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種質資源庫與《人與自然》雜誌合作出版種子專刊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與《人與自然》雜誌社合作,出版了以種子為主題的2012年第12月刊(總第130期)。本專刊以中國植物的諾亞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為切入點,在介紹該庫工作內容和進展的基礎上,以「跨越時空話種子」、「種子進化之迷」、「種子的生存智慧」、「種子與人類」等板塊,通過精美的種子圖片、詼諧有趣的語言和豐富的種子故事,生動地向讀者講述了種子的起源、種子的進化、種子的傳播、種子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種子目前面臨的危機。

該刊還特邀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劉旭研究員,英國皇家植物園丘園千年種子庫(Millennium Seed Bank)主任Paul Smith博士,、昆明植物所所長、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李德銖研究員發表專家觀點,從不同角度來強調種子對生物圈和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種子是種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和散布單位,造就了有花植物在世界植物區系中的主導地位,也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基礎。目前種子植物的多樣性正遭受著嚴重威脅,種子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關係到人類現在和未來的生存和發展。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位於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雲南,於2009年正式建成和運行,其採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保存技術和方法,已規範化保存了我國7471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佔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26%),為我國生物戰略資源的安全保障和生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生態文明作為黨的十八大確定的「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合理利用是建設生態文明國家、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本專刊的出版,將在生物多樣性公眾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300多種國外野生植物種子備存中國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嶽冉冉)來自英國丘園千年種子庫的346種野生植物種子日前到達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庫的國外備存種子數增至1197份,來源國達45個。  據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副主任李唯奇介紹,這批來自英國的78科、346種、353份野生植物種子,是種質資源庫備存的第六批國外植物種子,其來源國多達3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埃及、希臘、印度等。  「該批種子的到庫對確保我國乃至全球種質資源的安全都十分必要,其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種質資源庫的庫存物種數量,擴大了種子來源地範圍。」李唯奇說。
  • 346種國外野生植物種子備存我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 嶽冉冉)來自英國丘園千年種子庫的78科346種野生植物種子,日前到達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庫的國外備存種子數增至1197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一個國際性的植物種質資源保藏機構,截至2015年12月,該庫在安全保障我國9129種67869份野生植物種子的同時,也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做著努力。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圖片來源東方IC)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北郊黑龍潭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這裡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三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裡得以「多世同堂」。這裡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
  • 353份備存種子入駐中國西南種質資源庫
    近日,來自英國邱園千年種子庫的353份備存種子入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這批植物種子將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條件下予以妥善保存。一旦自然界中這些植物瀕臨滅絕,就可以把它們取出培育成苗。
  • 27個植物種子首次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入庫保存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央視新聞7月27日消息,近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對一批新採集到的植物種子進行了入庫保存前的準備。此次擬入庫的種子中,有27個物種為種子庫首次保存,包括2015年中國新記錄種四葉刺蕊草、2018年中國新記錄種微花蛛毛苣苔、被譽為「水質的試金石」的高原湖泊特有物種波葉海菜花等。每份入庫的種子,均採集了對應的憑證標本、DNA乾燥葉片、圖像和野外數據,確保資源的準確性和可溯源性。
  • ...會代表參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守護瀕危植物基因多樣性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12月10日,中國綠髮會代表在雲南昆明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簡稱:種質庫),種質庫有關老師詳細介紹了建設背景以及工作成果。西南種質資源庫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和運行,建設內容包括種子庫、植物離體庫、DNA庫、微生物庫(依託雲南大學共建)和動物種質資源庫(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共建),以及植物基因組學和種質生物學實驗研究平臺。綠會曾發起「瀕危的光葉蕨」、極危物種五小葉槭、中華鐵皮石斛保護地等眾多公益項目。
  • 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12月9日電題: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熱鬧」的冷庫。珙桐、喜馬拉雅紅豆杉、彌勒苣苔……包括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在內的上萬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一同棲身於這座位於昆明的「諾亞方舟」。這處設施便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全國唯一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庫。穿過兩重厚重的金屬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陳列架,形形色色的種子分類整齊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內。不管春夏秋冬,冷庫溫度恆定在零下20攝氏度。在這裡,植物種子有望存活幾十年,甚至上千年。
  • 3個居群美麗桐種子納入種質資源庫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04 科教...
