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糧都用上了?!六百隻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現場

有人拿貓糧投餵鴛鴦

每天早晨7時和下午4時左右,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湖上都會聚集著上百隻鴛鴦。它們成群結隊,有的在水中嬉戲,有的跳上岸邊的石頭梳理毛髮,萌萌的樣子為遊人帶來不少樂趣。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要愛護它對嗎?」一位家長彎著腰對孩子說道。「對……」孩子一邊奶聲奶氣地回答,一邊將手中的一塊麵包扔進湖裡。周圍投餵鴛鴦的遊客還真不少,有的拿著饅頭、麵包掰成小塊兒,有的隨手撒出了帶來的爆米花,還有位大爺抓了把貓糧投入湖中。

鴛鴦們則使出了各種搶食兒「絕技」,這邊幾隻拼命撲扇著翅膀,那邊幾隻紮起了猛子。它們撲騰跳躍,飛起飛落,櫻花湖被這百餘只鴛鴦攪得火熱。

掉落在岸邊的麵包屑、餅乾渣也沒浪費,麻雀成群結隊地飛來叨上幾口。「市民都是出於好心投餵……」觀鳥愛好者陳女士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疼地說:「冬天食物變少了,人工投餵或許能幫鴛鴦安全過冬。可大家投餵的東西會不會把鴛鴦吃出毛病來?野生動物該有野生動物的活法,需要人類幹預嗎?」

「鴛鴦冬季進食以植物為主,包括青草、樹葉、草根、草籽、稻穀等。冬天確實存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但投餵不適合的食物,反而會對鴛鴦造成一定傷害。」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史洋解釋說,麵包、餅乾、爆米花等加工食品中,油、鹽、糖含量非常高,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即使投餵的是麵包蟲等野生昆蟲,長期投餵也會使鴛鴦形成依賴,等同於馴化,尤其不利於幼年鴛鴦的生長。

爭論

該不該讓遊客投餵鳥類

原產於東亞地區的鴛鴦,屬於雁形目裡的中型鴨類,本是北京地區的旅鳥,近年來變得一年四季都能見到,尤其是在北海、玉淵潭等公園裡聚集了上百隻,這一部分鴛鴦種群慢慢演變為留鳥,成了北京的常住「居民」。

2019年1月,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北京首次開展鴛鴦科學調查,對其在京數量、分布以及威脅因素進行研究,當年共發現鴛鴦547隻。去年12月12日,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又啟動了2020年冬季的第一次調查,共有106名志願者分布14個點位同時觀測,在其中10個點位發現了鴛鴦,共657隻,其中雄性419隻,雌性231隻,還有7隻無法確定性別。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玉淵潭公園,共有159隻。在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玉淵潭、頤和園、北海、紫竹院、龍潭湖等公園都存在遊客隨意投餵鴛鴦的現象。

為治理不文明投餵的行為,一些公園不得已拉開了遊客與動物的距離。北京動物園去年9月發布系列治理措施,設置了1000多米的圍欄、220塊禁止投餵的警示牌,新增了「不文明行為曝光臺」及「實例科普牌」,還在大門口設立了投餵物品自棄箱等。而在大部分城市公園裡,遊人對「禁止投餵」標牌的漠視,讓管理者頗為無奈。

公園裡的鴛鴦究竟該不該投喂?其實在愛鳥人士間也有爭論。一方認為:人工投餵可能會使鴛鴦自主覓食的本能下降,野性減退,還有可能對水體造成汙染。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城市公園與野外不同,可以科學適度地為野生動物投放食物。」還有一部分觀鳥愛好者認為,可以適當投喂,但應該「專人專辦」——可以由公園管理方搭建鳥食臺,由懂得動物營養知識的人配餐;設食物自動販售機,定時定量付費投喂。這樣既能制止遊客隨意投食對動物造成傷害,也可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經驗

應儘量減少人為幹預

面對觀鳥愛好者布置的「作業」,幾家公園卻默契地搖頭:不建議人工投喂,而且應該儘量減少人為幹預。

「湖面結冰了,野鴨和鴛鴦飛走了,你們不做點兒什麼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稱,近來公園頻繁接到遊客的電話。為此她特意諮詢了野保人士,得到的答覆是:不用投喂,也無需為水禽特意破冰,一切都交給大自然和動物自己去處理好了。

