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琥珀的價格出現猛增勢頭,業內人士認為其漲幅已經超過50%,甚至有人說其漲幅還將持續。
含蓄之美 價值非凡
琥珀是珍貴的松樹脂在歷經地球巖層的擠壓之後,質變所產生的化石。它不像金銀壞掉了能熔化重新做,其不可再生性註定它意義非凡。
作為一種有機彩色寶石,琥珀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古生物研究價值。蟲珀、血珀、金珀、藍珀都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據天津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處翟誼介紹,他所見過最好的蟲珀的內含物是體積較小的蜥蜴。「幾千年的松樹,樹油滴下來,恰巧此時有昆蟲經過,樹油滴在昆蟲上面,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滴、一滴、一滴……樹油將其完全包裹,被埋藏於地下,這個概率是非常低的。」另外,藏家還可以選擇獨一無二、天然形成的琥珀。
蜜蠟也屬於琥珀類,簡單來說呈金黃色不透明狀。因其「色如蜜,光如蠟」而得名。蜜蠟的價格比蟲珀低,比一般的琥珀高。藏家可以依據個人喜好和審美進行系統性收藏。
產量稀少 漲幅合理
近兩年,琥珀的市場行情有所上漲,中低檔琥珀的價格漲了一兩倍;高檔琥珀的價格漲了四五倍,甚至更高,有些高檔琥珀已經價超黃金。「雖然價格翻番,但是琥珀的整體價位與其他珠寶類首飾相比,仍然偏低。」翟誼認為,現在琥珀的價位更易於打破藏家的心理防線,喜愛之人都會將其作為收藏首選。
前段時間,翟誼去各地的琥珀批發、零售市場做了一項調研,他認為各地的琥珀市場行情不同,一般來說受到區域性、民族性影響。比如內蒙古人就特別認可琥珀,當地的琥珀銷量很好。隨著琥珀渠道的推廣,琥珀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此外,這幾年琥珀的進口量在減少,比如遼寧撫順的琥珀產量本就稀少,大部分都是依賴俄羅斯、波蘭等地進口,但國內的需求量卻在增加,出現供不應求的格局。「世界儲存量就這麼多,就像瀕危物種,也許再過幾年、幾十年,就開採殆盡了。」翟誼認為,其稀缺性導致了琥珀的價格還會上漲。
專業鑑定 辨偽去妄
隨著收藏群體的增長,琥珀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仿品、再造品和柯巴樹脂冒充天然琥珀。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於老師告訴記者,市場上常見的有塑料仿琥珀(比如「中東貴族蜜蠟」和「南非琥珀」)、再造琥珀(由於原料越來越少,有人將天然琥珀的碎塊或粉末壓製成大塊琥珀)、柯巴樹脂(是天然形成的,但其形成時間要比琥珀短很多,大約為300萬年~400萬年,石化程度極低,其性質與琥珀相似,經常會包裹昆蟲,很多人誤將其當作蟲珀收藏)。
「我們一般都是先用鹽水測試法將下沉的仿琥珀排除,再用紅外光譜檢測將柯巴樹脂和輕塑料排除,然後在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其內部特徵,區分琥珀和壓制琥珀。對於串珠要一粒一粒地觀察,以防混入再造琥珀。」於老師說道。
隨著仿造和處理技術的提高,對這些仿品的鑑別越來越難,傳統的鑑定方法不能有效鑑別塑料仿琥珀(當其密度與琥珀很接近時)、再造琥珀和柯巴樹脂。最好是到專業的檢測中心做鑑定。
據《新金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