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2021-01-1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環境監測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24 09:37: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以及環境檢測方法。該專利由青島中一監測有限公司申請,並於2018年8月24日獲得授權公告。

內容說明

本發明屬於環境監測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以及一種環境檢測方法。

發明背景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環境汙染也在日趨嚴重。在環境監測過程中,人們發現環境中的汙染物對環境中的微生物生存和代謝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微生物的多樣性、敏感性,決定了微生物能夠對環境中多種汙染情況做出多種反應,同時也能反映出環境汙染的歷史狀況。因此,對環境中微生物進行檢測,對於監測環境汙染情況、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種環境監測主要是對環境液體中的微生物進行檢測,尤其是水體的質量。例如:用大腸菌群的數量作為水體質量的指標,利用鼠傷寒沙門氏桿菌的組氨酸缺陷變株的回覆突變(即「艾姆氏試驗法」)檢測水體的汙染狀況以及食品、飲料、藥物中是否含有致癌變、致畸變、致突變毒物等。

但是,在現有的環境監測過程中,對環境中微生物檢測採取的是現場採樣、實驗室培養、實驗室鑑定分析的方法,存在檢測時間長、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而且由於沒有及時檢測樣品,中途發生的變化以及樣品傳輸過程中的汙染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客觀性。因此,開發出快速檢測環境中微生物的方法以及儀器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的高精密拉曼光譜傳感系統主要採用顯微鏡、雷射系統、單色系統、檢測系統等部分組成,結構複雜,設備龐大,不利於現場檢測。手持式拉曼光譜儀精度不高,穩定性不夠,只能對少量表面無汙染的固體大分子材料進行定性分析,特別是一些能夠產生螢光的物質及微生物樣品,容易受到背景螢光的嚴重幹擾,無法進行測試。共振拉曼光譜雖然能夠提高拉曼光譜靈敏度,但是僅能在少數分子和特定波長的雷射上具有相匹配的電子吸收能級,也容易幹擾特徵物的拉曼光譜。此外,現有的拉曼光譜儀都是將雷射發射模塊與接收模塊做成一體式,也就是雷射發射通道與接收通道共同,這樣容易造成幹擾。因此,對於環境微生物的現場監測,由於現場工作環境複雜、汙染物多,就需要開發一種可以減少幹擾、提高選擇性與靈敏度的環境監測傳感器,用於環境微生物的現場檢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利用紅外、紫外雷射互相協同分析待檢測樣品中微生物的拉曼光譜,提升了微生物檢測的效率,節省了環境微生物檢測的成本,提高了環境監測傳感器的解析度和準確度。

本發明所提出的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所述外殼上固定設置有CCD光電轉換模塊、紅外雷射發射模塊、紫外雷射發射模塊以及樣品池;所述紅外雷射發射模塊發出的紅外雷射照射到樣品池中待檢測樣品中的微生物時,所述微生物產生拉曼散射,其產生的散射光進入所述CCD光電轉換模塊;所述紫外雷射發射模塊發出的紫外雷射照射到所述樣品池中。

進一步的,所述CCD光電轉換模塊包括第一殼體和在所述第一殼體內固定設置的CCD光電轉換晶片、全息反射光柵、第一聚光透鏡,所述CCD光電轉換晶片與全息反射光柵左右設置,所述第一聚光透鏡位於所述全息反射光柵的下方。所述CCD光電轉換模塊還包括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上,所述第一偏振片位於所述第一聚光透鏡的下方。進一步的,所述紅外雷射發射模塊,包括第二殼體和在第二殼體內上下依次固定設置的紅外雷射管、第二磁光效應調製模塊和第二聚光透鏡,所述第二磁光效應調製模塊包括調製晶體和調製線圈,所述調製線圈套在所述調製晶體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雷射管為大於1000nm的紅外雷射管。所述紅外雷射管為摻鐿元素的釔鋁石榴石固體雷射器。所述調製線圈與所述調製晶體之間設置有陶瓷套筒。所述紅外雷射發射模塊還包括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固定在所述第二殼體上,所述第二偏振片設置在所述紅外雷射管和第二磁光效應調製模塊之間。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角度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角度之間的夾角為45°~90°。所述紫外雷射發射模塊,包括第三殼體和在第三殼體內上下固定設置的紫外雷射管和第二聚光透鏡,所述紫外雷射管為小於350nm的深紫外雷射管。

