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琥珀化石內發現9500萬年前昆蟲!

2021-01-15 世紀歷史庫

據了解,被封存在琥珀中的有今天蜘蛛、黃蜂、蕨類植物的祖先,不過最有價值的是一塊無翅螞蟻琥珀化石。這一化石對遍布全球的螞蟻是如何起源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

無翅螞蟻

黃蜂的祖先

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由於琥珀能完好地保存動植物的原始狀態,因此又被稱為時空膠囊。據悉,科學家是在衣索比亞東北部發現這些包裹有9500萬年前昆蟲的琥珀的。

跳蟲

泛古陸的解體

科研人員在《國家科學院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到:「大部分標本代表了來自非洲的物種的獨特化石記錄,一些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記錄。」

9500萬年前,非洲大陸還是正在解體的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岡瓦納古陸又稱「南方大陸」,或「岡瓦納大陸」,是大陸漂移說所設想的南半球超級大陸。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有人認為還包括中南歐和中國的喜馬拉雅山等地區。

目前,大部分琥珀化石發現於勞亞古大陸上。勞亞古大陸是大陸漂移說所假想的古大陸,包括今天的亞、歐和北美。而在設想的岡瓦納古陸,科學家發現的琥珀化石相對較少。

螞蟻琥珀化石

這些最近發現的琥珀化石可回溯到白堊紀中期,當時哺乳動物、鳥類和開花植物開始崛起。白堊紀之前是恐龍佔統治地位的侏羅紀。白堊紀之前,地球上並沒有開花植物,而今天開花植物是世界上最廣泛的植物物種。到了白堊紀中期,開花植物統治了地球陸地。當時的動植物都必須適應這一變化,該最新研究恰好捕捉到這一過程。

儘管要最終破解隱藏在這些琥珀化石背後的故事還需多年時間,但是那塊無翅螞蟻化石已經顯現出巨大的科學價值。這一螞蟻同在法國和緬甸發現的白堊紀螞蟻迥異。此前,科學家根據在法國和緬甸發現的白堊紀螞蟻琥珀化石,推斷它們起源於勞亞古大陸。不過隨著新琥珀化石的發現,這一論斷變得不再確定。

