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舞花姜屬植物新種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昆明1月6日電(記者姚兵)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新種,將其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相關科研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多樣性雜誌Taiwania上。

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的花。(新華社發 申健勇 攝)

據介紹,2019年,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在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在瑞麗弄島和莫裡片區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該物種與之前國內記錄到的舞花姜屬植物形態都不一樣。

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花序基部長出的珠芽。(新華社發 申健勇 攝)

經查閱文獻和標本,科研人員確定該物種是舞花姜屬的新種,並以其模式標本發現地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瑞麗舞花姜花形獨特,宛如美麗少女翩翩起舞,仿佛雨林中隱秘的「花中仙子」。

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介紹,通過調查,瑞麗舞花姜主要分布於該保護區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陰溼山谷裡,目前僅在瑞麗弄島和莫裡片區發現2個集群,種群數量200餘株,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標準,該種應屬瀕危級別。

相關焦點

  • 新物種!雲南發現「花仙子」瑞麗舞花姜
    日前,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迎來新年開門紅,一種形似「花仙子」的植物新種——瑞麗舞花姜被發現。據介紹,由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相關科研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從2019年開始聯合在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
  • 林中起舞的「花仙子」,雲南德宏再添植物新種瑞麗舞花姜
    林中起舞的「花仙子」,雲南德宏再添植物新種瑞麗舞花姜 2021-01-07 2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德宏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
    新華網昆明10月12日電(記者 趙珮然)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命名為「運氣海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Phytotaxa》)上。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冰介紹,運氣海芋是狹域分布種,被發現於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於熱帶季雨林林下、路邊等生境,推測在鄰近的緬甸也有分布。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新植物來了!雲南發現植物新種紫唇姜,還有高黎貢球蘭……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在雲南新平發現一種姜屬植物新種:紫唇姜。
  •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昆蟲新屬新種
    新華社昆明9月23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昆蟲的一個新屬兩個新種:新屬命名為「麗眼蝶屬」,兩個新種名為「金光麗眼蝶」「雲南榆綠天蛾」。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雜誌》上。
  • 雲南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異藥花金平奇柱苣苔近日,記者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該保護區內新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和金平異藥花。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內知名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在該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金平異藥花。科學家們詳細描述了該物種的形態、生境等,並基於ITS序列對其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雲南德宏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
    雲南德宏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近日,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
  • 雲南發現植物新種密花八角楓
    經過長期考察、採集和相關研究,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在雲南西雙版納及寮國北部發現植物新種密花八角楓,被評估為瀕危等級。近日,該研究成果發布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八角楓屬(Alangium)隸屬於山茱萸科(Cornaceae),現今計錄約有55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以及太平洋諸島和澳大利亞東部區域。
  • 新記錄!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 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闊蕊蘭屬為地生草本
  •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2019-03-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中新網昆明3月28日電 (馬興達 申健勇)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發現一西番蓮屬新種勐海西番蓮。該新種目前已知的個體數極為稀少,瀕危等級被評定為極危。
  • 蘭科舌喙蘭屬植物在雲南德宏被首次發現
    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據介紹,舌喙蘭屬有13種,產自喜馬拉雅地區至中國南部,中國產9種,均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易危物種。舌喙蘭屬在之前數次野外調查中均未發現,為雲南省德宏州新記錄屬。
  •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 中國球蘭屬植物家族添「新丁」
    高黎貢球蘭(央廣網發 侯雲鵬 攝)央廣網保山9月25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鬱雲江 尹存助 侯雲鵬)近日,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在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動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
  •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兩個地衣新種
    新華社昆明3月28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立松研究員課題組在雲南普洱市發現擔子地衣的兩個新種,分別命名為「雙色麗燭衣」和「雲南麗燭衣」。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真菌學》上。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棟博士介紹,這兩個新種屬於「麗燭衣屬」,該屬被形象地比喻為「美麗的蠟燭」。「雙色麗燭衣」在景東縣被發現,命名源於對其棒狀子實體顏色的描述,它的子實體頂端呈淡黃色,朝基部逐漸變成白色。而「雲南麗燭衣」在寧洱縣被發現,通體為橙黃色,細長狀,近中央有一條縱向凹陷。
  •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高黎貢球蘭 中國球蘭屬植物家族添「新丁」
    中新網龍陵9月24日電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獲悉,該院專家在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高黎貢球蘭。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
  • 易危物種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在雲南德宏被首次發現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經過連續兩年觀察拍攝,並經過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確認,在雲南德宏芒市勐戛鎮海拔1800米~2000米區域,發現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為德宏州新記錄屬。 美葉舌喙蘭為多年生草本,生於石灰巖山地林緣。
  • 科學網—雲南發現木本經濟植物新種
    日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與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發表了一種木本經濟植物新種——大果五味子。該種為多年生木質大藤本,高可達10多米,結實眾多,是稀有木本經濟種源。 據了解,大果五味子產於雲南東南部個舊、河口、馬關、文山交界一帶的熱帶地區, 為木質大藤本,老莖生花現象明顯。而木質大藤本、老莖生花、滴水葉尖、大板根並列為熱帶雨林四大特徵,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雲南東南部低海拔地區的熱帶雨林特性極為典型的事實。
  •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近日,在雲南祿豐早侏羅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較好的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祿豐盤古盜龍。這是腔骨龍類化石在亞洲的首次發現。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發布時間:2014-10-23 17:46:18 【編輯:楊彥宇】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舌喙蘭屬珍稀植物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13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山地與喜馬拉雅地區,南面分布至泰國;我國共有9種,均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易危物種。
  • 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工作人員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大葉可愛花。新華社發【科技前沿】最近,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植物園與雲南德宏州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合作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科研人員在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新亞種紫花黃藥和一中國新記錄種大葉可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