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3篇全國「百篇優博」論文,我發現了學位論文選題的關鍵!

2020-11-23 騰訊網

學位論文的性質

學位論文是各個學術機構普遍採用的一種學術測量工具。對學術機構來說,它是學位授予者評價和考查學位申請者的學習成績和學術水平最主要的依據,在教學和研究活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學位層次的提高,學位論文在學業評價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對學位申請者來說,學位論文不但是反映其學術水平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學習者在一定階段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的系統總結。

研究生的培養一般定位於高層次研究型人才,而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歷程中的標誌性成果。在歐美等科學技術先進的國家,學術機構對學位論文尤其是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控制非常嚴格,學術水準要求高,往往一篇博士論文就打開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幾篇博士論文就可以組建一個新的學科。歷屆諾貝爾獎的評選材料中,參評者當年的博士論文佔了相當比重。一些博士學位論文往往成為一個研究者的代表作,甚至奠定其在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

由於學位論文的性質和它在學術評價中的重要地位,其選題和撰寫歷來為學術機構和研究生指導教師所高度重視,許多研究人員對學位論文有專門的論述,指導研究生寫出好的學位論文。當代著名新聞史研究專家方漢奇教授說:「學位論文的寫作是一項完全訓練,它不僅能夠提高寫作者搜集、整理、鑑別相關文獻資料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看出他們使用外語和駕馭外語的能力,因此是對大學生和研究生學習成績和專業水平的一個總的檢驗和考核。」

近年來,學術管理機構越來越重視學位論文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了對學位論文寫作的指導和質量控制力度,促進學術創新。那麼,學位論文與其它學術形式的成果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或者說學位論文區別於其它學術成果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區別就在於學位論文有十分明確的問題意識。俞吾金教授認為,所謂「問題意識」,「就是人對自己周圍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在自己研究的領域裡,不採取輕信的態度,而總是自覺地抱著一種懷疑的、思索的、弄清楚問題的積極態度。」

問題意識體現在學位論文中,全文就必須提出「一個問題」,圍繞「這個問題」,並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貫穿於學位論文全文的始終,「這個問題」就是學位論文的問題意識的具體化。問題意識是學位論文的生命和靈魂。具有明確、得當的問題意識,是一個選題、一篇論文能否成功的前提與基礎,它能夠體現出一個研究者的基本學術素質。可以說,明確的問題意識是學術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優秀學位論文的共同特性。本文選取作為分析樣本的三篇論文,都曾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都是本學科百裡挑一的優秀研究成果。儘管論文的作者分屬於政治學和中國哲學等不同學科,但他們研究的主題都是政治學中的問題,是典型的規範論文,以之作為樣本分析的材料是合適的、恰當的。首先分析論文的問題意識。

通過表1,我們很清楚地發現,三篇優秀論文無一不是將其問題意識濃縮、凝結、反映在論文的主標題中,採用名詞較多的偏正結構表述,使人一目了然。而且,主標題確定了其問題意識,副題對其做出進一步的限定、強化和說明。這就說明,學位論文題目的確定須非常講究,一是要明確,二是要將問題意識直接反映出來,讓人一看題目就知道論文的核心內容。

學位論文的選題

(一)學位論文選題的特徵

學位論文的選題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和系統性等特徵。學術性即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當具有十分鮮明的專業化特徵,應當是本學科內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且尚未得到描述、解釋、評估或證明的主題。學位論文選題一般排斥那些已經公認得到解決的問題、得到證明的結論和在當時已經屬於不證自明或者常識的範疇;創新性即學位論文注重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追求量的有效增長,量的有效增長是通過論文的質量來體現的,因而必須選擇有開創性的題目,通過知識的原創性來提高論文的質量,應當堅決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和無謂的自說自話;系統性是指學位論文選題不僅應是一個獨立的真命題,也應當是一個對事物某一方面比較全面的研究選題。學位論文圍繞選題進行系統的研究,是一個綜合的工程,也就是說,論文必須有較大的取材範圍和較寬的研究視野。對學位論文的學術性、創新性和系統性的分析見表2。

