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8個方法

2021-01-16 騰訊網

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來自於實踐與理論的矛盾,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原有理論難以解決,就構成課題。所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深入調查研究,是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基本途徑,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從讀書和討論中發現問題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曾指出:「讀書有疑,所有見,自不容不立論。其不立論者,只是讀書不到疑處耳!」在科學研究成果中,常常發現這類詞語:「在一定條件下」、「在相當程度上」、「在某種範圍內」、「存在這樣那樣的聯繫」、「多種多樣的形式」等等。那麼,究竟在什麼條件下?多大程度上?何種範圍內?存在怎樣的聯繫?有哪些不同形式?這些都可以構成進一步研究的子課題。對這些子課題鍥而不捨地探討,可能產生新的研究成果。在選題前,應先在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範圍內廣泛閱讀有關文獻信息,分析已有研究成果,開闊思路,擴大視野。張世英教授曾深有體會地說:「選題過程中,要大量翻閱資料,東翻翻西翻翻,左想想右想想,題目中心也就醞釀得差不多了。」這是經驗之談。通過讀書,了解信息、思考選題,是培養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徑。王力先生也主張通過讀書培養選題能力,他說:「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頭一步。你連問題都提不出來,怎麼談得上解決呢?首先要注意到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要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些人念了很多書,什麼問題也沒有,那就不好,等於白念。」

二、突破學科「空白處」或「空缺處」及「交叉口」

學位論文選題有一定難度,有利於挖掘研究生潛力,發揚創新精神,在前人基礎上有所突破,表達自己的新見解、新觀點,成一家之言。

(1)「空白處」

是本學科領域尚未涉獵的課題,如改革中提出的各種新問題;新產品、新工藝的應用等。這類課題參考文獻較少,甚至無所借鑑,研究空間廣闊,創造性發揮餘地較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研究生可以在了解總體研究狀況基礎上,運用聯想、推理、演繹、判斷等思維方式,達到對客觀事物的主體認識。當然,還可從現實生活中提出研究空白和忽略的薄弱環節加以研究,提出獨到見解,使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效性。如美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大多是從公司管理和生產中提出來的問題,在書本上很難找到現成答案。有了新穎觀點,論文就有了靈魂。

(2)「空缺處」

是在本學科領域已有人研究但還有探討餘地的選題;或不同意既往觀點,或對舊主題獨闢蹊徑,選擇新角度闡述問題;或糾正研究方法的錯誤或缺陷的選題。可從下列幾方面探討:其成果有無不完備、不深入、不妥當之處?某學科領域中,哪些問題尚待解決?在已解決的問題中,哪些問題需要補充或修正?當前理論爭議焦點是什麼?爭論焦點在哪裡?代表性意見是什麼?佔上風的意見有何不足?相反意見有何可取之處?這類課題是對前人成果的發展性研究。例如《論時空的現代認識》就是對前人成果揚棄的成功範例。此文考察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主義時空觀,把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時空觀引入哲學領域,認為時空取決於物質分布和運動狀態,是事物廣延性、持續性的尺度,時空本質屬性是它構成非線性單一的四維連續區,在客觀上有機融合而相互制約,是對前人時空理論成果的繼承和創新。

(3)多學科「交叉口」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科學技術發展呈現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綜合的趨勢。在學科與學科交叉地帶,不斷湧現一些新的學科門類,如文藝心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必然帶來新問題,要求研究生在前人尚未探索的多學科交叉新領域選題,在學科綜合和比較中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想。

例如傳播社會學,公關心理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學科就是在學科邊緣結合部上開拓、發展的;而接受美學則是對受眾忽略的「無人區」的開拓和興起。在同一部門的各階段之間也存在這種機遇。比如中國古代文學的1234~1271年30餘年時間,雜劇、散曲如何發展?至今仍是研究空白,人們對此不甚了解。採用這種方法選題,要注意學科之間或學科內各階段之間的滲透性、互補性、承接性、轉折性、突變性等。

