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碩士學位論文存在的典型問題!

2020-12-05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根據詞條的詞頻統計狀況,按佔比情況由高到低排列,不合格學位論文大致存在「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論文規範性欠缺」「論文創新性和價值性不高」「文獻綜述質量較低」「作者學術態度和行為不端正」及「選題意義和嚴謹性不夠」六大問題,佔比分別為 38%、29%、13%、8%、7%和 5%。

由於這六大問題下面又衍生出多個問題,受篇幅限制,本文僅從「不合格論文」存在的諸多問題中總結歸納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作為不合格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進行討論,並摘錄部分專家評閱意見為佐證。

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分析

(一)作者科研能力不足

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衡量碩士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而作為教育成果集中體現的學位論文,其所反映出的科研能力的強弱,可以作為判斷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作者科研能力不足,是「不合格論文」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佔比為38%。從學科門類來看,這一問題在人文社科類論文中比自然科學類論文更為嚴重。

1.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主要包括:

①文不對題。即論述不能很好地切合論題,甚至跑題、偏題。

②概念界定不清晰。即對論文中的核心概念或關鍵詞的界定不清晰,導致論述不清或研究內容不明確。

③論述不嚴謹、不充分,推理不嚴密。即論文論證缺乏嚴密性,論述單薄,沒有根據論題進行充分論述與闡釋;存在邏輯上的缺陷或邏輯混亂,造成論文內容前後矛盾或有漏洞,致使讀者無法準確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過程,研究結論的可靠性也將受到質疑。

④理論性或研究深度不足。即論文在論述過程中,沒有對論題的理論基礎進行必要的分析介紹,理論基礎薄弱;缺乏理論框架,使論述顯得凌亂;論文的研究不夠深入,沒有對深層次的研究問題進行探究和解答,理論深度不夠和缺乏學術性。

⑤研究重點不突出。即論文論述沒有突出研究重點,缺乏問題意識,研究問題不明確,對論文觀點缺乏提煉等。專家評語如「缺乏嚴密的邏輯推導。(法學)」「論證單薄,論文許多部分論證不到位,淺談輒止。(教育學)」「論文的主要內容缺少合理的理論框架,顯得較混亂。(歷史學)」「文章在內容和結構上嚴重地偏離了自己的主題。(文學)」

2.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不足

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不足主要體現在:

①研究方法單一或不恰當。即由於論文選用研究方法較少,實驗設計不科學,未使用該論題學科領域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等原因,沒有運用正確的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客觀研究,體現不出作者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從而影響結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②數據不夠真實有效。即論文所運用的數據資料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不足;數據選取不科學,甚至選取錯誤。

③樣本選取的科學性不足。即論文在調查階段選取樣本的科學性和典型性不足,抽樣方法不科學;樣本量不足,難以代表研究對象的整體情況。專家評語如「文章研究工具缺乏,研究手段單一,除了描述性的資料或數據外,難以看到作者的一手資料和具體的研究工作。(醫學)」「實驗研究設計存在缺陷,且表達不準確,統計方法不明確。(理學)」

3.學科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和紮實性不足

學科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和紮實性不足即作者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不紮實、不系統,學科基礎知識薄弱,甚至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專家評語如「對於學科知識的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理論思維能力、論文的理論深度以及專業的理論基礎有待加強。(哲學)」「對經濟學理論知識,體育產業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及研究方法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不具備體育產業研究的理論基礎和能力。(經濟學)」4.論文結構不嚴謹

論文結構是論文的脈絡框架,只有建構好科學的框架體系,再充實以相應的研究內容,才能形成一篇較為規範的學術論文。論文結構的嚴謹性,是指論文各個章節之間存在明確的邏輯關係,論文結構安排合理。

大量「不合格論文」存在結構不嚴謹的問題,包括論文的結構安排不合理,缺乏嚴謹性和科學性;章節設定邏輯性不強,論文章節拼湊痕跡明顯。

專家評語如「論文結構不合理,論文摘要與導論相似,而論文當中又缺少導論。(文學)」「論文的結構安排不合理,行文內容的邏輯有些混亂,讓人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藝術學)」「文中模型和文字拼湊痕跡明顯,缺少內在邏輯。(工學)」

