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光學,關於太陽,還有許多你不了解的觀測方法!

2020-11-30 騰訊網

人類是怎樣研究太陽的?

如果現在讓你快速思考關於光學天文學的領域,你可能會認為科學家們常常會在夜晚研究它。晚上難道不是恆星和星系出現的時候嗎?好吧,這個假設犯了至少一個明顯的錯誤:地球碰巧離一顆值得研究的恆星很近。它叫太陽,只在白天出現。

人類喜歡接近太陽,是因為它給予我們光與能量。但同樣的能量也會對眼睛和儀器造成傷害。以下的內容將為大家介紹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分別會用怎樣的方法安全地觀察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

業餘愛好者

觀察太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將太陽投射到一個表面上。通過這樣做,你能夠看到巨大的太陽黑子,你還可以看到恆星行進在日食過程中——如果你十分幸運,正好位於該地區。

來看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的建議:「用鉛筆尖在索引卡上戳一個小洞,面向太陽,然後把第二張卡片放在它後面三到四英尺的陰影下。這個洞將把一張太陽盤的小圖像投射到下方的卡片上。」

2013年11月2日,以色列上空出現日偏食的高峰。圖源:Gadi Eidelheit。

如果你喜歡直接看太陽,你必須好好保護你的眼睛和設備(雙筒望遠鏡/望遠鏡/照相機等),不要讓它們直接暴露在太陽面前。再次推薦你去看《天空和望遠鏡》的文章以獲得最權威的專業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將需要特殊的設備來為你觀測太陽保駕護航。

專業人士

有許多比普通望遠鏡更大的專業望遠鏡會在觀測太陽時被用到,它們通常擁有特殊的濾光片來阻擋太陽光線的有害部分。下面會為大家舉一些例子,但相信你會從自己身邊找到更多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的天文學家會使用多種工具來觀察太陽。他們可以用不同波長的光來觀察太陽的表面和日冕;他們可以使用光譜學來觀察太陽不同部位產生的元素;他們可以用雷達來研究它的輻射,或者用聲學幹涉測量等技術來研究它的內部。

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天文臺有兩個主要的光學設備,稱為鄧恩太陽望遠鏡(位於薩克拉門託峰)和麥克馬斯-皮爾斯太陽望遠鏡(位於凱特峰)。對公眾來說幸運的是,兩者都對遊客開放。該天文臺也是全球太陽振蕩檢測網(GONG)的一部分,它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6個觀測站來觀察太陽內部的聲波。

大熊太陽觀測臺的新太陽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太陽上直徑50英裡(80公裡)的特徵,它在2010年看到了「第一束光」。目前是孔徑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直徑為1.6米。

談論到正在鑄造的望遠鏡,少不了4.24米的丹尼爾.K.易諾耶太陽望遠鏡和4米的歐洲太陽望遠鏡

我們擁有的還遠不止這些。以下是一些太空望遠鏡在太空軌道上運行的例子:

SOHO號: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NASA/SOHO)觀測到的太陽

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SOHO號):於1995年發射,NASA和歐洲航天局的任務是研究太陽的內部,找出更多關於過熱化的日冕或者太陽的包層的信息,並了解太陽風是如何產生的。SOHO也是一個頗有名氣的彗星捕捉者和觀察者。

STEREO(日地關係天文臺):2006年發射,這對孿生宇宙飛船(STEREO-A&STEREO-B)處於地球軌道的不同位置: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他們的目標是製作太陽的三維圖像,以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度(特別是當太陽上的大型火山爆發可能會干擾地球通訊時)。截至2015年初,STEREO-B還沒有與地球通信。

太陽動力學觀測臺:於2010年發射,其目的是了解為什麼太陽的太陽周期為11年,以及了解更多關於太陽磁場和能量的信息。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太空天氣預報的精確度。

我們在《天文在線》上發表了很多關於太陽天文臺的文章,包括地面和天基的觀測臺。其中有一篇關於STEREO太空飛行器在太陽上看到海嘯的文章,我們摘錄了一檔關於太陽的天文節目裡其中的一小段,叫做《太陽,黑子和所有》。

