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武器技術帶頭人陳創天逝世:曾讓美國人嘗到「禁運」滋味

2020-12-04 百家號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據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社官方微博「紫光閣」11月1日發布的消息,著名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創天,於2018年10月31日9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紫光閣」微博稱,陳創天院士是先進晶體材料KBBF晶體的發現者。深紫外(λ<200nm)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獲得全固態深紫外雷射的必不可少的晶體材料。我國KBBF晶體曾長期壟斷該領域,而美國近些年才打破我國封鎖。

據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期刊《科學中國人》2007年第12期介紹稱,KBBF晶體的發明及應用是我國科學家集成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是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之一,特別是在光電子能譜儀上的應用領域。KBBF晶體的稜鏡耦合裝制暫時不對美國出售,以保護我國先進儀器設備的研製,這也是我國在高技術領域第一次對發達國家說「不」。

KBBF技術是軍用雷射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可以應用在反導攔截等國防領域。美國即認為掌握KBBF技術對提高美國國防和國土安全威脅探測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對科學研究和精密測量能力的提高而言,KBBF具有「規則改變者」的意義。對國家戰略層面而言,KBBF晶體屬於戰略性技術,是必爭的頂尖技術。在各國的下一代戰略武器的發展計劃中,均繞不開KBBF技術。在雷射武器領域,KBBF技術就像是汽車的發動機技術,誰掌握了最先進的KBBF技術就掌握了主動權。在技術不斷創新的今天,對下一代戰略武器的需求就決定了各國對KBBF技術的需要。

另據新華網發布的信息顯示,陳創天院士於1937年2月18日出生在浙江奉化,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自1998年開始擔任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人工晶體研究發展中心主任,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提出了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解釋了相互之間的關係,對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陳創天和他的團隊一起,研製出了BB0、LBO、KBBF和KABO等優質非線性光學晶體,BBO晶體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LBO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而且,通過與其他研究人員相互配合,他還發明了KBBF晶體的稜鏡耦合技術,進而使得KBBF晶體獲得了重要的工業應用。在陳創天的帶領下,我國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使得性光學晶體研究被國際學術界公認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研究領域之一。

