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1/6)

"← →"翻頁

10月23日,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化石。近日,在雲南祿豐早侏羅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較好的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祿豐盤古盜龍。這是腔骨龍類化石在亞洲的首次發現。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發布時間:2014-10-23 17:46:18 【編輯:楊彥宇】

雲南發現亞洲首具腔骨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楚雄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完整骨架超過120具
    已出土的恐龍化石中,有蜥龍類、虛骨龍類、鳥龍類三個種類,達25屬35種,代表有許氏祿豐龍、巨型祿豐龍、金山龍、大地龍、馬門溪龍、雲南龍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最完整的古動物群之一,阿納發現的新恐龍化石種類,又極大豐富了「祿豐蜥龍動物群」的家族;在阿納同一系列剖面上連續出現早、中、晚三套侏羅世恐龍動物群化石和伴生的古生物化石,具有世界唯一性,從原蜥腳類到蜥腳類
  • 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
    祿豐盆地大窪出土的恐龍化石及伴生動物化石,總稱「祿豐蜥龍動物群」。已出土的恐龍化石中,有蜥龍類、虛骨龍類、鳥龍類三個種類,達25屬35種,代表有許氏祿豐龍、巨型祿豐龍、金山龍、大地龍、馬門溪龍、雲南龍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最完整的古動物群之一。阿納發現的新恐龍化石種類,又極大豐富了「祿豐蜥龍動物群」的家族。
  • 恐龍家族發現新屬種——晉地甲龍
    圖片由山西地質博物館提供特別是2011年發現於大同市左雲縣白堊紀地層中的一具近乎完整的「左雲晉地甲龍」化石,是恐龍家族的一個新屬種。而之前山西地質博物館已經命名了3個新屬種的恐龍。今年6月1日前,經過精心修復的「左雲晉地甲龍」化石將在山西地質博物館向公眾展出。
  • 亞洲首例梁龍化石現身寧夏 新疆發現亞洲最長恐龍
    據新華社電昨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恐龍溝和寧夏靈武市兩處恐龍發掘點開始發掘。初步研究表明,寧夏靈武發現的恐龍化石為梁龍化石,這在亞洲地區為首次發現。同時記者從新疆奇臺縣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獲悉,科學家們確認26日發掘的一具恐龍化石為馬門溪龍,體長達35米,是亞洲最長恐龍。
  • 古脊椎所發現新鴨嘴龍類恐龍
    1951年,楊鍾健、劉東生等在萊陽進行了較大規模考察與發掘,在金崗口村西溝(現1號地點)發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命名了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1958),以及金剛口譚氏龍、破碎金剛口龍等大量恐龍和恐龍蛋化石,並首次報導了萊陽發現的翼龍化石。
  • 【中國新聞網】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中國新聞網】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2020-05-13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 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董麗萍 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董麗萍、王元青、王原等與日本、英國同行合作,在遼寧黑山縣下白堊統沙海組煤層(距今約1.2億-1億年)發現一件離龍類新屬種化石,以化石產地及其體型較小的特點,命名為「侏儒黑山龍」。
  • 困擾科學家的離龍類動物演化史 新屬種「侏儒黑山龍」能說清嗎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的國內外研究人員,在遼寧黑山縣下白堊統沙海組煤層發現了離龍類動物新屬種,並將其命名為「侏儒黑山龍」。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系統古生物學雜誌》上。
  • 萊陽又添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楊氏萊陽龍
    &nbsp&nbsp&nbsp&nbsp據悉,1951年,楊鍾健等在山東萊陽發現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近十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與萊陽市政府合作,在萊陽進行了連續的野外科學考察,取得一些重要發現和研究進展。
  • 諸城恐龍化石家族添新屬種 現已正式命名「諸城中國甲龍」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9日訊 諸城因其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而被譽為「中國龍城」。近日,中國古生物專家基於在諸城臧家莊化石點上採集的甲龍類右側腸骨化石,判斷其代表了一個甲龍類新種,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恐龍家族添新屬種:晉地甲龍
    山西地質博物館近年來持續開展全省範圍內的古生物化石調查、發掘、修復、研究工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發掘了三疊紀「中國肯氏獸動物群」、白堊紀恐龍動物群、二疊紀鋸齒龍類等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多年來,通過與國內外專家開展合作,山西地質博物館先後研究命名了3個新屬種的恐龍。
  • 「中國龍城」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吳書光)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江西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屬於哪個是時代的?
    江西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屬於哪個是時代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西現新種長鼻子恐龍化石 被命名匹諾曹王 來源:中國江西網 鼻子長達9米 其化石骨架計劃半年後展出 經典童話名著《木偶奇遇記》裡長著長鼻子的匹諾曹,給許多人留下童年記憶。
  • 亞洲最原始鐮刀龍類化石出土
    義縣建昌龍復原圖  近日,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學小林快次博士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中國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幹鐮刀龍類恐龍化石研究顯示,該新恐龍可能是迄今發現的亞洲最原始的鐮刀龍類,相關成果5月29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於2009年徵集的標本產自約1.25億年的遼西建昌義縣組,化石骨架基本完整。」呂君昌表示,通過近3年的研究,研究人員確認,該標本屬於獸腳類恐龍中的鐮刀龍類恐龍新屬種,並命名為義縣建昌龍,其獨特性在於它具有鳥臀類恐龍齒式。
  • 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原標題: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被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新發現,甘肅永靖再現恐龍骨骼化石
    記者從11月5日在甘肅省永靖縣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獲悉:甘肅省恐龍化石研究又取得新進展,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
  • 福建省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及人類為什麼研究恐龍呢?
    在1月12日召開的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上通報,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 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 初步認定是「新屬種」
    1米多長的粗碩腿骨赫然顯露,肩胛骨、尾椎骨等在山巖間依稀可辨……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李起龍村芥菜溝,距今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被發現。據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初步認定,該化石屬冀北熱河生物群首次發現,將改寫世界古生物進化史。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從化石的形態上看,其應該屬於一隻體長在7至8米之間的鴨嘴龍類恐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直到2013年的7月,鵡川町立穂別博物館才與堀田良幸召開了正式的發布會,向媒體公布了自己的發現,發布會的標題為「鵡川町發現恐龍的骨骼化石、可能屬於植食性的鴨嘴龍科(町穂別恐竜化石発見 草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