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破中國技術封鎖 掌握KBBF晶體製造工藝

2020-12-03 和訊

  近日,服務於美軍雷射武器開發的先進光子晶體公司(Advanced PhotonicCrystals,APC)發表新聞:

  Advanced Photonic Crystals (APC) hasdeveloped a U.S. patented hydrothermal crystal growth process to produce theKBBF crystal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oming the nation’s only domesticsource of this strategic material. The samples evaluated and tested to datehave demonstrated that APC’s KBBF crystals are comparable to, and in manyparameters exceed, the quality of the Chinese equivalents, and they can beproduced at significantly lower cost.

  (新聞原文 apcrystal.com/_content/portfolio/KBBF.pdf)

  略譯:APC已經開發出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KBBF(氟硼鈹酸鉀)晶體,是目前

美國

國內能夠生產該戰略性物質的唯一廠家,其產品質量已經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中國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且生產成本遠低於中方此前出售(給美國)的價格。

  看完新聞,諸位是否有種「拿錯了劇本」一般的感受呢?

  中國實驗室成為這種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晶體的唯一來源,它表明中國在材料科學領域實力日益增強。

  ——摘自《KBBF晶體能夠縮短雷射的波長》,刊載於《自然》雜誌,2009年2月19日

  KBBF晶體到底是什麼玩意兒,竟然能讓中國一度構成對美國的「技術封鎖」?

  權威的解釋是,其乃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頻產生深紫外雷射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是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中,繼硼酸鋇、三硼酸鋰晶體後的第三個「中國產」非線性光學晶體。國內目前在該領域仍有較大優勢。對此,《自然》雜誌相關文章稱:「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這種晶體的最大價值,乃是能夠縮短雷射的波長。裝備該晶體的各種雷射器能發出具有極窄頻寬的紫外光波,可測量固體電子能級的解析度達到360微電子伏特;並可用於建造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超導測量、光刻技術等前沿科學研究。其對未來的微納米加工、生物醫學、雷射電視等將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基於KBBF的紫外特性,採用該技術的探測設備,能夠大幅增強對大氣中化學和生物試劑的探測;增強對爆炸物和爆炸物殘渣的探測;顯著增強對電子晶片的測試;以及用於新型超導體的研究。

  正是由於上述不凡的特性,所以KBBF在大功率和超快雷射應用方面的表現超過以前的BBO(偏硼酸鋇)晶體的2倍以上!

  而KBBF晶體的創造者,乃是由科研中國材料學專家陳創天領導的科研團隊。

  該團隊歷經18年的不懈努力,最終採用「局域自發成核生長技術」,突破大尺寸KBBF晶體生長的技術瓶頸,生長出迄今為止尺寸最大的透明塊狀KBBF單晶,並結合他們發明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稜鏡耦合專利技術,成功製作出KBBF晶體厚度為2.3毫米的光接觸稜鏡耦合器件。保證了產生深紫外雷射的實用性和精密化性能。這項技術為193納米光刻技術系統中所需要的全固態光源奠定了基礎。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該技術被中方所壟斷,美國國防研究和國土安全評估部門對此甚為煩惱。美國軍方上述狀況的評語是:game changer,即「規則改變者」。

  美國在KBBF晶體製造技術方面的追趕是從2009年開始的,當時美國《自然》雜誌刊登文章稱,中國開始禁運KBBF晶體,將對美國相關領域的研究產生嚴重影響,呼籲開始研製美國自己的KBBF晶體。

  但是,KBBF並非沒有缺點。含劇毒元素鈹,且其晶體層狀生長習性嚴重,是其研發過程中最難令人容忍的問題。因此,國內一直在探索新型深紫外晶體材料。據中科院網站報導,2015年8月,中國

福建

物構所發現新型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LSBO。報導稱,新發現的LSBO晶體有望成為下一代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優秀候選材料。

  呵呵,以為這下就能突破中國技術封鎖了?然並卵…… 

(責任編輯:郝運 HN064)

