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琥珀中真實記錄了遠古昆蟲「脫殼逃生」
騰訊科學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一塊獨特的波羅的海琥珀,它的歷史可追溯至5000萬年前,琥珀裡面包含著一種遠古昆蟲的外殼,很可能是它發現黏性樹液潛在的威脅,便迅速剝下外殼逃離現象。此外,這塊琥珀樣本中還有一個蘑菇和一根遠古哺乳動物毛髮,研究人員猜測是一隻嚙齒類哺乳動物在樹底下啃咬蘑菇時留下的。研究人員指出,這塊琥珀就像是5000萬年前的一部「文獻紀錄片」,真實呈現了遠古生命形式的交互過程。該發現有助於洞悉遠古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一個生長在樹下的小蘑菇、昆蟲外殼,以及一根哺乳動物毛髮,似乎講述著5000萬年前遠古森林的一個故事。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波羅的海琥珀中發現昆蟲剝離的外殼、蘑菇和哺乳動物毛髮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塊獨特的波羅的海琥珀,它的歷史可追溯至5000萬年前,琥珀裡面包含著一種遠古昆蟲的外殼,很可能是它發現黏性樹液潛在的威脅,便迅速剝下外殼逃離現象
-
盤點七種神秘遠古動物琥珀化石
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
-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時間:2019-12-21 22:3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厲害了少年! 中國高中生琥珀內發現1億年前甲蟲 今天(12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
-
自然博物館搬進書店,小讀者近距離接觸遠古生物化石
幾個好奇的小讀者正跟從資深的昆蟲學者王浩,通過一件件化石、琥珀、昆蟲標本細數著從寒武紀、奧陶紀到侏羅紀、白堊紀,跨越古生代、中生代直到我們現在生活的新生代生物進化的歷程。如今,這些蘊藏著各時期生物的「生命密碼」長卷被一個名叫「石探記」的科學家團隊收藏進了位於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四層的「石探記」博物館,這是國內首家坐落於書店的自然博物館。
-
這種一億年前遠古昆蟲竟然也會欺騙術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昆蟲具有獨特的偽裝能力,一些昆蟲會偽裝成掠食者,一些昆蟲則會擬態成其它物種,昆蟲的偽裝能力在它們的進化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考古學家發現一種最古老的昆蟲,會巧妙地攜帶雜物來隱藏自己,現今一些幼蟲也採用這種聰明的方法。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科研團隊揭開了近1億年前的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他們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有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後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昆蟲體表保存下來,奧秘就隱藏在昆蟲體表內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構中。相關研究於近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這為了解白堊紀雨林中與恐龍共存的昆蟲提供了新的視角。
-
世界上最尷尬事,莫過於交配時被製成琥珀,四千萬年後還要被圍觀
大家對琥珀印象頗深,這是一種晶瑩剔透如瑪瑙般的樹脂化石,包裹了昆蟲的琥珀尤為珍貴,因為據《侏羅紀公園》的劇情,恐龍就來自一個琥珀中蚊子吸食恐龍血液的DNA!琥珀就像一個時間機器,能將不小心掉入琥珀的昆蟲的外形完好無損的從上億年前一直保存到現代!
-
撫順琥珀距今5000萬年:小型蜂翅膀發光似太陽(圖)
——摘自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文《琥珀》。 琥珀是數億、上千萬年前,針葉樹木分泌出來的樹脂,由於地殼運動深埋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樹脂化石, 被譽為「世界上最輕的寶石」。像課文裡那樣包著遠古昆蟲的琥珀更是寶石中的珍品。
-
中國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圖為緬甸琥珀中黃氏擬苔草蛉。 南古所 楊定華 攝中新網南京5月8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8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博研究員、史恭樂副研究員與中國農業大學劉星月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從一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奇特的昆蟲幼蟲擬態苔蘚植物。
-
罕見琥珀中南京古生物專家發現上百新物種(圖)
琥珀裡兩隻搖蚊在交尾?真的有因為開採地點位於撫順煤礦,所以這些琥珀是包裹在煤礦中。一旦採到原石,需要經過選料、打磨等一系列程序。「這得感謝撫順琥珀研究所的幫助,他們幫助我們將琥珀原石進行打磨。
-
新知|中國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1億年前食毛類昆蟲...
我們研究發現,有羽恐龍的生存環境可能很糟糕,時刻受到外寄生昆蟲的幹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都師範大學高太平副教授幽默地表示。今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的高太平和任東教授團隊在白堊紀中期琥珀中發現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揭開了外寄生昆蟲新物種——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植保學院劉星月教授從緬甸琥珀中揭示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本網訊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其中,昆蟲對植物的擬態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憑藉這類擬態,昆蟲可以藏匿在植物中,避免被捕食者發現,同時也讓獵物很難察覺自己,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琥珀化石內發現9500萬年前昆蟲!
據了解,被封存在琥珀中的有今天蜘蛛、黃蜂、蕨類植物的祖先,不過最有價值的是一塊無翅螞蟻琥珀化石。這一化石對遍布全球的螞蟻是如何起源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無翅螞蟻黃蜂的祖先欏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由於琥珀能完好地保存動植物的原始狀態,因此又被稱為時空膠囊。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吃恐龍羽毛的昆蟲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9-12-13 12:59 來源:澎湃新聞
-
在這塊琥珀裡,我們終於看見了遠古鳥類
「我從來沒有奢望過我們能在琥珀裡發現白堊紀的鳥類——獸腳類恐龍的後裔,」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說,「但它們就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你面前,我才意識到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看到真實的古鳥類。 」這兩件標本來自著名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包括兩個鳥類翅膀和部分軟組織,還保存了一些已滅絕的遠古昆蟲——後者也是化石真實性最為直接的證據。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刊發了一組遠古生物琥珀化石圖片。
-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如今,這些昆蟲再次被發現。它們成了科學家們研究古代生命演化和氣候的「密碼」。 昨天,一場《琥珀最新研究進展》講座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舉行,南古所研究員張海春、副研究員王博,講述了他們和琥珀的故事。他們聯合撫順琥珀研究所及國外專家,在2000多塊撫順琥珀中發現了超過150種動物,揭秘了琥珀裡的「昆蟲世界」。
-
石探紀科學團隊於緬甸琥珀中發現兩個缺翅蟲目新種【每日珠寶新聞】
大家都知道,蟲珀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裡面有著遠古時期留下來的生命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