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

2020-09-17 歆琳科普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琥珀多是以工藝品的形式出現的,這種東西晶瑩剔透裡面還封存著一些小昆蟲,看起來十分的漂亮。

其實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都是後來人工製成的,我們很少能見到天然形成的琥珀。

因為這種東西在考古界被稱為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次是天然形成的琥珀化石形成條件苛刻因而十分稀少。

雖然它跟以往巖質化石形成的過程較為相似,都要經過高溫、高壓的地質掩埋和作用;

但是琥珀能夠隔絕氧氣將生物個體完成的封存起來,像是一個生物瞬間的3D快照一樣,身體的任何細節、就連毛髮都能夠保存的十分完整。

看起來栩栩如生,被封存的生物像是睡著了一樣,穿越千萬年、甚至是億年的時光來到我們眼前,所以琥珀是昆蟲、小型生物考古的聖杯。

在琥珀中有一類化石更為特殊和珍貴,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生物交配時或後形成的琥珀,形成這種琥珀的概率有多低,你可以想一想。

當時兩個生物正在交尾,或者是剛交尾完,恰好它們又站在了特殊的位置上,而且時間也剛剛好,就被樹木上滴下來的樹脂困在了裡面,並且這個琥珀還得以保存了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它又被萬億年後的人類發現了。

所以我們又是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驚人的巧合。

這次,科學家在緬甸胡卡武河谷發現了一些形似貽貝的小型海洋生物的琥珀化石,它是軟體動物有兩個堅硬的半殼。

這種生物和地球上現存的介形蟲有著十分親密的聯繫,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體型也十分微小,有些肉眼很難分辨,有些像米粒一樣。

但琥珀中發現的這種生物生活在一億年前,屬於一種新發現的物種,研究人員為其取名為Myanmarcypris hui。

這種生物能夠生活在淺海水域以及內陸的淡水水域中,周圍的樹木滴下來的樹脂就將這些生物儲存在了琥珀中。

研究人員利用X光掃描了一塊封存了39個甲殼動物的琥珀化石,發現其中一個雌性介形蟲的體內保留了雄性的精子。

這說明這個雌性是剛和雄性交尾完不久就慘遭「噩運」,變成了化石。這些精子被雌性儲存在了一個容器中,它在等待卵子的成熟,然後準備使卵子受精。

沒想到時光一晃,一億年就這樣過去了,被人類又挖掘了出來,拿在手上觀察。

這次的發現雖然不是正在交尾中形成的琥珀化石,但它裡面保存著人類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精子,而且是巨型精子,這也是人類目前已知最早的生物受精的行為。

在此之前我們發現的最為古老的生物精子來自於南極洲5000萬年前的蠕蟲中發現的。所以這次的發現也刷新了我們已知的紀錄,來自於一億年前的巨型精子。

而且這個發現也為我們對生殖進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你看,在地球上大多數的雄性動物,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在內,都會通過產生一些比較小,但數量非常龐大的精子來增加受孕的機會。

這種繁殖的方式比較靈活,數量或多或少沒有限制,而且產生單個精子的速度較快,整體來說比較節省能量和時間。

也有一些動物與之更好相反,它們會產生少量,但是體型又十分龐大的精子,這些精子往往伸展開來有些甚至和生物體的長度相當。例如果蠅就是這樣的超級大號精子。

這種情況就不是靠數量取勝,而是依靠單個精子的體型和質量來取勝,體型越大卵子受精的機率就越高。

但是以前科學家認為這樣的生殖策略並不好,因為如此巨大,單個精子的長度能夠佔到生物體長的2/3,這會造成生物為了繁殖而消耗過多的能量,並且為了能夠容納這些精子,還要專門為其騰出大量的空間。

最主要的是這種精子的產生速度也非常的慢,這就影響了生物繁殖的速度。因此這種生殖策略讓人覺得並不實用。

但是這次的發現告訴人類,這種介形亞綱動物採用這種策略繁殖了1億多年,也沒有被自然淘汰。這說明這種生殖策略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就算是將生物體大部分能量分配到生殖上,也是有利可圖的。

而且這種生殖策略在地球上出現了非常長的時間,現在科學家想搞清楚的是,巨型精子生殖策略和依靠數量取勝的微小精子生殖策略,它們誰先誰後。

未來更多的發現就會為我們揭開有關精子的進化之謎。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

你可能更為關心的是,有沒有生物正在交尾時,變成琥珀的呢?