作者:universetoday

FY:Draco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關於太陽,你真的了解它嗎?我們又該如何去研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快速地思索一番光學天文學就會讓你想像到這一研究多是在晚上發生的。難道這不就是各種恆星和星系出現的時刻嗎?然而,這個假設至少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地球似乎靠近的是一個非常值得被研究的行星。
  •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十年來教會我們的關於太陽的十件事
    SDO對太陽的測量-從內部到大氣,磁場和能量輸出- 極大地有助於我們了解離我們最近的恆星。SDO的圖像也變得具有標誌性-如果你看過太陽活動的特寫鏡頭,那很可能是來自SDO的圖像。  奇異的耀斑  SDO(太陽動力學觀測站)見證了無數令人震驚的耀斑-太陽表面釋放出的巨大等離子體爆發-其中許多已經成為我們最近恆星的兇猛的標誌性圖像。在第一年半裡,SDO看到近200個太陽耀斑,這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發現一個模式。他們注意到大約有15%的耀斑有「後期耀斑」,會在初始耀斑後幾分鐘到幾小時消失。
  • 日全食簡易觀測方法
    一、不用肉眼或光學設備直接觀測觀看日全食,首先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學設備(如望遠鏡等)直視太陽!
  • 關於光學望遠鏡你了解多少?
    光學望遠鏡,使用人眼可見光形成恆星和星系的像的望遠鏡,是用於收集可見光的一種望遠鏡,並且經由聚焦光線,可以直接放大影像、進行目視觀測或者攝影等等
  • 關於太陽的十條有趣事實,你知道幾個?
    你是否覺得你已經知道與太陽有關的所有知識了?不要輕易下結論。下面文章將給出關於太陽十條事實。其中有些你可能已經了解了,但還有一些可能對你來說是全新的知識。給出的十條事實沒有特定的順序差異。
  • 中國突破關鍵光學技術,太陽觀測進入「高清」模式
    中國突破關鍵光學技術,太陽觀測進入「高清」模式 楊珺 嶽依桐/中新社 2017-10-31 15:33
  • 關於太陽,這裡有更多的知識
    探索太陽圖解:這張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陽動力學觀測臺(SDO)拍攝的照片,顯示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的觀測結果:x射線從太陽表面噴出。圖片來源:NASA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戈達德宇航中心關於太陽你所要知道的十件事:1.最大如果太陽有一扇普通的門那麼高,那麼地球就只有五分硬幣那麼大。2.最重太陽位於太陽系的中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3.
  • 人類是如何研究太陽的,這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對光學天文學做一個簡短的思考,你會想像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夜晚的。那不就是恆星和星系出來玩的時候嗎?好吧,這個假定至少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地球碰巧與一個值得研究的恆星離得很近。它叫太陽,且只在白天出現。我們喜歡接近太陽,因為它帶給我們能產生光的能量。但是同樣的能量也會對眼睛和儀器產生傷害。以下就是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是如何安全地觀察這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的。
  • 人類是如何研究太陽的,這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對光學天文學做一個簡短的思考,你會想像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夜晚的。那不就是恆星和星系出來玩的時候嗎?好吧,這個假定至少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地球碰巧與一個值得研究的恆星離得很近。它叫太陽,且只在白天出現。
  • 關於宇宙,你了解多少呢?
    ,並且科學家預測太陽還能再燃燒50億年,到那時太陽熄滅後,木星登場,充當太陽,因為木星一直在發光發熱,一點點變涼變熱。 還有一些關於宇宙大爆炸的問題,我們來探討一下。
  • 關於宇宙的溫度,你應該了解的知識
    如果是天體的話,宇宙中有很多像太陽類似的恆星,其溫度至少高達上千度,與地球表面溫度相比,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本文將概述幾個關於溫度的概念。溫度是表示熱和冷(內能)的物理量。它是用一個或多個溫標(溫度單位換算)校準的溫度計來測量的。最常用的溫標是攝氏溫標(以前稱為攝氏度)(表示為°C)、華氏溫標(表示為°F)和開爾文溫標(表示K)。
  • 太陽上有水?而且還是雙星系統?關於太陽你所不知道的事
    前段時間我國的人造太陽裝置首次實現了放電,雖然說是人造太陽,但本質是一個可控核聚變裝置,在了解人造太陽的過程中,我發現關於太陽上刷新我原本認知的事還挺多,所以這次聊聊太陽。太陽上有水?1938年美國物理學家貝特和德國物理學家魏扎克各自獨立的指出太陽上可能發生著循環聚合反應,並且證明氫核反應的聚變能足以維持太陽能的規模,因為太陽光的存在所以我們無法觀測到太陽的內部,到目前為止人類所能理解的能夠釋放出如此巨大能量的反應就是核聚變反應,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其他的反應形式呢?事實上是有可能的只是我們還理解不了罷了。
  • 【地理觀測】觀測太陽的方法
    當我們只打算用裸眼(不通過望遠鏡)觀看太陽時,可以用下面的幾種方法:  1、透過合適的電焊護目玻璃觀看太陽。不少工廠要用到電焊,電焊時會發出強光。電焊工為保護眼睛,需要戴一個面罩,面罩上就嵌有一塊護目玻璃。透過這種玻璃觀看太陽,眼睛可以受到較好的保護。可以撿拾被丟棄的較大的碎塊,能弄到整塊的就更好。  2、透過某些塑料薄膜觀測看太陽。
  • 關於銀河系你不知道的7個有趣事實,了解銀河系就能了解宇宙嗎?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中至少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發現銀河系的邊緣正在吞噬另一個較小規模的矮星系,可以說銀河系一直在不斷地成長變大,人類對宇宙了解的一切都在這個直徑十萬光年的星系中,下面來看看關於銀河系的幾個有趣的事實。
  • 關於太陽的13個小知識 你了解幾個?
    太陽是萬物生長的基礎,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太陽每天都跟我們見面,那麼大家對太陽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所提供的關於太陽的照片。其中包含的13個關於太陽的知識點,大家以前都了解過嗎?(實習編譯:羅丹 審稿:陳薇)
  • 太陽觀測
    — 高一4班 陳朵妍—    2019年9月,我和高一2班同學來到位於北京八中教學樓七層的天文觀測點觀察太陽。我們首先在室外天文望遠鏡上觀察了太陽的光球層。光球是一層不透明的氣體薄層,厚度約500千米。它確定了太陽非常清晰的邊界,幾乎所有的可見光都是從這一層發射出來的。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 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剩下的2%包含了微量的鐵、鎳、氧以及太陽系所擁有的其他元素。
  • 關於宇宙的確切年齡,你需要了解下?
    隨著年齡的流逝,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增加了。起初我們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認為,萬物圍繞地球旋轉,這就是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在我們的地平線上跳舞的原因。這時,人們也普遍認為地球是平坦的。哥白尼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太陽和月亮的循環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哥白尼的發現最終改變了我們研究宇宙的方式,因為他是第一個將數學和物理學與天文學結合使用的人。雖然這鋪平了道路,未來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的一致好評,但直到17 日世紀哥白尼理論被普遍持有的事實。
  • 關於太陽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清晨人們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著太陽的東升西落,有節律的在世間奔波流連,理所當然的享受陽光的饋贈,但卻對其知之甚少。關於太陽光,小編今天要為大家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1,何為太陽光度娘給出的答案有些簡單無味,小編略微豐富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