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已有9隻動物命喪塑料垃圾 遊客不要隨意餵食

2020-11-30 東南網

2000年至今東湖公園動物園已有9隻動物命喪塑料垃圾

有的遊客把食物連同包裝袋一起扔進園區,殊不知這樣可能給動物帶來危險。

廈門一黇鹿因誤食遊客扔掉的塑膠袋而被撐死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其實不光是這隻黇鹿,在泉州,從2000年開始,先後有10隻動物因遊客的錯誤餵食或誤食垃圾而死亡,其中有9隻是被塑料垃圾撐死的,包括2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

□早報記者 陳玲紅 石勇 文/圖

統計:2000年以來9隻動物命喪塑料垃圾

昨日記者來到東湖公園動物園,管理員孫偉國介紹說,獅子、老虎等食肉動物一般不會因誤食垃圾,吃塑料垃圾且被撐死的動物一般為食草動物,原來動物園裡共有9種食草動物,現在只剩7種了,分別是駱駝、羊駝、袋鼠、斑馬、河馬、梅花鹿和摩佛羚羊。

「原來還有蠻羊和舔鹿各2隻,都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孫偉國說,園裡第一次發生動物誤食而死亡的事件是在建園不久的2000年,「當時死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

孫偉國說,梅花鹿在死前好幾個月便食慾不好,且消瘦明顯。一開始園方以為是它的肚子裡有蛔蟲,餵了幾次消蟲藥也不見效果。直到有一天晚上這隻鹿倒地再也沒有起來,經獸醫解剖後,他們才恍然大悟。「胃裡有一大團塑膠袋、塑料繩子,足足可以裝滿一個菜盆。」

後來還有兩隻舔鹿、兩隻蠻羊、兩隻摩佛羚羊、一隻梅花鹿和一隻駱駝相繼命喪於此,所以如今市民在東湖公園動物園裡已見不到舔鹿和蠻羊了。

動物無法消化塑料垃圾,越積越多的塑料垃圾不僅堵塞了它們的消化道,而且也阻塞呼吸道,導致死亡。

不幸:羊駝中毒身亡 或因遊客餵食不當

除各類塑料垃圾外,遊客的不當餵食也會導致動物出現嘔吐甚至死亡。在動物園內就曾發生過遊客給小熊貓餵蝦條、薯片、餅乾等,導致小熊貓上吐下瀉。動物園裡的一隻羊駝在2013年開春不幸「仙逝」,也可能是因遊客餵食不當。

「誤食了夾竹桃。」孫偉國說,後來解剖發現羊駝胃裡仍有未消化完的夾竹桃樹葉,他猜測可能是不知情的遊客隨意摘葉子餵食,導致羊駝中毒死亡。

東湖公園動物園趙正學園長介紹,原本動物園位置小,各園區護欄網位置低而且網孔大,有些遊客在餵食時常常不小心把塑料包裝袋、吸管等垃圾也扔進園區,導致許多食草動物誤食。「比如在外面供遊客拍照的駱駝,如果你隨意扔一個塑膠袋在地上,它看見了立馬就會去吃。」趙園長說,2011年有一隻駱駝就是這樣被撐死的。

倡議:動物食性各不同 遊客不要隨意餵

為了保護動物,大約在2010年,動物園便加密各園區防護網,並加高至2.5米左右,同時加強園區外公共遊覽區的衛生清潔,特別清掃各類塑料垃圾。儘管如此,昨日記者仍然看見一個包著食物的塑料包裝扔進袋鼠園區內。

野生動物保護站林站長提醒,動物園裡每種動物的食物皆不相同,兇猛的食肉動物只吃生肉,鴿子、孔雀等雜食動物幾乎什麼都能吃,只要食物中不夾雜它們不吃的東西,導致誤食,一般不會出現飲食問題。其他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如小熊貓、猴子等則很難判斷不宜吃哪些食物,因此不提倡遊客隨意給動物餵食。