    科技傳真    本報訊(記者 季徵) 4月中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藏中心工作人員,對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美麗桐野生資源進行了調查,採集到分別來自3個居群的美麗桐種子,並納入種質資源庫收集保藏。
  • 昆明研究所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子植物—新聞—科學網
    1月12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尼泊爾姜味草、喜馬拉雅耳稃草4個分布於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
  • 昆明植物所:努力建設國際一流植物學研究基地
    他嚴謹、深邃的學術思想,對該所的植物分類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為中美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吳徵鎰院士任中方主編,昆明植物所為中方的4個編輯中心之一。由吳徵鎰院士編寫的《中國植物志》第1卷,對中國植物區系以及研究發展歷史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總結。
  • 小寶庫大世界 野生植物「諾亞方舟」藏身昆明
    電影《星際穿越》裡這一對未來的描述讓人印象深刻。生物多樣性,聽上去是個宏大名詞,其實卻離我們很近。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正是種質資源。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保存著來自國內外海量的野生植物種子。創立這座「種子保險庫」的,是已故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徵鎰先生。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員——
    亞吉東在海拔4900米的流石灘上採集種子。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核心閱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藏機構。經過十餘年建設,這裡保存的野生植物種子已突破萬種。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豐富。「一個物種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一個基因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盛。」在已故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徵鎰教授的呼籲下,中國首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收集保存對象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其中,種子庫是最主要的內容。「之所以選擇建在雲南,與雲南地區豐富的物種資源有很大關係。」
  • 利用種質資源庫研究種質資源的應用及其意義分析
    種質資源庫是由託普雲農研發供應的,該資源庫可以看作是貯藏各種種質資源的「基因庫」,它將收集來的各種種質資源保存在了一起,並且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實現了種質資源的長期安全儲藏。 幸好林木種質資源庫出現了,林木種質資源庫運用先進的硬體技術和信息技術,可以對用材樹種、經濟樹種、生態樹種、珍稀瀕危樹種、木本花卉、竹類、棕櫚藤等林木類種質進行安全保存和管理,並且能夠對這些種質資源的信息進行共享和分析,可以以此為服務型的平臺來搭建覆蓋全國的共享服務體系,進而推動林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收穫社會生態經濟多重效益。
  • 2019年昆明植物所全國科普日活動預告
    一、時間:9月15日 10:00-16:00  二、地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三、活動主題:「禮讚共和國 智慧新生活」  四、組織機構  主辦:雲南省植物學會 雲南吳徵鎰科學基金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承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  協辦:全國科學院聯盟生物多樣性分會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
    近日,中國的大科學工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簡稱種質資源庫)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規模   世界第二大野生植物種質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北郊黑龍潭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這裡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三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裡得以「多世同堂」。
  • 中國種子植物名錄又增添了5位新成員
    中國園林網4月23日消息:中國種子植物名錄又增添了5位新成員——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新疆發現了5個中國新記錄種。很多人不知道,在雲南昆明,有一個種子「諾亞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已保存種質資源3萬多份,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華聲在線5月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張登)農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種子中。一度丟失香味的江永香稻,在找到了保存在種質資源庫的「祖先」後通過提純復壯,又恢復了香味。立下功勞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天在省農科院內舉行了揭牌儀式。農作物種質資源是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
  • 靈寶杜鵑入選第一批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
    經過專家現場考察和評審,日前,國有三門峽河西林場(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珍稀植物靈寶杜鵑,入選第一批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每年的5月上中旬開花,種子10月下旬成熟;樹齡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更有作為特有種而具備的種質資源庫的科研價值和自然遺產價值。
  • 種質資源庫的特點是什麼,它的功能都有哪些
    打開APP 種質資源庫的特點是什麼,它的功能都有哪些 tpyn2020 發表於 2021-01-13 15:09:10 TP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