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不虛度?關於讀書、研究和論文……

2020-12-06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筆者根據自己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和長期培養指導碩士生,博士生的經驗,著重談談文科研究生怎樣讀書、怎樣進行學術研究、怎樣進行論文選題與寫作,供導師和研究生治學參考。

一、讀書的特點和要求

1.要有計劃

研究生讀書計劃應該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專業讀書計劃。研究生專業培養方案管 著研究生大的讀書計劃,三年的讀書計劃。研究生要立足專業,將來靠專業所學安身立命。這是長期的、大的讀書計劃。

第二個層次:研究方向讀書計劃。研究生在第二個學期、至遲在第三個學期要儘快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擬訂研究方向的讀書計劃。這是中期計劃。

第三個層次: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讀書計劃,有了創新觀點的基礎上,將研究方向細化為學位論文的選題,進而確定自己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這是短期計劃。研究生的讀書首先要有讀書計 劃,而且必須完成這個讀書計劃。沒有或不完成讀書計 劃,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基本上就是打爛仗。

2.要史、著.論相結合

研究生讀書,書目的選擇和計劃的擬定,必須堅持「史、著、論」相結合。

所謂「史」就是每個專業、每個研究方向甚至每個選題的學說史。研究生研究、做學問必須站在前人知識枳 澱的基礎上,向歷史學習。每個專業必須搞通本專業學術史。沒有史做基礎,論文跟工作報告差不多,就沒有理論 深度,缺乏歷史感,輕楓飄的。有史的基礎,選題、論文 才能變得厚實起來。所以讀書計劃必須先讀專業學說史。

所謂「著」指的是古今中外關於這個專業、這個研究方向、這個選題的經典著作、文獻。讀經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資料是研究生讀書的基本功。研究生與本科生讀書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本科生以讀教封為主,研究生以讀 原著、文獻為主。原著、文獻與教材之間是源與流的關 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獻,就知道教材內容的來龍去脈,源頭所在,就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去駕馭所學。如果把「史」比作一個常青的「藤」,那麼經典著作就是在 「藤」上結的一個又一個的瓜。掌握了史來讀名著,就好比「順藤摸瓜」,順著史的線索去讀不同時代不同名家的著作。

所謂「論」就是學術論文。學術界是日新月異的,研究生怎樣掌握學術動態、學術前沿?就是通過每年每月每期,曰新月異、不斷發展著的學術論文掌握學術動態。研究生要學會看學術論文,堅持看新雜誌、新論文,一周10 篇左右,養成習慣,這樣知識就永遠不會過時,就能把搓 這個專業、研究方向、選題的學科動態和理論前沿。

按照史、著、論相結合去讀書、做學問,由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推進,功底就會紮實。

3.要瀏覽、泛讀.精讀相結合

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這麼多的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怎樣讀好、怎樣讀完?這就有個讀書方法的問題,可以採取瀏覽、泛讀、精讀相結合的方法。

所謂瀏覽就像是看報紙一樣大標題翻一下,了解著作的書名、目錄、提要、前言、後記、大體綱要,或者論文 的標題.內容摘要,知道著作、論文講的是什麼。瀏覽主 要就是博覽群書,涉獵要寬,沙裡淘金,精選出進一步泛讀、精讀的著作或論文。特別是學文科的更要重視瀏覽。

所謂泛讀,就是在瀏覽的基礎上,要求一頁一頁翻, 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記下頁碼, 繼續讀,這樣可以加快讀書速度。古今中外書雖多,但真正有價值有用的信息卻不多,重複的多,這就需要通過瀏 覽、泛讀,篩選有用信息。通過瀏覽、泛讀留下需要精讀 的書。

所謂精讀,就是在瀏覽、泛讀的基礎上,對需要精讀的著作、論文,一字一句地字斟句酌,甚至連標點、注釋都不要錯過。精讀可分四個層面:①認知。做到字面讀懂,甚至可以複述,背下來。②理解。和前後章節,甚至和已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接通知識間的聯繫。⑤質疑。進一步地讀出問題,提出質疑。讀書讀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飛躍,科學哲學家波普就認為「科學研究起源於問 題」,「科學家提出問題比解答問題更有意義」。研究生 要有問題意識。論文寫作必壎樹立問題意識、問題中心。問題從哪裡來?首先從讀書中來,書讀多了才有問題。④ 創新。有了問題,進一步讀書 和調查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答 案,做出理論創新,這樣研究就有自己的創新成果。所以,讀書要把瀏覽、泛讀、精讀相結合,保證讀書的質量,做到 嚴謹治學。

