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關係

2020-12-06 一式無憂

對於科研工作者或者學者來說,進行科學研究與寫論文應該都是時常工作。畢竟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要以論文的形式展現和交流,如果只會做而不會寫,就好比只會做事不會說話,科研工作是不完整的。現在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排斥寫論文,認為寫論文和專業沒啥關聯,但殊不知,我們做科研的資料,大多也都是來自論文,寫論文與科研是緊密聯繫的整體,不可分割。因此,藍譯認為,有必要談談一下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關係。

論文是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載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論文是研究成果的最終表述。如果說論文寫作是一種「言」,那麼科研成果就是一種「意」,科研和寫作之間的關係就是言和意之間的關係。意在言先,首先要有意,然後才有意之所言。因此,就科研和寫作這兩者的關係而言,首先必須要從事科研活動,提高我們的科研素質,只有在科研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寫作,而科研和寫作是兩個既互相聯繫又互相區別的環節:首先要進行科研活動,科研活動有了成果以後再用語言表達出來,這種表達的過程就是一個寫作的過程。

這裡應當指出,文科的科研和理科的科研是有所不同的,理科科研是一種科學活動,而文科科研是一種學術活動。因此,論文是一種學術成果。我們把作為科研成果的論文都稱為學術論文,以區別於其他論文。那麼,什麼是學術?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太容易回答。以一種較為學術性的語言表述,學術是指系統化、專門化的知識,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學科化論證。因此,學術當然應當具有科學性,文科可以分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而且,在文科中所採用的科學這個詞,又顯然不同於自然科學。例如,在社會科學中存在著較多的價值判斷,而自然科學則更多包含客觀描述。

不僅文科與理科(廣義上的理科,包括工科)科研的性質與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文科與理科在科研與寫作的關係上也存在區別。理科的科研與寫作的關係是可以清晰地加以區分的。

理科的科研就是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在實驗做出成果、取得數據以後,再將實驗的成果以文字的方式予以表達形成論文。對於理科來說,無科研則無寫作。因此,理科對科研是更為注重的,要求也比寫作更高。也就是說,理科科研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做實驗上,實驗做完以後,把實驗成果以一種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個寫作過程是相對較為簡單的。甚至只要把實驗的數據和過程結論自然地記錄下來就可以,這是理科的特點。

然而,文科的科研和寫作的界限卻不是那麼清晰,這也是學習文科的同學會有的一個困惑。因為文科科研不像理科的實驗那樣具有物理性的直觀內容。對於一個理科學生來說,天天進實驗室就表明他在做科研。但對一個文科學生來說,什麼是科研?這種科研活動本身不具有直觀形態,往往不容易把握。實際上,文科的科研是讀書、思考,甚至是旅行。中國古代所謂讀萬卷書,行千裡路,都可以看作是對文科科研活動的一種描述。因此,文科科研是隨意的,自在的,不拘形式的。

正是由於文科的科研活動具有這種散在性的特點,文科學生有時候會難以把握,以至於虛度光陰。這樣就出現了在沒有充分的科研活動基礎上進行論文寫作的情形,當然也就不可能寫出優秀的論文。因此,對於一個文科學生來說,首先要去看書,要去思考,逐漸地積累知識,嵌入所在學科,進入一個與本學科的前賢對話的境界。

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自己的想法逐漸產生,這也就是所謂生米做成熟飯,然後再進行寫作。經過思考以後,在資料的基礎上提煉獨特的觀點。這一提煉過程,為寫作打開了最後的通道。因此,文科的閱讀書籍,資料收集,文獻梳理,觀點綜述這些所謂科研活動,都是為最後的寫作服務的,只不過是寫作的預備而已。在這個意義上說,文科寫作的重要性要超過理科。

在文科中,這種科研活動和寫作活動又是可以互相促進,並且是交叉進行的。也就是說,在文科中並不像理科那樣把實驗做完,已經取得實驗成果,再進行寫作。而是在科研過程中就開始寫作活動,而且在寫作過程中,又同時從事著科研活動。寫作和科研這兩者是一種互相促進的關係,難分彼此。當然,在寫作之前肯定要有一定的科研基礎。然而,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把科研完全做好以後再去從事寫作。而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思考,不斷地完善學術觀點。

