不是競技武術。如果把武術分為「傳統」和「現代」兩部分,競技武術是現代武術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而不是惟一的表現形式[12]。武術「二分法」在理論上排除了現代武術中「非競技」的內容,不能窮盡武術的外延。
  2.3武術「二分法」犯了「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
  二元劃分是以對象有無某種屬性作為標準,將一個屬概念劃分為一個正概念和一個負概念,它的兩個子項的外延應該互相排斥,互不相容。而武術「二分法」的兩子項的外延有重合。事實上,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互有被包含的內容。傳統武術不乏競技表現,競技武術中也包含傳統武術的技術和文化內容。
  例如,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武舉制」、「打金章」等與競技武術的外延就是相容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武舉制」等古代官方的武術競技和比賽形式只存在於歷史記載而不能流延現代,不能稱其為「傳統」。但類似流行於四川青羊宮附近的「打金章」等民間的武術競技活動有些則傳延至今,它們是不折不扣的傳統武術競技。理論上講,中華民族同其它民族相同,早在遠古時期即具有競爭觀念和競技活動[13]。儘管傳統武術從整體上看,與西方體育相比缺乏競技性,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傳統武術中競技活動和競技精神的個體存在。
  2.4「二分法」的成因
  武術「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認同有著極其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原因。武術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是其形成的重要誘因。同中國其它文化現代化轉型一樣,武術的現代化運動從一開始就具有被動抉擇的特徵,而不是由內部因素促成的自然發生的過程。清末民初,出於強身健體、救亡圖存的目的,部分「先覺者」運用西方體育理論對傳統武術進行了一場改造。改造後的武術與傳統武術的特點不同,被稱之為「新武術」。當時的「新、舊武術」其實代表現代化轉型前後的武術。可以說,「新、舊武術」之分是現在武術「二分法」的肇端。隨著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人們不再用「新、舊」來表示轉型前後兩種不同特點的文化形態,取而代之的是「傳統」和「現代」兩詞。
  而為何在武術界,人們又習慣用「競技」代替「現代」一詞,並用「競技武術」對比「傳統武術」分別表示現代化前後的兩種文化形態呢?一方面,轉型後的現代武術在發展中受到「奧運戰略」等影響,出現了「競技武術」在現代武術中「一枝獨大」的現象。而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則受抑制。這是使得「競技武術」能夠輕易的以「現代競技武術」的縮略名詞,以偏概全,由一個下位概念取代上位概念,與傳統武術對應的現實原因。另一方面,傳統武術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其競技部分在歷史發展中幾乎消失殆盡,競技成分和非競技成分的比率嚴重失衡。傳統武術中本身的「弱競技性」在同現代競技武術的對比中更為突顯。加上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沒有什麼「話語權」,傳統武術很自然地就成了非競技武術的唯一「代言人」。
  分類具有描述和規範事物的雙重功效,作為一種描述事物現實的歸類方法,「二分法」的形成受到了武術發展現實的影響;作為一種規範事物的方法,「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認同又正在影響著武術的現實發展。
  
  3「二分法」的潛在隱患
  
  3.1否認傳統武術的競技成分,讓「現代競技武術」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傳統武術是現代武術發展的基礎和源泉。現代武術中的競技武術部分是從傳統武術中的競技內容演化而來;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武術部分則主要從傳統武術中的非競技內容演化而來。把武術分為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後,基於「二分法」兩個子項的不相容性,無形中已經把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放在矛盾和對立的平臺上,並且從理論上否認了傳統武術中競技內容的存在。傳統武術中競技內容一旦被否認,現代競技武術就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於是,競技武術被認為模仿拳擊、跆拳道等西方競技項目的結果,已經「逐漸從傳統武術中分離出來」,在內涵上已不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而成為了「西方競技體育的化身」[14]。
  文化具有積澱性。雖然「現代社會」或者說「現代文化」、「現代文明」的結構可能與「傳統社會」或「傳統文化」有質的差別,但也必定會有許多「文化傳統」存留下來,從而也使「傳統」與「現代」之間有著許多延續性。換言之,「現代」中必然包含著「傳統」。武術文化在歷史演變發展中也不背離這種文化發展的規律。所以,儘管現代競技武術捨棄了傳統武術的諸多內容,在運動特點、組織形式等方面已經與傳統武術迥異,我們仍然應該看到現代競技武術亦繼承了很多「傳統」。不能因為其失去了一些「本應保留的傳統」和「個人喜好的傳統」,我們就徹底否認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的歷史聯繫。
  3.2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被邊緣化
  雖然從目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現狀來看,競技化程度的高低是反映和評價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維度。而競技性畢竟不是現代性的唯一,競技體育也不是現代體育的唯一。武術競技所反映的現代特徵自然也不能完全等同於武術的現代性。如果我們把競技武術替代現代武術與傳統武術對應,則在無形中促成了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被邊緣化,造成同樣按照現代體育標準發展起來的以追求健康、娛樂身心為目的的木蘭系列和現代養生功法等,游離基於「二分法」的武術理論架構之外。儘管這些內容在武術項目管理中,往往也被納入到傳統武術中,並沒有被徹底地拋棄和遺落,但武術各分支在爭取發展資源起衝突時,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還是難免要受到主流的排斥。
綜上所述,武術「二分法」既否認了傳統武術中存在競技武術內容的歷史事實,也是對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內容現實存在的忽視。這種歸類方法如果得以繼續在武術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項目管理實踐中作為理論依據被沿襲,則勢必導致「讓競技武術成為無源之水」和「現代武術中的非競技成分被邊緣化」的兩種後果。
  
