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拯救野生動物的國產紀錄片,這部片子只有不到20分鐘,拍攝和後期製作並不太專業,關注的人很少,就連豆瓣網上也沒有相關的評分,但在僅有的一些評論當中,很多網友對此表示這種片子無需打分,只有厚重和震撼。
不賣關子,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做《尋鱗》,拍攝於2018年,而故事所描述的真正主角穿山甲,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動物。
很多人甚至沒有見過活的穿山甲,國人對它的了解或許還要歸功於《葫蘆兄弟》這部經典動畫片。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的保護級別為極危(相比之下,國家特級保護動物「國寶」熊貓的保護級別僅為「易危」)。地下非法交易依舊猖獗,穿山甲販子和其他不法商販一樣,為了追求利益,常常會往穿山甲體內注入水甚至水泥,以增加重量。
被注入水或者水泥的穿山甲最終會在痛苦中死去,即便得到救治,倖存的機會也極其渺茫。
故事發生在廣州,眾所周知的野味天堂。寧智傑是一名野保志願者,對穿山甲尤為關注,他通過不懈的努力,成功取得了販子的信任,成為了一名警方的線人。
2018年3月,寧智傑突然接到販子的信息,對方稱搞到了一批穿山甲,可以在最近幾天交易,地點就在廣州。接到這個信息後,寧智傑立刻聯繫當地的森林公安,準備順藤摸瓜,一舉端掉這個犯罪團夥。
寧智傑與警方溝通落實了抓捕的細節。警方表示,國家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非常重視,只有貨物裡有穿山甲,可以當場抓人。
在回賓館的路上,寧智傑玩笑般地聊起了接下來可能面臨的狀況。如果嫌疑人要跑,他們就抱住嫌疑人。如果嫌疑人帶刀子,那就只好挨一刀了。
當天中午12點,寧智傑和夥伴前往預定交易的賓館大廳,那裡也是警方準備抓捕的地點。12點30分,接頭人出現,寧智傑看到了裝在袋子裡的穿山甲,據販子講,有一隻是18.8斤。
寧智傑便將販子帶到了預定的抓捕地點,埋伏在附近的警方一舉將其抓獲。在販子的車裡,警方還發現另外兩隻穿山甲。
在廣州森林公安分局,寧智傑終於看到了被解救出來的穿山甲,可惜它們的狀態非常不好。野生動物救護專家匆匆過來給穿山甲做了檢查,便把它們送往專業救助站進行專業治療。
但經驗豐富的寧智傑的心裡很清楚,被販賣的穿山甲往往會被注入水泥或者水以增加重量, 這幾隻穿山甲兇多吉少。果然,沒過多久,就傳來了被救助穿山甲死亡的悲傷消息。
而這註定只是穿山甲地下交易的冰山一角。在當地大一點的酒樓和農家樂,都有賣穿山甲。老闆們稱,只要提前預定,就能搞到。
穿山甲作為世界上僅存全身覆蓋著鱗甲的哺乳動物,以螞蟻和白蟻為主要食物。穿山甲一年可吃近7000萬隻白蟻,也就是說,只要有一隻穿山甲在,就可保護350畝的森林免受蟻災。
上世紀6,70年代,中華穿山甲在我國南部丘陵山地隨處可見。但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量的增加,短短不斷40年,穿山甲就瀕臨滅絕。
主要的需求方向也很簡單:一個字「吃」。再具體可以把「吃」分為二大方面:一是入藥,二是食用。
根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記載: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等功效。
這也導致如今許多產婦仍會食用穿山甲鱗片用於催乳。而現代研究表明,穿山甲鱗片的的主要成分為β-角蛋白,與人的指甲沒有任何區別。在通乳方面的作用完全不如」黃豆燉豬手」這種家常秘方。
此外,也不知道是豬牛羊不好吃了,還是海鮮不香了,導致一些人開始偏愛野味。而且據傳,穿山甲能治風溼,因此以滋補為名而被大量食用。
穿山甲生性害羞,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團成球。一身堅硬的鱗片,可以讓老虎等猛獸束手無策,但面對人類時卻顯得蒼白無力。
在宰殺穿山甲時,為了讓其展開身軀,會用水燙、用火烤,用棍棒敲打。獲取鱗片時,會直接用手生撕。
在中國,有很多像寧智傑一樣的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和家人的反對,奔走在大街小巷。他們努力從飯店,藥鋪,販子手裡搶下一隻又一隻穿山甲。他們不怕辛苦,不怕危險,他們只怕突然有一天再也搶不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了。
因為他們知道,放任事態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不出十年,中華穿山甲就會像2012年長江裡的白鰭豚的一樣滅絕。
筆者認為目前當務之急是提升穿山甲的保護等級,現在的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國家一級甚至特級保護動物,這樣才能增強打擊力度。同時呼籲同胞們不要再食用野生動物了。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也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