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大醫療技術危害 - 醫療健康專區 - 生物谷

2020-12-01 生物谷

 

網際網路醫療中國會編者按:美國ECRI醫療研究機構發布的《2015年醫療技術危害名單》,其中重點指出了10大類別。儘管醫療技術危害可能表現為多種形式,如不恰當系統配置,不完整的數據,不適當的設備維護,低級的回收管理能力,甚至可能是設備自身的內在問題;但這10大危害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ECRI的研究基於以下標準:嚴重性、概率性、輻射性、隱匿性、形象性、可預防性。

1、預警危害:不適當的預警配置策略和實踐

o 不適當的預警配置策略的案例包括:

o 當新患者接入設備時,難以將醫療設備重置為廢棄的預警範圍。在這種情況下,用於先前患者的預警範圍將被應用於新患者;

o 為受監控的係數選取不適當的預警範圍(如,心率和血氧量);

o 預警優先級的選取與情況的嚴重性和所需回復的實效性不匹配;

o 患者存在心率失常風險並且可能需要診療介入的時候沒有採取確定的心率失常預警。

建議

o 首先,確立一項描述具體治療區域的預警裝置配置標準實踐政策。如果政策已經存在,則要評估政策的完整性和臨床相關性。政策需要解決一下因素:

o 廢棄的參數預警設置--包括預警範圍和優先級--反應臨床指標、需求和特定治療區域的患者人口特徵;

o 改變預警裝置構造的程序--誰有權利改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改變?以及如何為這些改變建立檔案?政策需要對醫護人員所做的改變加以區別;

o 在患者轉換治療區域期間和之後以及轉移不同地點之後,確保使用正確的預警構造設置;

o 啟用廢棄預警設置程序,以便新患者在任何時候接入設備;

o 為診療人員提供關於預警裝置實踐指導的培訓守則。

2、數據完整性:EHR和其他醫療IT系統中的數據錯誤和缺失

o 數據完整性錯誤可能包括:

o 一名患者的數據在另一名患者的記錄中出現;

o 數據缺失或傳輸延誤;

o 不同醫療設備和系統之間的時間同步錯誤;

o 已廢棄的價值標準被誤用,或者某方面被錯誤的數據預先填充;

o 當同時應用文本和電子數據時,出現患者信息不一致;

o 過期的信息被包含到新的報告中。

建議

o 在執行新系統或改進現存系統之前,需要評估診療工作流,以便理解一線人員是如何使用系統,並識別出系統的無效率和潛在誤差來源;

o 組織包含一線員工在內的團隊,對 EHR或其他任何HIT系統以及關聯界面進行徹底測試,以便正式系統合理充分、按照預期的運行;

o 在被允許使用HIT系統之前,建立一個全面的訓練項目並具有使用能力。在啟用新系統或設備的時候,為終端使用者提供尋求幫助的渠道;

o 建立報告和調查HIT相關的事故和存在於組織內危害的渠道,這對於ECRI和其他相關組織都同樣重要。

3、混淆靜脈輸液線而導致的用藥和治療方案的管理失誤

它們將以如下的幾種形式發生:

o 輸液線可能被連接到錯誤的藥劑瓶。這會導致患者被輸入錯誤的藥劑,或者藥劑被以錯誤的頻率輸入;

o 輸液線可能被安裝到錯誤的輸液閥,這會導致輸藥過程低於或高於預期頻率;

o 患者終端的輸液線可能被連接到錯誤的管理路徑,這會導致不同身體部位的治療錯誤。

建議

o 從藥劑瓶開始全程追蹤每條輸液線,確保患者終端連接到正確的管理站;

o 以藥劑或治療方案名字備註每一條輸液線;

o 以適應性方式建立輸液連接。如果連接需要消耗較大的精力,很可能是你不應該這樣做。

4、內窺鏡和手術設備的不充分回收處理

醫護人員每天都處理成千上萬的可重複使用的手術設備,以便用於後續環節。正確的回收處理過程將去掉殘渣和潛在的傳染物質並對對設備進行消毒,以便將其安全的應用到新患者。然而, 當處理不當的時候,可能導致院內感染和疾病的發生。

