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2020-06-04 一起走過W

2018年10月31日,我國陳創天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提起陳創天這個名字,大多數國人根本就沒聽過。但如果提起中國封鎖美國的KBBF雷射晶體,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沒錯,陳創天就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塊KBBF雷射晶體的製造人。正是他研發的雷射晶體,首次讓美國嘗到了被封鎖的滋味。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的陳院士,研究方向一直是非線性光學,其在1983年首次在國際發布了BBO雷射晶體,引發了國際雷射界的關注。1990年,陳院士領導的研究組成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塊KBBF雷射晶體,還發明了關於KBBF晶體的稜鏡耦合技術。使其能夠實際廣泛應用於經濟和軍事領域。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KBBF晶體,能夠縮短雷射的波長,使雷射發射器能夠發出極窄頻寬的紫外光波。這讓我國在高解析度雷射頻譜儀、超導測量、光刻機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雷射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KBBF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遠大於民用,2009年,我國正式發布禁令,禁止向國外出口KBBF晶體產品和相關技術,尤其是美國。這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封鎖美國的技術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軍用技術。

在遭到我國禁運後,美國經過多年研發,於2016年才製造出第一塊美國的KBBF晶體,而且成本遠低於中國。這讓人們不禁驚呼,打破封鎖,一直是中國的報導,美國是不是拿錯劇本了。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但就在美國打破我國封鎖之際,陳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卻已經研發出了KBBF晶體的下一代產品,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LSBO晶體。整整領先了美國一代,仍對美國進行封鎖。

但就是如此一位引導中國雷射領域發展,領先了美國幾十年的優秀科學家,卻悄然離世了。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陳院士的去世,沒有引起任何波瀾,沒有網友緬懷他。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戲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無人問!如果是哪位明星藝人離世,相信絕不會是如此的場景。

