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論文選題」並非「論文標題」輸入標題
有相當多的碩士生把學位論文的選題當成確定論文標題。其實 ,兩者差別甚大 ,不可混為一談。所謂「論文選題」 ,是確定要研究的方向、範圍、對象 ,具體地講 ,包括情報活動、設計活動、選擇活動、評價活動等四個階段 ,其中每一個階段都可能向前一個階段或前幾個階段反饋循環。而「論文標題」則是在「論文選題」確定以後 ,用文字符號對「論文主題」即論文的中心論點給予概括 ,即所謂「點題」。它要求遣詞用字確切、科學、規範 ,並具有簡單明了、易於檢索和新穎醒目等特點。好的「論文標題」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方向、範圍和深度。「論文選題」工作遠比確定「論文標題」複雜。「論文標題」只是論文內容的外在形式 ,「論文選題」則是整個研究工作的第一個步驟 ,是整個研究工作的前提。一般來說 ,「論文選題」選定之後就不再更易 ,而「論文標題」則在研究工作結束以後還可以反覆斟酌 ,立異標新。
二、不是所有問題都是可研究問題
這句話有三層意思:
1.並非所有「問題」都是「科研領域的問題」
人們所面對問題可分科研領域和非科研領域的問題兩大類。顯然 ,論文選題要將後者排除在外。例如 ,日常生活問題、宗教道德問題等就應排除在選題域之外。
2.並非所有「科研領域的問題」都是「真實問題」
根據其應答域的真實性 ,科研領域的問題可區分為真實問題和虛假問題兩大類。根據現代分析哲學的理論 ,即便是科研領域的問題,也不都是真實問題。科研人員應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 ,研究、分析並判定問題的應答域是否具有真實性 ,如果是真實問題 ,可繼續保留在選題域內; 若是虛假問題 ,則應將其排除在選題域之外。科研領域中的虛假問題往往具有很大的誘惑性 ,「怎樣製造永動機」的問題 ,曾吸引眾多科學家研究它 ,結果證明是徒勞的。
3. 並非所有「真實問題」都能進行研究
科研中的真實問題 ,根據對其背景知識和技術手段的把握程度 ,可進一步區分為能解待解問題、知識性問題和無法解決的問題。應該將後二者排除在選題域之外。知識性問題儘管屬於科研領域的真實問題 ,但由於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已經得到解決 ,如果再把它作為課題 ,勢必重複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工作。為了避免這類無效勞動 ,在選題前要儘可能多地進行文獻檢索與查新 ,了解研究前沿動態 ,避免重複性研究。同樣 ,無法解決的問題雖然也屬於真實問題 ,但在當時的主客觀條件下根本解答不了 ,跟科研領域中的虛假問題一樣 ,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具有很大的誘惑性 ,往往能吸引很多的科研人員去研究 ,例如中世紀提出的「如何將賤金屬煉製成貴金屬」的問題 ,便屬於此類 , 鍊金術士們在當時條件下無論如何也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又如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考核的定量研究問題 ,即便是一個真實問題 ,也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由於其工作性質不可能產生直接成果或最終成果 ,這就決定了考核工作主要只適於採用定性的考核技術 ,誰要想以此為選題 ,就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多年來國內外的研究狀況也表明 ,績效考核的定量研究的確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因此 ,在科研領域的真實問題中 ,能解和待解的問題才是貝爾納所說的「實質性」的科學問題 ,才是愛因斯坦所講的「標誌著科學進步」的科學問題 ,才可納入選題域。
三、論文開題要查新、查全
有些碩士生在論文選題或開題之前並沒有進行系統的文獻檢索與查新 ,僅憑手頭的幾篇論文或書籍 ,或者僅憑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就匆匆選題或開題 ,這就容易陷入重複他人研究成果的困境 ,弄得騎虎難下。開題查新的好處在於可以積累相關的文獻資料 ,為後續的學位論文工作提供線索 ,準備條件 ,了解到本研究方向哪些是已經研究出的成果 ,已取得了哪些進展、還存在哪些不足和有待改進之處 ,從而在前人的工作基礎之上有所創新。
選題查新 ,關鍵是查準和查全。查準要求有合理的檢索策略 ,如關鍵詞的選取及其邏輯關係的確認等 ;查全則要求對文獻全面佔有。當然 ,由於時間及經費的限制 ,不可能對所有文獻進行檢索 ,由此便會產生一個查全的標準問題。具體來講 ,就是要合理確定檢索所需資料庫和檢索年限。研究生應熟練掌握各種學位論文資料庫 ,如 PQDD國際博碩論文文摘、中國學位全文資料庫、 PQDD國際博碩論文全文資料庫; 會議文獻資料庫 ,如國際會議錄索引 ( ISTP); 期刊資料庫 ,如 CNKI、EI檢索、 Elsevier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 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專題全文資料庫等等。此外 ,參加各種國內外的學術會議以及與學者的學術聯繫也是獲得研究信息的重要渠道。對檢索年限 ,一般以最近 5~ 10年為好 ,具體年限應視不同學科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言而喻 ,查新也是一個培養對自己、對他人、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嚴謹科學態度的過程。
四、公開論文選題報告,規範選題報告書
選題報告是對碩士生學位論文選題工作的總結 ,是監督和保證碩士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 ,亦可使更多人了解、關心和幫助碩士生的科研工作。選題報告一般在學位課程學習結束後進行。按照國家對學位授予的有關規定以及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有關要求 ,在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必須進行選題報告。許多學校大部分學科專業都能執行這一規定 ,但部分學科專業也存在忽視公開做論文選題報告和選題報告不規範等問題。碩士生如果不能及時聽到各方面的意見 ,特別是導師以外的其他教師的意見建議 ,在以後的學位論文寫作中就可能多走一些彎路。另外 ,將公開做論文選題報告制度化 ,有利於督促碩士生認真查閱文獻、選擇課題、做好論文工作計劃 ,不敢掉以輕心 ,從一開始就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
選題報告應該由導師小組參加 , 一般不少於 5人 ,主要針對選題的目的和依據、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選題的基本內容、研究方法、技術路線、預期水平、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創新點、工作量、工作進度等進行審定。按優秀、通過、不通過三等級評分。凡未獲通過或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論文題目及基本內容時 ,需要重新進行選題報告並按程序重新審批。寫出選題報告後 ,研究生根據專家小組的評議意見 ,對選題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提高 ,然後填寫論文選題報告書 ,以保證論文選題和研究內容的先進性 ,避免因選題不當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