三、綜合比較與社會調查

(1)綜合法

大致分為「綜述」和「述評」兩類。「綜述」要求歸納、總結學術界對某一問題的全部研究成果。所謂「全部」是相對而言的,可以是某一階段的「全部」,也可以是某一次會議的「全部」。「述評」要求在此基礎上加以評論。選擇這類課題,首先要全面佔有資料,實事求是地進行科學概括和分類。評價他人成果時,力求客觀公正,不帶感情色彩;發表自己意見時,要有獨到見解,有理有據。

(2)比較法

首先要確認對象具有可比性,即屬於同一種類或同一條件、同一關係。既有縱向比較,也有橫向比較。縱比是歷史比較,即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內的具體變化,例如儒家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問題,橫比是不同的具體事物在同一標準下的比較,確定其相同與相異之處,並探索原因何在。如研究清代兩大代表性傳奇《長生殿》與《桃花扇》的異曲同工,即是橫向比較。

(3)社會調查法

學位論文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選題的確定,應以社會需要為出發點,注重社會調查,從社會實踐中搜集第一手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確立選題。真正做到選題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

四、材料提取,擬想驗證啟發法

(1)材料提取法

閱讀材料是多多益善,要勤於動手、認真思考、歸納分類。要弄清哪些屬於本學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哪些屬於本學科爭論的焦點問題。經過反覆琢磨和提煉升華,形成自己的選題。

(2)擬想驗證法

是指先有擬想,而後通過閱讀資料並驗證來確定選題的方法。根據自己平素的觀察和學習,初步確定選題範圍,再閱讀大量資料,了解學術界的探討。如有一位研究生以《我國企業資產重組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探討》為題探討國企怎樣擺脫困境問題,這個選題就是在搜集大量有關國企資產重組成敗案例的資料基礎上確定的。

(3)啟發法

教師在講授中,將課堂知識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就某一問題論證的觀點、依據、方法給研究生以啟發,開拓思路,使其找到合適的選題。如教師講授市場營銷理論時,學生深受啟發,聯想到某企業加強品牌管理的成功經驗,由此確定《關於企業名牌戰略再思考》的課題。

五、從讀書和討論中發現問題

(1)回溯法

這種方法是從事物結果或現狀著手,進行逆向思維,追根究底,尋找矛盾的根源,確定選題。比如《紅樓夢》的研究論文,大多以脂硯齋評語為論據。進一步分析比較,發現這些評語有可疑和自相矛盾之處。如目前已知最早的手抄本乾隆甲戌(1754年)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五回批語寫道:「作書者視女兒珍貴之至,不知今時女兒可知?餘為作者痴心一哭,又為近之自棄自敗之女兒一恨。」其口氣顯然出自與「作書者」不同時代的後人。但據大量脂批推斷,脂硯齋又是比作者年齡大的至親好友,參與小說的修改、校定和謄清等工作。如第十三回末批語寫道:「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託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因命芹溪刪去。」其中「芹溪」即曹雪芹。1754年曹雪芹30餘歲,而批書者已自稱「老朽」。這是其自相矛盾處。可疑之點如:甲戌本第一回末批道:「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直至30年後的乾隆甲辰(1784年),才出現第一個全書以《紅樓夢》命名的八十回手抄本。在此前所有手抄本均題名《石頭記》。但在甲戌本第五回卻出現這樣的脂批:「設言人亦應如此法看《紅樓夢》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隱寓。」

如何解釋上述問題?可以採用「回溯法」,追究甲戌本發現的經過。1928年2月,胡適發表文章,宣稱他買到甲戌本,並公布他研究甲戌本的結果。但此後30餘年,胡氏對此書及其來歷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61年臺灣影印此書時,他說:「我當時太疏忽,沒有記下賣書人的姓名住址,沒有和他通信,所以我完全不知道這部書在那最近幾十年時的歷史。」據此,有的紅學家提出脂批的真偽問題,引起學界關注。如果選這個題目,不妨定名為《脂批疑案考》。