學位論文的選題幾乎決定了論文本身的質量,其性質遠非學術性、創新性和系統性所能全部概括,但學位論文最重要的性質或品質正在於這三個方面,任何優秀的學位論文選題都在學術性、創新性和系統性三方面有突出的表現。

(二)學位論文選題的類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史蒂芬·范弗埃拉在其名著《政治學研究方法指南》中,將政治學博士論文分為七個主要類型。其實他劃分的類型不僅是針對政治學學位論文,幾乎是對所有學科的學位論文選題的一個分類。他將學位論文分為理論創立型、理論檢測型、文獻評估型、政策評估型(或政策處方型)、歷史解釋型、歷史評估型、預測型七個類型,又將上述七大類論文根據相關性的強弱歸併為四個大的類別,即:理論提出型、理論檢測型、理論應用型、文獻評估型。它們之間的關係如表3。

學位論文須在遵循學術規範和學術積累規律的前提下展開研究,學位論文選題的七種類型也可以說是七種創新形式,研究者須在這七種類型或形式中尋求創新。就這七種類型來說,理論創立型的論文選題的難度最大,因為在學術研究中,提出一個假設往往比證明一個假設更為困難,理論創立型的論文就是建立在提出新的假設基礎之上的,其對研究者的學術潛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預測型的選題也是一個相對困難的類型,「純粹的預測型論文是一個有風險的研究課題,因為未來總是變動不居的,從而該研究有被事實所駁倒的危險。」所以,絕大多數論文的選題集中在理論檢驗、文獻評估和理論應用(政策評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估)三個類別。對照上述分類標準,可以對本文所選的三篇論文分類,見表4。

上述分類標準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在實際的研究中,學位論文並非都是純粹的單一的類型,也不完全按照分類來展開,幾乎每篇論文都同時兼及到兩種或多種類型的特徵,只是某種特徵上表現比較突出而已。就本文所選三篇論文來說,《倫理王國的構造》一文就帶有深厚的歷史解釋型的氣味,而《現代政治的成長》和《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則有相當明顯的理論檢測的成分。

(三)學位論文選題的來源

人們常說「題好一半文」,對於學位論文來說,一個好的選題甚至直接決定其能夠達到的學術水準,然而,好的選題從何而來?

學位論文的選題首先來源於對本學科、本領域學術研究現狀的深入了解,沒有對一個專門領域的深思、細究、詳考,是不可能獲得學術靈感和學術激情的,也不可能找到一個富有創新潛力的選題,這就要求研究者在選題之間做大量細緻的工作,在確定選題之前盡最大可能地佔有本領域的學術資料,包括原始歷史文獻、已有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實證材料。參考材料的不足或不當不僅直接影響到選題的確定,還影響到後續研究的開展,直接制約著學位論文的質量。

學位論文選題還必須與本人的學術興趣結合起來,在一個熟悉的、有興趣的領域內開展研究,所遇到的障礙要比一個陌生的領域少得多,創新也要容易得多。胡適的《中國哲學史》(上卷),就是根據其博士論文《先秦名學史》修訂而來,而他之所以將先秦哲學作為他的專攻領域,源於他不滿足僅僅成為一個專家、學者的信念,他將自己的學術期待提升並定位於「以為他日為國人導師之預備」之上。強烈的學術使命感和文化精英的責任感使他將自己的學術興趣首先限定研究中國哲學方面,1915年5月胡適在日記中寫道:「自今以往,當摒棄萬事,專治哲學,中西兼治,此吾所擇業耳。」正是基於這一點,在其導師杜威的指導下,他的博士論文選題定為《中國名學史》,後經修訂、改名在國內出版後,很快在學術界同行和學生中引起轟動,成為胡適在學術領域的代表作之一。胡適的成功可以視為將學術研究和個人興趣、人生志向緊密結合的一大典範。