(二)論文規範性欠缺

論文撰寫具有規範性是論文學術規範的基本要求。在本次學位論文抽檢中,論文規範性欠缺是「不合格論文」存在的第二大問題,佔比為29%。這一問題在自然科學類學位論文中更為突出。1.格式不規範

格式規範主要指論文的摘要、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格式的規範。對格式不規範,專家的意見集中在文章排版不規範、圖表繪製和編制不規範、中英文符號和單位的簡寫不規範,以及摘要、參考文獻、目錄的寫作或格式不規範。

專家評語如「從整體版面來看,文章的完成程度較低,文字排版存在諸多問題,文字字體與格式、段落與行間距、符號公式以及圖表格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此處不一一列舉,建議將文章從頭到尾仔細排版修正。(經濟學)」2.語言不規範

論文語言的規範性,集中體現在論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與學術性,即需要用學術性的規範用語,將研究內容簡潔清晰的進行表達。在「不合格論文」中,不少論文都存在語言表達不清晰、口語化現象嚴重、寫作不簡潔、標點符號使用不規範、錯別字或翻譯不正確等語言表達上的疏漏。

專家評語如「論文最大的問題是語言問題。語言表達還算流暢,但疏漏和錯誤較多,影響到作者思想和觀點的清晰、準確表達。(法學)」「作者在行文中對學術語言掌握比較薄弱,語法錯誤比比皆是。(管理學)」3.引證不規範

引證的規範性,是指在論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或話語,需要在文中明確註明其確切出處,主要包括標註注釋和列出參考文獻。引證不規範也是很多「不合格論文」的共性問題,包括論文數據和引用文獻沒有標註來源,以及參考文獻的羅列不規範。專家評語如「論文大量引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技術,缺少引用標註。另外,絕大多數文獻只是羅列在參考文獻列表中,並未在文中標出實際引用位置。(工學)」

(三)論文創新性和價值性不高

論文的創新性和價值性,是論文立論的依據與落腳點。論文的創新性體現在研究思路的創新、內容的創新、方法的創新、結論的創新等多個方面;論文的價值性體現在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和對現實問題的指導意義上。

論文的創新性和價值性不高,是「不合格論文」存在的第三大問題,佔比13%。「不合格論文」在此問題上,主要表現為:

①論文創新性不足,難以區別出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和創新點。

②論文結論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沒有達到研究應該有的價值水平;或研究結論不可靠,研究成果價值很低。這一問題在自然科學類學位論文中更為明顯。專家評語如「本論文未能從新的角度切入,也未能提出有價值的新的見解和得出新的結論。(工學)」「所有數據都是通過作者模擬得出的,無法佐證,使得研究結論的可靠性不足。(理學)」「文章最後提出的相關建議,針對性較差,並沒有與前述的案例分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法學)」

(四)文獻綜述質量較低

文獻綜述是指在對前人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搜集、整理、分析、歸納和評估的基礎上,確定新的研究問題和研究路徑的書面論證過程。

對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和評價,是引出新的研究問題和方向的重要前提,也是判斷研究是否有意義的重要依據。文獻綜述的撰寫,直接影響到論文的整體質量水平。而在文獻綜述的撰寫上,大量「不合格論文」都存在參考文獻不足和綜述撰寫水平較低的現象,在論文存在問題中的佔比為 8%。

1.參考的文獻數量不足

參考的文獻數量不足、閱讀量不夠,導致很多「不合格論文」對學科或論題所涉及的學科發展狀況和國內外的研究動態了解不夠,無法全面評判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也無法準確把握論文研究的落腳點和創新點,致使論文存在低水平重複現象或僅停留在資料和數據的羅列上,缺乏應有的理論深度和高度。

專家評語如「文章是2014年的,但是參考文獻一共28篇,其中21篇中文的,而這21篇中還有6篇來自知乎之類的網站。同時引用的文獻還都比較陳舊,英文文獻最新的就是2011年的。這說明作者沒有深入了解學術現狀,沒有花力氣認真撰寫論文。(法學)」