六、移植與懷疑法

(1)移植法

指借鑑其他學科的方法研究本學科的問題,在正確理解其他學科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礎上,與本學科特點和規律有機地結合。隨著現代科學發展,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湧現,打破傳統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分界,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成為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特點,這是移植法的客觀基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將一門學科的方法和理論引入另一學科,往往會導致新的重大突破。研究生要善於發現不同學科研究對象與思維方法之間的聯繫,從其他學科的研究中得到啟發,找到發現問題的工具。在文學研究領域,嘗試用移植法寫出的論文,如林興宅以系統方法研究魯迅的《阿Q正傳》,成功地解開了阿Q形象之謎;李正民借鑑熵定律和耗散結構理論研究文學發展規律,提出「文學散化律」和中國古代文學史分期的新見解;周先民用心理分析方法解釋李商隱的「無題詩」,揭示了前人所未道的深層心理奧秘。

(2)類比移植法

類比移植的重要前提是必須找到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或聯繫點,包括選擇類比對象和類比推理兩個環節。前者要以研究目的為依據,選擇自己熟悉的,或生動直觀的東西作為類比對象;後者通過比較考慮其相同點或相似處,找到類比移植的著眼點。

類比移植有以下三種情況:概念類比移植。如生物學中的「向性」概念,引申到教育領域的師生關係研究上,就出現了向師性概念。教師如何借用學生的向師性特點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就成為教育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理論體系移植。如在研究課堂教學藝術時,可以借鑑美學標準體系———材料美、形式美和表現美,把課堂教學藝術分為教學材料的運用藝術、課堂教學形式的組織藝術、課堂教學的表現藝術。方法移植。這裡既有思維方法移植,又有研究方法移植。從理論發展歷程看,理論發展上的任何一次根本性革命,都與思維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革命息息相關。方法的移植是最高層次的類比移植。

(3)懷疑法

學術無禁區,科學無止境。今日被認為的真理,明天也許就成為謬誤,因此對任何理論觀點和實踐行為,研究生都可以持懷疑態度,對已有結論、常規、習慣、行為方式等合理性作非絕對肯定,或作否定判斷。懷疑必然會引起研究生對事物的重新審視,從中發現新問題。

懷疑的主要依據有二:一是大量的事實和經驗;二是科學分析的邏輯結論。懷疑結果也有兩種可能:一是部分或完全證實自己的懷疑;二是證偽了自己的懷疑。無論證實和證偽,都會使研究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向前邁進一步。例如,對「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這一觀點,可以進行深入探討。影響人的發展因素多種多樣,有遺傳、環境、教育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其中學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理論上講,學校作為一種專門教育機構,應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是有前提條件的。人的發展有其內在規律,除非學校教育符合這種規律,否則學校教育作用有限。現實中有的學校教育發展滯後,就很難對學生發展起主導作用。

七、換位思考法

換位思考,旨在擺脫原有思維定勢,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認識研究對象,以形成關於對象的新認識。這就需要重新編排整理一組熟悉的資料,從不同角度看待它,並擺脫當時流行理論的影響。換位思考有同層換位、異層換位、時空換位三種。

(1)同層換位

是指從同一邏輯層面上,對研究對象進行不同角度和側面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如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研究教育理論問題,多從泛智論體系出發,建立自己的教學理論體系,首次把教育學研究從哲學認識論中分離出來。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研究教育學,則從教師角度進行系統研究,構建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學理論體系。美國教育家杜威則從經驗主義哲學背景出發,構建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學體系。教育理論發展的這三個高峰,都是以換位思考為特徵,在教育、教師、教學活動的三個要素層面上進行,屬於同層換位。

(2)異層換位

當代教育理論發展不再單一地從教師、學生或教材層面展開,更多的是從師生關係(要素)之間的聯繫層面展開,從師生互動角度討論教育、教學問題,即不同層次換位。

(3)時空換位

當我們討論同一教育、教學問題時,從不同時間和空間角度研究。如辦學地點選擇問題,我們會問,為什麼中國古代書院可以辦在名山大川旁邊而薪火不斷,而當代中國大學卻非得辦在都市呢?為什麼美國的許多著名大學可以辦在偏僻的小鎮上,而中國就不行呢?這就是時空換位思考。

