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子植物名錄又增添了5位新成員

2021-02-08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4月23日消息:中國種子植物名錄又增添了5位新成員——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新疆發現了5個中國新記錄種。

很多人不知道,在雲南昆明,有一個種子「諾亞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庫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運行,已初步建成了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設施和科學研究體系,旨在對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戰略儲備,特別是對珍稀瀕危、特有和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進行優先收集保存。截至去年12月,種質庫通過採集保存種子的方式,已保存了我國野生植物種子9837種,佔我國種子植物總數的1/3。

新疆地處於歐亞大陸腹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複雜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多樣的生態系統以及物種。在我國31000餘種維管植物中,僅限於新疆分布的物種達1700多種,是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關鍵地區之一,也是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重要分布區之一。2016年7月9日起,種質庫採集人員赴新疆開展種子採集,收集到幾號鑑定困難的種子。經過詳細的形態解剖、查閱相關植物志、國內外相關標本及諮詢類群專家後,最終確認為我國尚未記載的物種,分別是紫草科的土庫曼狼紫草、十字花科的天山糖芥、菊科的犁形棘頭花、茜草科的盾苞茜和輪葉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屬和棘頭花屬為我國新記錄屬。

而種質庫除對本次新發現的盾苞茜、輪葉拉拉藤、天山糖芥等3個中國新分布物種的種子進行了收集保存外,還通過與國內的教學、科研機構及保護區合作,使得近年來新發表的物種,如黃花牛耳朵、竹溪風毛菊、竹溪繁縷、希陶木、七齒珍珠菜等新物種的種子得到妥善收集和保存。

推薦閱讀:

科研人員在野外首次發現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雲南蘭花蕉

雲南大理發現瀕危野生植物領春木

江西德興:發現國保級野生植物溼唇蘭和帶葉蘭

金平獨有野生植物送浙江大學「搶救」

(來源:雲南網)

相關焦點

  •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2020-11-06 17:11:54 來源:新華網 據云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日,該部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
  • 西南林業大學科研人 員再發表兩個新物種 為中國植物物種名錄再添...
    中國-喜馬拉雅地區(Sino-Himalayan region)是該屬的主要分布中心之一,約產105種。中國產該屬79種,其中45種為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新物種形態上與同屬大葉木藍I. megaphylla X. F. Gao,黔南木藍I. esquirolii H. Léveillé和矮木藍I. sticta Craib相似,但在葉片毛被、小葉數目、花色等方面具有明顯區別。
  • 烏巖嶺發現日本金腰,為溫州植物新成員
    ▲日本金腰(全株)日前,烏巖嶺工作人員又發現了一陌生植物,經過專家鑑定為日本金腰,又為溫州植物增添一新成員。日本金腰名字中雖有「日本」兩字,但它卻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植物」,只是因為日本國植物分類研究起步早於我國,恰好這種植物在日本又有分布,所以被日本人先定了名。
  • 植物所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DOG1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種子休眠徹底喪失,並且DOG1相關蛋白在其它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DOG1是促進植物種子休眠的特異性關鍵因子。
  •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出版
    本報訊 根據全國範圍內的野外調查、文獻記載、標本查閱、學名考證,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課題組馬金雙、李惠茹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近日出版。名錄共記載植物95科466屬845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48科142屬239種。
  • 新種 | 昆明植物所發現中國種子植物2個新記錄屬和5個新記錄種
    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運行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庫」)」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初步建成了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設施和科學研究體系,旨在對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戰略儲備,特別是對珍稀瀕危、特有和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進行優先收集保存。
  • 中科院和環保部聯合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
    來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聯合國駐華有關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國內外單位、機構和社會團體的15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大會由環保部副部長李幹傑主持。  物種名錄編制是生物多樣性編目的重要內容,是物種保護的基礎和重要環節。通過編目摸清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家底,對我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和制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划具有重要意義。
  • 河口發現一種新植物,顏值不要太高
    近日,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西植物》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刊發《雲南東南部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又增添了一新成員。苦苣苔科植物,以其多姿的體態、絢麗的花朵和獨特的耐陰性,深受花卉愛好者的賞識,廣布於地球上熱帶至溫帶地區,目前中國已知有45屬780餘種,其中大圍山地區共有約20屬100種。
  • 河口發現苦苣苔科植物新種
    本網訊 近日,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西植物》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發表文章,稱發現苦苣苔科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又增添了一新成員。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在中國,有上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它們因數量少、分布地域狹窄、遭受人類活動威脅等原因,瀕臨高度滅絕風險。例如觀賞和材用價值極高的華蓋木,野外只發現52株;藥用價值極高的重樓屬植物,至少有7種已瀕臨滅絕。
  • 研究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擬南芥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基因是控制種子休眠數量性狀位點(QTL)的主效基因,DOG1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種子休眠徹底喪失,並且DOG1相關蛋白在其它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DOG1是促進植物種子休眠的特異性關鍵因子。鑑定與DOG1功能相關的新成員並解析其作用機理將會進一步完善種子休眠萌發的分子調控網絡。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首修幕後:21年終迎大改,這些「野花不要採」
    上述審核委員會成員說。全國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主任陳建兵也提到,川滇疊鞘蘭、廣東異型蘭、寬距蘭等種類,由於藥用、觀賞、科研等價值有限,民眾關注較少,一般不會專門進行採挖,故未被收錄。就地保護監測+遷地保護+回歸自然中國三萬種高等植物中,一半是中國特有。即便所有的建議得以採納,名錄依然無法列入所有植物。
  • 《陝西維管植物名錄》出版
    13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學課題組系列專著項目資助的《陝西維管植物名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書同時得到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數字植物標本館、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史(1)
    (摘自《中國植物志》第1卷,是在崔鴻賓生前寫成的《中國植物志》三十年編研史、戴倫凱的《中國植物志》編研史和夏振岱的《中國植物志》編研史的基礎上,由陳心啟執筆寫成。)1.準備階段我國疆土遼闊,自然條件複雜,孕育著極其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為全世界所矚目。早在18—19世紀,許多外國人就不斷地到我國來考察和採集植物。但所採集的標本被全部帶走,保藏在他們各自國家的標本館中。依據這些標本發表了大量的新科、新屬、新種。但標本和文獻資料分散於世界各地,給中國植物學家研究中國植物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 我州這裡發現一新物種,僅50株左右!
    發表錦葵科一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大圍山梧桐主要分布於大圍山地區的河口(模式產地)、個舊、馬關3縣市目前已知全世界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共記載有10種(梧桐、雲南梧桐、海南梧桐、丹霞梧桐、火桐、美麗火桐、廣西火桐、克氏梧桐、龍州梧桐、大圍山梧桐),全屬除梧桐外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進行保護(最新修訂名錄)。
  • 天津海關查獲植物種子奇亞籽
    日前,天津海關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查獲旅客攜帶入境的2袋植物種子——奇亞籽,重1814克。由於這批種子未經過檢疫審批,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做截留處理。據天津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查獲的奇亞籽產地為加拿大,旅客因其營養價值高計劃帶回國內食用。
  • 脆弱之魅: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
    2020年11月,雲南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西植物》(《Guihaia》)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發苦苣苔科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 & Gui L.Zhang),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又增添了一新成員。
  • 僅50株左右,雲南河口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近日,雲南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Phytotaxa上發表錦葵科一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2013年,河口林業系統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植物調查時
  • 脆弱之魅: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
    ,在《廣西植物》(《Guihaia》)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發苦苣苔科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 & Gui L.Zhang),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又增添了一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