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真
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
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除梧桐一種外,梧桐屬其他物種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大圍山梧桐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大圍山地區的河口、個舊、馬關3縣(市),種群數量僅約50株。基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瀕危等級評估標準,該物種被評估為瀕危等級。
該植物新種於2013年河口縣林業工作人員在開展大圍山地區植物調查時發現,後與西南林業大學合作開展研究。經過多年的野外觀察、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比對研究,最終確定該植物為梧桐屬一具有獨特(介於傳統認識的梧桐屬和火桐屬之間的)形態特徵的新種,將其定名為「大圍山梧桐」。
木藍屬是豆科的第三大屬,世界範圍內約有750種。元江木藍形態上與同屬大葉木藍、黔南木藍和矮木藍相似,但在葉片毛被、小葉數目、花色等方面具有明顯區別。元江木藍目前僅知分布於雲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建水縣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生於海拔1192米至1560米的地方。元江木藍的發現,不僅為雲南這一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增添了新的植物成員,還為理解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新線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