相關焦點

  • 中國院士研製出KBBF晶體,雷射武器穩了,15年後美國突破中國封鎖
    現在,中國又變得更加強大,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中國也可以對美國實施技術封鎖了。現在美國反過來還要求中國分享技術,但中國知道自己技術的戰略意義,下令禁止出口,這使得美國非常不情願,曾經呼籲中國在國際上分享技術。
  • 國寶級中科院院士,1990年一項發明,實現技術封鎖美國26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中國科技界也有這麼一個大人物,他在1990年的時候發明了一個東西,美國在26年後才得以打破封鎖,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人才的外流也是導致中國科研進度被拖慢的原因,而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也不缺乏頂尖的人才,而其中歸國華僑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很多人在海外學習了先進的技術之後,選擇了毅然決然的回國,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剛剛美國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雷射武器領域有了啥突破?
    前段時間,美國專門研發雷射武器的APC公司發表公告聲稱:該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攻關,終於成為美國唯一可以生產KBBF晶體的供貨商,該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什麼?中國對美國進行技術封鎖?是不是拿錯了劇本呀?這個KBBF晶體究竟是啥?中國竟然可以在該領域對美國進行「技術封鎖」?
  • 我國雷射領域國寶院士逝世,研發出KBBF晶體對美形成反封鎖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成為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專攻光電晶體方向,在2003年,陳創天先生當選中科院院士。據相關資料,在1990年,陳創天先生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了能被用於製造深紫外雷射器的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是一種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能將雷射轉換成史無前例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雷射。
  • 多年努力 美國打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 然而中國新一代晶體已經成功
    2016年2月早些時候,美國APC(先進光學晶體)公司網站發布聲明,宣布該公司與克萊門森大學合作,研製出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這種雷射晶體能夠用於製造深紫外雷射器。聲明中說,2009年中國開始禁止向國外提供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晶體。該公司聲明稱,他們製造的晶體可以與中國製造的晶體相媲美,在部分關鍵技術領域超過中國同類材料。
  • 美國花了10幾年追趕中國雷射晶體,現在如何了?
    在高科技領域,頂尖的技術大多掌握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受制於發達國家。比如說如今的晶片等。不過,有一項技術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制約著西方,讓美國不斷追趕。項技術就是雷射晶體,它曾技術封鎖美國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利用15年才打破中國的封鎖。
  • 全球只有美國掌握的技術,中國民企突破成世界第二,封鎖也沒用了
    ,使西方又一50年封鎖被打破,這家中國民企就是藍箭航天,該公司於近日成功匹配了液氧甲烷燃料發動機「天鵲」,以及新一代液體火箭「朱雀」,並進行了200秒的點火試驗,在試驗成功後,標誌著這家中國民企突破成世界第二,在此之前,液氧甲烷燃料
  • 憑一己之力讓美國感受被「技術封鎖」的中國科學家,永遠的離開了
    在當今新興的雷射性武器生產和製造中,該晶體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其他晶體基本無法替代。作為武器大國的美國自然是垂涎不已,早就開始了這一方面的研究,但一直以來收效甚微。由於KBBF晶體的綜合性能過於優秀,為了保證相關技術不被濫用,我國在九年前對該項製造技術實行了全面的封鎖
  • 緬懷-陳創天,這位讓美國嘗到封鎖滋味的科學家,才是民族脊梁!
    但如果提起中國封鎖美國的KBBF雷射晶體,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沒錯,陳創天就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塊KBBF雷射晶體的製造人。正是他研發的雷射晶體,首次讓美國嘗到了被封鎖的滋味。1990年,陳院士領導的研究組成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塊KBBF雷射晶體,還發明了關於KBBF晶體的稜鏡耦合技術。使其能夠實際廣泛應用於經濟和軍事領域。
  • 僅我國掌握的尖端技術,領先美國長達15年,技術封鎖堅決不賣
    雷射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等等特點,在很多領域有重要用途,因此各國都非常注重雷射技術,但是雷射技術和設備製造最關鍵的點,就是雷射晶體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雷射晶體材料製造領域,具備世界領先水平,我國研發的KBBF晶體,讓美國用了15年才攻克技術難關成功造出。
  • 美國專家:中國這項科技突破技術封鎖,德日禁令淪為「笑柄」
    中國目前被其他國家封鎖的關鍵技術多達35項之多,其中每一項技術封鎖,對中國造成的損失都是非常大的,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在光刻機和晶片領域,我們就嘗到了很大的苦頭,因此中國在近些年大力投資科研力度,希望在更多的領域實現自由化。
  • 美國專家:中國牢牢掌握這項技術,徹底打破美國的壟斷地位