所述雷射管為紫外可見光雷射二極體或準分子雷射器。進一步的,所述紫外雷射發射模塊還設置有第三磁光效應調製模塊,所述第三磁光效應調製模塊固定在所述第三殼體上,所述第三磁光效應調製模塊位於紫外雷射管和第二聚光透鏡之間。

基於上述的環境監測傳感器的檢測原理,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環境檢測方法,方便、快捷、準確的監測出環境中微生物的類型以及具體的名稱,提升了環境微生物檢測的效率,節省了環境微生物檢測的成本。

本發明提供的基於拉曼效應的環境監測傳感器,通過設置紫外雷射發射模塊和紅外雷射發射模塊,利用紅外、紫外雷射互相協同分析微生物的拉曼光譜,提升了微生物檢測的效率,提高了檢測精度,節省了環境微生物檢測的成本;同時採用了磁光調製技術,減小了拉曼光譜傳感系統的體積,有效提高了檢測精度、加快了檢測時間。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汽車胎壓監測傳感器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解析
    同時安裝於每個輪胎擋泥板位置處的低頻天線與BCM進行信息通信,並將BCM需要汽車胎壓監測傳感器何種操作信息解析並轉換為125 kHz低頻無線數據發射出去,汽車胎壓監測傳感器將接收此低頻無線信號,然後按照解析後的操作信息進行工作。以上就是TPMS雙向通信系統。
  • 雨量監測站設備工作原理?
    TS RMS2000自動光學雨量監測站即無人值守降雨量監測分析系統,是利用光學雨量傳感器對降雨量進行數據監測,並通過傳感器內置的GPRS模塊將數據發送至監測平臺。該平臺是對各監測點的數據進行接收、匯總、統計、分析的雲平臺。
  • 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數據調理採集處理模塊把傳感器輸出的微弱信號經過放大,濾波等調理電路後,送到模數轉換器,轉變為數位訊號,送到主處理器進行數位訊號處理,計算出傳感器的有效值,位移值等。無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WSN一般都包括一臺主機或者「網關」,其通過一個無線電通信鏈路與大量無線傳感器進行通信。
  • 超聲波傳感器工作原理簡介
    這四類產品中,反射板式超聲波、對射式超聲波與光電傳感器中的鏡反射和對射式光電原理一樣,非常簡單,無需多做介紹。 超聲波測距傳感器、超聲波接近傳感器這兩種最典型、使用的也最多,其工作原理相同,只是輸出一個是開關量一個是模擬量,原理如下: 超聲波傳感器工作分為兩個步驟:
  • 基於光纖傳感技術的水流流向監測傳感器設計
    原標題:光纖光柵水流流向傳感器的設計摘要:為了實時監測大跨橋梁建設與運營過程中的水流流向變化,以有效分析和掌控水流對橋墩的衝刷,維護水中墩臺基礎,利用SolidWorks軟體設計了一種基於光纖傳感技術的水流流向監測傳感器。
  • 流量傳感器工作原理
    導讀:流量傳感器,顧名思義,是一種用於測量介質流量的傳感器,那麼流量傳感器工作原理是什麼呢?流量傳感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讀數直觀清晰、可靠性高、無壓力損失等諸多優點,因此其已在環境監測、安全防護、醫療衛生、貿易結算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其並不能對非導電介質的流量進行測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的發展。
  • 蘋果新AirPods或將集成環境光傳感器 增加健康監測
    來源:新浪數碼環境光傳感器集成到新的AirPods新浪數碼訊 5月26日早間消息,據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環境光傳感器集成到新的AirPods中,這項改進很可能將健康監測功能集成到AirPods設備中
  • 稱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環境!
    隨著技術的進步,稱重傳感器製成的電子稱重儀表已廣泛用於各個行業,以實現快速,準確的物料稱重,特別是隨著微處理器的出現以及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流程的不斷改進,稱重傳感器已成為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稱重傳感器的範圍從大型儲罐,料鬥,起重機秤和汽車秤的重量測量到用於混合和分配各種原料的配料系統,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檢測以及粉末進料控制,目前,稱重傳感器幾乎用於所有的稱重領域,範圍是非常廣泛的。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看一下這六中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子的吧~~  線加速度計是利用慣性原理來進行工作的。設備的振動監測、儀器的測試等方面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八、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工作於閉環狀態下,其振動系統由m-k系統構成,在m上接有電磁線圈,當有加速度輸入時,
  • 傳感器工作原理
    三種傳感器工作原理   1、壓電壓力傳感器   壓電式壓力傳感器主要基於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 effect),利用電氣元件和其他機械把待測的壓力轉換成為電量,再進行相關測量工作的測量精密儀器,比如很多壓力變送器和壓力傳感器。
