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中發現正在授粉的甲蟲,它來自於史前動物寶庫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南京科學院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保存完整的甲蟲遺骸,它的身旁攜帶著許多花粉顆粒,這塊琥珀以及甲蟲距今大約有9900萬年的歷史時間,甲蟲的完整程度相當驚人,甚至可以看到它的頜骨腔。

甲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昆蟲花粉傳播者,它當時可能是在花朵上尋找自己需的食物,可沒想到被一滴掉落的樹脂牢牢地包裹住。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員蔡晨陽博士稱:「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身旁有幾顆精美的花粉顆粒。」

這隻被稱之為「蘇鐵的情人」甲蟲,它有一個異常大的頭、大大的眼睛、鋒利的爪子和巨大的觸角。它屬於boganiids科甲蟲,曾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蘇鐵類植物授粉。這些原始常青樹類似於棕櫚樹,已經存在了3億年之久,但現在屬於世界上最受威脅的植物之一。

蘇鐵與恐龍屬於同一時代,這一發現表明了這種昆蟲可能已經為植物授粉了2億年之久,這比科學家之前猜測的時間要更早一些。至少在早侏羅紀世,在被子植物統治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由這種昆蟲來授粉,後來在白堊紀,主要由蜜蜂等進行授粉工作。

甲蟲是第一批「嗅花者」,而後才是蜜蜂和蝴蝶,它們倆的出現時間大約是在數千萬年前。它們至今仍是必不可少的傳粉媒介,尤其是對於木蘭和洋臘梅等這種古老的植物。蘇鐵類植物是裸子植物,沒有花朵或果實,它們可能是第一種昆蟲授粉植物。

蘇鐵的情人擁有強大且突出的下顎、巨大的複眼、鋒利的爪子以及極長的觸角。這塊蟲珀是在緬甸北部Tanai鎮的一個化石遺址中找到的,在過去的20年裡,這個地方已經成為史前昆蟲和脊椎動物的寶庫。