背景知識的積累和個人的學術興趣是學位論文選題最主要的來源,也是確定選題時必須考慮的最為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文獻的保障、支持和導師的指導、啟發在學位論文的選題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可忽視。本文所選的三篇分析的樣本論文在以上幾個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儘管論文完成者的學科不同,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資料的佔有和運用方面十分詳盡、全面和準確,同時從這三篇論文的後記,也可以看出,論文和選題與三位研究者的學術興趣結合得十分緊密。具體分析見表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兩個方面的傾向,其一,他們的博士論文題目與其所在的學科,以及其學術身份是高度一致的,這表明研究者博士論文選題的確定和寫作,是緊緊圍繞自己的學術興趣展開的,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研究特長。其二,三篇優秀論文所引用的中外文參考文獻數量很大,而且文獻的質量很高,幾乎都是各個學科的名著。

學位論文的結構設計

(一)研究設計的結構

學位論文的選題確定以後,應當怎樣將研究設想執行下去,將選題展開,完成研究任務呢,這就要在著手寫作之前進行論文結構的總體研究設計。研究設計是論文順利完成寫作、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一步。如果說確定選題是為學位論文打基礎的話,那麼研究設計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房子,為保證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這一步常在論文開題報告的環節中完成。

論文的選題是一個命題,任何命題都可以分解成假設、論證和結論三個部分,好的學位論文一定是遵循這一通行的學術規範的。假設是命題成立的基本條件,也是學術觀點得以延展的基本前提,不管作者是否在論文中明示,假設作為論文的重要部分一定是存在的。論證是學位論文的主體部分,也是基於假設到達自己學術觀點的必要途徑,學位論文的研究設計將主要在這一部分中展開。結論是學位論文的點睛之筆,常常簡潔而清晰,研究者的創新觀點最終須通過結論部分表達出來,因此,結論雖短卻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下面,我將分析三篇例文的假設、論證和結論。

(二)學位論文主體部分的設計

學位論文的選題一般是一個學術性的、獨立的真命題,研究設計就是對這個命題進行分解和轉換。在學位論文的假設、論證和結論三部分中,「論證」是全文的主體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一般都會涉及到「七個W」,(What,How,Why,Who,When,Where,Would),即關於該命題到底「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是誰,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即將怎樣」。也就是說,學位論文的研究設計必須將論文選題分解和轉換到每一個具體的方面,構成一個對該命題的系統研究。

對選題的分解必須遵循選題自身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展開,將問題意識具體化為多個子命題,各個擊破。不管對論文選題進行怎樣的分解,最終必須將問題意識十分清晰地反映在全文對每個問題的論述中,也就是說各個部分都必須緊緊圍繞問題意識展開。落實到具體行文上來,就表現為,論文標題的關鍵詞須反映到各章的標題上,這是確保各章節的研究不至於脫離問題意識的最好的辦法。本文將通過對三篇例文的論文中的標題、關鍵詞、核心詞之間的數量關係來分析研究設計,廓清問題意識是如何貫穿全文始終的。

表8中的C/D′=1.0時表示全文每一章的標題中都出現過核心詞,大於1.0表示關鍵詞在每一章中出現的次數不少於一次,小於1.0表示有的章標題中沒有出現核心詞。就表8反映的數字來看,三篇論文的核心詞在各章標題中出現的頻率都超過了1.0,即每一章的標題中都至少出現了一次關鍵詞,這表明,核心詞是全文的核心和主線,它貫穿在全文各個部分,論文的主體部分是緊緊圍繞著論文的核心詞展開的,並最大限度地體現問題意識。

表9中B″/E=100%時表示二者完全一致,實際上,標題比關鍵詞要表達更多的信息,一般以短語或句子的形式出現,因此不可能達到100%的重合度,只能儘量與論文標題用字保持一致。三篇論文的重合度都在30%以上,這表明,作為核心詞的擴展而來的關鍵詞也是緊緊圍繞論文的標題展開,進而體現出選題的問題意識。