建議

o 對回收處理人員和終端用戶強調醫療設備和儀器在進行消毒之前必須徹底清理;

o 為回收處理工作的高效執行提供足夠的空間、設備、資源、環境;

o 確認存在合理的回收協議,並且適用於相關的設備型號,包括機構設備目錄的內容,並向設備製造上諮詢某些儀器的特殊要求;

o 在員工加入機構和新設備投入使用時,提供充分的設備處理和回收訓練。同時,周期性的對現有員工進行重複性訓練以保持能力;

o 周期性地對協議進行審視以確保其清晰、全面、準確,並擁有確保程序更新和個性化通知地機制,以備設備供應商更新他們地回收處理說明;

o 根據協議和設備處理質量進行監控;

o 在評估設備購買決定時,向回收處理人員尋求建議,以便確定那些是否需要額外時間、步驟或資源進行有效回收處理;

o 培養回收處理人員與其支持部門之間地溝通及合作。

5、由於配置錯誤或預警疏忽而未被發覺的呼吸機斷連

作為重要的生命支持設備,呼吸機一旦發生斷連則會引起缺氧性腦損傷並最終導致死亡。為了使得呼吸機斷連感應器和預警系統更加有效,這些系統必須被設置在適當地層級,並且在預警時被醫護人員接收。

建議

o 研發並歸檔用於設置低壓和低分鐘容量地呼吸機預警策略,以便於發現斷連。醫護人員可以定製這些值,這些值也可以根據每一個患者來管理;

o 以不同地方式指導客戶明確低壓和低分鐘容量地呼吸機預警策略;

o 在專家進行常規地呼吸機檢查期間,確定預警系統被合理地激活和設置,並檢查全部呼吸系統以確認呼吸迴路安全連接;

o 護士在檢查呼吸系統時,確認所有迴路在病人發生轉移時安全連接;

o 評估呼吸機使用區域的預警是否能被充分聽到。確認存在於這些區域內任何潛在的障礙;

o 如果輔助性的預警通知系統被用於呼吸機預警:確認診療和技術需求、預警傳輸可行性和誤差預警能力。

6、患者手持設備錯誤使用和設備故障

o 類似於FDA和MAUDE等機構的資料庫,對患者手持設備技術的誤用可能或已經導致的傷害都進行過相關說明:

o 患者電梯的不適當使用:吊索連接不平穩、電梯過載或者非患者專用電梯等因素都會造成患者傷害,並引發其他的危險;

o 關於患者移動起重器的問題:FDA機構的測試表明患者移動電梯在過載時發生變形;

o 有關轉換板的使用問題:當使用這些設備時,必須注意避免潰瘍或燒傷患者受到外力衝擊。

建議

o 醫護人員應該特別注意一下可能會造成困境的起重情景:

o 將患者從衛生間轉移到輪椅、從輪椅轉移到床位以及從浴缸轉移到輪椅;

o 將患者從床位或者輪椅上改變位置;

o 將患者從床位上抬起;

o 再組裝已經載有患者的床位;

o 為床位上的患者洗浴;

o 輔助患者移動行為及著裝。

7、"藥劑蔓生":診斷性射線暴露中未被察覺的變化

藥劑蔓生是一種在診療過程中為了獲取高質量的診療放射圖而出現的X射線過度接觸。雖然"藥劑蔓生"不會造成立即傷害,但是會對患者造成長期影響。

建議

o 如果你的數位化診療射線系統沒有配備標準化EI,請嘗試通過軟體升級方式是否能實現這一職能;

o 顯像系統配備次功能後,運用EI系統的檢測器平臺檢驗患者的藥劑和射線暴露情況;

o 採取必要步驟,將EI數值顯示作為X光射線技術工作流的一部分;

o 安裝能夠自動輸入和分析EI數據的軟體;

o 為全部門員工明確追蹤和分析EI數據的責任;

o 為常規可執行的射線研究定義可接受的EI數值和範圍標準。

8、機器人化手術:訓練不充分而產生的抱怨

o ECRI 機構已經對機器人化手術相關的醫療事故進行調查,這些事故的發生原因如下:

o 需要根據機器人我尺寸重新安置團隊成員或設備;

o 手術過程中OR平臺的患者轉移和偶然性移動行為的重新安置;

o 在常規的安全實踐和團隊交流過程中注重提醒,避免出現相關的困難。

建議

o 外科醫生、護士及醫療團隊訓練;

o 輔助設備操作人員訓練;

o 建立信任機制及保持熟練度。

9、信息安全性:醫療設備和系統的不充分保護

下列事件需要相關的信息保護:

o 設備遭受惡意軟體破壞,可能會引起醫院插管術實驗室的暫時性停機;

o 多數醫療機構需要在大範圍告知患者或社區其PHI(患者健康信息)已經被不恰當的洩露和竊取;