對於一個學者來說,長期從事科研活動,同時也長期從事寫作活動。科研和寫作就成為學者的工作重心,甚至一種生活方式:不斷地進行科研,不斷地寫作,在寫作基礎上再進行科研,這樣一個逐漸展開、循環往復的過程。有些學者不是特別願意寫作,作品較少。不寫東西,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寫不出來,另一種是不屑於寫。寫不出來,是寫作能力問題,甚至是科研能力問題。但也有些學者雖然看了很多書,思考了很多問題,確實也有對學術問題的獨特見解,但就不付諸於筆端。也有學者眼高手低,主張不隨便寫,一輩子就寫一本書或者一篇論文,以此一鳴驚人,成為經典。這種想法我覺得不太可行,因為一個學者不可能一輩子從事科研活動,平時從來不寫東西,沒有作品,最後突然蹦出一篇論文、一本書來,藉此名傳千古,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個學者從事科研的過程,都要用論文或者專著這樣的形式反映出來。不斷地進行科研,不斷地發表論文;然後,論文積累形成專著。論文以及不同階段的專著,都是學者在不同階段的學術研究成果的總結。通過學術成果可以把一個學者在科研活動中跋涉的過程,就像一步一個腳印一樣,真實地呈現出來。不同時期的科研作品能夠反映一個學者的學術成長:從青澀到老道。即使是思路的曲折,觀點的修正,也能夠以其作品清晰地在這個學者的學術履歷上展示。因此,我認為那種把科研搞到最好,最後才出精品的想法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一個學者要不斷地科研,同時要不斷地寫作,要把兩者緊密的結合起來。

作為一個文科學者來說,寫作是極為重要的。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累積的過程,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當然,寫作只是科研成果表達的一種方式,除了寫作以外還有言說,也就是口頭語言的表達。像課堂的講課、會場的發言等,這也是一種思想的表達方式,也能夠反映一個學者的學術水平。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這兩種方式對於學術呈現來說都是重要的。但這兩者的學術影響又是極為不同的:口頭表達只能影響到親眼目睹者與親耳聆聽者,範圍甚為有限。

總之,對於學者來說,書面表達更為重要,一定要進行寫作,要有論文發表。那麼,怎麼訓練這種寫作,怎麼能夠做到拿起筆來就能寫呢?我們認為,寫作本身也是一種童子功,從小練起。最好的方法是在中學階段就堅持寫日記,養成動筆的習慣。進入大學,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做筆記,按照古訓所云:不動筆墨不看書,以此鍛鍊寫作能力,習慣並且擅長於書面語言的準確表達。如果在大學本科階段過了寫作關,則開始研究生的專業學習以後,入門會比別人快好多。

