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雲南發現木本經濟植物新種

2021-01-15 科學網

 

日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與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發表了一種木本經濟植物新種——大果五味子。該種為多年生木質大藤本,高可達10多米,結實眾多,是稀有木本經濟種源。

 

據了解,大果五味子產於雲南東南部個舊、河口、馬關、文山交界一帶的熱帶地區, 為木質大藤本,老莖生花現象明顯。而木質大藤本、老莖生花、滴水葉尖、大板根並列為熱帶雨林四大特徵,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雲南東南部低海拔地區的熱帶雨林特性極為典型的事實。

 

上世紀90年代,科研人員曾採到該種大量無花無果的憑證標本以及為數不多的幾份帶果標本,並錯誤地將其認為防己科等類群。此後,通過仔細檢查國內標本館的存疑標本,才發現其中還有一份1947年採於雲南文山的帶花標本,並於去年9月在大圍山綜合考察時發現了新種的蹤跡。

 

(張雯雯、陳文紅/文 稅玉民/供圖)

 

《中國科學報》 (2012-01-11 A4 綜合)

相關焦點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雲南發現舞花姜屬植物新種
    新華社昆明1月6日電(記者姚兵)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新種,將其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相關科研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多樣性雜誌Taiwania上。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的花。
  • 雲南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異藥花金平奇柱苣苔近日,記者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該保護區內新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和金平異藥花。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內知名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在該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金平異藥花。科學家們詳細描述了該物種的形態、生境等,並基於ITS序列對其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新植物來了!雲南發現植物新種紫唇姜,還有高黎貢球蘭……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在雲南新平發現一種姜屬植物新種:紫唇姜。
  • 揚州現有500多種木本植物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至少10種
    據揚州職業大學以及其他單位專家近年統計,揚州市現有木本植物500多種。  全市有500多種木本植物  揚州職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教授陳衛元介紹,揚州樹種的調查統計工作一直在進行,這是一個持續不間斷的工作,「城市綠化、農村植樹造林,每年都有新的樹種引進。」揚州現有500多種植物中,既有鄉土樹種,也有外來引進樹種,以鄉土樹種為主,大部分是被子植物。
  • 雲南文山發現苦苣苔科植物3新種
    近日,分布於雲南省文山州境內的3個苦苣苔科植物(其中2個分布於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新種正式發表,它們分別為Petrocodon wenshanensis Xin Hong W.H. Qin & F.
  • 雲南發現植物新種密花八角楓
    經過長期考察、採集和相關研究,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在雲南西雙版納及寮國北部發現植物新種密花八角楓,被評估為瀕危等級。近日,該研究成果發布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八角楓屬(Alangium)隸屬於山茱萸科(Cornaceae),現今計錄約有55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以及太平洋諸島和澳大利亞東部區域。
  • 植物庫:揚州現有500多種木本植物 重點保護至少10種
    中國園林網3月15日消息:木本植物在城市生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揚州正對全市的林木資源進行全面普查。據揚州職業大學以及其他單位專家近年統計,揚州市現有木本植物500多種。
  • 新記錄!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共有約6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至太平洋一些島嶼。我國共有21種,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其以南諸省區,尤以西南地區為多。其中長鬚闊蕊蘭,產於我國江蘇、江西、浙江、臺灣等地,生於海拔250米一134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此次在保護區新記錄到的長鬚闊蕊蘭,為其在雲南紅河州的分布新增了一個記錄點。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該圖集全三冊共2000餘頁,詳細介紹了我國全部11400餘種木本植物基於縣域的分布區及相關氣候信息,是目前世界上物種收錄最完備,分布最詳盡的有關區域植物分布的圖集。準確翔實的物種分布資料是宏觀生態學、生物地理學以及保護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基礎,也是農、林業生產實踐的重要依據。
  •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兩個地衣新種
    新華社昆明3月28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立松研究員課題組在雲南普洱市發現擔子地衣的兩個新種,分別命名為「雙色麗燭衣」和「雲南麗燭衣」。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真菌學》上。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棟博士介紹,這兩個新種屬於「麗燭衣屬」,該屬被形象地比喻為「美麗的蠟燭」。「雙色麗燭衣」在景東縣被發現,命名源於對其棒狀子實體顏色的描述,它的子實體頂端呈淡黃色,朝基部逐漸變成白色。而「雲南麗燭衣」在寧洱縣被發現,通體為橙黃色,細長狀,近中央有一條縱向凹陷。
  • 新種亮相!雲南德宏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12個植物新種
    12月26日,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一批植物新種及新記錄物種。在同一地區密集地發現新物種和新紀錄,十分罕見。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了瑞麗芭蕉、盈江球蘭、盈江龍竹、鐘花黃精、銅壁關馬兜鈴、德宏葡萄甕、長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陀螺果刺籬木、盈江暗羅、盈江樹蘿蔔和紫花黃藥共12個新種。
  •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婭妮 馮燕 【字體:大 中 小】
  • 雲南德宏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
    新華網昆明10月12日電(記者 趙珮然)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命名為「運氣海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Phytotaxa》)上。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冰介紹,運氣海芋是狹域分布種,被發現於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於熱帶季雨林林下、路邊等生境,推測在鄰近的緬甸也有分布。
  • 昆明植物所完成六種木本竹子葉綠體基因組全序列的測定
    竹亞科(Bambusoideae)隸屬於禾本科(Poaceae),全世界共分布有一千餘種。木本竹子因種類數目多,形態性狀複雜多變及多年生一次性開花等原因而成為系統發育學研究難點。隨著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興起,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為解決這類困難類群的系統發育關係帶來了曙光。
  • 我國木本食用油的現狀
    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全面推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木本食用油年產量將達250萬噸。在我國油市已被「洋油」主宰的形勢下,食用油料木本化,將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且木本油料大多在山地發展,「食用油上山」,還能夠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 昆明植物所揭示雲南被子植物區系形成原因—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經典分類與植物多樣性團隊李嶸課題組以中國植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雲南為例,揭示了雲南被子植物區系的形成原因。
  • 昆明陽宗海建設中國唯一木本花卉植物培育基地
    據介紹,當地農民一般都是種玉米和黃豆,每畝每年純收入僅有七八百元左右,收入也很不穩定。&nbsp&nbsp&nbsp&nbsp而自從昆明楊月季園藝有限責任公司在這片佔地1060畝的山坡地投資建設了中國唯一一個集木本花卉植物科研、展示、種植、銷售為一體的都市農莊「南國山花」。
  • 100%木本植物扦插成活大法:高壓繁殖!
    本期達人:常常瘋狂園藝愛好者「木本植物相對草本在扦插上難度大本期達人常常將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用高壓繁殖實現木本植物的繁殖問題高壓繁殖的成功率比較高,適用於扦插難以成活的木本植物,比如月季、果樹、木本繡球等各類觀賞性或食用性植物。特別是在盆景的造型過程中經常使用以方便完整的取下需要造景的枝條。
  • 昆明研究所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子植物—新聞—科學網
    1月12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尼泊爾姜味草、喜馬拉雅耳稃草4個分布於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