    當下最為尖端的技術,大多都在美國,比如:矽谷,臺積電等,這些科技尖端的公司全都在美國。科技的牢牢把握,不僅是在國際上擁有較多的話語權,而且也是自身國家的經濟發展的根本,沒有科技作為支持,在科技時代下的發展,就是極為緩慢的。美國專家:中國牢牢掌握這項技術,徹底打破美國的壟斷地位。
  • 中國北鬥:三十年磨一劍,打破美國封鎖
    ,所以在很多事件中一直處於劣勢地位,這也就是中國要研製自己衛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第二階段就是中國開始研製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並一步步打破美國封鎖  ,讓自己製造的導航系統能夠被世界認可。  北鬥系統  美國技術封鎖下的科研  美國對於中國在科技上的封鎖與打壓是有目共睹的,其實換成通俗的語言來講,美國的技術封鎖就是一句話  「
  • 又一個好消息,中國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再次打破技術封鎖!
    又一個好消息,中國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再次打破技術封鎖!在以前,我們中國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一直是一個短板,我們的起步很晚,科技也跟不上。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所有的零件都需要依賴進口,一直在被別人卡脖子。最值得一說的是,我們也擁有了很多屬於自己的頂尖世界級技術——蝕刻機5nm。2004年,尹志堯博士帶著很多有才能的人回國,一起創辦了中徽半導體公司。在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之後,攻克了5nm的蝕刻機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而就在前不久,從裡到外均為國產研發製造的5nm蝕刻機技術面世之後,率先被臺積電採用,繼續為其5nm的晶片代工出力。
  • 日本媒體稱讚, 中國這位最美女科學家, 打破美國50年技術封鎖
    ,而這背後離不開那些可親可敬的中國科學家。中國的科技發展非常的坎坷,因為美國不希望中國這個東方大國能夠再次崛起,因此在很多方面對中國有所限制,只允許一些淘汰掉的西方技術進入中國。    美國像是防狼一樣防著我們,正是在這樣的艱難的條件下,中國的技術仍舊是不斷實現了突破,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兩彈一星」技術上面,中國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了一片新的藍天
  • 德專家:中國晶片科技若自研成功,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
    儘管我們在某些技術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在部分領域我們仍然很薄弱,甚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例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加上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我們在部分領域與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的腳步。而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國的技術取得突破。因此,一些德國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頂尖的晶片研發成功,美國將無法再對中國施加技術封鎖。
  •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她留學5載,歸國後毅然投身彩色膠捲研究,並放棄出國進修機會,擔起國家級項目的攻關使命;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讓我國感光材料製造技術第一次走出國門,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後第四個能自行研製、生產彩色膠捲的國家。她是我國著名的感光材料專家、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鄒競。
  • 對美國封鎖15年:回看「中國晶」誕生始末
    編者按:「美國用了15年,終於突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不過,我國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坐等美國的趕超。」上面這句話怪怪的,我貌似在上面看到了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遇到的問題,不過在雷射領域反過來了。
  • 中國在雷射武器方面,這一技術封鎖了美國20年,現在依然全球領先
    常言道「不遭人妒是庸才」,美國之所以傾全國之力打壓華為,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羨慕嫉妒恨,因為華為的5G技術全球領先,它的誕生,狠狠地把西方國家壟斷已久的科技堡壘撕開了一道裂口,他們自以為是習慣了,忽然被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公司超越,忽然感到顏面無存。其實不光5G中國比其他國家強,早在20年前,中國的KBBF晶體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根據IFR發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名前五的市場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新松機器人的貢獻在於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核心技術,進而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新松機器人能在短短二十餘年間取得這樣的成就,一方面離不開中科院的支持,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始終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同時也離不開近十餘年來機器人行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