o 一些研究者已經定義了醫療設備的某些特殊的薄弱環節,業內也存在關於患者因護理設備被侵入而受到傷害的關注。

建議

o 積極評估醫療設備的網絡信息風險,必要時與設備製造商合作;

o 及時更新殺毒軟體程序並為OS系統打補丁,這項工作可以作為購買環節的安全需求;

o 通過防火牆和虛擬LAN限制醫療設備的網絡接入,而且在非必要的時候限制接入員工系統的醫療設備數量和型號;

o 審查所有設備的登錄接口,確保使用合適的登錄密碼文本;

o 建立監控和匯報網絡信息安全的流程,避免系統遭受惡意侵害。

10、尤為重要的回收和安全預警管理系統

相關的挑戰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o 植入性設備及軟體更新;

o 設備整合系統及需要臨時性工作區的設備;

o 醫院的租借設備及管轄的家庭護理設備;

o 這些設備預警系統的缺失將會導致已知的設備故障不能被校正,從而潛在的導致患者傷害。

建議

o 執行監管權:由機構的管理層授權,以便於隸屬於不同預警系統的醫護人員使用、維護或管理患者護理工作,從而降低預警失誤;

o 為重點病人設立專門的預警管理系統;

o 建立一個閉環式的預警管理流程,以確保相關責任部門及時接受預警並存檔用於下一階段的改進;

