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兩個地衣新種
新華社昆明3月28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立松研究員課題組在雲南普洱市發現擔子地衣的兩個新種,分別命名為「雙色麗燭衣」和「雲南麗燭衣」。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真菌學》上。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棟博士介紹,這兩個新種屬於「麗燭衣屬」,該屬被形象地比喻為「美麗的蠟燭」。「雙色麗燭衣」在景東縣被發現,命名源於對其棒狀子實體顏色的描述,它的子實體頂端呈淡黃色,朝基部逐漸變成白色。而「雲南麗燭衣」在寧洱縣被發現,通體為橙黃色,細長狀,近中央有一條縱向凹陷。
-
雲南德宏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
新華網昆明10月12日電(記者 趙珮然)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命名為「運氣海芋」。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冰介紹,運氣海芋是狹域分布種,被發現於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於熱帶季雨林林下、路邊等生境,推測在鄰近的緬甸也有分布。劉冰說,海芋屬在全球範圍內已知78種,近20年來仍有新類群被不斷發現。
-
雲南發現舞花姜屬植物新種
新華社昆明1月6日電(記者姚兵)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新種,將其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相關科研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多樣性雜誌Taiwania上。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的花。
-
西藏昆蟲資源豐富 發現缺口青尺蛾屬新種
中新社拉薩3月14日電 (趙朗)記者14日從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截至目前,西藏採集鑑定鱗翅目蛾類昆蟲13科101種,發現缺口青尺蛾屬新種。因獨特的地貌、複雜的氣候條件及多樣的植被類型,西藏昆蟲資源極為豐富。自2017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依託西藏昆蟲種質資源項目聯合華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在西藏開展昆蟲種質資源採集及蛾類野外調查。
-
【蟲研捷報】我國大陸新記錄一屬牙甲科昆蟲
文章首次報導了該屬昆蟲在中國大陸的分布,並描述了該屬在中國的一個新種Chasmogenus parorbus Jia& Tang,2018。文章還報導了該屬在中國大陸的兩個新記錄種:Chasmogenus orbus Watanabe, 1987 和 Chasmogenus abnormalis (Sharp, 1890),其中C. orbus Watanabe, 1987 發現於香港,該種過去僅記錄於日本。
-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近日,在雲南祿豐早侏羅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較好的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祿豐盤古盜龍。這是腔骨龍類化石在亞洲的首次發現。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發布時間:2014-10-23 17:46:18 【編輯:楊彥宇】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
雲南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異藥花金平奇柱苣苔近日,記者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該保護區內新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和金平異藥花。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內知名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在該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金平異藥花。科學家們詳細描述了該物種的形態、生境等,並基於ITS序列對其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雲南發現蜘蛛新物種!快來圍觀這種會走路的「枯葉」
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蜘蛛,它利用獨特的偽裝,即使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你眼前,你也會對它視而不見。這是唯一一種身體與懸掛枯葉驚人相似的已知蜘蛛。 科學家已經在研究論文中公布了這一發現,但尚未仔細描述和命名這種蜘蛛。 這種新發現的擬態蛛形綱動物屬於圓蛛科尖鼻蛛屬。
-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2019-03-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中新網昆明3月28日電 (馬興達 申健勇)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發現一西番蓮屬新種勐海西番蓮。該新種目前已知的個體數極為稀少,瀕危等級被評定為極危。
-
雲南發現5個兩棲類新種
11種,進一步揭示了中國掌突蟾屬的物種多樣性被低估,值得分類學家進一步關注。 記者從中國兩棲類網站獲悉,科研人員在德宏和文山發現無尾兩棲類新種5種,其中4種在德宏盈江發現,另一種在文山發現。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然保育主任楊劍煥等人在盈江縣發現的兩棲類新種為: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費氏異角蟾和盈江稜鼻樹蛙。 費氏異角蟾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費梁教授命名,以表彰其對中國兩棲動物多樣性研究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極度瀕危的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記者趙珮然)一個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該成果於18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ZooKeys》上。
-
農學院博士生邴孝利發現半翅目昆蟲共生細菌新屬新種
最新一期的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刊登了農學院昆蟲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邴孝利的研究論文「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ly discovered symbiont in the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名字很可愛,為什麼雲南會有那麼多新物種
我國雲南地區,因為氣候多樣性和複雜的地貌特徵,自古以來,就是生物們的重要棲息地,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脊椎動物和獸類動物中的53%、昆蟲類動物的52%、鳥類動物的65%,都生活在雲南,而且其中包含著多種珍稀物種,甚至有一些只分布在雲南地區。此外,由於特殊的生態環境,雲南也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
-
超大巨竹節蟲在雲南被發現 昆蟲專家:或是國內首次發現
就是這一眼,雲南盈江觀鳥協會理事長曾祥樂發現了一隻巨竹節蟲。比劃後他發現,這隻巨竹節蟲比兩張A4紙要短3-4釐米。「超大的巨竹節蟲。」他和小夥伴在朋友圈說道。也是一眼——一看到它的『劍鞘』狀的尾巴,趙力就認出了這隻馬格納斯竹節蟲。他介紹,該種是中國昆蟲的一個新紀錄種,也是目前該種最北的發現記錄。如果最後測量的長度如曾祥樂所述,「那麼這個種類將是中國的第二長的竹節蟲種類。」
-
坐標雲南!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據報導,近日,來自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2個全新的植物物種,它們一個取名為紫花黃藥,一個取名為大葉可愛花,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它們就美麗極了!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2019年3月,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程師何德明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蔡磊等人在文山市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時,發現一種正在開花的馬兜鈴屬植物。通過採集標本、拍攝照片、查閱大量標本和文獻資料後,他們最終確定這種植物為馬兜鈴屬新種。因模式標本採自於雲南省文山市,因此定名為文山馬兜鈴。
-
《科學》:科學家發現昆蟲與蟲媒裸子植物之間傳粉新模式
-
新植物來了!雲南發現植物新種紫唇姜,還有高黎貢球蘭……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在雲南新平發現一種姜屬植物新種:紫唇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