4.要與記筆記相結合

儘管現在有複印、電腦、 網絡等現代化手段,仍然不可能完全代替筆記,而是筆記的補充,筆記大體有四種形式。

索引筆記——在瀏覽、泛讀過程中隨手記下著作或論文的作者、書名、標題、雜誌、出版社、年月、期數、頁碼以及用簡單幾個字概括的問題,即在哪本書或哪篇論文上講了什麼問題。研究生記索引筆記對科學研究很重要, 記索引筆記的過程就是在讀書過程中積累有用信息的過程,平時的積累可以避免使用時的手忙腳亂。

摘要筆記——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觀點、材料一字不漏地摘抄(複印)下來。這些觀點、材料在寫論文引用時可以打上引號,規範說明。寫論文的引注材料就是從摘要筆 記中來的。

札記筆記——用自己的話椒括所讀書或論文的基本觀點,中心思想,也可以將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隨手記下來,少則幾十字,多則幾百字。札記筆記對文獻 綠述很有用,對理論創新和寫論文也很有用。我們平時在讀書或討論中閃現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縱即逝,如果不隨手記下來,過後再想也想不起來。

文獻綜述——這是做科學研究的基本功,也是掌搓學科研究動態的基本要求,在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文獻綜述主要綜述與學位論文選題方向有關的古今中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著作、論文提出了哪些有價值的觀點,這些現點之間是什麼關係,要根裾所讀的文獻梳理出來。通過文獻綜述,才能找出前人研究空白和琿弱處在哪裡,你的選題和研究的基礎在哪裡,突破口在哪裡,創新在哪裡,這也是論文的理論根據和價值所在。

5.要與社會調査研究相結合

研究生讀書要與社會調查研究相結合,論文選題和研 究必須立足於實踐,特別提偈深入社會實踐做個案調查, 這對科研鍛鍊很有好處。社會調查有很系統的一整套方法,文科研究生通過社會調查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避免網上下載抄襲,沽生生的社會實踐提出了許許多多前人 從來沒有提出過、解答過的問題,從社會實際出發才能使我們的理論創新有紮實的根基。

二.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寫作

研究生在讀書、研究的基礎上,要在第三個學期至遲在第四個學期選題、開題。研究生選題、開題要儘早,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研究方向和選題的關係、開題與寫作的關係。

1.儘早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

簡單地概括,所謂研究方向就是科研工作者在較長時 間內集中精力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學術領域。我把它形象地稱作「學術圈地」,就是通過治學建立自己科學研究的自留地。研究生作為科研新手,開始確定的研究方向常常 是蒙曨的、意向性的,必須通過一個個課題的研究,一篇篇論文的寫作,研究方向才逐步確定下來,形成自己穗定的學術領地。研究方向與課題、論文是面與點的關係,研究方向限定了課題、論文的範圍,而課題、論文體現和拓展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應該和研究方向緊密結合起來。

2.確定研究方向與選題的基本原則

目標先行原則——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要與畢業以後的前途結合起來考慮。如果要考博,就要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與考博的專業方向、博士生導師的研究方向相接近,博士生導師錄取博士生,往往會考慮 是否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要就業,或去高校、科研機構,或去機關、企業,就要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與就業方向靠攏。

揚長避短原則——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要儘可能與自己的本科基礎、過去工作實踐基礎、就讀院校的基礎條件聯繫起來考慮。要熱愛和立足於自己所學的專 業方向,努力實現研究生學習與自己以往的知識和實踐基 礎最佳結合,少走彎路,發揮自己的優長,厚積薄發,早出成果。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來講,不要去搞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東西,也不要見異思遷,搞遠離自己所學專業方向的東西。

追應國家社會重大理論和實踐需要原則——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要瞄準國家社會最關心的重大理論 與實踐問題。尤其是文科專業,一定要有現實意識、問題意識,才能使研究真正有價值。每一年的《國家社科基金 指南》就列出了當前國家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可以根據這些問題細化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 選題,這一方面可以通過申請課題,獲得論文的社會調查研究經費;另一方面,研究工作只有適應國家重大理論和實踐需要才有前途,才能越做越大。

理論創新原則——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論文選題, 做出研究成果,責在創新,也難在創新,「吃別人吃過的饃沒有味道」。

小題大做和可行性原則——研究生要把大課題細化 為可以具體操作、保證完成的小題目,小題大做,寫深寫透。因為研究生三年的學習時間有限,碩士學位論文3萬字容量有限,能夠將一兩個問題說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錯 了。

3.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學習和研究的重要環節。應儘早在第三個學期進行。開題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六 個方面內容:

選題的研究動態——即1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要求選題言之有理,持之有據,說明選題的學術性、現實性、創造性。

研究提綱——列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內容、主要觀點、重點難點,老師通過研究提綱可以看出選題有沒有創新。研究提綱與學位論文寫作提綱還有差距,寫作提綱 是進一步研究後的成果。

參考文獻——與選題有關的中文、外文主要參考文 獻,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論文還要求有幾篇外文參考文獻。