八、時間法

根據研究時間可以分為橫剖研究與縱貫研究兩種。

(1)橫剖研究

是指在某一個時間對研究對象進行橫斷面(對研究對象的不同類型在某一個時點所構成的全貌)的研究。其優點是研究面廣,多半採用統計調查方式,資料格式統一,且來源於同一時間,因而可對各種類型的研究對象進行描述和比較,但資料的深度和廣度較差。比如教育資源普查就是一種典型的橫剖研究。

(2)縱貫研究

是指在不同時點或較長時間內,從正向或逆向兩種發展方向對某一科學發展現象的觀察和研究,便於了解現象的發展過程,比較不同時期的變化;而且由於各種變量的時間順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邏輯因果判斷,但其研究範圍較小,難以進行不同類型比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社科學術圈」,作者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周毅博士,羊村傳播已獲授權

主編:曾潤喜

執行主編:潘穎

相關焦點

  • 學位論文選題務必注意的4個問題
    所謂「論文選題」 ,是確定要研究的方向、範圍、對象 ,具體地講 ,包括情報活動、設計活動、選擇活動、評價活動等四個階段 ,其中每一個階段都可能向前一個階段或前幾個階段反饋循環。而「論文標題」則是在「論文選題」確定以後 ,用文字符號對「論文主題」即論文的中心論點給予概括 ,即所謂「點題」。它要求遣詞用字確切、科學、規範 ,並具有簡單明了、易於檢索和新穎醒目等特點。
  • 學位論文的選題怎麼創新?
    這裡,根據本人多年來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體會,就人文社科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創新略述管見。一、學位論文選題的兩個層面人們通常認為,博士生和碩士生的一個重要區別即是,博士生基本上具備了自主選題的能力。其實對於碩士生來說,努力掌握自主選題的技能也頗有必要。
  • 研究生論文選題及創新:我的個人體會
    這一論文題目最終得以確定,除了我一直關注中國證券市場的熱點問題,還因為我看到了中國證監會和國資委2003年8月聯合下發的文件:《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除了選題上的幫助,該通知還對我論文中核心變量(掏空和支持)的計量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可以說,政府部門發布的法律、規章和制度等監管文件絕對是我們研究方向和選題可以借鑑的寶庫,大家一點要重視。
  • 分析了3篇全國「百篇優博」論文,我發現了學位論文選題的關鍵!
    研究生的培養一般定位於高層次研究型人才,而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歷程中的標誌性成果。在歐美等科學技術先進的國家,學術機構對學位論文尤其是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控制非常嚴格,學術水準要求高,往往一篇博士論文就打開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幾篇博士論文就可以組建一個新的學科。
  • 研究生學位論文幾個主要部分的寫法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的總結,是衡量作者是否達到學位要求水平的重要依據。達晉編譯提醒大家,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書寫,除表達形式上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要求外,內容上也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研究生學位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該主題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並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以下是研究生學位論文幾個主要部分的寫法:一、論文題目的寫法。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由於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準確是非常重要的。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即將面臨學位論文答辯。那麼,歷次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暴露了哪些問題?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相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該如何改進?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在關於2019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的通報中,如是概括抽檢論文存在的共性問題。  山東大學去年12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升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通知》,也印證了這個結論。該通知指出,綜合近年來「問題論文」的專家評閱意見,發現主要問題集中在創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夠、研究方法簡單、工作量或實例單薄、選題不合理、書寫不規範不嚴謹等方面。
  • 如何寫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了解專家的評價標準!之一:選題
    專家在評價一篇論文的質量時,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綜述與選題、知識與能力、科學態度與寫作水平。今天,我們來介紹專家是如何評價一篇論文的「選題」水平的。你可能說:就是選題意義吧。我看《論文評閱書》上寫了,關於選題就提了這一點。
  • 海軍工程大學研究生論文選題瞄準一線部隊急需
    1月11日,記者從海軍工程大學2016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了解到,近年來,該校積極推動研究生教育由學術型為主向應用型為主轉變,順利完成學業的300名研究生撰寫的畢業論文85%以部隊戰鬥力生成的重難點問題為課題,既得到軍內外專家的肯定,又受到部隊歡迎。
  • 研究生生活: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研究生新生入學在即,嶄新的研究生生活你準備好了嗎?提到研究生生活,一件大事絕對不能不提,就是論文寫作與學術能力的鍛鍊,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家就已經歷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這一過程,那麼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學術能力的鍛鍊又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揭秘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深度好文讓我們彼此共勉。