2.文獻綜述撰寫水平較低

文獻綜述撰寫水平低,直接表現為文獻綜述結構混亂,沒有對相關研究問題的研究脈絡、研究進展和研究不足等問題進行宏觀和深入的把握,僅停留在資料的羅列和簡單的分析上,文獻綜述所得的結論無法支撐文章後續研究的開展,也無法體現當前的研究工作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推進。

專家評語如「文獻綜述裡沒有綜述對該研究有益的近年的國際前沿性成果,文獻綜述整體上寫得混亂不堪,無法讓評閱人看出其研究的落腳點和創新點。(工學)」

(五)作者學術態度和行為不端正

作者的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的不端正,也是此次論文抽檢發現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有7%的專家評語明確提到了「學術態度不端正」或「學風不嚴謹」。而從「不合格論文」出現的本質原因而言,都可以歸結為作者學術態度的不端正和學風的不嚴謹。而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是決定研究和論文質量最根本的因素。

在這一問題上,「不合格論文」的表現主要有:

①工作量不足,即論文在撰寫過程中,作者沒有付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工作,而是倉促寫成,敷衍了事。

②存在抄襲現象,即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直接照搬相關的文獻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論文」中,有部分論文是被專家直接判定為「完全不符合要求」的論文,即無論是從選題還是研究方法、論文的撰寫等方面,都不滿足碩士論文的基本要求,這些論文無一例外都是由作者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不端正所導致的。

專家評語如「論文的工作量明顯不太夠,沒有對所提算法進行複雜性分析,更沒有跟其他相關算法進行性能比較。(理學)」「論文中的2.2 節、2.3節的相關理論基本照搬網絡上的內容。存在著嚴重的學術不端問題。(管理學)」

(六)選題意義和嚴謹性不夠

選題,即選擇論文所要研究的問題。論文選題,一是需要有新意,即有區別於同類研究的不同之處;二是需要有關鍵性,即需要在學科發展中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引起同行的關注;三是需要有可行性,即選題不能太難,要選擇主客觀條件基本具備,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研究目標的題目。

「不合格論文」存在的問題中,有5%是在選題上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為:

①選題的意義不大,沒有明顯的研究價值。

②論文選題與所學專業無關,屬於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研究範疇。

③論文立題不規範,論題太寬泛或所述不明,沒有聚焦論點,無法成文。

選題所存在的問題,人文社科類論文相較自然科學類論文更為明顯。專家評語如「該類選題在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研究領域已毫無新意,故研究的理論價值很小。(管理學)」「該選題應該歸屬於應用經濟學範圍內,不屬於理論經濟學的選題。(經濟學)」「選題過於寬泛,在論題表述上不規範、不嚴謹。(教育學)」