「湖面結冰了,它們就會去找有活水的地方,多數公園出現的水鳥都是野生的,來去是自然的選擇。如果它們覺得這裡寒冷、沒有吃的,就會繼續南遷。天氣就是哨音,仿佛在告訴它們『到點了,該走了』;人為幹預的話,它們會喪失這個能力。」王軍聽到專家的意見恍然大悟。

「我們支持自然採食,而非集中餵食。不是每天扛著麻袋撒一地穀子,而是有選擇地在湖邊種些海棠、桑葚等果樹,在野鴨湖周圍種植玉米、稻穀等,讓它們自然採食。公園要做的是保證水鳥來了沒人獵殺,沒人偷取鳥蛋,沒人驚擾它們的生活。」王軍說,隨著城市裡園林生態越來越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人類和野生動物共享環境的時候,需要對野生動物持放養的態度,不要過度寵溺。

觀點

需引導遊客科學投餵

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說:「我們一直在試圖接近鳥類,或者讓它們接近我們,投餵當然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在投餵前要問三個問題:這個物種瀕危嗎?食物是否適當、投餵地點是否安全?投餵行為會對它們造成不良影響嗎?」

李理認為,如果是極度瀕危的物種就可以投喂,在大雪封山後的三五天裡也可以投喂,用正確的食物、在正確的地點才可以投喂。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城市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修復領域專家黃越則贊成適度投餵:「從實踐中看,完全禁止遊客投餵很難做到,那就不如科普正確的投餵方式,比如從改變警示牌開始。在一些地方,許多警示牌並非只有『禁止投餵』幾個冰冷的大字,還提示了這麼做的後果。」黃越介紹說,比如在德國弗萊堡一個城市公園裡豎立著這樣的宣傳牌,在提示遊客不要投餵水禽時,還說清了投餵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果鳥和魚不再食用天然食物,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會因營養物質的大量釋放,讓藻類瘋長,讓湖水變綠,最終導致水質惡化。

黃越介紹說,她在香港一個公園還看到過這樣的警示牌,上面寫道:請不要給我們餵麵包,它會讓我們患上一種叫「安琪翅」的疾病,這種疾病使我們的羽毛生長得太快,造成肌肉拉傷,我們就不能飛翔了,也會讓我們患上致命的內臟病和心臟病。麵包對我們生活的水環境也非常不利,汙染水源,造成大量細菌和藻類繁殖,會傷害我們的肺部,讓我們死掉。如果您還想餵我們,那麼我們喜歡玉米粒……「相信大部分遊客看到上述內容會感同身受,更容易遵守規定。」黃越說,近些年隨著宣傳力度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有所提升,但對究竟如何去做仍然有認知上的欠缺。

黃越表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互不幹擾,也可以良性互動,這是相處的更高階段,那就需要人與動物之間形成某種秩序,至少要懂得如何科學投喂。