o 以書面的方式明確進入系統的信息應該發送給哪一部門,這些預警應該如何處理,預警的回覆應該如何存檔。(文/網際網路醫療中國會編譯)(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生物谷專訪上田實教授:再生醫療的研究與產業化
    此次生物谷有幸能採訪到日本生命挑戰株式會社的首席科學家上田實教授,請他為我們介紹他的研究成果——如何在再生醫療中不使用幹細胞!下面是生物谷專訪上田實教授全文:生物谷:您從事幹細胞研究多年,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您主要的研究經歷?
  • 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機構TOP10/新銳投資機構TOP10/10大...
    伴隨著中國居民的收入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以及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規模高達4萬億的巨大市場。這個產業在過去5年年均增長超過20%,遠超全球約6%的平均增長率,也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接近屆時中國GDP的10%,將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經濟支柱。
  • 2015年1月~7月國內移動網際網路醫療融資盤點
    3大部分,診前、診中和診後的10個醫療環節,真正實現婦幼保健醫院的移動醫療全流程閉合循環,構建"移動醫療-智慧醫院-母嬰O2O"的網際網路平臺。:康大預診是一款專注服務"女性和寶寶健康"的手機醫生。>簡介:醫信科技位於深圳,成立於2014年2月14日,為一家垂直於婦兒健康領域的移動醫療公司。
  • 醫療大健康投融資速遞Vol.132
    本輪融資由元生創投領投,朗瑪峰創投、翕然資本、江蘇拓邦跟投,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加速推進IVD新技術產品的臨床開發和新管線布局。常州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是一家專注於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 2015移動醫療以色列周
    ,移動醫療最近兩年在以色列也取得了爆發性增長。在2014移動醫療元年,英途曾邀京東、360、愛康國賓等近30位企業家考察矽谷同行,收穫頗豐;此次2015年3月新春伊始,英途邀您走進創業的國度,對話以色列最具創新性的移動醫療公司CEO,尋求移動醫療的突破靈感,對接投資合作。
  • 京東健康、華蘭生物……47家中國醫療獨角獸排名大公開
    而復星醫藥旗下生物製藥公司復宏漢霖也在去年九月正式登陸香港的聯交所主板目前市值上漲52億人民幣。03中國醫療獨角獸站在投融資風口的獨角獸企業顯示著一個行業內科技創新的實力,這些企業往往擁有較高或區別化的行業技術門欄。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身上這種「硬科技」的氣質無疑更加突出。
  • 關鍵詞讀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健康、醫療分量
    頭條】☉回顧李克強總理至今的四次政府工作報告,每年針對醫療健康的重點工作部署均備受關注。從2014年的「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2015年的「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2016年的「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再到2017年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每年的核心內容亦有所不同。
  • Vol.138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
    景傑生物本輪融資得到大型一線基金和知名生物醫藥專業基金的共同支持,將進一步推動其新業務線的開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優化。 玄合醫療完成1500萬元A輪股權融資,天風天睿獨家投資 2020年11月10日獲悉,玄合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玄合醫療)完成1500萬元A輪股權投資,由天風天睿獨家投資。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2019年,生物醫藥谷產業收入規模達800億元,已逐步形成以生物製藥、化學藥、現代中藥和醫療器械為主體,基因檢測、第三方檢驗服務為特色優勢,診斷試劑、精準醫療、細胞治療等領域為潛力的產業體系。南京生物醫藥谷作為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精準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產業定位更加明晰,特色優勢不斷凸顯,創新模式成效倍增,科技成果接踵湧現,已成長為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重要集聚區。
  • 金衛醫療致力生物醫療新興產業,實現產業鏈縱深布局
    -集團獲許可於上海從事基因檢測及細胞組織儲存業務-與現有免疫治療業務投資相得益彰,促進未來精準治療創新發展香港2018年2月26日電 /美通社/ --中國領先的綜合醫療企業,金衛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00801
  • 醫療大健康投融資速遞Vol.126
    派真生物獲凱輝基金和元禾原點數千萬B輪投資 加速賦能中國基因治療產業化升級 業界知名的專注於AAV載體包裝及基因治療CDMO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廣州派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派真生物」)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凱輝基金領投,元禾原點跟投,本輪融資是派真生物與在國內外具有深厚積累和生物製藥行業廣泛布局的投資夥伴的再一次戰略攜手
  • Vol.144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
    資訊目錄 生物技術 生物醫藥 醫療器械 醫療服務 數位化醫療 併購動態
  •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白皮書
    據統計,2013 年全球醫療健康數據量為 153EB,預計年增長率為 48%。通過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等技術,大量文本、視頻、圖像等非結構化數據得以分析利用。來源於三甲醫院的電子病歷資料庫,基層醫院和體檢機構的健康檔案資料庫,國家各統計部門的人口資料庫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個人完整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大數據,為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健康行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訪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國慶    2017年,醫院微信公眾號掛號數還只有6萬,2018年就增至38萬,今年前10個月也已經突破62萬。「網際網路+醫療」給人們帶來的舒適就醫體驗,正在讓大家拋棄傳統的就醫模式。   正如大家剛熟悉的移動端預約掛號繳費,新的就醫模式又接踵而至了。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微創醫療機器人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
    36氪首發 |「華龕生物」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創新3D微載體技術瞄準幹細胞治療產業化痛點問題應世生物完成1.3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2020年9月4日,應世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 領星生物、來凱醫藥結盟:加碼精準醫療,技術不足先炒概念?
    其實這就是前兩年炒的很火的「智慧醫療」、「網際網路醫療」、「大數據醫療」甚至是「精準醫療」的概念,只不過領星選擇從腫瘤這一細分賽道切入。早在2010年,現已退市的華生基因就已經做過相關業務。資料顯示:華生基因主要從事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基因檢測服務、臨床案例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服務、健康風險評測等領域的基因檢測數據分析和業務信息管理軟體研發、銷售及移動網際網路O2O服務,以及其他管理信息類軟體的研發、銷售及技術服務。2015年8月17日,華生基因掛牌新三板;2018年9月7日,華生基因宣布退市,上市時間僅僅3年。
  • 獵雲網「2018最佳醫療健康創新公司TOP 10」榜單發布!
    根據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綱要,預計在2020年我國的健康產業總規模也將會超過8萬億元,醫療健康將會孕育出巨大的發展前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數字醫療初創公司共完成93筆交易,募集到33億美元的資金,平均交易額達2360萬美元,高於2017年的1640萬美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總融資額為68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的57億美元。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目前,擬募資金額最多的企業為華熙生物,計劃融資規模是31.54億元;擬募資金額最少的企業仍是賽諾醫療,計劃融資規模僅2.67億元。16家企業成立時間超過10年目前,2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平均成立時間為14年,16家企業成立時間超過10年;6家企業成立時間小於10年。
  • 疫情當下|產生的大量醫療垃圾 健康隱患同樣巨大
    疫情當下|產生的大量醫療垃圾 健康隱患同樣巨大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讀: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若這些垃圾處理不當會危害到人體健康,而提及醫療垃圾的危害就更令人不寒而慄。因疫情形勢嚴峻,導致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和其他醫療物資一方面供應不足而十分急缺,一方面這些防護用品也正在每天被大量的使用,且這些防護用品的防護時間有限,使用一段時間後就需要丟棄更換,由此而產生了大量帶有傳染病毒的醫療垃圾,相比普通生活垃圾,處理醫療垃圾的方法更為嚴謹,只有科學處理才能避免二次汙染,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
  • 生物醫療大數據的出路與去路探討
    生物醫療大數據普遍很「重」隨著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高通量手段的成熟,生物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急劇膨脹。然而,與其它行業的數據不同,生物醫療行業的數據呈現分散,破碎,低透明度,以及意義尚等解析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