研究生開題報告通過後,還要根據導師和專家組提出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論文選題。一個好的成熟的論文選題等於研究成功了一半。

4.學位論文怎麼寫

學位論文是一種特殊的學術論文,其核心在創新。學位論文就是寫創新現點,即儘可能用自己的話、自己的材料來充分論證自己的創新現點。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的創新可分為三個層次:

學科創新——這是最大的創新,如達爾文發現生物進化規律,實現了生物學的革命;馬克思發現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實現了社會歷史觀的革命。達爾文、馬克思被稱為學術大師、科學巨匠、大思想家。

專業創新——在學科的某一個領域或某一個專業的創新,如皮亞傑的發生認知論。專業創新使科研工作者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

觀點創新——某一學術觀點、結構、材料創新,或綜合不同的觀點形成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和觀點,新的學術觀點,或對前人提出的學術觀點進行修正完善, 或在某個學術觀點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材料上有創新。這是優秀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能夠爭取達到的創新。

現今的碩士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要求他們的學位論文都達到以上的創新程度,一般很難,不是很現實。所以我們提倡碩士學位論文多做個案調查研 究,多做社會調查研究,從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新材料做出理論概括,多少有些原 創性的東西,避免東拼西抄,低水平重複,毫無新意。

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一般應在第三個學期開題報告後,第四個學期集中精力快速成文。

研究生學位論文完成初稿後,可以冷處理一段時間,一方面交給導師看,提出指導修改意見;一方面利用這段時間考博、找工作、繼續讀書研究,還可將學 位論文拆成小論文發表。在這一 過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穫。到最後一個學期正式提交論文前,再回過頭靜下心來認真修改論文,這樣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維定式,將論文修改好,準備通過答辯,圓滿完成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任務,順利畢業。