相關焦點

  • 琥珀——3000萬年前的樹脂化石
    琥珀是3000萬年前松樹的樹脂化石,琥珀被海浪衝出在丹麥海灘上。琥珀的顏色有乳白色、金黃色和鮮紅色,還有乾淨的綠色和藍色。琥珀的重量漂浮於鹽水。琥珀慢慢燃燒,會散發出辛辣刺鼻的松香氣。琥珀中的雜質是千萬年前被樹脂捕獲的昆蟲或植物。哥本哈根琥珀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博物館之一。
  • 五千年琥珀內包含上百種遠古昆蟲
    這些琥珀為研究5000萬年前的昆蟲生命形態打開了一扇大門。遠古螞蟻琥珀大約在5000萬年前,現在的亞洲次大陸剛剛拼入亞洲大陸,這距離它脫離東非海岸已過了大約1億年。相反,琥珀中的這些昆蟲與當時亞洲大陸上的琥珀中的昆蟲很相似。不過,這一發現也表明,這些昆蟲曾經經歷過一場意外的大轉移,也許曾經途經火山島鏈。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黃金小蟲子  新發現的兩隻兩億三千萬年前的小蟲子以及一種已經滅絕的蝨子和蚊子類的昆蟲,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 附著在琥珀內昆蟲尾部的微小顆粒成為了昆蟲為植物授粉的古老證據。這個一億年前的化石告訴人們植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昆蟲進行授粉了,當然,那個時候蜜蜂還沒有進化出來。
  • 琥珀化石揭秘一億年前昆蟲的真實色彩
    然而,在古老的化石中卻很少保存有生物的色彩細節,大多數古生物復原圖都是根據藝術家的想像重建。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和研究員泮燕紅帶領團隊開展研究,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
  • 這個琥珀最早出現於9900萬年前,還完整保存蛇類祖先的形象
    琥珀作為大自然歷史的保存庫,在該研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際上,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億萬年前的樹脂偶然滴落,也許會包含著一部分昆蟲,在地下掩埋了漫長的時光以後重見天日。琥珀保存著獨特的光澤和形態,除了觀賞和珍藏價值外,還有極高的生物研究價值。
  •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這一發現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相關論文於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發表在《科學進展》(《科學》旗下子刊)上。與其他脊椎動物化石相比,蛇化石極為罕見,此前人們從未在琥珀中發現過蛇類。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白明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大多數蛇類骨骼質地不堅硬,能形成化石並保存下來非常不易。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我們研究發現,有羽恐龍的生存環境可能很糟糕,時刻受到外寄生昆蟲的幹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都師範大學高太平副教授幽默地表示。今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的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在白堊紀中期琥珀中發現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揭開了外寄生昆蟲新物種——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琥珀化石揭秘一億年前昆蟲的真實色彩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副研究員、泮燕紅研究員一起帶領研究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多種昆蟲身體表面保存下來。通過琥珀超薄切片、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等技術的分析發現,一種青蜂科昆蟲胸部表面的藍綠色是由多層重複出現的納米級構造組成,代表一種典型且常見的結構色類型,即多層反射膜(multilayer reflector),通過進一步的光學理論模型分析得到其反射波長與觀察到的昆蟲顏色波長接近,證實白堊紀琥珀昆蟲身體表面顯示的顏色可能是原始顏色。
  • 「螃蟹界的鴨嘴獸」,科學家發現9500萬年前的螃蟹化石原來長這樣
    根據美國媒體4月26日報導,本周三在權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自然》的子刊)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有著9500萬年歷史的史前螃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有著9500萬年歷史的史前螃蟹該研究的組織者,來自耶魯大學的賈維爾·盧克說:「這是近十年來,在熱帶地區最令人激動的發現之一。」
  • 4100萬年前的「悲慘愛情」:蒼蠅交配時變琥珀,姿勢清晰可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除了考古發現的,深埋於地層之中的化石之外,在地球上,還有另一種化石形式——琥珀。作為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一般都是有植物的樹脂滴落而形成,來自遠古的生物被包裹在其中,經過千萬年的時光,被現代人類所發現。最古老的琥珀化石在義大利的東北部,研究者們發現了很多琥珀化石,這些化石中的生物,看起來就好像是外星生物一般,它們都是最古老的節肢動物,來自於2億年前,它們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
  • 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最早鎧甲化石(圖)
    最早厚齧科囓蟲  本報訊(記者 劉歡)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期對緬甸琥珀內含白堊紀昆蟲進行研究時,首次發現中生代鎧甲化石、最古老筒形隱翅蟲化石及最早囓蟲化石等鎧甲化石十分稀少,之前僅發現於新生代,且均為現生屬種。研究人員通過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和生物顯微鏡等的觀察研究,發現緬甸琥珀中的鎧甲化石具有一些原始特徵,如前足基節相連和腹部背板不具脊等,這一新屬種被命名為白堊原鎧甲。這為認識鎧甲昆蟲體表脊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 撫順琥珀距今5000萬年:小型蜂翅膀發光似太陽(圖)
    資料圖片  晶瑩剔透的琥珀,在普通人眼裡是寶石,在專家眼裡卻是記錄著地球遠古生命奧秘的寶藏。昨天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由該所研究員張海春領銜的科研團隊認定:撫順琥珀是目前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始新世時期(約5000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的空白,也表明5000萬年前歐亞大陸兩端已經存在廣泛的生物交流。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
    當時兩個生物正在交尾,或者是剛交尾完,恰好它們又站在了特殊的位置上,而且時間也剛剛好,就被樹木上滴下來的樹脂困在了裡面,並且這個琥珀還得以保存了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它又被萬億年後的人類發現了。所以我們又是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驚人的巧合。
  • 波羅的海琥珀中發現昆蟲剝離的外殼、蘑菇和哺乳動物毛髮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塊獨特的波羅的海琥珀,它的歷史可追溯至5000萬年前,琥珀裡面包含著一種遠古昆蟲的外殼,很可能是它發現黏性樹液潛在的威脅,便迅速剝下外殼逃離現象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青蜂化石身體表面結構色變化前後的對比圖 受訪者供圖此前有學者曾在距今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印痕化石中,發現過與顏色有關的昆蟲納米結構,但一億年前的昆蟲是否已經演化出結構色一直成謎。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科研團隊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他們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有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後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昆蟲體表保存下來,奧秘就隱藏在昆蟲體表內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構中。相關研究於近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這為了解白堊紀雨林中與恐龍共存的昆蟲提供了新的視角。
  •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時間:2018-07-20 06:38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屈婷 喻菲)傳奇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再次傳出新知。
  • 奇聞:9900萬年前的命懸一線:白堊紀琥珀內,現地獄螞蟻獵食畫面
    地球一共經歷了數次物種大滅絕,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物種都早已滅絕,包括很多種類的恐龍,昆蟲等動物。現如今,人們想再看到幾千萬年前或者上億年前的動物有什麼辦法嗎?除了根據動物化石利用3d科技模擬出滅絕的動物樣貌,剩下的只有一種途徑,那就是觀察琥珀化石裡的生物。樹脂膠動物化石為大家給予了多種多樣讓人痴迷的畫面,讓大家認識一些以前生活在地球上但卻早已消失不見的生物體。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古老的琥珀化石在半透明中呈現的一種死態,古老的幾億年前的東西凝固在小小的樹脂裡面,保存到現在。向我們留下了史前歷史中的一些動植物最最完整的狀態。黃金小蟲子新發現的兩隻兩億三千萬年前的小蟲子以及一種已經滅絕的蝨子和蚊子類的昆蟲,是現今在琥珀中發現的最為古老的昆蟲。
  • 我科學家發現 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
    原標題:我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張海春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對撫順琥珀的全方位系統分析,確認該琥珀群是目前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此項研究填補了始新世時期(約5000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的空白,也表明5000萬年前歐亞大陸兩端已經存在廣泛的生物交流。
  •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  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那時的東北,溫暖潮溼賽江南  5000萬年前的撫順,氣候溫暖潮溼,森林裡,水杉高大衝入雲霄。搖蚊大膽地卿卿我我,小蟑螂萌萌的,還沒有睜開矇矓的睡眼……它們還沒緩過神,就被樹脂包裹,被牢牢固定,變成了琥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