表10中B′/A反映的是關鍵詞與各章標題的一致性程度,三篇論文的關鍵詞總數在各章標題總字數中所佔的比重很大,重合度都在30%以上,這表明,論文選題所分解的各個部分也是圍繞著關鍵詞所展開的。

從表8、表9和表10中我們可以看出,一篇學位論文的主標題、核心詞、關鍵詞和章節標題四者緊密相加又相互貫通,共同構成全文的主脈和骨架,它們最大限度地體現了論文選題的問題意識,形成一項對以核心詞為中心的學術問題的全面而系統的研究。

結論:

問題意識是學位論文的生命和靈魂

學位論文是進行學術測量和學術創新的主要形式。從學位論文的寫作方法上講,必須承認並堅持「有章可循」,這個「可循之章」就在於必須緊緊圍繞特定的問題意識——選題要蘊含問題意識,研究設計要圍繞問題意識,布局謀篇處處要體現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應該成為學位論文的中心和主軸。

從學位論文的學術創新上講,必須遵循創新規律。「問題意識乃是任何創新行為的內在動力。」

學位論文對特定的問題意識回應得越敏感、越深刻,其學術研究的創新性就越強,學術的價值就越高。在進行學術寫作特別是學位論文的寫作時,要遵循學術創新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規則,自覺地把問題意識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

從以上對三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雖然三篇例文在選題和所屬的學科上各不相同,但它們在蘊含和體現出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方面卻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說,優秀的研究成果必然體現出鮮明的問題意識,沒有或談化問題意識,很難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一言以蔽之,問題意識是學位論文的生命和靈魂。

文章來源:原文標題《學位論文的選題及其設計方法初探— — —基於三篇全國「百篇優博」論文的實證分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月),轉自德先生