  • 北方民族大學舉行首屆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
    近日,北方民族大學官網發布消息稱,該校舉行了首屆民族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開題評議小組由中央民族大學楊築慧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李忠斌教授、寧夏社科聯楊佔武研究員及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刀波教授、校長李俊傑教授、民族學學院丁明俊教授、許憲隆教授、楊蕤教授等專家組成。
  •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學位論文題目?
    論文是用來取得學位用的。 1、學位論文必須嚴格按照本學科、本專業、本研究方向擇定選題。 80%因為選題落敗的論文,都是內容或者研究對象不符合本學科的要求。
  • 博士學位論文創新的十個切入點
    美國的菲利普教授將博士學位論文創新歸納為15個方面,其中尤為強調「獨創性」,如做出獨創性工作,進行獨創性的設計,釆用獨創性的方法與視角,提出獨創性的觀點和解釋等。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這一問題。華東師範大學還就此問題對某師範大學的一百多名博士生導師做過調查,調査結果顯示,博士學位論文創新主要體現在學術觀點、研究方法、選題和理論建構四個方面。
  • 研究生如何不虛度?關於讀書、研究和論文……
    第三個層次: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讀書計劃,有了創新觀點的基礎上,將研究方向細化為學位論文的選題,進而確定自己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這是短期計劃。研究生的讀書首先要有讀書計 劃,而且必須完成這個讀書計劃。沒有或不完成讀書計 劃,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基本上就是打爛仗。
  • 【動科學院】校內外專家共把博士學位論文開題質量關
    11月19日,學院邀請校內外同行專家共同為博士研究生開題報告進行全面審核,嚴把博士學位論文開題質量關。 論證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熊本海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尹靖東教授、揚州大學動科學院吳信生教授、山東農業大學動科學院李顯耀教授、吉林大學動科學院楊潤軍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張哲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嘉龍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張毅副教授等8名校外知名專家及我校動物醫學院陳德坤教授、動物醫學院童德文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陳紅英教授、動物醫學院肖書奇教授等4名校內專家受邀參加論證會。
  • 研究生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一個資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綜述不僅可以幫助研究生確立學位論文的選題,還可以為論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一、撰寫文獻綜述的作用和意義1)為學位論文的選題尋求切入點和突破點科學研究本質上是一種創新活動;創新是對現有研究不足的彌補或突破。
  •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舉行蘇州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博士研究生學位...
    近日,在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行政一樓中型會議室舉辦了蘇州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參加本次博士研究生開題學生3名,分別為外科學神經外科專業、外科學普外科專業和內科學布魯氏菌病專業,導師為杜彥李教授、梁秀文教授、王闖教授。
  •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掌握這3個選題方法,你能輕鬆完成論文選題!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對於不少朋友來說,論文選題非常難,但是這一關又非常重要,選題不好的話,不僅影響後續的論文撰寫,還會影響自己最終的得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論文選題的方法以及選題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不合格碩士學位論文存在的典型問題!
    38%、29%、13%、8%、7%和 5%。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分析(一)作者科研能力不足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衡量碩士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而作為教育成果集中體現的學位論文,其所反映出的科研能力的強弱
  • 碩士學位論文常見的問題有這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近幾年來,筆者多次參與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與答辯,發現經過三年的學習,研究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感到不少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有著相似的困難和問題。
  • 南開大學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
    關於修改《南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的通知各學院(所),各有關單位:《南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中參考文獻格式參照了相關國家標準(僅用於中文學位論文),新版《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國家標準GB/T 7714-南開大學研究生院 編2017年3月修訂前 言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