該琥珀化石是由蔡博士以及黃迪穎教授在南京中國科學院發現的。經過切割、修剪和拋光這塊琥珀後,其內部的清晰程度讓人嘆為觀止。蔡博士還進行了DNA分析以探索甲蟲的譜系,這隻甲蟲屬於澳大利亞蕈蟲科,今天的蘇鐵類植物面臨著滅絕的風險,它是植物滅絕平均值的4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時間:2019-12-21 22:3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厲害了少年!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今天(12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史前海洋動物菊石 2019-05-14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5月14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4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一枚保存有豐富化石類群的緬甸琥珀中,發現罕見地史前海洋生物菊石。這是古生物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菊石,為揭秘1億年前熱帶海濱生態環境打開新的窗口。  該研究成果於當天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琥珀中來自白堊紀的昆蟲授粉者Scientific Reports論文
    本周《科學報告》上一篇論文New long-proboscid lacewings of the mid-Cretaceous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黃金小蟲子  新發現的兩隻兩億三千萬年前的小蟲子以及一種已經滅絕的蝨子和蚊子類的昆蟲,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人們在義大利東北部發現了七萬個琥珀,其中一些含有的節肢昆蟲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史前螳螂
    網易探索4月29日訊,最近,日本科學家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8700萬年前的史前螳螂屍體,這一發現推翻了美國科學家有關史前螳螂沒有刺的論斷,在這個螳螂身體科學家發現了有2個突刺,據日本科學家介紹這隻螳螂屬於白堊紀時期螳螂和現代螳螂的中間過渡種類,很可能是一個新種類。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古老的琥珀化石在半透明中呈現的一種死態,古老的幾億年前的東西凝固在小小的樹脂裡面,保存到現在。向我們留下了史前歷史中的一些動植物最最完整的狀態。,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這個一億年前的化石告訴人們植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昆蟲進行授粉了,當然,那個時候蜜蜂還沒有進化出來。一種名叫「牧草蟲」的昆蟲在西班牙北部發現的琥珀中被找到。它的身體上附著了數百顆微粒,而且它身體上的絨毛似乎就是專門為了實現授粉功能而進化出來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微粒來自於銀杏樹。
  • 15歲少年發現1億年前甲蟲新種!
    三年前,還在念初一的宋丞峻在一場科普講座中認識了中科院動物所昆蟲分類學專家劉曄。劉曄是一個對昆蟲近乎狂熱的人,而眼前這位少年亦從小喜歡跟蟲子打交道。因為這次遇見,這個少年走上了一條稍稍「反常」的路。據中國科學報12月25日消息,不久之前,宋丞峻和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科院動物所、深圳世紀琥珀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在一枚緬甸琥珀中找到了非常珍貴的史前甲蟲新種——齒胸背長扁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15歲的他,發現了1億年前甲蟲新種
    不久之前,宋丞峻和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科院動物所、深圳世紀琥珀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在一枚緬甸琥珀中找到了非常珍貴的史前甲蟲新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地獄螞蟻」已經咬食了9900萬年
    一種早已滅絕的昆蟲,被親切地稱為「地獄螞蟻」,在9900萬年前的琥珀中被發現,它的鐮刀般的下巴仍然固定住它的獵物。據科學家稱,這種兇猛的捕食者是一種新發現的史前螞蟻,被稱為Ceratomyrmex ellenbergeri,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地獄螞蟻主動覓食。
  • 白堊紀琥珀中現傳粉花蚤,為解答達爾文「討厭之謎」提供關鍵證據
    中國科學家在白堊紀琥珀中發現蟲媒授粉花蚤,為達爾文「令人討厭的謎團」提供直接證據,將蟲媒授粉理論至少向前推進約5000萬年。琥珀告訴我們,會。前不久,一篇刊登在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的研究成果稱,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枚特殊的緬甸琥珀——這枚來自白堊紀中期的琥珀,包裹著一隻足以證明被子植物蟲媒授粉的花蚤。在此之前,人類能夠找到被子植物蟲媒授粉行為的最早證據,還只有出土於距今4800萬年德國梅塞爾化石坑的蜜蜂及花粉化石。
  • 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一億年琥珀中的古鳥
    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該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溼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常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甲蟲新物種 外形酷似駝峰—新聞—科學網
    日前,石探記科學團隊中兩名來自臺灣的科學家蕭昀(臺灣大學)和黃嘉龍博士(臺灣師範大學)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種史前大花蚤新物種,該物種是全世界目前發現的第四種緬甸琥珀大花蚤物種
  • 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地獄螞蟻」咬住獵物已有9千萬年
    人們發現一種長久滅絕的昆蟲世系,被人們稱為「地獄螞蟻」,被冷凍在99百萬年的琥珀中,其鐮刀狀的下顎仍將獵物固定住。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種猛烈的捕食者是一種新近發現的史前螞蟻物種,被稱為Ceratomyrmex ellenbergeri,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地獄螞蟻活躍地覓食。它的飯是蟑螂的絕種。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現在我們對於恐龍形象的刻畫,也只不過是通過發現的史前化石進行到還原而已,真正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在早在20多年之前,人們就普遍認為恐龍是一種像蜥蜴一樣渾身布滿鱗片的大型動物。恐龍的英語也有巨大蜥蜴的意思,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恐龍的外形,不知應該是光禿禿的,應該是和蜥蜴鱷魚非常的相似。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琥珀中首次發現海洋動物菊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團隊報導了保存在一枚緬甸琥珀中的菊石、螺類、節肢動物等化石集群,表明該琥珀森林位於熱帶海濱地區,環境類似於當今的一些熱帶海岸森林。該研究為緬甸琥珀年齡提供了直接證據,並為琥珀埋藏學和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分析提供了新見解。
  • 研究發現1億年前琥珀化石「撞臉」現代甲蟲
    新華社南京2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化石中,發現5枚與現代甲蟲「撞臉」的遠古昆蟲標本。
  • 史前蜘蛛血液你見過嗎?盤點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考古發現_遊俠...
    1、史前蜘蛛血液:科學家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境內發現一枚2000萬年前獨特琥珀,它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琥珀中保存著迄今發現最早的遠古動物血滴。古生物學家大衛-彭尼(David Penney)表示,未來可從這枚琥珀中提取蜘蛛血液樣本,幫助科學家分析研究加勒比海地區蜘蛛起源。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水生生物真蝦
    我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水生生物蝦類標本,並揭示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物種。研究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睿博士,南開大學黃大衛教授、肖金花教授,卜文俊教授等人,以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員組成。有關這枚蝦琥珀的專業研究論文已於10月底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科學報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