另外:很多朋友還沒有養成點「在看「、轉發的習慣!這是很讓小編桑心的!請一定要為本文點個在看!請一定要關注小編,您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南京郵電大學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百篇優博
    近日,江蘇省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南京郵電大學唐玉富博士的《病理微環境智能響應的光基診療劑研究》(指導教師:範曲立)、夏文超博士的《雲無線接入網絡中的資源分配理論與方法》(指導教師:朱洪波)入選江蘇省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0篇碩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 燕山大學3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批准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通知》(冀教研[2020]9號)文件,全省共批准10所院校的30篇博士學位論文和26所院校的153篇碩士學位論文為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分析了16000 篇碩士論文,大多數擁有這6個問題
    在此背景下,2015 年教育部組織了全國範圍內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共抽檢2014 年度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16275 篇,其中合格學位論文 15989 篇,佔總體抽檢論文的比例為 98.24%,不合格學位論文 286 篇,佔總體抽檢論文的比例為 1.76%在此次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過程中,採取的評議方法有三種。
  • 高能所張毅博士學位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日前結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2005級博士研究生張毅的畢業論文《利用羊八井ASγ實驗研究Multi-TeV宇宙線各向異性》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度共評選出100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334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它們從630篇被推薦論文中脫穎而出。
  • 學位論文的選題怎麼創新?
    這裡,根據本人多年來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體會,就人文社科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創新略述管見。一、學位論文選題的兩個層面人們通常認為,博士生和碩士生的一個重要區別即是,博士生基本上具備了自主選題的能力。其實對於碩士生來說,努力掌握自主選題的技能也頗有必要。
  • 學位論文選題務必注意的4個問題
    科研人員應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 ,研究、分析並判定問題的應答域是否具有真實性 ,如果是真實問題 ,可繼續保留在選題域內; 若是虛假問題 ,則應將其排除在選題域之外。科研領域中的虛假問題往往具有很大的誘惑性 ,「怎樣製造永動機」的問題 ,曾吸引眾多科學家研究它 ,結果證明是徒勞的。3.
  • 博士寫不出好論文?上海交大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來分享經驗了!
    為激勵博士研究生專注於高水平、創新性科學研究,鼓勵導師對博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導和精心培養,建立崇尚學術、勇於創新的氛圍和導向,進一步提高我校博士學位論文質量,上海交通大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特制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辦法。優博論文評選活動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出博士學位授予數3%左右的論文入選校優博和提名論文,其中校優博論文不超過15篇。
  • 16篇SCI論文就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西安交大碩士孫光宇是第一人嗎?
    4、討論:學位論文會對結果進行詳細闡釋,展示你對獲得的數據的完整了解,透露對未來研究方向的興趣;期刊論文則只對結果做簡單扼要的闡釋,只討論主要發現,並直接註明研究目標。 關於博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華南理工大學學報》曾於2011年10月刊登施亞玲、李若瑩、杜娟和何源等人共同撰寫的研究論文《基於華南理工大學近五年博士學位論文專家評閱結果的統計分析》,裡面提到我國教育部從1990年開始組織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學位論文的選題與綜述、論文成果的創新性、論文體現的理論基礎、專門知識及科學研究能力等四方面。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暴露了什麼
    在國家愈發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督導和監測的背景下,關於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話題頻上熱搜。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 108篇博士論文233份評閱意見,指出哪些問題?
    其中學術學位論文分項評價包括「選題」、「創新性及論文價值」、「基礎知識及科研能力」和「論文規範性」四個方面,每個分項按照「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四檔進行評價,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總體評價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兩檔。若評為「不合格」則須在「綜合評價意見」欄中填寫主要理由。3位專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論文,被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
  • 河北大學2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近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志強和生命科學學院劉秀華老師的2篇科技論文入選,位居全國高校並列第四,並列前三高校均為985高校,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入選高校。
  • 三省碩士論文抽檢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即將面臨學位論文答辯。那麼,歷次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暴露了哪些問題?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 寫論文時必須知道的事!——選題篇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好的選題幾乎決定了文章能不能寫好,所以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最重視的就是確定選題。下面列出幾種選題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1.如何快速尋找研究機會?剛開始寫論文的小白研究僧們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面對海量的文獻,該怎麼在大量文獻裡找到研究的前沿和熱點,並且確定自己還能夠研究的缺口?想要快速尋找研究機會和研究缺口,有以下三種方式:第一,最快的方式是找到近三年或近五年自己研究相關領域的綜述類的文獻,並且要找在C刊以上的期刊發表的文獻。
  • 為什麼說「論文選題」對博士至關重要?
    第一,選題是關係博士論文質量的關鍵我過去說過,博士論文是博士的名片。名片的作用就是自我介紹,讓人家記住你。如果你的論文出色,人家讀了自然就會記住,所以叫名片。要使論文出色,必須精心挑選課題。挑選課題的過程,或者經過挑選確定下來的課題叫選題。
  • 看完這篇文章!教你迅速敲定畢業論文選題!
    看完這篇文章!教你迅速敲定畢業論文選題!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相應學歷層次的重要依據,所以說優秀的題目選擇,能夠更加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理論思路,對導師閱讀具有較好的引導效果。
  • 專題講座|管延軍:《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選題與撰寫》
    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選題與撰寫講座將聚焦於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選題、設計、寫作進行系統講解。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1)如何審視論文選題的價值,提升研究設計的質量?(2)如何針對論文的主題進行系統的文獻回顧?(3)如何對論文的理論架構進行規劃與調整?
  • 3年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博士學位論文創新的十個切入點
    根據對1999-2001年評選的300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分析來看,其共同特點之一就是「論文的選題為本學科前沿,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涉及本學科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也是國際上比較活躍的研究課題」。概而言之,就是選題要具存新高度。
  • 湖南數十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不合格,將對同門論文重點抽查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湖南省教育廳官網11月9日公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學位授予質量監督,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印發<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的通知》(學位〔2014〕5號)精神,省教育廳對有關學位授予單位2018-2019學年度授予學位的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