像陳創天院士這樣默默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出貢獻的還有很多很多人,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國家也為廣大國人築起了一道看不見的長城,他們才是民族之魂,國之長城。讓我們向他們致敬,陳院士,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雷射武器技術帶頭人陳創天逝世:曾讓美國人嘗到「禁運」滋味
    「紫光閣」微博稱,陳創天院士是先進晶體材料KBBF晶體的發現者。深紫外(λ<200nm)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獲得全固態深紫外雷射的必不可少的晶體材料。我國KBBF晶體曾長期壟斷該領域,而美國近些年才打破我國封鎖。
  • 國寶級中科院院士,1990年一項發明,實現技術封鎖美國26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中國科技界也有這麼一個大人物,他在1990年的時候發明了一個東西,美國在26年後才得以打破封鎖,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時間追溯到2018年,有兩個國寶級的人物在同一時間離開了我們,除了金庸先生之外還有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一項發明讓美國的科研人員吃了26年的苦頭,實現了首次技術的反封鎖。
  • 憑一己之力讓美國感受被「技術封鎖」的中國科學家,永遠的離開了
    據中國科學院的公告中,我國的國家級院士、著名材料研究學者陳創天先生在2018年10月31日的上午9時57分於中國首都的一所醫院內去世,享年82歲。中國科學界內各大研究機構、各大學者研究者等紛紛對陳先生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以此來紀念他對中國材料研究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 他代表著民族脊梁」
    他代表著民族脊梁」——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事跡引發網友熱烈反響    「國之大匠」「中國的脊梁」「學術界的典範」這些詞,多次出現在一篇文章的網友評論裡。一個個10萬+的閱讀量、千萬次的點讚,還有許多人轉發時那句「潸然淚下」「已看哭!」……這一切,都是因為一位離世的科學家。    中央主要媒體17日播發了已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感人事跡,從文字到視頻均引起網友強烈反響。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1.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對美國封鎖15年:回看「中國晶」誕生始末
    編者按:「美國用了15年,終於突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不過,我國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坐等美國的趕超。」上面這句話怪怪的,我貌似在上面看到了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遇到的問題,不過在雷射領域反過來了。
  • 中國實現技術封鎖,這一戰略物資禁止出口,美落後26年求分享數據
    雷射武器擁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幹擾等優異的性能,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禦中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近年來各國都在努力研發雷射武器,但是到目前為止有成果的只有中美俄三國。雷射武器的發展離不開一種晶體材料,這種晶體材料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已經研製成功,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創天首次研製出世界第一塊KBBF晶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和創造KBBF晶體的國家。最初中國向全世界開放KBBF晶體,期望通過出口該晶體獲得一些外匯收入,從而從發達國家購買回來一些發展的必需品。
  • 僅我國掌握的尖端技術,領先美國長達15年,技術封鎖堅決不賣
    20世紀是科技大爆炸的一個世紀,其中核能、電腦、半導體等發明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社會,除了這幾大發明之外,雷射也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所謂雷射就是受激輻射產生的光,其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在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在回落到低能級時,以光子形式釋放出了能量。
  • 96歲院士捐百萬獎金:這些人才是明星,有了他們民族才有了脊梁
    這位老人:「為什麼要給我,我都九十六了,難道年輕人就沒創新嗎?」隨即老人要把獎金全部捐給扶貧事業。這位老人就是王振義院士,也是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得者。我們的明星是這些白髮蒼蒼還堅守在研究一線科學家。是朝氣蓬勃專研科技學者。是醫生,是軍人,是不顧功名的先驅。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梁。
  • 這位科學家:他回國,毛主席親自接見,他去世,周總理痛哭惋惜
    1999年9月18日,國家表彰「兩彈一星」科學家,他是獲獎者中唯一沒有到場領獎的。他也是在23位獲獎者中,唯一一個在「核彈、氫彈、人造衛星」三個領域均有貢獻的科學家。小小年紀的郭永懷早早嘗到了生活的滋味。9歲那年,略有文化的父親讓他去了村裡的初小識字念書。聰明好學,成績優秀。13歲那年,郭永懷到石島鎮明德小學繼續學習。有一次,他遭壞人綁架索要贖金,父親歷經萬難終於湊夠銀元救回家中,摟在懷裡嚎啕大哭。後來,他開啟了學霸一路狂奔模式。17歲,考入青島大學附中。20歲,考入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
  • 日本媒體稱讚, 中國這位最美女科學家, 打破美國50年技術封鎖
    其實中國的科技在剛建國那會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的中國,什麼都是從零開始,別說科技了,平常人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還是奢望了,但是即便是在那樣的貧困的年代,中國的科技水平照樣是不斷地提高著,而這背後離不開那些可親可敬的中國科學家
  • 美國花了10幾年追趕中國雷射晶體,現在如何了?
    在高科技領域,頂尖的技術大多掌握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受制於發達國家。比如說如今的晶片等。不過,有一項技術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制約著西方,讓美國不斷追趕。項技術就是雷射晶體,它曾技術封鎖美國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利用15年才打破中國的封鎖。
  • 中國瑰寶級的五位著名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到了現在,我國早被先輩們建設得十分強大而在這些先輩中,有五個最寶貴的國寶級的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對美國來說,他們是比核彈還要恐怖的存在,你知道幾位?現在的中國,雖然在海陸空三軍頂尖裝備方面都要弱於美國,但在電磁領域確實絕對的第一,就連美國都趕不上。而我國的軍事方面能在電磁領域強過美國,馬偉明功不可沒。
  • 中國院士研製出KBBF晶體,雷射武器穩了,15年後美國突破中國封鎖
    眾所周知,在我國剛成立之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懷有敵意,特別是美國對我國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封鎖,在這方面做得太絕了,並用許多卑鄙的手段迫使許多國家中斷了與中國的技術交流。現在,中國又變得更加強大,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中國也可以對美國實施技術封鎖了。現在美國反過來還要求中國分享技術,但中國知道自己技術的戰略意義,下令禁止出口,這使得美國非常不情願,曾經呼籲中國在國際上分享技術。
  • 國之脊梁,航天之父
    從此便拉開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人生序幕。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以錢學森的資歷和成就,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從此,錢學森在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他一個月內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島上將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學院送去的1.5萬美金巨額保釋金後才釋放了他。
  • 陳創天院士獲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新聞—科學網
    記者5月12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創天榮獲2013年度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之一的Laudise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獲得的國際晶體生長協會首個最高獎
  • 我國雷射領域國寶院士逝世,研發出KBBF晶體對美形成反封鎖
    陳創天院士是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1937年2月18日生於浙江奉化鬥門頭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成為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專攻光電晶體方向,在2003年,陳創天先生當選中科院院士。
  • 終於,美國也嘗到了「閉門羹」的滋味
    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起步是比較晚的,美國和前蘇聯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成功發射衛星、並成功實施載人航天,美國更是多次成功登上月球,而中國直到1970年才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二個涉及到中國曾積極謀求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曾多次提出申請,但都遭到了美國以防止中國竊取機密為由的嚴詞拒絕,所以中國一直無緣進入國際空間站,然而隨著中國自己空間站的建成,中國人的空間站夢想將變成現實。
  • 剛剛美國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雷射武器領域有了啥突破?
    前段時間,美國專門研發雷射武器的APC公司發表公告聲稱:該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攻關,終於成為美國唯一可以生產KBBF晶體的供貨商,該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什麼?中國對美國進行技術封鎖?是不是拿錯了劇本呀?這個KBBF晶體究竟是啥?中國竟然可以在該領域對美國進行「技術封鎖」?
  • 今天,北航人共同緬懷……
    他將生命的最後時光永遠留在了遼寧艦上留給了那一汪碧海藍天他是「民族的脊梁」羅陽去世的第二天,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作出重要批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他的英年早逝是黨和國家的一個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