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高校連年擴招,學術造假的新聞已經層出不窮;針對這一現象,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學位抽檢辦法,明確要求各省市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抽檢工作,並將抽檢結果準時提交。
截止到今天,只有江蘇和廣東對外公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廣東有40篇不合格或者不達標,而江蘇有144篇不合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數據。
上圖是廣東省抽查的部分數據,本輪有27個單位參評(含高校和科研單位),抽檢793篇,加上保密期剛滿97篇,合計890篇。每篇文章都由三名專家把關,若一篇文章只要2名專家評審為不合格,就認定為「存在問題」,若只有一名專家評審不合格,則會另外聘請2名進行覆審。
本輪廣東省共有8篇被判定為「存在問題」,32篇各有1名專家判定為「不合格」;其中中山大學(985/211)2篇存在問題,5篇不合格;暨南大學3篇不合格(211);華南理工大學3篇不合格,1篇存在問題(985/211);深圳大學4篇不合格,1篇存在問題;華南師範大學4篇不合格(211)。廣東省內4所985/211全部在榜。
江蘇省從51000多名應屆碩士生中,共抽檢1790篇,由專家全盲評議。
上圖是江蘇省專業學位抽查的部分數據,984篇被抽檢,136篇文章獲得優秀,優秀率為4.61%;106篇文章不合格,總體不合格率為3.59%。不合格文章數量超過5篇的高校有:東南大學12篇,蘇州大學10篇,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各8篇,揚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各5篇。
上圖是江蘇省學術學位抽查的部分數據,806篇被抽檢,256篇文章獲得優秀,優秀率高達10.5%,38篇文章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57%;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各有6篇不合格,江蘇大學4篇不合格,南京醫科大學、江南大學、揚州大學及中國礦業大學各有2篇。
本輪江蘇抽檢的高校中,11所985/211大學全部中招(985有2所);對比之下,學術學位的抽檢數據更好看;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的根本區別就是,前者講究學術與職業相結合,從事偏向職業背景的工作,比如醫生、工程師;後者則主要從事理論研究,比如大學教師。
江蘇省教育部門明確表示,對於不合格率逐年上升或者高於省平均水平的各個單位,都必須接受約談,並提出完整的整改方案;不排除還有其他的處罰措施,比如省內科研經費的投入、研究生招生指標管控等。
本次抽檢不合格的文章都有以下共同點:前期工作量有限,數據不嚴謹,排版混亂結構鬆散、嚴重缺乏創新,文字表達問題較多等;換句話說,本科的畢業設計也是主要這些問題,或許這就是研究生擴招帶來的弊病,「寬進嚴出」的政策落實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局面。
本文由學生範原創,歡迎關注,每天與你分享教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