根據我國法律,導致動物、保護動物死亡的,可能被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小猴子吃下遊客扔的塑料包裝袋,遊客投餵野生獼猴現象普遍,張家界...
    隨著暑期旅遊旺季到來,張家界各景區迎來大量遊客的同時,野生獼猴也聚集在遊客必經之地。野生獼猴為原生態的風景增添了生機,但人與猴互動親密了,又增加了新的問題。8月9日,上海遊客小李(化名)在瀟湘晨報官方微信留言,稱在張家界金鞭溪目睹了遊客用帶塑料包裝的食品投餵猴子,一隻小猴吞食了塑料包裝,不停咳嗽。「看著挺難受的。
  • 鱷魚瘦到「皮包骨」,肚子中塞滿垃圾,又是人類.....
    飼養鱷魚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這隻鱷魚似乎十分的「懶」,基本上不會上岸,就連當工作人員給它餵食一般鱷魚喜歡的雞肉雞骨架的食物時,它好像也提不起興趣,只在遠遠看著,從不靠近.....大家一度懷疑鱷魚是否受到了心理上的傷害,導致這樣一個「絕食」的舉動...
  • 遊客無視規矩餵食野鹿胡蘿蔔,害它被拖到樹林裡槍斃
    不要把野生動物看作動物園裡可以隨意餵食的動物,它們不一樣!明明「不接近、不亂餵野生動物」是基本常識,但很多人還是會愛心泛濫,或者為了拍幾張照片錄視頻,偏要無視規矩,還導致一隻野鹿身亡。這隻野鹿以為,它也能從其他遊客裡獲得食物,於是開始主動接近人類。飢餓感讓它變得越來越暴躁,甚至還試圖咬人,但最終被其他工作人員趕走。幾分鐘後,就看到工作人員試圖抓住野鹿,因為它又去騷擾其他遊客索要食物。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據人民日報導,每年約有1300萬噸垃圾流入海洋,可海納百川,垃圾除外。事實證明,在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垃圾面前海洋表示自己承受不來!!於是在發起海嘯時統統還給了海灘。不用運輸,不用人力,垃圾來的不要太容易!此時人們不禁疑問如此多的海洋塑料垃圾,從何而來?
  • 六百隻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
    因為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
  •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黑熊爬上遊客車輛壓裂擋風玻璃!
    一、黑熊爬上遊客車輛壓裂擋風玻璃具體怎麼回事? 1、不要餵食 動物是有「記憶」的,熊也一樣,當它在某個地方找到或者獲取食物後,便會反覆光臨,因此在一些有熊出沒的地區,人們都會避免將廚餘垃圾隨意丟棄在房屋附近,以免熊的造訪。不少人都有在峨眉山餵猴子的經歷,或者大部分人都餵過野貓野狗,餵了一次,它們便會向你索要第二次、第三次,貓狗還好應付,餵熊那就是後患無窮。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遊客餵大象吃塑膠袋?昆明動物園緊急……
    視頻拍攝者陳先生:「我後面搜了一下網上的新聞,我才覺得這個事情(嚴重),不可能只吃了這一個,可能以後還會有,遊客也同樣的行為,它也會吃下去,日積月累,可能吃一個沒事,但是吃了很多,還是會對它有影響的。」網友們看到視頻,也是氣憤不已↓↓↓今天(10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昆明動物園將該情況向工作人員進行了反映。
  • 印一大象在垃圾堆覓食,遊客留下垃圾,有大象食物,更會傷害大象
    在動物世界中,大象是一種大型食草的動物,以植物的嫩枝樹葉為主要食物,偶爾也會在人類丟棄的垃圾中翻找水果皮等餵食。,大象是以樹根、草、水果和樹皮等植物為食,但人類生活垃圾中水果皮、還有些腐爛食物的氣味,都能吸引大象,這些遊客留下的垃圾,都會成為大象的食物來源。
  • 印度大象翻吃垃圾過活,網友看後心塞
    據《鏡報》9月8日報導,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當地的大象居然開始在垃圾堆裡尋找食物,看著實在是令人心塞。 這些令人驚訝的照片顯示,西孟加拉邦的一頭飢餓的大象,頭上頂著垃圾,艱難地在一堆又一堆遊客留下的塑料垃圾裡穿梭,用長長的鼻子在尋找食物。 要知道,作為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大象是何其威嚴的動物,如今在大象之國居然也瀕臨如此絕境。