其實還真有,也是不久前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發現的大量琥珀中就出現了這個一個奇葩的場景。

這些琥珀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3億年的歷史,而正在交配的琥珀的歷史只有4000多萬年。

兩隻長腿蠅在短短的數秒中就被一個滴下來的樹脂封存了起來,它們保存這個姿勢已經長達千萬年。也著實挺累的。

這個琥珀化石是我們目前所知最為古老的交配化石。

很可惜的是像琥珀這種化石只能存住昆蟲和一些小型生物,如果在地球歷史上一些大型的古生物也能形成這樣的化石,例如恐龍、甚至是人類自己。

那麼想要解開我們地球生命的進化之謎肯定就簡單的多了。

相關焦點

  • 交配時被琥珀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刷新紀錄
    但最近,科學家們在一枚重約0.676克,長17.5毫米、寬13.5毫米、厚4毫米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該琥珀中不僅含有數量較多的介形蟲,而且還保留了軟體組織,甚至還包含從幼年到成年非常完整的發育序列,同時還有一對正處於交配狀態的介形蟲。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卻是一個在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而且對它的研究,直接讓科學家對琥珀的認識提升到了決定生命演化方向的層次,到底是什麼情況?,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但2020年9月份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 B發表的一篇論文的研究對象,卻是一個在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而且對它的研究,直接讓科學家對琥珀的認識提升到了決定生命演化方向的層次,到底是什麼情況?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科學家發現巨型精子,交配時被琥珀封存,至今1億年
    雖然以前也曾經發現過介形蟲化石,這次神奇就在琥珀之中,還看到了一億年前介形蟲的精子。介形蟲作為現存的一種古老的甲殼類動物,它存在於地球上已經有5億年左右。介形蟲的軟體組織,往往很難保存下來。現在大部分的化石,也只是它的外殼。至於億萬年前介形蟲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習性,對科學家們來說一直都是個謎。
  • 「巨精」封存琥珀1億年!科學家發現世上最古老精子
    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科學家以「巨大」描述這個精子,因為長度最大可達該動物雄性個體的4.6倍。
  • 在兩釐米的小世界裡,發現0.2毫米長精子,封存1億年後被專家圍觀
    眼前的這個金黃色物體只是一個直徑不足兩釐米的小琥珀,戴在人的脖上剛剛好,然而其內部卻是一個別有洞天的小世界,封存的多隻史前生物,39隻甲殼類動物,1隻蒼蠅,1隻飛蟻,多節支離破碎的樹枝。由於這個小世界幾乎是透明的,裡面又密封得那麼完好,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裡面生物的任何細節,薄薄的翅膀,凹凸不平的外殼,看起來就像是活著一樣,無法讓人相信它們已經死了1億年了。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研究人員表示,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近5億年,今天在許多海洋中都可以找到。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是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研究人員發現這枚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包裹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以前所未有的細節保存了它們的生殖器官。白堊紀時期在大約1.45億年至6600萬年前。
  • 琥珀中發現5.4億年前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
    :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生物的軟體組織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通常不易保存。但這次研究人員很幸運,他們發現的化石以貝殼的形狀,保存在一塊琥珀中。樹脂本身也成為化石,但研究人員成功將琥珀熔化。研究發現,這塊琥珀中包含39個幾乎完整的介形蟲。據科學家在《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些介形蟲中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軟體組織和精子都被保存下來,年代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最古老精子,大得沒道理!遠超人類精子
    ,所以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精子,僅僅只有5000萬年的歷史,保存在南極發現的一個蠕蟲繭裡。不過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塊緬甸起源的琥珀中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精子,將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精子的歷史一下提高到了一億年前。這塊琥珀和一枚硬幣大小差不多,來自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這裡發現了大量白堊紀時期的琥珀,對研究中生代昆蟲類群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什麼精子長這麼大?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這是什麼生物的?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並且非常巨大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這塊琥珀來自地球仍未被棘龍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的時代。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精子,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記錄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一個巨型精子能有多長?研究人員們在一塊僅0.676 g重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共計39隻介形蟲,其中有31隻都隸屬於同一個新屬新種Myanmarcypris hui。
  • 南京科學家發現距今約1億年的動物「精子」樣本
    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顯微CT)對其中的11個標本進行分析,通過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維圖像重建工作,精細還原了這些介形蟲的殼體和軟軀體[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陰莖、儲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態特徵。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動物精子化石 為目前已知最早
    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南古所 楊定華繪製)南古所 供圖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南古所 楊定華繪製)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9月16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6日消息,由該所研究人員參與的中
  • 世上最古老'巨大精子'化石被發現 3D重建技術還原億年前樣貌
    (圖/翻攝自royalsocietypublishing)湯子暘/綜合報導古生物學家近日發現一塊上億年的琥珀,封存著母介型蟲體內「巨大的精子」,在困入樹脂前才剛剛受精,重建後的樣本內一旁公介型蟲的精子泵(sperm pump)與陰莖都清晰可見,打破過去只有約5000萬年歷史的精子化石的紀錄。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的巨型精子細胞,竟在雌性動物體內
    據海外媒體9月17日報導,近日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億年前的巨型精子細胞,它們被保存在一顆琥珀中。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遠古精子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精子,他們為這一發現歡呼雀躍,這一發現也將進一步使得人們了解生殖過程是如何進化的。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的巨型精子,進化論再遭質疑,生物進化或停滯
    科學家經常能在琥珀中找到很多生物的痕跡,琥珀其實是一種樹脂,當不走運的昆蟲降落在樹脂的正下方時,順勢滴落的琥珀會將昆蟲黏住,然後逐漸包裹住,最終昆蟲就只能死於琥珀中,當琥珀凝結之後,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保存下來,直到人們發現,才能重見天日。這時,我們能看到琥珀中生物臨死前的模樣,以及它們正在做的事。