相關焦點

  • 研究生生活: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研究生新生入學在即,嶄新的研究生生活你準備好了嗎?提到研究生生活,一件大事絕對不能不提,就是論文寫作與學術能力的鍛鍊,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家就已經歷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這一過程,那麼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學術能力的鍛鍊又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揭秘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深度好文讓我們彼此共勉。
  • 研究生論文在知網上是如何查重的?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每當論文季的到來,一些準畢業生們都需要準備動筆論文的工作了,但是事實上只老老實實完成論文是遠遠足以通過的,最重要的還是得需自己的導師和中國知網查重系統的重複率檢查和自己再加以降重修改論文
  • ...論文提交時間?如何答辯?你最關心的十個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
    近期,2020年上半年學位申請工作正在進行中,我校研究生院匯總並研究了擬申請學位研究生普遍關心的若干問題。為確保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學位申請工作順利進行,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現將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學位申請相關工作安排以問答形式通知如下:Q1.什麼時間可以返校?
  • 比利時列日大學EDBA 如何撰寫研究生入學論文
    大多數比利時列日大學EDBA的申請人不喜歡起草其研究生招生論文也就不足為奇了。撰寫一份聲明,向研究生招生委員會全面介紹您的情況,並且有可能提出或破壞您的申請。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您會發現招生論文並不像看起來那樣令人生畏。下面就和重慶學威張老師一起來看看怎麼撰寫研究生論文?
  •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8個方法
    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來自於實踐與理論的矛盾,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原有理論難以解決,就構成課題。所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深入調查研究,是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基本途徑,包括以下幾方面。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是研究生學習階段科學研究素質訓練的必要環節。發表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科技論文,是目前許多科研院所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和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
  • 臺灣東吳大學研究生論文:《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4日報導,今年7月,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一名研究生交出了一篇名為《失能的恐懼—— 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的研究生論文,探討自己無法寫出一篇研究生論文的原因……最近,論文被貼上網絡,許多研究生感同身受,紛紛表示「怎麼沒找我訪談」……
  • 研究生寫論文,要不要蹭蹭熱點?
    昨天和一名研究生同學聊天。她有個同學在西南大學讀書,圍繞著建國七十年以來的某個教育問題寫了一篇論文。三月份寫出來,交給導師審閱。導師8月份左右反饋修改稿,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修改的相對滿意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從投稿到文章被錄用的周期一般兩三個月,再到雜誌把文章刊印出來,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 文科研究生壓力大?不如試試多讀書、「多吵架」
    高校師生的關係在這些年尤其受關注,屢屢出現讓全網熱議的事件,在此背景之下,學生選導師小心翼翼,以至於在考研群體中有「前怕考不上,後怕選錯師」的說法。同樣,學生與導師相處也難免如履薄冰,小到發郵件如何選詞,大到合作論文如何署名,再到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怎樣處理關係,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增加壓力。這一切再加上發表論文、撰寫畢業論文的科研壓力,以及畢業求職的現實壓力,如何使人不壓抑。
  • 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有哪些區別?你知道嗎?
    眼下正是大學生畢業的時候,也是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對於很多本科生而言,本科論文太難寫了,自己知網搜索了很多篇論文,才能說出幾句話,而且也不知道怎麼去找數據,問題分析也不會寫,對策建議更是模仿別人的。
  • 研究生屢次抄襲論文被開除 法院認定學校違法
    讀書的時候我們知道,寫論文是大學生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核標準,而論文肯定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翻閱資料,組合論點,撰寫論文表達自我的觀點,如果抄襲,無疑是個不正確的做法。但如果有學生因為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後,再老師要求重寫後,再次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最終學校做了開除學籍的處分,你認為這做的過分嗎?學校有權對其做開除學籍處理嗎?有人會認為抄襲雖然過分,但開除學籍處罰太重,但也有人認為屢次抄襲,違背學校規定,作為學校有權處理,我們且看法律上會對此如何判定。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畢業論文查重率要求越來越嚴,今年要求不能高於10%,過去都是低於20%。」即將博士畢業的蔡麗麗(化名)告訴記者,她所就讀的山西大學今年對研究生論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國家愈發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督導和監測的背景下,關於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話題頻上熱搜。
  • 在職金融研究生怎樣寫論文?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在職金融研究生如何寫論文1.如何選題選題是論文寫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選題不好對於以後的論文寫作工作將會造成很大困難。2.如何查閱文獻資料,怎樣寫文獻綜述文獻查閱應該圍繞所選論文題目進行,可以通過相關專業的期刊、專業報紙、圖書查閱收集資料。也可以利用網絡查閱相關資料。文獻綜述實際上是對相關研究成果的簡要介紹,包括作者、發表時間、論文或者書籍題目、主要的方法與觀點等。詳見會計學專業論文撰寫方法輔導課件。
  • 研究生論文選題及創新:我的個人體會
    如何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 不管是研究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如何確定一個好的論文選題恐怕是幾乎所有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困惑過的事情。記得當年自己讀碩士時,為確定論文研究題目和內容絞盡腦汁,最後選中了指數基金業績評價的話題。基金業當時(2000年)在我國剛剛興起,而指數基金更是一個新生事物。
  • 論文不合格要退學?教育部又有新通知,研究生將迎來「壞消息」
    變化二:教育部嚴查研究生論文對於論文大家都不陌生,在畢業的時候會寫畢業論文,在做學術的時候會寫學術論文,同樣論文在研究生裡並不少見,但也會經常發生「學術造假」等現象,針對這種事件,教育部下發一條規定。要嚴查研究生所寫論文的質量,如果有出現質量不合格,同樣不符合標準的,嚴重者會給予退學處理,對那些「學術造假」的人進行嚴肅處置,不能再出現類似的事情,目前為止已經有院校在進行相應的舉動,對論文不合格的直接退學,這應該是一個比好消息更大的「壞消息」了吧。
  • 研究生高效閱讀的五大原則
    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讀書計劃,有了創新觀點的基礎上,將研究方向細化為學位論文的選題,進而確定自己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這是短期計劃。研究生的讀書首先要有讀書計劃,而且必須完成這個讀書計劃。沒有完成讀書計劃,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基本上就是打爛仗。
  • 研究生閱讀:中科院院士袁亞湘教授談如何做好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學歷成為越來越多的社會職業門檻要求,但是,成為合格的研究生並不容易,今天介紹國科大學「院士大講堂」的袁亞湘院士的見解。大學院和大學生的區別——從「Learn」到「Re-search」袁老師指出,應該首先認識到研究生階段和本科階段的不同,認為從本科生到大學院的變化是從「Learn」到「Re-search」的變化,本科階段主要以學習為主,掌握一般知識,研究生階段擅長自主發現新問題。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培養研究能力。
  • 淺談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關係
    對於科研工作者或者學者來說,進行科學研究與寫論文應該都是時常工作。畢竟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要以論文的形式展現和交流,如果只會做而不會寫,就好比只會做事不會說話,科研工作是不完整的。現在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排斥寫論文,認為寫論文和專業沒啥關聯,但殊不知,我們做科研的資料,大多也都是來自論文,寫論文與科研是緊密聯繫的整體,不可分割。
  • 教育部: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11月25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優化研究生學位論文匿評及抽檢工作,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案》的答覆。教育部在答覆中指出,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質量,印發了《關於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學位〔2014〕3號)《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學位〔2014〕5號,以下簡稱《辦法》)《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教研廳〔2019〕1號)等文件,通過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為引導,推動學位授予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 重點‖研究生:如何選擇研究方向,確定研究題目?
    選擇有意義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選擇研究方向,確定研究題目的關鍵是一定要有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理論貢獻、實踐意義、方法改進與創新,有其中一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