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飢餓可能是水獺玩石頭雜耍的主要驅動力。這種手腳靈巧的哺乳動物常常仰臥在地上,用爪子將石頭拋向空中,然後等石頭落下的時候抓住它,有時候它們也會讓石頭在自己的胸前或脖子上來回滾動。
這些看起來很可愛的行為,之前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因此當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們著手研究的時候,謎題一個又一個地冒出來。科學家們最想解決的一個謎團是,水獺這樣玩石頭,有什麼用?
之前有動物行為學專家認為,這種行為可能有助於這些動物練習從貽貝和蛤蜊等複雜獵物身上提取食物所需的覓食技能。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和年老的水獺,比處在繁殖旺盛期的成年水獺更喜歡玩這樣的「雜耍」動作。成年的水獺才最需要覓食,最需要練習覓食技能,但它們卻很少去做往空中拋石頭的動作,反而最不需要覓食的水獺最喜歡玩,這表明水獺喜歡拋石頭的做法並不是用來磨鍊覓食技能的。
相反,研究表明,水獺在飢餓時更喜歡玩這樣的「雜耍」。這項研究於2020年5月6日星期三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瑪麗莉莎艾莉森(Mari Lisa Allison)說:「動物園的遊客經常被水獺的嬉戲所吸引。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研究調查水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玩弄石頭。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這種迷人行為的一瞥。雖然飢餓很可能會在這一刻推動這些行為的發展,但這種行為的最終作用仍然是個謎。目前仍然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分析了在動物園環境中發現的亞洲小爪水獺(Aonyx cinereus)和江獺(Lutrogale perspicillata)的雜耍行為。雖然這兩種水獺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但亞洲小爪水獺會進行萃取性覓食活動,以螃蟹和貝類的肉為食,而江獺則以魚類為食。
研究小組為水獺們設置了一系列難題來讓這些水獺解決,解決難題的水獺獲得食物獎勵,看看那些更頻繁地玩雜耍的水獺們解決謎題的速度是否更快。他們還調查了性別、年齡和飢餓程度是否能解釋為什麼有些水獺比其他水獺玩得更多。
研究小組發現,無論是幼年水獺還是老年水獺,玩雜耍的次數都超過了成年水獺。作者認為,在水獺一生中,這種行為的功能可能會發生變化,有助於幼年動物的發育,同時可能使老年水獺的大腦保持活躍。水獺的父母在照顧它們的幼崽的時候沒有時間,所以玩的可能性會少一些。最關鍵的是,水獺在「飢餓」時玩雜耍的次數更多,這表明,在預期餵食時間的情況下,玩雜耍可能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資深作者Neeltje Boogert博士補充道:「雖然看起來經常玩雜耍的人解決食物難題的速度並不快,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排除「熟能生巧」的假設來解釋水獺玩石頭雜耍。為了弄明白為什麼水獺會玩石頭,科學家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