  武術「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認同有著及其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原因。把武術劃分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歸類方法是有悖於邏輯的。它不符合形式邏輯的分類規則,而且還從理論上否認了傳統武術中的競技成分,讓競技武術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此外,由於「二分法」兩子項之間的相互排斥性,這種分類法本身就已經預先人為地把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放在了矛盾和對立的兩個不相容的平臺上,成為促進傳統武術和現代競技武術之間矛盾升級的「催化劑」,為未來武術發展埋下了潛在隱患。
  值得再商討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和處理這種有悖於邏輯的武術「二分法」。從人類對事物分類的目的和意義來看,對武術的分類和模式化是幫助我們把握武術發展規律的重要途徑。然而,分類不會是絕對的,任何分類都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之處。武術「二分法」雖然有悖於邏輯,卻也反映了當前武術發展的諸多問題,有一定的解釋力和較強的社會認可度。作為一種高度概括的表述方法,武術「二分法」鮮明地表達了武術文化在流延過程中的不同特色和意象。但是,模式也不是靜止的。在武術發展的新形勢下,武術項目管理和研究還應該繼續保有和維繫這種有悖於邏輯的武術「二分法」嗎?


相關焦點

  • 二分法
    二分法是什麼呢?百度上的定義是:「對於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數y=f(x),通過不斷地把函數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        這個定義比較複雜,我們把它分成幾部分來看。
  • 二分法思維
    二分法思維是一種哲學思維,是指把一樣東西看作兩個部分來看待。比如一個人做一件事情,不是做對了,就是做錯了。買一個包包,不是買的假貨,就是買的真貨。        答案:  1.有必要  2.沒必要        類似上面的例題,每個提問都只有兩個答案的這種方式,就叫二分法思維。
  • JAVA編程——二分法查找
    一、二分法檢索過程二分法檢索(binary search)又稱折半檢索,二分法檢索的基本思想是設數組中的元素從小到大有序地存放在數組(array)中(註:二分法查找的關鍵,首先數組元素必須從小到大有序排列),(1)首先將給定值 key 與數組中間位置上元素的關鍵碼(key)比較,如果相等,則檢索成功
  • 著作權法中的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
    原標題:著作權法中的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 在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是一項重要原則。該原則將作品分為思想與表達兩方面,著作權法只保護對於思想觀念的獨創性表達,而不保護思想觀念本身。
  • 面試手撕算法系列:二分法
    最近春招開始了,面試面著面著一言不合就開始手撕代碼手撕就手撕,接下來我打算寫幾個專題講講面試中手撕的常見題目 這些都是LeetCode上有的題目 手撕無非就是 樹、鍊表、二分、字符串這些常用的數據結構二分法查找,也稱為折半法,是一種在有序數組中查找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
  • 新民晚報:「二分法」邏輯
    原標題:「二分法」邏輯 最近吉林省紀委發布消息稱,吉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藍軍,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藍軍廣為人知,是因為他當年離任松原書記的時候,當地出現了「千人相送」的盛大場面,那個時候,藍書記頭上頂著的是「好官」的光環。
  •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略談易經中的陰陽二分法
    這把陰陽寶刀就是陰陽二分法。,這是陰陽二分法的基礎應用方法。易經思想中所強調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等觀點就是陰陽二分法的具體體現,要求管理者能夠居安思危、見存知亡、見治不忘亂,永遠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道德經》中提到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福禍相依的觀點同樣也是陰陽二分法的反映。
  • ——從思想與表達「二分法」談起
    在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是一項重要原則,並對著作權的保護意義重大。一、思想與表達二分法原則的含義與規定思想與表達二分法原則將作品分為思想與表達兩方面,著作權法只保護對於思想觀念的獨創性表達,而不保護思想觀念本身。