相關焦點

  • 「動物之家」舉步維艱 百隻流浪貓狗如何過冬?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今天,鎮江星火動物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向我們打來求助電話說,他們成立這個組織原本是出於公益慈善的目的,可現在卻出現了運營困難,機構內的一百多隻流浪貓狗處境十分艱難,已經無法獲得充足食物。
  • 南京紫金山迎來70多隻鴛鴦棲居過冬!
    11月5日,南京紫金山映山湖引來70多隻野鴛鴦在此棲息,或嬉戲追逐鴛鴦,素有「愛情鳥」美稱,是我國著名觀賞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估計,12月底紫金山將聚集鴛鴦上千隻,給古城南京增添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 二、鴛鴦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 世界上最痴情的動物,一生只有一個伴侶,比鴛鴦還要忠貞
    世界上最痴情的動物,一生只有一個伴侶,比鴛鴦還要忠貞   人們經常會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但情感是存在不一定的性的,曾經恩愛兩不疑的夫妻,也可能因為生活瑣事而鬧到離婚法庭。但是在中國人們對於愛情的嚮往都是非常美好的,就比如鴛鴦就是許多文藝作品中忠貞的動物。
  • 泉州已有9隻動物命喪塑料垃圾 遊客不要隨意餵食
    廈門一黇鹿因誤食遊客扔掉的塑膠袋而被撐死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其實不光是這隻黇鹿,在泉州,從2000年開始,先後有10隻動物因遊客的錯誤餵食或誤食垃圾而死亡,其中有9隻是被塑料垃圾撐死的,包括2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
  • 深度盤點貓糧成分裡的4個貓膩,看看你家的貓糧買對了嗎?
    前期我們說到,貓咪是純純的肉食動物,所以如果能模仿食貓咪在自然界的飲食,也就是餵食生骨肉,那是最好的做法。但是有很多家長沒有那個時間精力,所以許多家長會選擇餵食更方便的貓糧。當你家的貓咪是以貓糧為主食的時候,身為鏟屎官的你,學會看懂貓糧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是一門必須合格的必修課。但有時候光看懂還不夠,還得學會看清貓糧裡面的貓膩!
  • 黑天鵝鴛鴦落戶楊府山公園 它們為啥不會飛走?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楊府山公園,在公園深處約莫200平方米的湖面上,七八隻黑天鵝時而伸長脖子低頭輕舔幾口湖水,時而交頭接耳,與一群綠頭鴨結伴遊向對岸。湖中央,隱約可見數隻甜蜜嬉戲的鴛鴦。岸上上百名市民或仔細探頭觀望、或拿起相機咔嚓記錄溫暖瞬間。  這些可愛活潑的水禽是從哪裡來的呢?
  • 靖遠野鴨厄運當頭每天有近百隻被麻醉捕殺
    本報靖遠訊(記者張其文)10月30日上午,有讀者向記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在靖遠縣雙隆鄉義和村附近的河灘地裡,用麻醉的方法捕捉獵殺棲息此處的野鴨等國家保護鳥禽。  當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靖遠縣雙隆鄉義和村附近,在村子北側的河灘地裡,隨處可見正在棲息覓食的野鴨群,同時還能看見一些白鶴和鴛鴦等鳥禽類。
  • 貓咪自由採食跟定時餵食的優缺點,看完你就知道怎麼餵了
    3、無法掌握每隻貓的飲食情況對於多貓家庭來說,如果自由採食的話,寵主就無法掌握每隻貓的進食情況,個別貓咪很有可能因為生病食欲不振而拒食,家長甚至都不能及時發現,也就很難掌控貓咪健康情況。2、便於觀察進食情況定時定量餵食,鏟屎官可以看到貓咪的進食狀況,知道它有沒有嘔吐、進食是否過慢或者過快,貓糧適口性如何等等,這些都有利於鏟屎官掌握貓咪的身體情況的。
  • 貓咪挑食不吃貓糧怎麼辦?做到這幾點輕鬆解決!
    挑食對貓咪的影響營養不良貓咪挑食,長期只攝入一種食物,無法攝取其它營養元素,久而久之便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輕則日漸消瘦,重則患上其它疾病,危害身體健康。但營養不良並不等於瘦,也可能引起貓咪過度肥胖,比如長時間只吃同一類型高澱粉貓糧,能量過剩堆積產生。
  • 徐州鼓樓生態園小學的同學們讓流浪貓過冬有了「家」