相關焦點

  • 不合格的學術型碩士論文,都有這樣六種問題
    本文將著重對這 124 篇不合格學位論文的專家評閱意見進行詳細分析,以期從專家評閱意見和將其判定為「不合格」的具體理由中,找出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特徵及具體不足之處,以明確當前提高碩士論文質量的主要著力點,為各高校和學位授予單位進行學位論文質量把關、提高學術型碩士培養質量提供參考。
  • 湖南數十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不合格,將對同門論文重點抽查
    湖南省近期公布了2019年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湖南省教育廳官網11月9日公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學位授予質量監督,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印發<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的通知》(學位〔2014〕5號)精神,省教育廳對有關學位授予單位2018-2019學年度授予學位的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查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暴露了什麼
    在國家愈發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督導和監測的背景下,關於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話題頻上熱搜。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 廣東抽檢2019年碩士論文:40篇不合格或存在問題 這類論文最易踩雷!
    廣東抽檢2019年碩士論文:40篇不合格或存在問題 這類論文最易踩雷!,共有144人不合格。近日,廣東省學位委員會也通報了2019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據悉,2019年廣東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按照「隨機抽取、均衡組織」的原則組織。共從27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13074篇學術學位論文中,抽取793篇送審。另外,對部分高校保密期滿的97篇學位論文全部送審,合計送審890篇,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組織送審。
  • 中國政法大學兩篇碩士論文被認定存在問題,導師受到處理
    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官網公布了2019年該校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及處理意見,碩士論文《論不當得利返還範圍之界定》和《大學生校園分期消費市場發展的研究》被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共有10篇論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見。
  • 三省碩士論文抽檢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在關於2019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的通報中,如是概括抽檢論文存在的共性問題。山東大學去年12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升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通知》,也印證了這個結論。該通知指出,綜合近年來「問題論文」的專家評閱意見,發現主要問題集中在創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夠、研究方法簡單、工作量或實例單薄、選題不合理、書寫不規範不嚴謹等方面。
  • 兩省公布碩士學位論文抽檢數據:184篇不合格!4所985全部中招
    截止到今天,只有江蘇和廣東對外公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廣東有40篇不合格或者不達標,而江蘇有144篇不合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數據。每篇文章都由三名專家把關,若一篇文章只要2名專家評審為不合格,就認定為「存在問題」,若只有一名專家評審不合格,則會另外聘請2名進行覆審。
  • 分析了16000 篇碩士論文,大多數擁有這6個問題
    本文將著重對這 124 篇不合格學位論文的專家評閱意見進行詳細分析,以期從專家評閱意見和將其判定為「不合格」的具體理由中,找出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特徵及具體不足之處,以明確當前提高碩士論文質量的主要著力點,為各高校和學位授予單位進行學位論文質量把關、提高學術型碩士培養質量提供參考。
  • 兩省公布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多家「985」「211」不合格率偏高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在2014年發布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明確要求各省每年對碩士論文開展一次抽檢工作。學位論文抽檢專家評議意見以適當方式公開,對連續2年均有「存在問題學位論文」,且比例較高或篇數較多的學位授予單位,進行質量約談。
  • 兩省公布碩士學位論文抽檢數據:184篇不合格!4所985集體中招
    截止到今天,只有江蘇和廣東對外公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廣東有40篇不合格或者不達標,而江蘇有144篇不合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數據。上圖是廣東省抽查的部分數據,本輪有27個單位參評(含高校和科研單位),抽檢793篇,加上保密期剛滿97篇,合計890篇。
  • 早於江蘇、廣東,一省最先通告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誰會中招?
    2020年3.9日,江蘇省教育廳公示2019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共有144人不合格。不合格論文中學碩前三是蘇州大學6人、南京大學6人、江蘇大學4人;專碩前三是東南大學12人、蘇州大學10人、南京師範大學8人。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要重點覆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等過程規範性,重點關注沒有科研項目支撐和存在學術不端嫌疑的學位論文。
  • 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去論文「研究生教育在學科專業設置、招生、培養、學位論文質量、質量監控、導師水平和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改革。」為什麼要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如此直言。據悉,去年6月該校就成立了以校長廖祥忠為組長的專項改革小組,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9月22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一步提高論文抽檢比,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
  • 這所大學的22篇博士論文被抽檢,竟然高達30%的論文存在問題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因研究生論文送審後不合格,高校處罰導師,包括停招、影響晉升等》,如下: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我校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2018-2019學年度博士學位論文共計149篇,按照《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規定的15%左右比例隨機抽檢,送審博士論文22篇,其中法學博士學位論文17篇,其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5篇;碩士學位論文共計2288篇,按5%左右比例隨機抽檢,送審碩士學位論文114篇,其中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58篇,專業碩士學位論文56篇。共抽取136篇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對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中辦國辦《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加強論文抽檢結果應用,夯實學位授予單位質量主體責任,進一步促進北京地區研究生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 多所高校撤銷畢業生碩士學位,因多年前論文存在抄襲行為
    因十年前的一篇學位論文存在剽竊等行為,湖北大學發公告,撤銷了一名畢業生的碩士學位。長江日報記者17日登錄湖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看到,這份以湖北大學名義發布的《撤銷學位公告》發布於7月9日。  「萬宏偉將一篇講述足球的文章直接抄襲至本篇講述籃球的文章裡,這篇講述籃球的碩士學位論文中多次出現『踢球』等字眼。」  經湖北大學校學術委員會調查、審核,認定萬宏偉碩士學位論文《湖北省普通高校籃球隊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存在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的行為。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