  • 漫畫:二分法深度剖析(第二講)
    繼續為大家分享二分法系列篇的內容,看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這道題目是比較簡單,但我認為同時也是非常經典,建議大家掌握!第69題:實現 int sqrt(int x) 函數計算並返回 x 的平方根,其中 x 是非負整數。
  • 教學研討|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課件
    然後推廣為一般方程與相應函數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過程中,通過函數圖像和性質來研究方程的解,體現方程和函數的關係;第三步,在函數模型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函數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的體現函數與方程的關係,逐步建立起函數與方程的聯繫。
  • 算法分析——二分法查詢
    題目 假設在一個已經排好序的有序序列(N個元素,升序排列),使用二分法進行查詢(使用遞歸實現) 原文收錄在 公眾號 慕陽源碼 感興趣或者有問題的小夥伴 聯繫我哦
  • 算法競賽小專題系列(1):二分法、三分法
    清華大學出版社二分法和三分法是算法競賽中常見的算法思路,本文介紹了它們的理論背景、模板代碼、典型題目。1. 二分法的理論背景在《計算方法》教材中,關於非線性方程的求根問題,有一種是二分法。整數二分典型題目  上面給出的二分法代碼bin_search(),處理的是簡單的數組查找問題。從這個例子,我們能學習到二分法的思想。  在用二分法的典型題目中,主要是用二分法思想來進行判定。
  • 高明的人:用三分法考慮,用二分法做抉擇,用一分法去執行
    它們分別是: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一分法,無論任何事情,只要聽到或者看到就會輕易下決定,不經過思慮就採取「相信」或者「不信」的態度。這就是一分法的思維方式。二分法與一分法就有了很明顯的區別。二分法是一切事情,不會輕易下決定,會經過認真考慮,然後做出判斷。只要決定下來了,那就不會再改變。三分法,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
  • 程式設計師挑戰:如何讓一個技術小白搞懂二分法檢索?
    我敢打賭,即使他們沒有任何技術背景,最後他們也能開發出一個二分法檢索的算法,並且理解這個概念。傳統意義上的二分法檢索問題以下是Geeks for Geeks上給出的二分法檢索的定義:「給定一個包含n個元素的排序數組arr[],編寫一個函數來搜索arr[]中的給定元素x。」即使我是軟體工程專業,但讀到這裡時依然會頭疼。
  •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2009-02-07 14:50:59
  • 人權和公民權二分法的思想源流與規範演變
    因此,英國式自由主義與法國式共和主義共同為宣言中的二分法提供著思想基礎。宣言糅合了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國民主權等近代啟蒙觀念以及一定程度的社會主義,從而有效協調人和公民兩種身份。幾乎所有當代權利清單都可以在人權和公民權二分法中找到其思想淵源,當代人權文件所採取的二分法、三分法乃至四分法也都受惠於它。
  • 三個步驟,助你抓住高中數學「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問題的本質
    在實際應用中,有些方程(如非線性方程)要麼求根公式複雜而不實用,要麼根本不存在求根公式,此時就要用到近似求解方法,如二分法、牛頓迭代法等數值法。因此,在所學知識和方法基礎上,能結合實際應用,熟練地應用近似求解的意識、方法與能力去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本文將講述高中階段要求掌握的二分法求方程式根的近似值的方法與技巧。1.
  • 「事實價值」二分法讓你重新認識品牌傳播背後的真相!
    小僧從「事實-價值」二分法模型來為你詳細解析。從「事實-價值」二分法模型理解傳播事實與價值二分法是現代道德哲學與倫理學的基本前提,其最早提出者休謨認為,「是」的命題無法直接推導「應當」的命題。「是」指向事實知識,「應當」則指向價值知識,「是」不必然指向「應當」。
  • 「武術兵器」渾天無影傘
    渾天無影傘是中華武術鐵傘門的獨門武術器械(兵器)創始於北宋末年,傳始人呼延雲龍,呼延雲龍傳其子呼延三絕、弟子谷鳳春谷;第三代傳人谷來希。第三代傳人:鐵傘怪俠谷來稀(谷鳳春之子);民族英雄嶽飛之子嶽霆是鐵傘們第四代傳人。因為鐵傘是十八兵器以外的奇特兵器,所以以鐵傘為兵器者人稱鐵傘怪俠。鐵傘作為武術兵器在古代製作困難,無法傳授給很多人,歷史上都是師徒單傳。
  • 套路,只是武術當中的一個角!
    也有朋友失望了,不免回頭說武術的壞話,說是虛空的;或者說:所有東西都失傳了,反正也練不到了。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三角形下面,其實還有兩個角。其中之一是攻防;武術畢竟是講個攻防。不能夠說今天的時代不同了,有了槍炮。其實豈止是槍炮,我們已經進入到按鈕戰爭、太空戰爭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