  • 基於MEMS六軸傳感器的可穿戴運動監測系統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235.htm  可穿戴運動監測系統是可穿戴計算在體育領域的典型應用,可穿戴運動監測系統旨在不妨礙用戶運動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連續、準確的運動監測功能。國內外學者已在該研究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研製出許多相關的設備和應用。
  • 機械傳感器式電子水錶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機械傳感器式電子水錶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24 09:13: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
  •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1、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原理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具體工作原理請參考這篇文章: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位移傳感器分類位移傳感器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1
  • 高性能雷射顆粒物傳感器助力機房環境環境監測
    在計算機加電工作時,環境溫度的升高都會對它們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為了確保計算機安全可靠地運行,嚴格控制溫度之外,還要把溼度控制在規定的範圍之內。因此機房監測一般包含對機房的溫溼度、漏水、火情、偷盜、電源、UPS、視頻等監測。下面工採網小編就來說說顆粒汙染物對機房環境的危害及如何檢測機房顆粒物?
  • 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種:Beta射線法Beta射線儀是利用Beta射線衰減的原理,環境空氣由採樣泵吸入採樣管,經過濾膜後排出,顆粒物沉澱在濾膜上,當β射線通過沉積著顆粒物的濾膜時,Beta射線的能量衰減,通過對衰減量的測定便可計算出顆粒物的濃度。
  • 智能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設計原則
    對於智能加速度傳感器的設計,我們要綜合考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0196.htm智能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敏感元件將測點的加速度信號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進入前置放大電路,經過信號調理電路改善信號的信噪比,再進行模數轉換得到數位訊號,最後送入計算機,計算機再進行數據存儲和顯示。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_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電傳感器接線圖
    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   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   ②對檢測物體的限制少   由於以檢測物體引起的遮光和反射為檢測原理,所以不象接近傳感器等將檢測物體限定在金屬,它可對玻璃、塑料、木材、液體等幾乎所有物體進行檢測。   ③響應時間短   光本身為高速,並且傳感器的電路都由電子零件構成,所以不包含機械性工作時間,響應時間非常短。
  • 淺析磁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環境保護的前提是對各個環境參數(溫度、氣壓、大氣成份、噪聲。..。..。)的監測,這裡需要使用多種大量的傳感器。採用強磁致伸縮非晶磁彈微型磁傳感器,可以同時測量真空或密閉空間的溫度和氣壓,而且不用接插件,可以遙測和遠距離訪問。在食品包裝、環境科學實驗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是城市中和城市間交通存在的一個大問題。
  • 氧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故障檢測
    我們知道三元催化器是汽車排氣系統中重要的淨化裝置,它可以同時將廢棄中三種主要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氧傳感器也是電噴發動機控制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它如何進行故障檢測的,下麵皮卡中國小編將解答大家的疑問。
  • 土壤水分監測傳感器的分類與應用
    TDT 特點分析如下:   1)以 TDT 原理研製出的水分測定儀工作頻率較低,線路設計比較簡單,成本比 TDR 儀器低;   2)典型產品為帶狀土壤水分傳感器,在部分土質不均勻土壤類型應用中具有推廣應用潛力;   3)基於 TDT 原理研製出的水分測定儀輸出信號一般為模擬量,可以接入常規的數據採集器,形成自動測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