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部電影的橫空出世,包攬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成為了當時影史上最成功的商業片,它就是《侏羅紀公園》。片中講的故事是:科學家偶然情況下,發現琥珀中封存的蚊子體內存在恐龍的血液,進而提取DNA復活了恐龍,在現實世界,這件看起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想到真的被專家碰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緬甸西北毗鄰印度和孟加拉國,東北與中國接壤,南部是寮國和泰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伊洛瓦底江江畔孕育了古老智慧的生命,據考察研究,緬甸在10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環繞著緬甸的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就像是一道天然的保護罩,將冬季時亞洲南下的冷空氣隔絕在外,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阻隔,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暢通無阻,緬甸的自然環境十分優越,農耕文明發達。
而在久遠的歲月裡,緬甸還被賜予了一個特殊的禮物,那就是遍地的松柏樹形成的琥珀。樹脂滴落,掩埋於泥土中千萬年,最終形成化石,甚至有的化石內部還會包含有小昆蟲,琥異常精緻綺麗,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與研究價值。
這一日正是秋高時節,英國古文物研究專家來到了緬甸,打算尋找一些有價值的古文物,當然,第一目標還是對恐龍化石的搜尋,畢竟這個存在於近億年之前的神秘物種,曾經主宰了整個世界,最後卻莫名消失,可以說,恐龍化石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專家到達緬甸後,按照計劃首先對幾個地方進行了考察,雖然也有一些古生物化石的發現,但是恐龍化石卻還是蹤跡全無,正當專家們都很洩氣的時候,組長卻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對方先是用流利的英文腔介紹了自己的來歷和目的,原來這人是一個文物販子,專幹倒賣各種珍奇古物的勾當,組長馬上對此人產生了興趣,帶著幾個人前往這個人說的地方,然後他看到了很多有價值的古物,當然也有許多高仿的假貨,此時,一塊金色的琥珀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這塊琥珀據這個販子介紹是來自白堊紀的,在通亮的黃色松柏油脂裡,有幾隻小昆蟲,其中還有蜱蟲的存在,並且有一隻蜱蟲脹大如赤豆。要知道蜱蟲可是很古老的一種暫時性寄生蟲,它和蚊子一樣,它會吸食宿主的血液來維持生命。大家馬上就想到了《侏羅紀公園》的橋段,如果在琥珀中可以提取到恐龍的血液,然後再利用DNA提取技術,就可以提取到恐龍的DNA了,可是這塊琥珀真的是白堊紀的嗎?專家馬上用隨身帶的小裝備進行了簡單檢測。
經過檢驗後,小組確定這塊琥珀確實是形成於白堊紀,便不惜重金買下了這塊琥珀,隨後,專家便攜帶著它返回英國,並針對這塊琥珀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計劃,首先,他們在琥珀中蜱蟲的身旁發現了一小根奇異的羽毛,經過仔細地對比後,專家認定這是一種「翼龍」的羽毛,這基本就確定了蜱蟲吸食的就是恐龍血,但是遺憾的是,專家並沒有切割材料,將琥珀裡的蜱蟲提取出來,因為現在DNA的檢測技術,動物克隆技術,都還不太成熟,也就是說,一旦切開琥珀,也就無法再復原了。
專家的意見是,等將來DNA的檢測技術,以及動物克隆技術,復活恐龍沒有障礙時,那時候切開琥珀,對蜱蟲體內的血的DNA,再進行研究吧。
但通過琥珀,專家們對蜱蟲本體進行研究,發現這隻蜱蟲和現代的蜱蟲極其相似,眾人不由得心裡一驚,蜱蟲怎麼會在近億年間毫無進化的跡象呢?這顯然有悖常理,專家組不得不再次陷入深思。
其實只要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知道,恐龍復原的實驗尚未成熟,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我們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是也正是這些難題,能給了人類研究的方向設置障礙,但同時也能提供動力,真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復原恐龍不再是夢想,恐龍會通過實驗室,而走向動物園,到那時,我們去公園看的不是大象,而是各種真實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