  • 塑料垃圾侵佔世界瀕危遺產「進化島」 海豹把塑料瓶當玩具海鳥用...
    但是,人們在這片絕美的群島上也發現了塑料垃圾。令人悲哀的是,這裡的海豹用塑料瓶當玩具,而屬於珍稀物種的海鳥只能用塑料垃圾來築巢。當地動物保護團體表示,雖然這片群島97%的區域禁止人類進入,但也阻止不了成噸的塑料垃圾隨著海水不斷衝上受保護的海岸。
  • 死亡陷阱 這些動物都死在了塑料垃圾之下
    據新華社報導,受塑料汙染的迫害,每年有上百萬隻海鳥、10萬頭海洋哺乳動物、難以計數的魚類死亡。有研究顯示,如果對現狀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總量將超過魚類總重量。
  • 遊客與5米長食人鱷同遊 只隔著一層塑料(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7日報導,澳大利亞達爾文市針對參觀大堡礁的遊客推出一項驚險的體驗項目,那就是「死亡之籠」。遊客們支付103英鎊(折合約為人民幣874元),就可以下水和將近5米長的食人鱷面對面地近距離接觸,而這中間只隔著一層超薄的塑料。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亂投餵勸都勸不住,紅山動物園籠舍裡遍地垃圾零食
    記者來到鳥類園區,發現這裡是遊客投食的「重災區」。「寶寶不要怕,像這樣丟進去」,一個年輕的媽媽拿著孩子的手,正在向孔雀籠子裡丟薯片。  這對母子旁邊站了一個年紀稍大的小男孩,正在興奮地抓起袋子裡的膨化食品,向孔雀頭上砸去,邊砸邊興奮地叫喊。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1986年,為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據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提供的資料,本次活動清理垃圾總重約40噸,數量排名前十的垃圾分別是泡沫塑料、菸蒂、飲料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氣球、食品包裝(糖紙、薯片的包裝)、其他塑膠袋、瓶蓋、其他塑料包裝、購物袋等。
  • 海洋動物喜歡吃塑料垃圾竟是因為……
    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眾多海鳥、魚類、鯨魚以及其它動物進食如此之多的塑料垃圾的原因,與科學家們之前認為的並不太一樣。 夏威夷利沃德群島上的黑腳信天翁正在進食塑料垃圾。現在科學家知道其中的原因了。攝影:Frans Lanting,National Geographic 撰文:Laura Parker   隨著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越積越多,成百上千種海洋動物都在大量進食垃圾。然而,為何如此多的海洋動物,從浮遊動物到鯨魚,會誤將垃圾當作食物卻一直沒有得到深入探討。
  • 杭州西湖6歲遊客被松鼠咬傷 回應:餵食需小心
    浙江在線5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遊人如織的西湖二公園,有一群小精靈一直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棲息在樹上的小松鼠。逗弄、餵食的人多了,幾年前杭州西湖景區湖濱管理處在一棵大樟樹底下圍了一圈柵欄,作為松鼠餵食點。然而5月9日,這群小精靈卻闖了個不大不小的禍,咬傷了一位6歲小姑娘的手指。
  • 澳洲弗雷澤島警告遊客,不要餵食野狗,不管它們看起來有多餓
    澳洲弗雷澤島警告遊客,不要餵食野狗,不管它們看起來有多餓!澳洲野狗是一種外形和家犬非常像的野生犬科動物,它們經常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人類居住區的附近,接受人類投餵的食物。很多人會將澳洲野狗誤認為是被拋棄的家犬,實際上澳洲野狗和家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