相關焦點

  • 論文寫作要避免出現的一些問題
    科研工作者除了要進行科學實驗外,還需要撰寫論文,這以為是學術水平在不斷提升的一個過程。但是論文寫作有哪些禁忌呢?寫作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易智編譯和大家一起來看下論文寫作中要避免出現的一些問題。2.忌缺乏理論指導不知道什麼內容可以稱得上是理論, 不知道科學的核心是理論, 不知道好的理論應當具有實踐意義;論文「 上不著天, 下不著地」,成為既無明確的理論指導、又無嚴謹的實證根基的懸空論文。這反映出作者缺乏嚴格的理論訓練和方法訓練。
  • 淺談醫學文獻檢索對論文寫作的影響
    醫學論文是醫學科學工作者基於科學實驗或臨床實踐有所發現而進行寫作的,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報導進行經驗交流和學術交流,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與技術、方法的改進。因此,撰寫醫學論文是一項很嚴肅的工作,它的內容必須符合科學性、先進性、獨創性的要求,在結構形式上,也要求規範化。
  • 淺談科技期刊文獻綜述論文的寫作步驟
    文獻綜述在整個論文體系的寫作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篇有影響力的綜述文章甚至會決定後續研究的發展方向,因此文獻綜述的寫作應引起足夠重視。通常,文獻綜述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寫作步驟是否正確,同時還會影響到論文寫作過程能否順利進行。
  • 會計畢業論文寫作需要多久?有哪些技巧?
    (三) 創新性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標準有我們的見解,可以是在會計理論研究及會計實踐等方面解決了前人長期沒有找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以及提出了具有科學依據的新觀點或新的理論模型。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需要多久?
  • 陳志瑞教授主講「國際關係論文的選題與寫作」
    外交學院教授、《外交評論》執行主編陳志瑞向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近30名博士生做了題為「國際關係論文的選題與寫作」的演講。講座由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政治系朱傑進副教授主持。陳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我國國際關係研究的發展過程。新中國的國際關係學大致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復旦大學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一道率先從不同領域開始國際問題研究。
  • 論文選題九法|告訴你科學選擇論文題目方法|好題目讓論文寫作事半功倍
    在寫作論文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該寫什麼?題目的選擇,關係著論文的成敗,因此決定論文題目時,必須經過審慎的考慮。題目的決定在於提供一個可以遵循的研究方向,並界定個明確的研究範圍。題目的選擇涉及寫作者的經驗能力與寫作的時限。因此,寫論文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挑選一個作者有興趣、願意並且值得花時間去研究的題目。
  • 科技論文寫作過程應重視的兩個問題
    科技論文是科研工作者對其創造性研究成果進行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並公開發表的科技寫作文體。一項科研工作,無論研究結果多麼壯觀,如果沒有通過發表將成果轉達給同行就不算完整。在達晉編譯看來,科技論文的寫作其實就是將科學研究提煉、總結形成文字的過程,因此,在科技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應重視以下兩個問題。一、科技論文寫作必須與科研過程緊密相連。科研過程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研究者根據前期的初步試驗、文獻調研或自身的經驗確定科學問題,並對這一科學問題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有較清晰的認識。
  • 研究方法 | 社會科學論文選題策略與寫作技巧
    前言學術論文的選題策略和寫作技巧,其實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式,每一個成熟的學者都會形成帶有自身印記的體驗、心得和章法,進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旨趣與寫作風格。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思考「Who cares」——為什麼別人要關心我寫的東西?為什麼一個與我的研究對象無關的人想要閱讀這篇文章,想要去看這本書?我的論述中一定有他所關心的那些社會事實,有他所關心的那些因果關係。「So what」——也許你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可是這個故事在理論層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這就需要make sense,為我們的研究建構意義。
  • 我在美國修煉科學寫作
    儘管新冠極大地影響了我在美國的科研和學習,但我還是順利地完成畢業論文,按期答辯,並成功實現一年一篇SCI的目標。回顧這5年來在美的博士生涯,不但需要感謝PhD老闆在實驗方向上的指導,更感激他不斷地鞭策我提高科學寫作的能力。科學寫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貫穿了我們整個學術生涯。
  • 摘要翻譯、論文寫作……人工智慧延伸科學交流觸角
    摘要翻譯、論文寫作……人工智慧延伸科學交流觸角 2019-08-26 20:30:05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摘要翻譯、論文寫作、信息檢索、抄襲檢測……人工智慧延伸科學交流觸角近日,一款看起來挺有文化的寫稿機器人上線了。
  • 精品免費公開課 消除醫學論文寫作的煩惱
    針對渣小白的開題問題,北醫三院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分會前主任委員趙一鳴將詳細講授《臨床研究選題、設計與實施要點》。介紹臨床頂層設計要點,在原理闡述的基礎上通過案例說明臨床問題、科學問題、工作假說、因果關係模型以及臨床研究方案的關係和特點,闡明頂層設計與論文撰寫的關係。
  • 科學網—《生命科學論文寫作指南》出版
    本報訊 近日,《生命科學論文寫作指南》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白青雲(Iain C.
  • 英文論文寫作基本框架及寫作規範
    本文詳細介紹了論文每個部分的基本寫作規範,從而讓大家了解論文基本框架及各個部分的寫作規範。論文基本框架包含: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Reference。
  • 「論文查重檢測」教育論文的寫作指導
    論文檢測,知網檢測小編專門編輯了「教育論文的寫作指導」,希望可以助朋友們一臂之力!教育論文是教育領域某個課題新的研究成果或創見的科學記錄。認真寫好教育論文,對於推廣教育科研成果,促進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優秀教育論文的一些特點:1、「實」: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腳踏實地,有科學價值。
  • 研究生生活: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提到研究生生活,一件大事絕對不能不提,就是論文寫作與學術能力的鍛鍊,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家就已經歷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這一過程,那麼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學術能力的鍛鍊又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揭秘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深度好文讓我們彼此共勉。研究生核心學習生活,讓我們提前預知!
  • 上外MBA學位論文寫作輔導課回顧——拉開論文寫作之旅的大幕
    學位論文是MBA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培養目標定位和特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
  • 科技論文寫作中關於引言的撰寫
    引言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引出文章而寫作的。如果沒有引言部分,科技論文的結構將是殘缺的,論文中各項內容的展開就顯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構思嚴謹、表達慎密的文章。依據藍譯編譯的經驗來看,科技論文引言的內容一般包括該項研究的理由、目的、意義、來源,研究的歷史及現狀,所採用的方法及預期結果。一、點明研究課題的性質和範圍。引言應開門見山,直切主題,引出研究的對象,適當地對其基本特徵進行簡述,使讀者能一下就抓住論文的主題。但有些作者在引言寫作中卻存在面面俱到、偏離主題、冗長拖沓等問題,忽略了論文研究課題的性質。二、闡明研究課題的來源。
  • 畢業論文寫作寶典
    畢業論文寫作寶典第一步是確定論文的主題從廣義上講,只要你有新的思想、新的發現、新的視角、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材料等,你就可以在專業範圍內的任何一門學科上寫點東西,但這背後的「五新」極大地限制了碩士論文的選題。
  • 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足常出現的問題
    在達晉編譯看來,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不僅要有好的選題、好的方法、好的實驗設計,得出理想的實驗結論,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也要在寫作上做到層次清楚、條理清晰,各部分之間具有很強的邏輯聯繫,語言言簡意賅、科學嚴謹,符合科技論文的寫作規範要求。
  • 「論文寫作與發表」圖書大全(80本)
    ,也是本書幾代作者孜孜不倦探究學術論文寫作的結晶。本書收入了作者的關於科學哲學的五篇重要論文,集中體現了作者的科學哲學觀和歷史方法論。書中批判了波普爾的證主義方法論與庫思的理性主義科學心理學,提出了一個理論演替的合理的動態的科學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