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核能的優點
核能應用作為緩和世界能源危機的一種有效的措施是有許多的優點的:他的燃料具有許多優點,如體積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學能大幾百萬倍;1000克鈾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400噸標準煤釋放的能量;一座100萬千瓦的大型燒煤電站,每年需原煤300~400萬噸,運這些煤需要2760列火車。同功率的壓水堆核電站,一年僅耗鈾含量為3%的低濃縮鈾燃料28噸;每一磅鈾的成本,約為20美元,換算成1千瓦發電經費是0.001美元左右,這和目前的傳統發電成本比較,便宜許多;而且,由於核燃料的運輸量小,所以核電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業區附近。核電站的基本建設投資一般是同等火電站的一倍半到兩倍,不過它的核燃料費用卻要比煤便宜得多,運行維修費用也比火電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變反應技術,使用海水作燃料,則更是取之不盡,用之方便。還有就是安全性強。
從第一座核電站建成以來,全世界投入運行的核電站達400多座,30多年來基本上是安全正常的。雖然有1979年美國三裡島壓水堆核電站事故和1986年蘇聯車諾比石墨沸水堆核電站事故,但這兩次事故都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隨著壓水堆的進一步改進,核電站有可能會變得更加安全。當然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核燃料不是一種日常生活燃料,不想石油一樣會引發戰爭。也不會受到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成本來源較其它發電方法為穩定。
最重要的就是汙染小,對環境沒有很高的汙染負荷。火電站不斷地向大氣裡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當然煤炭的燃燒也少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目前嚴重汙染問題之一溫室效應的根本原因,沒有二氧化碳,大大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溫室效應業今年一步得到緩解。同時煤裡的少量鈾、鈦和鐳等放射性物質,也會隨著煙塵飄落到火電站的周圍,汙染環境。而核電站設置了層層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汙染環境的物質,就是放射性汙染也比燒煤電站少得多。
據統計,核電站正常運行的時候,一年給居民帶來的放射性影響,還不到一次X光透視所受的劑量。
發展核能的弊端
雖然核能的發展有許多優點,但是我們普通人對核電站的認識基本偏向負面。人們擔心的核電站容易發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當然,核電站相關工作人員應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他們過於強調核電的安全性,這樣反而難以得到廣大民眾的理解。.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我們害怕發生像車諾比事故一樣的災難,有一些環境論者還指出從事核電生產的人曾有產下畸形兒的先例,或者核電站附件的農家出現了畸形牲畜等等。這些事實是不容忽視的,倘若大型核電站洩露甚至爆炸,那這種效果不亞於核武器戰爭的爆發,地球也就意味著走向了死亡。而且核能電廠產生的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之核燃料,都具有放射性,必須謹慎處理,都則還可能引發政治問題、政治分歧等。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是,發展核能的投資成本巨大,所以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也就大大提高。
若建造一個核電站未能成功運行或失敗,那損失是會很大的。而且一些發展中國家並不是不想發展核能,但迫於經濟等原因,計劃就會被擱置,這就造成了世界能源分布不均。核能電廠也不適宜做尖峰、離峰之隨載運轉。雖沒有化石燃料場汙染物多,但熱汙染較嚴重。用化石燃料場一樣,還要考慮地理天氣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