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度)
泡泡的破裂與生病有什麼聯繫呢?先來看一看泡泡的破裂是怎麼回事吧!
當水泡破裂時,液膜會碎成許多小液滴,猶如一枚裝載微生物的小手榴彈爆炸一般。下面我們換一個角度,再來一次
人家還可以橫掃一波!
(在(a)4s和(b)55s之後,在水的表面之間爆炸的氣泡分別在0.61和0.21ms之間爆裂。舊泡沫的爆發會產生更多更小的液滴。比例尺為1毫米)
就算被炸到,也是水而已啊!圖樣圖森破!
(被大腸桿菌汙染的水的表面上使用單色光(鈉燈,589nm)觀察)
從微觀上看,其實水泡表面沾滿的各種各樣的細菌!據估計,一個液滴可以攜帶數千種微生物,而每個水泡可以釋放數百個微滴。
(來源:百度)
表面活性劑(如洗滌劑中的起泡劑)的存在能顯著增加水泡的穩定性,被細菌汙染的水泡,就猶如加了表面活性劑,比未受汙染的水泡穩定高 10 倍以上。
(氣泡的厚度演變,每條曲線平均1600個氣泡組成的一個數據集)
(來源:百度)
但液膜的蒸發失水將使液膜越薄,爆裂時爆發出來噴射作用反而更劇烈,發射到空氣中的微液滴越小,數量就越多,噴速越快。與純淨水泡相比,一個含有細菌的水泡產生的液滴數量多了 10 倍以上,而噴射速度了快 10 倍,約以每秒 10 米的速度發射到空氣中。
(氣泡的厚度演變至破裂)
(來源:百度)
參考資料: 《Biosurfactants Change the Thinning of Contaminated Bubbles at Bacteria-Laden Water Interfaces》(Phys. Rev. Lett. 121, 204502 – Published 15 November 2018)連結地址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1.204502
http://lbourouiba.mit.edu/publications
未標明的圖片都來自原網站(或論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