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科學家發現昆蟲與蟲媒裸子植物之間傳粉新模式 |
任東(左起)、蘭博德拉與史宗岡三位教授,在蘭博德拉華盛頓特區辦公室合作撰寫論文。(美國《世界日報》,史宗岡提供)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住在新澤西州的退休教授
史宗岡與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任東、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蘭博德拉博士(Conrad Labandeira)等國際昆蟲及古生態學家合作的論文,刊登於日前出版的《科學》雜誌。
此篇名為《歐亞大陸長喙蠍蛉指示被子植物大發生之前一種新的傳粉模式》(A Probable Pollination Mode Before Angiosperms: Eurasian, Long-Proboscid Scorpionflies)的論文,是由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四個國家、九個研究機構的學者共同研究的成果。
任東表示,他們首次發現距今1億6000萬年的中侏羅世時期傳粉昆蟲與當時的蟲媒裸子植物之間,存在著一種新的傳粉模式,為傳粉昆蟲類群的起源、早期演化與若干關鍵特徵性狀極性的確定提供直接證據,也為昆蟲與植物協同演化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該論文刊登於舉足輕重的專業科學雜誌,畢業於臺灣大學及賓州大學化工系的史宗岡表示與有榮焉。他說,《科學》雜誌亦邀請英國北安普敦大學兩位著名昆蟲學家Ollerton與Coulthard,於同期為該論文發表評論,該論文在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史宗岡指出,本項研究於2004年底開始籌劃,2005年開始進行,論文成果由多國家、多領域(還包括支序專家、花粉專家、地質元素專家等)專家歷經約四年,共同合作完成,其所呈現的群策群力精神,更是難能可貴。
史宗岡目前為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客座教授,他與任東對中國大陸東北中生代昆蟲的開發研究,一直不遺餘力,經多年努力,採獲大量的傳粉昆蟲化石。該研究所依據之昆蟲化石,大部分由史宗岡提供。
鑑於史宗岡捐獻其個人發現的昆蟲化石對該論文的貢獻,本次研究主要發現的三種重要昆蟲中,一項新屬新種昆蟲以其妻命名為「gloriae」,一新種昆蟲以其女命名為「janeannae」。至於另一新昆蟲,屬名系以熱河生物群命名為「Jeho」,種名則以遼寧省取為「liaoningensis」。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