    生態園小學科學老師魏紅春每天下班經過九裡山,有時看到幾隻流浪貓,特別是其中一隻三花貓,非常溫順,爬山的好心人經常給它們投餵食物。入冬以來,徐州的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魏紅春擔心這些流浪貓無法安全過冬,於是想為小貓們做貓窩,幫它們禦寒。
  • 流浪貓不吃貓糧,只要裝有貓糧的塑膠袋,這是個溫暖且感動的故事
    母愛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了吧,相比較父愛,它是如此的溫柔,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孩子最親的還是母親,而母親也會視自己的孩子為珍寶,沒有誰能比的上他。而這樣的感情不只是人類才有,每個動物都有這樣的本能,這便是母愛。
  • 3塊和30塊一斤的貓糧有什麼區別?鏟屎官該如何判斷貓糧的好壞?
    養貓就和養娃一樣,貓糧就像奶粉,貓砂好比尿不溼,自從踏入鏟屎官這個圈子,就徹底的過上了「奶爸、奶媽」的生活。初為鏟屎官,看著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貓糧品牌,電商平臺上眼花繚亂的各種促銷,大多數人都會想,太便宜的不敢買,太貴的又買不起,挑來挑去好不容易看著可能合適的,一查網上的評價,心就涼了半截,似乎這市面上就沒有不被噴的貓糧品牌……現在這個社會,商家的營銷都是做的無懈可擊的。
  • 遊客無視規矩餵食野鹿胡蘿蔔,害它被拖到樹林裡槍斃
    最近一個家庭到莊園裡野餐時,無視規矩用胡蘿蔔餵食野鹿,還非常開心拍下照片後離去。這些胡蘿蔔,大概就是野鹿死亡前的踐行大餐。這隻野鹿以為,它也能從其他遊客裡獲得食物,於是開始主動接近人類。飢餓感讓它變得越來越暴躁,甚至還試圖咬人,但最終被其他工作人員趕走。幾分鐘後,就看到工作人員試圖抓住野鹿,因為它又去騷擾其他遊客索要食物。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近日杭州西湖的鴛鴦就成了「愛心投餵」的犧牲品,出現鴛鴦被撐死的情況。據統計今年西湖的鴛鴦數量比去年減少了76隻,下降超過兩成。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全價貓糧是什麼意思?國產三大安全的全價貓糧
    全價貓糧是什麼意思呢?還有很多人在問國產的三大安全全價貓糧都有哪些?隨著全價貓糧的火爆,最近有貓友們都紛紛發出疑問。全價貓糧主要是按營養成分來區分的。貓糧檢測項目主要為粗蛋白質含量、粗脂肪、粗灰分、粗纖維、鈣、總磷、水溶性氯化物、牛磺酸等理化指標。
  • 過冬的方式不要太愜意
    十八路加熱器用起來進入上海動物園亞達伯拉象龜「塞娜」展區,首先可以看到四組150瓦加熱燈和UVB燈,這四組加熱燈散發的熱量能使燈下的溫度達到25℃以上。除此之外,在籠舍的東、西側還裝有兩個熱水汀。為了提高籠舍的整體美觀度,飼養員把加熱燈和熱水汀隱藏在假山洞穴之中,遊客在展區內只能看到亮光而看不到燈罩。
  • 新手養龜苗,用這種方法過冬,更安全
    沒有冬眠習性的龜還好說,加熱過冬就好了,而對於有冬眠習性的龜來說,遵循它的生長規律,讓其自然冬眠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冬眠風險是存在的,即使是養龜的老手也難免會遇到問題。想要龜自然冬眠過冬,首先要求的是龜健康,有足夠抵禦冬眠期低溫等風險的能力。單就這一點來說,讓龜苗自然冬眠風險是極大的。龜苗個體小、生長周期短、抵抗力弱,在自然冬眠過程中極易夭折。
  • 杭州西湖6歲遊客被松鼠咬傷 回應:餵食需小心
    浙江在線5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遊人如織的西湖二公園,有一群小精靈一直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棲息在樹上的小松鼠。逗弄、餵食的人多了,幾年前杭州西湖景區湖濱管理處在一棵大樟樹底下圍了一圈柵欄,作為松鼠餵食點。然而5月9日,這群小精靈卻闖了個不大不小的禍,咬傷了一位6歲小姑娘的手指。
  • 怡親寵物貓糧「小食袋」輕補給,餵貓咪吃營養貓糧小灶!
    伴之而來的便是貓咪的飲食問題,市面上貓咪相關衍生品眾多,除了五花八門的貓糧以外,越來越多的鏟屎官還會給貓咪一些額外的補給,希望貓貓能更好的成長發育。基於此需求,怡親寵物為廣大鏟屎官帶來了貓咪零食福音——「小食袋」貓條,開啟養貓「輕補給」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