相關焦點

  •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2018年10月31日,我國陳創天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提起陳創天這個名字,大多數國人根本就沒聽過。但如果提起中國封鎖美國的KBBF雷射晶體,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沒錯,陳創天就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塊KBBF雷射晶體的製造人。正是他研發的雷射晶體,首次讓美國嘗到了被封鎖的滋味。
  • 憑一己之力讓美國感受被「技術封鎖」的中國科學家,永遠的離開了
    據中國科學院的公告中,我國的國家級院士、著名材料研究學者陳創天先生在2018年10月31日的上午9時57分於中國首都的一所醫院內去世,享年82歲。中國科學界內各大研究機構、各大學者研究者等紛紛對陳先生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以此來紀念他對中國材料研究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 國寶級中科院院士,1990年一項發明,實現技術封鎖美國26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中國科技界也有這麼一個大人物,他在1990年的時候發明了一個東西,美國在26年後才得以打破封鎖,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時間追溯到2018年,有兩個國寶級的人物在同一時間離開了我們,除了金庸先生之外還有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一項發明讓美國的科研人員吃了26年的苦頭,實現了首次技術的反封鎖。
  • 剛剛美國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雷射武器領域有了啥突破?
    早在2010年的國防預算中,美國就花費數千萬美元,進行雷射武器項目的研究,現在,美國人可不僅僅有上面波音公司的HEL-MD樣品了,還有已經裝備在「斯特賴克」戰車上的「遠程機動高能雷射炮」(簡稱MEHEL),專門用於攔截地方無人機、火箭彈和迫擊炮彈,就是下面這個傢伙身上的黃色東西。
  • 中國在雷射武器方面,這一技術封鎖了美國20年,現在依然全球領先
    常言道「不遭人妒是庸才」,美國之所以傾全國之力打壓華為,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羨慕嫉妒恨,因為華為的5G技術全球領先,它的誕生,狠狠地把西方國家壟斷已久的科技堡壘撕開了一道裂口,他們自以為是習慣了,忽然被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公司超越,忽然感到顏面無存。其實不光5G中國比其他國家強,早在20年前,中國的KBBF晶體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 僅我國掌握的尖端技術,領先美國長達15年,技術封鎖堅決不賣
    20世紀是科技大爆炸的一個世紀,其中核能、電腦、半導體等發明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社會,除了這幾大發明之外,雷射也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所謂雷射就是受激輻射產生的光,其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在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在回落到低能級時,以光子形式釋放出了能量。
  • 多年努力 美國打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 然而中國新一代晶體已經成功
    2016年2月早些時候,美國APC(先進光學晶體)公司網站發布聲明,宣布該公司與克萊門森大學合作,研製出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這種雷射晶體能夠用於製造深紫外雷射器。聲明中說,2009年中國開始禁止向國外提供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晶體。該公司聲明稱,他們製造的晶體可以與中國製造的晶體相媲美,在部分關鍵技術領域超過中國同類材料。
  • 中國院士研製出KBBF晶體,雷射武器穩了,15年後美國突破中國封鎖
    現在,中國又變得更加強大,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中國也可以對美國實施技術封鎖了。現在美國反過來還要求中國分享技術,但中國知道自己技術的戰略意義,下令禁止出口,這使得美國非常不情願,曾經呼籲中國在國際上分享技術。
  • 美國花了10幾年追趕中國雷射晶體,現在如何了?
    在高科技領域,頂尖的技術大多掌握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受制於發達國家。比如說如今的晶片等。不過,有一項技術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制約著西方,讓美國不斷追趕。項技術就是雷射晶體,它曾技術封鎖美國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利用15年才打破中國的封鎖。
  • 對美國封鎖15年:回看「中國晶」誕生始末
    編者按:「美國用了15年,終於突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不過,我國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坐等美國的趕超。」上面這句話怪怪的,我貌似在上面看到了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遇到的問題,不過在雷射領域反過來了。
  • 中國實現技術封鎖,這一戰略物資禁止出口,美落後26年求分享數據
    眾所周知我國被西方技術封鎖多年,這刺激著我們不得不另起爐灶,自己在軍事、科技、技術領域進行研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在多個領域齊頭並進,甚至在一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這其中就包括我國在雷射武器方面的成就。
  • 我國雷射領域國寶院士逝世,研發出KBBF晶體對美形成反封鎖
    陳創天院士是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1937年2月18日生於浙江奉化鬥門頭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成為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專攻光電晶體方向,在2003年,陳創天先生當選中科院院士。
  • 美國打破中國技術封鎖 掌握KBBF晶體製造工藝
    近日,服務於美軍雷射武器開發的先進光子晶體公司(Advanced PhotonicCrystals,APC)發表新聞:  Advanced Photonic Crystals (APC) hasdeveloped a U.S. patented hydrothermal crystal growth process to produce theKBBF crystal
  • 固體雷射器「涅磐重生」:中國技術打破禁運用於雷射武器
    三、國內外全固態雷射器的研發  1、國外研究情況  近幾年,美國、德國、特別是日本都在加大力量發展全固態紫外雷射器,特別是中大功率全固態紫外雷射器的開發應用。AVIV系列雷射器已做到在266nm,30kHz時,平均功率大於3W,在355nm,40kHz時,平均功率大於10W;光譜物理公司的YHP-series系列雷射器也達到在266nm,20kHz時,平均功率大於1.5W,在355nm,20kHz時,平均功率大於3.5W;Lightwave electronics公司所推出的 Q301-SM雷射器也達到了在355nm,10kHz時,平均功率大於10W的技術指標
  • 陳創天院士獲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新聞—科學網
    記者5月12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創天榮獲2013年度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之一的Laudise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獲得的國際晶體生長協會首個最高獎
  • 中國已成美國雷射武器最強對手 曾擊落無人機
    我們只在科幻電影或小說中聽說過可以發射雷射束的武器,但現在這種武器已經成為現實。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2月6日報導,美國海軍為「龐斯」號軍艦安裝了雷射武器系統,並對該武器的測試表現感到鼓舞。美國海軍放出了官方演示視頻。該視頻中的戰艦位于波斯灣,展示了如何用雷射炮摧毀遠處船上的目標物體以及空中的無人機。
  • 美國15年苦苦追趕的中國技術,突破中國封鎖後,我國已一騎絕塵
    福晶科技的產品主要是非線性光學晶體、雷射晶體等的研發,這些科研成果主要應用在雷射光通訊領域。雷射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中,科研說無處不在,國防武器需要它,航空航天領域飛機的焊接,以及現在的雷射3D列印技術,還有我們經常見到的電子產品背後刻出的字,也都是用雷射製作成的。
  • 終於,美國也嘗到了「閉門羹」的滋味
    不可否認,中國在航天領域與美俄之間的差距,但是中國航天人追趕的腳步從沒有停下,某些方面還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航空航天技術領域對於中國的排擠是非常徹底的。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是歐空局的「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當然因為有資金方面的需求,歐空局與中國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但是之後中國發現根本無法了解此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因為歐空局處處設限,加之後來美國的極力阻擾,中國最後不得不退出「伽利略」,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中國自己研發出了精度更高、運行更可靠的「
  • 美國雷射武器有多牛?
    雷射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相干性等優秀特性,近幾十年來得到快速的發展,目前雷射已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小到手邊的CD唱片,超市裡的條碼掃描儀,大到雷射焊接、雷射切割,用途非常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